亚洲色影视在线播放_国产一区+欧美+综合_久久精品少妇视频_制服丝袜国产网站

教案

語文教案

時間:2025-01-07 13:57:49 教案 我要投稿

語文教案10篇[精品]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語文教案1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語文教案10篇[精品]

語文教案 篇1

  1燕子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生字生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感受燕子的活潑可愛,領略春是的色彩明麗,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4.學習作者觀察事物及抓住特點描寫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重點詞、句、段,感悟燕子的可愛、春景的美麗,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

  教學準備

  1.掛圖、錄像,或動畫課件。

  2.配樂朗讀錄音帶。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

  一、導入新課。

  過完了春節(jié),鬧完了元宵,春天就來到了。同學們,你們喜歡春天嗎?為什么?生自由發(fā)言。)春天的景色真美呀!有位畫家把它畫成了一幅畫,請大家欣賞。(出產(chǎn)圖或投影展示。)

  二、觀察圖畫。

  要求:

  1.這幅畫都畫了哪些景物?按由遠到近或由近到遠的順序說一說。

  2.觀察圖中燕子的不同形態(tài),小組或同桌之間交流。

  3.小結(jié):同學們用自己的語言描述了圖中燕子的不同形態(tài),有的同學還講了他自己在生活中所見到的燕子。燕子是我們?nèi)祟惖暮门笥眩覀兌枷矚g燕子。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散文《燕子》。(板書課題。)

  三、學生初讀課文,圖文對照,看文章寫的哪些內(nèi)容在日上能找出來。

  四、解決疑難字詞,讓學生借助字典或根據(jù)上下文自行解決。

  Jùnqiào cu jùlóng zēngtiān jī ōuěr zhān dàngyàng juàn pǚ fǘ

  俊俏 湊 聚攏 增添 唧 偶爾 沾 蕩漾 倦 五線譜 音符

  五、再讀課文,感知課文內(nèi)容。

  播放朗讀錄音,或者播放音樂,教師隨著音樂朗讀。

  六、理解課文內(nèi)容。

  1.學習第一自然段,了解燕子的外形特點,感知其形態(tài)的可愛。

 。1)投影展示(或掛圖)燕子的特寫。

 。2)結(jié)合圖形,學生自讀課文。

 。3)提問:這一段是從幾個方面寫燕子的外形特點的?

  羽毛——烏黑光亮翅膀——俊俏輕快尾巴——剪刀似的

  在學生答問的過程中,注意引導學生理解詞義,比如“俊俏”。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步驟是:指定學生讀,師生評讀,教師指導。

  2學習第二自然段,感受春景的美麗。

 。1)學生結(jié)合圖讀課文,觀察圖中所畫的景物。

 。2)提示引導:

 、佟懊擅伞笔鞘裁匆馑?談談你所感受過的春雨。

  ②怎樣理解第二句?想想:春天來時,最先變綠的是什么樹?回憶:賀知章的《詠柳》中哪句詩和這句的描寫一樣?(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注意詞語“吹拂”和“吹動”的區(qū)別。

  ③怎樣理解“像趕集似的聚攏來”?

  ④文章寫小燕子“趕來”,為什么不寫“飛來”、“飛回來”?它怎樣為春光增添生機? “趕”字將小燕子擬人化了!摆s”字一方面襯托了春景的美麗,另一方面,它又使人覺得小燕子很有生活情趣。它被春景所吸引,好像生怕錯過了美好的景色,所以急著趕回來。來到優(yōu)美的春景中,小燕子別提多高興了,瞧,它飛上飛下,呢哺聲聲,使得綠草紅花也顯得格外的精神,使得整個畫面都活了起來。所以說,小燕子的到來,為春光增添了許多生機。

 。3)教師范讀,學生感悟內(nèi)容。

  (4)學生自由朗讀、背誦,想象“光彩奪目的春天”的畫面。

  一

  一、出示填空題。

  一身()的羽毛,一對()的翅膀,加上()的尾巴,湊成了

  ()的小燕子。

  二、指名讓幾名學生朗讀第二自然段。注意激發(fā)學生讀的激情、興趣。

  三、學習第三、四自然段,進一步感受燕子的活潑、機靈、可愛。

  1.展示燕子飛行的錄像(或掛圖),學生觀察欣賞。

  2.課文中怎樣描寫燕子飛行的?邊讀邊畫出主要詞句(或你認為寫得妙的詞句)。

 。1)為什么用“掠’不用“飛”,用“沾”不用“點”?

  (2)畫面上不止一只燕子,作者通過哪個關聯(lián)調(diào)將它們的行動連接起來?請你用這種形式說一段話。(有的……有的……)

  3.指導學生朗讀,注意聲情并貌,表現(xiàn)出燕子飛行時的輕盈、活潑。

  4.燕子飛累了,怎么休息呢?將你見到的情景講出來。

  5.看看書上描寫的是哪種情景?“五線譜”“音符”分別指什么?怎樣理解“幾痕細線”的“痕”?和“根”的感覺一樣嗎?

  6.讓學生上黑板,畫出自己的理解。

  7.教師小結(jié):第三自然段,展現(xiàn)的是燕子的動態(tài)美。這一段,作者又讓我們欣賞到燕子的靜態(tài)美。你瞧,在藍藍的.天空襯托下,隱約可見的電線猶如五線譜,遠望停歇在線上的燕子,多么像美麗的音符,讓人在欣賞美景的時候,好像聽到了優(yōu)美的音樂,所以作者說:“停著的燕子成了音符,譜出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贊歌!

  四、播放朗讀錄音,再次讓學生感悟、品味。

  五、學生自由朗讀,教師巡回指導。

  六、課文為我們展示了小燕子的活潑機靈,而且為小燕子描畫了一個美麗的生活空間,即“光彩奪目的春天”。不過,由于本文的重點是寫燕子,所以,對于春天的描寫比較少。請大家都來當一回作家,說說你見過的。光彩奪目的春天”。

  學生自由組合成小組,討論、敘說。

  七、練習。

  寫短文,《光彩奪目的春天》。

  八、小組交流,互相評議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的

  (1)學習賈誼對秦王朝迅速滅亡原因的分析,了解作者借古喻今的政治見解;

  (2)掌握對比論證法在全文中的作用;

  (3)學習本文詞采華麗、千變?nèi)f化的語言特點,處處重復卻不給人以累贅之感,句句相似卻又沒有雷同之嫌;

  (4)著重識記并理解“蒙、因、絜、愛、余烈、弱”等詞的含義;

  (5)理解“制、亡、利、固”4個多義詞的不同含義。背誦課文最后三段。

  教學重點

  (1)加強誦讀、理解文章結(jié)構(gòu)層次及寫作意圖。

  (2)識辨課文中通假字,活用詞,古今異義詞,掌握重要實詞、虛詞及多義詞。

  教學難點:以敘史來對比論證。

  教學設想:

  (1)以誦讀促理解,以理解促誦讀。

  (2)本文文言詞匯豐富,注意引導學生識辨積累。

  (3)安排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了解作者及文章寫作背景,重點學習1─2節(jié)。

  教學步驟:

  一.簡介作者及課文寫作背景、釋題、明確文體。

  二.⑴對照注釋自讀第一節(jié)。要求讀準字音,先默讀,再朗讀。

 、浦该首x,學生老師評價。

  ⑶再讀課文,劃出疑難。

 、荣|(zhì)疑,討論釋疑。

 、梢獙W生說出本節(jié)活用詞、通假字。

 、数R讀課文第一節(jié)。請同學概括大意,教師板書。

  三.1.用學習第1節(jié)的方法指導學生學習第2節(jié)。

  2.解釋加點字(出示小黑板,學生口答)

 、琶晒蕵I(yè)

 、撇粣壅淦髦貙毞署堉

 、菍捄穸鴲廴

 、认嗯c為一

 、哨w奢之倫制其兵

  ⑹秦人開關延敵

 、搜蛹靶⑽墓

  四.自讀第三節(jié),方法同一、二節(jié)。

  第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學習3─4節(jié),背誦3─4節(jié)。

  教學步驟:

  一.齊讀1─2節(jié),體會語言特色,板書1─2節(jié)內(nèi)容。

  二.檢查自讀第3節(jié)情況

  1.指名朗讀第3節(jié),要求注意下列字的讀音

  (蒙)恬藩籬黔(首)隳(名城)

  2.對朗讀給予評價。老師范讀。學生齊讀。

  3.質(zhì)疑,討論釋疑。

  4.要學生說出本節(jié)的.通假字、活用字、古今異義詞。

  5.解釋加點字(出示小黑板,要學生口答)

 、艎^六世之余烈

 、畦T以為金人十二

  ⑶士不敢彎弓而報怨

 、纫蚝訛槌

 、筛┦紫殿i,委命下吏

  ⑹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

 、俗訉O帝王萬世之業(yè)也(注意句式)

  三.指導背誦,概括大意。

  1.結(jié)合課后練習二(1),指導背誦,加深課文理解

  2.概括段意,教師板書。

  3.指名背誦,集體背誦。

  四.1.對照注釋自讀第4節(jié),注意下列字的讀音

  牖猗躡氓

  2.指名朗讀、評價、教師范讀。

  3.質(zhì)疑,集體釋疑。

  4.出示小黑板,請學生口答加點字的用法及意義。

 、抨惿娈Y牖繩樞之子(注意句式)

 、期A糧而景從

 、翘煜略萍憫

 、壬綎|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5.齊讀課文,概括段意教師板書。

  6.根據(jù)課后練習二(2)提示,指導背誦,加深理解。

  7.指名背誦,集體背誦。

  五.作業(yè)(早或晚自修完成)

  1.繼續(xù)背誦3─4節(jié),(注意心到,口到,耳到)

  2.自讀課文第5節(jié)。

  第三課時

  教學內(nèi)容:學習第5節(jié),總結(jié)全文

  教學步驟:

  一.指名背誦3─4節(jié),給予鼓勵。

  二.學習第5節(jié)

  1.出示小黑板,翻譯句子和加點字,口頭完成,檢查預習情況。

 、胖氯f乘之勢,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

 、埔环蜃麟y而七廟隳,身死人手,為天下笑,何也?⑶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2.根據(jù)檢查情況,要求學生質(zhì)疑,釋疑。

  3.指名朗讀、教師評價、教師指導朗讀(參見教參P170有關朗讀語氣提示)

  4.教師范讀

  5.指導背誦

  6.學生概括本節(jié)大意,明確結(jié)尾句在本文中的地位

  三.1.引導學生看板書,結(jié)合課題思考,認識本文“以史實為論據(jù),用觀點統(tǒng)率材料”的特色。

  2.找出課文中的對比,尋找各組對比之間的關系,并用圖表示,并分析運用對比對論證中心論點的作用。

  3.朗讀課文,找出駢句,結(jié)合作者生平、體會本文“賦體文心”的特色。

  四.作業(yè):完成課后練習三(多義詞)

  板書:

  興孝公:崛起(前361─前338)第1節(jié)

  惠文武昭襄孝文,莊襄:發(fā)展

  (一)興亡過程(前337─前247)第2節(jié)

  以史始皇統(tǒng)一全國(前246─前210)第3節(jié)

  論證亡二世:滅亡(前209─前207)第4節(jié)

  (二)滅亡原因(“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第5節(jié)

語文教案 篇3

  目的要求:

  一、認識魯迅。

  了解童年時魯迅愛美麗的自然景物,愛動人的民間傳說,愛讀書學習,恭敬學識淵博的人,愛繪畫,愛一切新鮮活潑的生活的性格和生活情趣。

  理解魯迅在永別故鄉(xiāng)和流離顛沛中,追憶童年生活時的一種惆悵的失落感。

  明白魯迅“夕拾”“朝花”的深刻的批判精神和強烈的愛憎感情。

  二、學習本文依照時間、空間順序有層次的記敘和生動、具體的描寫。

  三、能夠記敘自己經(jīng)歷的印象深刻的人和事,要求內(nèi)容充實,增進記敘的興趣。

  要點難點

  學習要點應放在第一大段“百草園”。即作家抓住特點寫景和寫景中確 切使用形容詞、動詞這一部分。只有深刻體味到在“百草園”這個自由廣闊的天地里能夠享受到無窮樂趣這一點,才能進一步理解“三味書屋”單調(diào)、沉悶、枯燥的生活是怎樣束縛和摧殘著兒童身心健康的發(fā)展的。

  難點:

  1.弄懂插敘美女蛇的故事的作用,特別是理解插敘后的一段議論的含義。

  2.正確理解魯迅對三味書屋生活的態(tài)度。

  3.理解結(jié)尾的話。

  4.理解行文中敘述口吻的變化。

  寫作背景

  本文的發(fā)表、結(jié)集和寫作背景

  這是一篇回憶性的散文,寫于1926年9月18日,最早發(fā)表于同年10月10日《莽原》半月刊第十九期上,副題:《舊事重提之六》,后由作者收入散文集《朝花夕拾》。

  從當時的社會政治形勢看,我國正處在第一次國內(nèi)革命戰(zhàn)爭高潮時期,國共合作的國民革命軍順利北伐,沖擊著北洋軍閥的統(tǒng)治。另一方面,封建軍閥和帝國主義勢力加緊迫害革命力量,斗爭很尖銳。無論是在1924年的女師大事件中,還是1926年發(fā)生的“三·一八”慘案中,魯迅先生始終堅定地站在愛國青年學生一邊,站在斗爭的最前列,寫下了《紀念劉和珍君》、《無花的薔薇之二》、《死地》、《可慘與可笑》等一系列文章,與反動勢力進行了毫不妥協(xié)的戰(zhàn)斗。當然,這也就更加觸怒了封建軍閥,而被誣陷,被通緝。為了安全起見,魯迅先生在許壽裳等友人的敦促和幫助下,先是暫避在西城錦什坊的莽原社里,后又輾轉(zhuǎn)住進幾家外國醫(yī)院,最后于9月初到達廈門,經(jīng)林語堂推薦,在廈門大學國文系任教。

  魯迅在廈大僅一百三十多天的日子里,一方面為革命風暴在南方的興起而歡欣鼓舞,正如9月14日給正在廣州的許廣平的信中所說;”此地北伐順利的消息也甚多,極快人意!

  可是,另一方面,魯迅不久就發(fā)現(xiàn),廈門也骨子里和北京沒有什么兩樣,“沉沉如死”。廈大校長兼國學院院長林文慶,是個頑固守舊分子,他使廈大彌散著尊孔復古的空氣,令人窒息。林文慶與跟蹤魯迅而來的“現(xiàn)代評論派”分子串通起來,以種種卑劣手段排擠魯迅。魯迅此時又陷入渴望戰(zhàn)斗而不可得的新的孤寂與苦悶之中,于是,對于往事的回憶便開始在他心中醞釀了,這正如《故事新編·序言》中所說:“直到1926年的秋天,一個人住在廈門的石屋里,對著大海,翻著古書,四近無生人氣,心里空空洞洞!薄斑@時我不愿想到目前,于是回憶在心中出土了”。《朝花夕拾》小引中還有如下說明:“……這回便輪到陸續(xù)載在《莽原》上的《舊事重提》,我還替他改了一個名稱:《朝花夕拾》!薄斑@十篇就是從記憶中抄出來的,……后五篇卻在廈門大學的圖書館的樓上,已經(jīng)是被學者擠出集團之后了!薄俺ā,即清晨帶露珠、色香“自然要好得多”的鮮花,指魯迅青少年時的事;“夕拾”,是說直到中年以后才在回憶中把它們寫出來,借以慰藉“夕時”“離奇和蕪雜”的心情。

  魯迅在廈大期間寫的后五篇回憶性散文是:《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父親的病》、《瑣記》、《藤野先生》、《范愛農(nóng)》;此前在北京期間寫的前五篇回憶性散文有:《狗·貓·鼠》、《阿長與山海經(jīng)》、《二十四孝圖》、《五猖會》、《無!贰!冻ㄏκ啊分械纳⑽模问蕉鄻,筆法靈活,抒情之中見諷刺,敘述之中顯深意,嚴肅的內(nèi)蘊常以幽默詼諧的語言出之,構(gòu)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

  段落大意

  百草園和三味書屋是魯迅童年生活過的兩個地方。閱讀時抓住地點的變化可將全文分為兩部分。每部分又可按時間和事情的不同分為幾層。

  全文可分兩部分。

  第一部分(1—8段):回憶百草園的有趣生活。又可分四層。

  一層(1段):總的介紹百草園情況。點出是“我的樂園”,充滿留戀之情。

  二層(2段):寫熱天百草園充滿無限樂趣。

  三層(3—6段):寫長媽媽講的美女蛇故事及“我”的感慨。

  四層(7—8段):寫冬天百草園雪地捕鳥的樂趣。

  第二部分(9段—結(jié)束):回憶在三味書屋讀書的經(jīng)歷。可分五層。

  一層(9段):是過渡段,告別百草園去書塾讀書。

  二層(10—11段):寫入學的情形。介紹了書屋和先生。

  三層(12—16段)寫不準提課外的問題。

  四層(17—20段):寫不準去后園玩。

  五層(21—24段):寫師生讀書的可笑情景“我”趁先生讀書入神時畫畫兒。

  主題思想

  作者通過在百草園和三味書屋截然不同的生活描寫,表現(xiàn)了少年兒童熱愛大自然,探求各種知識的廣泛的生活興趣,并揭露批判了束縛兒童身心健康發(fā)展的封建教育。

  寫作特點

  課文說的是“我家”后面的一個“很大的園”,里面植物、動物很多,在童年魯迅來說,有趣的事情很多,如果不能按照一定的時間空間順序來安排材料,勢必寫得雜亂無章,百草園為什么說是“樂園”,讀者也就很難從記敘中獲得清晰的感受了。

  本文采取了由遠及近、由高到低、從靜到動、先夏后冬的順序,對百草園的景物作了有層次的描述。先寫遠遠望見的、粗線條的景物,如菜畦、皂莢樹、鳴蟬,再寫身邊、腳下、眼前的景物、何首烏根、覆盆子果實;先寫靜止的,如石井欄,再寫動態(tài)的,如叫天子;先寫生機勃勃的夏季,再寫別有情趣的冬季。又如作者對捕鳥經(jīng)過的記敘,雖然僅僅用了兩個句子共100個字,但寫得很細致,很有層次。第一句,簡潔交代了冬季捕鳥的.條件。第二句,著重寫捕鳥經(jīng)過。這之中,又是先寫捕前必要的準備,創(chuàng)造招鳥環(huán)境和確保來鳥落網(wǎng)的可能,強調(diào)要先露出一塊地面再撒些秕谷,支棒要短,竹篩大而多孔,繩長,人遠遠牽著,看鳥雀下來后再猛然一拉。最后說明,只要掌握好以上要領,罩住鳥是不成問題的。這一小段記敘,語序順正而嚴格,絕不能任意調(diào)換。

  文章像是一位精明熱心的導游,引導我們對百草園的環(huán)境和童年時代魯迅在這里充滿情趣的活動,一步步地有了深切的了解。

  全文前寫百草園,后寫三味書屋。就局部而言,寫百草園含三大塊內(nèi)容:夏天的百草園、美女蛇的傳說、冬天的百草園。寫三味書屋,先寫三味書屋座落的位置及格局陳設,寫第一次行禮、第二次行禮,插敘“怪哉”蟲的傳說,后寫讀書生活(讀書、習字、對課),寫溜到后園里玩耍,再寫師生朗讀,寫孩子們偷偷在課堂上做戲、描繡像。作者就是這樣,把一幅幅生活圖畫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

  這一幅幅畫面,按照作者的思路,是有其內(nèi)在聯(lián)系排列在一起的。這種聯(lián)系主要表現(xiàn)為內(nèi)容上合乎邏輯、順乎情理的承前啟后,同時作為一篇好文章,在形式上也要求有相應的過渡文字,起到結(jié)構(gòu)全文的粘合劑的作用。

  文章第一段,以回憶的口吻,簡潔概括介紹百草園的位置、規(guī)模、名稱、變遷、景觀,特別點出“那時卻是我的樂園”。那么,“樂”在何處呢?帶出下文。第二段寫樂在夏季。第三段,由“長的草”不去,因為相傳有“赤練蛇”,為下段寫美女蛇搭了“橋”。第四、五段正好寫樂在關于美女蛇的奇妙傳說。這傳說寫完,第六段稍加議論,作為前面的收束。第七段,以“冬天的百草園比較的無味”一句起步。關鍵是“比較”二字,跟誰比呢?顯然,是跟剛剛寫完的夏天的百草園比。于是第七、八段寫雪地捕鳥之樂。一直到第九段將被送進書塾而無限留戀地告別百草園一蟲一鳥,一草一木,幾行動人的抒情,完成轉(zhuǎn)而記敘三味書屋生活的過渡。

  作業(yè) 練習

  1.選出下面字形、讀音完全正確的一項:

  A.竹篩zhú sāi 簽賞jiàn shǎng

  繡像xiù xiàng

  B.菜畦cài wā 淵博yu。 bó

  腦髓nǎo suí

  C.確鑿què záo 盔甲huī jiǎ

  蟬銳chán tuì

  D.秕谷bǐ gǔ 錫箔xī bó 倜儻tì tǎng

  2.選出下面加黑字注音、解釋不全對的一項:

  A.人跡罕至(hàn稀少)

  人聲鼎沸(fèi水開)

  B.拗過去(ǎo用力彎曲)

  斂在盒里(liǎn放)

  C.攢成小球(cuán湊在一塊)

  高枕而臥(wò睡)

  D.總而言之(yán說)

  無處覓食(mì尋找)

  3.選出下面全是形聲字的一項:

  A.擁腫 輕捷 木蓮 珊瑚

  B.機關 消釋 戒尺

  C.和藹 紳士 宿儒 方正

  D.油蛉 蟋蟀 蓮房 彈琴

  4.選出下面說法不正確的一項:

  A.魯迅原名周樹人,浙江紹興市人,是我國現(xiàn)代著名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

  B.本文選自魯迅的《朝花夕拾》,是一篇回憶童年生活的小說。

  C.本文表現(xiàn)了兒童熱愛大自然,喜歡自由快樂生活的心理,同時對束縛兒童身心發(fā)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滿。

  D.“三味書屋”不是“我”的樂園,但其中也不乏樂趣,如大家放開喉嚨讀書的情形以及到后園去折梅花、尋蟬蛻都是好玩的事情。

  5.“三味書屋”的先生是一位學問淵博的老者,文中魯迅對他的看法是:

  A.他挫傷了學生的求知欲,魯迅很討厭他。

  B.他對魯迅很嚴厲,魯迅認為這束縛了兒童的身心發(fā)展,所以對他很不滿。

  C.他沒有多少真才實學,只是常讀些令學生難懂的文章,魯迅覺得他很可笑。

  D.他很博學,對學生又有一些開明的思想,魯迅對他很恭敬。

  6.文章在寫百草園時插入了美女蛇的故事,選出下面分析正確的一項:

  A.這個故事是長媽媽講的,目的是使魯迅懂得做人之險。

  B.這個故事是長媽媽講的,它表明了勞動人民的智慧。

  C.這個故事給百草園增添了神秘感,也給這個兒童樂園增添了情趣。

  D.這是一個迷信故事,魯迅有力地批判了長媽媽的迷信思想。

  閱讀文段,回答7—8題。

  掃開一塊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 起一面大的竹篩來,下面 些秕谷,棒上 一條長繩,人遠遠地 著,看鳥雀下來啄食,走到竹篩底下的時候,將繩子一拉,便罩住了。

  7.選擇最準確的動詞填空,恰當?shù)囊豁検牵?/p>

  A.撐 放 系 拉 B.支 撒

語文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我選我》選自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語文(人教版)二年級上冊第二組校園生活中的第二篇課文。這篇課文是根據(jù)低年級學生班級選小干部這一大家都關心的事情來編寫的,表達出了王寧對集體的關心,注重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力。

  設計理念:

  1.《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在學文過程中先引導學生質(zhì)疑課題讓他們帶著問題進入文章的學習,同時引導學生觀察課文插圖,培養(yǎng)學生口語表達能力。在學習過程中以讀為主,引導學生在讀中學、思中悟。

  2.教學中利用課本插圖、多媒體課件等調(diào)動學生眼、耳、口、腦等多種感官,發(fā)揮學生想象力,真正參與到教與學的過程中。

  3.《語文課程標準》提出: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在本課的教學中讓學生比較朗讀,體會人物心理的特點,初步感知這一語文知識。

  4.本著舊課新講的原則,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形式,多讀多想,體會文中思想內(nèi)涵,達到在讀中悟,在讀中學的目標。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員、青等10個生字及詞語,認識委、補、室、寧、愣、切、集、掌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nèi)容。

  4.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力和關心集體的思想。

  教學重難點:

  1.學會生字,理解重點句子。

  2.明白王寧為什么要選自己。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初讀課文,學習生字,指導寫字

  教學步驟:

  一、揭示課題。

  1.板書:6、我選我。

  2.齊讀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我是誰?他選自己干什么?他為什么要選自己?)

  二、初讀課文。

  1.帶著上面的疑問,借助漢語拼音自讀課文,讀準每個字的`讀音,把每句話讀通順,畫出不懂藥詞句。

  2.交流。

 。ㄗx了課文你知道了一些什么?)

  三、學習生字。

  1.出示卡片,組織各種形式的認讀。

  2.讀音指導。

  3.小組合作識字。

  4.擴詞,幫助記憶。

  5.指導書寫。

  補:左右結(jié)構(gòu)。衣字旁,不是 字旁。

  切:左半部分筆順為一七。

  集:上面四橫,注意不要寫漏。

  四、鞏固生字詞。

  1.同桌互相當小老師,檢查生字的認讀情況。

  2.齊讀這些字在文中組成的詞。

  3.完成我會寫。看清這些字在方格里的布置情況,寫規(guī)范。

  第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理解課文、感情朗讀

  教學步驟

  一、復習。

  1、聽寫生字。

  2、標出自然段序號。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

  二、學習第1它然段。

  1、指名讀。

  2、讀后交流:你從文章中知道了什么?

  3、學句子。比較句子有什么不同。

  李小青是我們班的勞動委員。

  我們班的勞動委員是李小青。

  仿例寫句:

  劉爽是我的好朋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指導朗讀,齊讀這一段。

  三、學習第2自然段。

  1.指名讀,師生評議。

  2.指導朗讀。

  選誰呢?讀出思考的語氣。

  我選我。讀出堅定的語氣。

  3.質(zhì)疑,有沒有不懂的詞句。

  四、學習第3自然段。

  1.自由讀。

  2.讀后交流,你讀懂了什么?

  3.表演愣住了。

 。ó斖鯇幷f:我選我時,為什么大家都愣住了?)

  4.比較句子,有什么不同。

  林老師說:王寧,你為什么選自己?

  林老師親切地說:王寧,你為什么選自己?

  5.指導用親切說話。

  6.理解王寧的話。

 、僖贿呑x一邊用畫出王寧說的話。

 、谧x一讀,想想這句話告訴我們什么?

 、埤R讀,你認為王寧的想法對不對,為什么?你能做到嗎?

 、茏x出有信心、堅定的語氣。

  五、學習第4自然段。

  l.齊讀。

  2.從一片掌聲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ㄍ瑢W們信任王寧,對王寧勇于展示自我、熱愛集體的品格表示贊許。)

  六,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l.聽錄音朗讀。

  2.分角色朗讀。

  七、擴展思維。

  你參加過班干部競選嗎?你是怎么做的,怎么想的?

  板書設計: 6、 我 選我

  熱愛勞動

  王 寧 大方自信

  關心集體

  課后反思:

  班級選小干部是一件孩子們都關心的事,學生很容易將課文與生活實際聯(lián)系起來,這樣,對課文的理解就更容易了。在教學過程中,在引導學生朗讀感悟的同時,要培養(yǎng)學生做事有自信心,適當?shù)乇憩F(xiàn)自我,更要有一顆為他人服務的心。在學了課文之后,對學生進行我選我的口語訓練及小練筆都收到較好的效果。

語文教案 篇5

  【學習目標】

  1、進一步了解祖國山川的美麗,體會作者在文中傾注的無限熱愛之情。

  2、了解“頌”的文體特點,進一步提高散文的鑒賞能力。

  【學習重點】

  對文章思想內(nèi)容與感情的把握。

  【學習課時】

  1課時。

  【學習方法】

  文本研習。

  以學生討論為主,并加強朗讀,通過朗讀準確地表現(xiàn)作品的思想感情。

  【學習內(nèi)容與步驟】

  一、專題內(nèi)涵解說

  祖國就是自己的國家,自有國家以來,每個人都天然地與祖國連在了一起。祖國是一個具體的概念,有她的地理位置,這決定了她的自然特征、山川風物、氣候特點。長期生活在這里的人們根據(jù)這些特征選擇、創(chuàng)造了適合自己生存的生產(chǎn)與生活方式,在此基礎上形成了自己的文化,從而與別國區(qū)別開來。因此,對個體來講,祖國不僅是其出生的國度,而且給他提供了生存的環(huán)境與文化的背景,同時賦予他繼承、延續(xù)并創(chuàng)造這種文化的使命。捍衛(wèi)國家尊嚴,促進國家繁榮,也因此成為每一個國民的責任。所以,愛國主義是從古到今最樸素也是最崇高的思想感情之一。但是,人與國家的關系是復雜的,從歷史上看,正如法學家潘大道所說,國家“都是為少數(shù)人所獨占——君主、軍閥、資本家及專業(yè)之官僚、政客等”(《為什么要愛國》),他們在階級社會中常常是作為國家的代表,這必然造成個體對國家的復雜態(tài)度,為什么歷史上經(jīng)常出現(xiàn)忠君與愛國的矛盾,道理就在這里。所以,陳獨秀在談到愛國主義時說道:“要問我們應當不應當愛國,先要問國家是什么!睈蹏髁x不僅表現(xiàn)在當異族入侵時奮不顧身地捍衛(wèi)自己的國家,同時也表現(xiàn)為憤怒與憂患,批判與建設,譴責與贊美,這些都可以是出自對祖國的熱愛。只有我們每個人都擔當起建設祖國的責任,都發(fā)揚國家主人翁的精神,我們的國家才能一步步走向民主,走向繁榮,才能實現(xiàn)民族的偉大復興。

  本專題從兩個方面對祖國這一人文主題進行梳理:第一板塊重在闡釋祖國對個體的文化滋養(yǎng),表達了人們對其祖國的熱烈贊頌;第二板塊則要復雜得多,重在探討個體面對國家貧窮、腐敗或自身遭受厄運時的種種情懷與對祖國繁榮進步的熱切期望。

  1、學生能通過對文本的反復研習,結(jié)合自己的體驗與認識,進一步了解祖國的文化內(nèi)涵,認識祖國對個體的意義以及自身對國家所應承擔的責任,激發(fā)愛國之情。

  2、學生能掌握知人論世的讀書方法,通過查閱資料,了解作家的身世以及寫作的時代背景,從而準確地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

  3、學生能根據(jù)本專題的特點形成課程間溝通的'意識,將音樂欣賞與文學鑒賞結(jié)合起來。

  4、學生能在以往學習積累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入了解散文與詩歌的特點,能根據(jù)對作品的理解,設計朗誦方案,通過朗誦準確地表現(xiàn)作品的思想感情。

  5、學生能在對專題人文內(nèi)涵理解的基礎上收集資料,寫作復雜的抒情或敘事散文。

  前三項為教學的重點。

  本專題,特別是在第二板塊,詩人們表達了對祖國十分復雜的思想感情,要引導學生歷史地、具體地看待國家、祖國、愛國主義、人與國家的關系等概念,提升他們的認識,加深他們的理解。本專題收錄了波蘭作家雅一伊瓦什凱維奇的《肖邦故園》,圍繞這篇表現(xiàn)音樂家生活的散文設計了音樂鑒賞與文學鑒賞相結(jié)合的研習方案,這些都是學習中要注意的難點。

  一、導入新課

  由對以下兩個問題的討論導入新課。

  1、祖國是什么?

  2、一個人為什么要熱愛自己的祖國?

  二、了解作者:課文注釋①。作適當補充。

  三、解題

  祖國山川——是文章的內(nèi)容

  頌——點明了文體:內(nèi)容上多是贊美、歌頌;

  寫法上多用鋪敘。

  “頌”是一種古代文體,劉勰《文心雕龍》中說:“頌者,容也,所以美盛德而述形容也!薄端囄念惥邸分幸蔡岬剑骸绊,詩之美者也!表,原為歌頌神的舞歌,轉(zhuǎn)為歌功頌德的詩,后來就更為寬泛,一切以贊美、歌頌為主題的都可以稱“頌”。

  四、學生閱讀課文,把握文章思想內(nèi)容。

  1、學生速讀課文,思考:文章寫了祖國的哪些山川美景?

  討論明確:珠峰、高原、西雙版納、平原、黃河……

  春夏秋冬,晨光落日;

  家鄉(xiāng)小溪,揚子江邊,黃果樹瀑布

  2、除了寫祖國的山川美景,文中還寫了什么?為什么還要寫這些內(nèi)容?

  討論明確:還寫了“人民”“文化”“語言”。

  祖國是一個具體的概念,有她的地理位置,這決定了她的自然特征、山川風物、氣候特點。長期生活在這里的人們根據(jù)這些特征選擇、創(chuàng)造了適合自己生存的生產(chǎn)與生活方式,在此基礎上形成了自己的文化,從而與別國區(qū)別開來。因此,對個體來講,祖國不僅是其出生的國度,而且給他提供了生存的環(huán)境與文化的背景,同時賦予他繼承、延續(xù)并創(chuàng)造這種文化的使命。捍衛(wèi)國家尊嚴,促進國家繁榮,也因此成為每一個國民的責任。所以,愛國主義是從古到今最樸素也是最崇高的思想感情之一。

  3、小結(jié)內(nèi)容:《祖國山川頌》是現(xiàn)代散文中的名篇,作者以飽滿的感情,謳歌了祖國的大好河山,傾注了作者對祖國無限熱愛之情。

  五、理清思路,體會鋪敘的特點。

  1、思路結(jié)構(gòu):

  文章段落較多,共34段,總體上可以分為三大部分,第1、2段為第一部分,第3—32段為第二部分,第33—34段為第三部分。在閱讀時應從整體上把握作者的寫作風格,從大處著眼,了解作者的描寫對象和感情抒發(fā)。

  第一部分(1—2)總領,點明了全文要旨——愛祖國,愛祖國的美麗的風景和山河大地。

  第二部分(3—32),是愛國主題的具體化,是對風景如畫的祖國的歌頌與贊美。可以分成若干層次,它們從不同角度表現(xiàn)了祖國山川景物的秀美多姿。

  第3—7段是第一層,作者從南到北,從東到西,充滿自豪地列數(shù)祖國大地的優(yōu)美景致,以動情的筆墨,盡情地傾吐贊美之情。

  第8—12段可以看成是第二層,三段均以“我愛……”開頭,從“人民”、“文化”和“語言”三個濃縮了愛國情感的具體對象出發(fā),表達了作者的滿腔摯愛。

  第12段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它既是對前面的總括,又很好地引領下文,由人文過渡到景色。

  第13—25段是第三層,對祖國自然景色的描寫在這一層得到了重點展示。這里有對春夏秋冬四季美景的勾勒,有對晨光落日的描摹,眼中景與心中情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第26—32段是第四層,在這一部分作者選取了家鄉(xiāng)的小溪、揚子江邊、黃果樹的瀑布這幾個具有代表性的景點,以點代面,表達了對祖國山川的無限愛戀。

  第三部分(第33—34段),是對主題的升華。小溪匯人大海,群山默默相送,流水化作羽云,回首嘹望故鄉(xiāng),這些都帶有象征意味,是作者內(nèi)心愛國情感的真切流露。

  2、鋪敘的特點:(歸納板書)

 、倭袛(shù)祖國大地優(yōu)美的景致;

 、诒磉_熱愛人民、文化語言之情;

 、酃串嫶合那锒、晨光落日的美景;

  ④描繪幾個具體的景點。

  3、找出抒情的語句,體會“頌”的特點。

  黃藥眠這里是以祖國為歌頌對象,以祖國山河的壯麗秀美為贊美內(nèi)容,采取的是全景式的描畫與鋪陳的方式,它超越了時空的界限,對心中的祖國山河美景一一加以鋪敘,既有對傳統(tǒng)的秉承與借鑒,又有自己獨特的創(chuàng)新與思考,整個文章讀來大氣磅礴,深情動人。

  抒情的語句如:第1、2節(jié),第5、8、9、10節(jié)開頭,第34節(jié)等。

  討論:哪些句子的表達效果最好?為什么?

  第34節(jié),描寫了象征性的景物,運用了擬人的手法,流露出了內(nèi)心真切的愛國情感。

  六、再讀課文,體味語言與結(jié)構(gòu)特點

  1、語言特點

  討論歸納:①詩化的語言;

  ②直抒胸臆;

  ③這篇文章在修辭手法的運用上非常豐富和成功,比如第4、5、13、29段的排比手法,第13、23、24段的擬人手法,第26、31段的比喻手法等等,這些都與“頌”這種形式有機地結(jié)合在一起,增強了表達的效果,使描寫對象更加具體生動,富有立體感。

  2、結(jié)構(gòu)特點:

  文章采用了片斷式的結(jié)構(gòu)方式,這種結(jié)構(gòu)可以不受時間、空間以及思維的限制,任思緒自由地飛翔,列數(shù)祖國大地優(yōu)美的景致。

語文教案 篇6

  [教學內(nèi)容]

  《綠娃娃》是一篇很有趣的兒童詩,詩歌內(nèi)容比較貼近兒童的生活,它以一個鄉(xiāng)村孩子在上學路上的所見為線索,用詩的語言向我們描述了樹葉、秋苗、小草這些綠娃娃的勃勃生機,展現(xiàn)了大自然中綠色植物的生命力。從而引導孩子們?nèi)チ粜挠^察身邊充滿活力的生命個體,激發(fā)孩子們對大自然、對生命的熱愛之情。

  [設計理念]

  這是一首短小可愛的詩,語言簡潔流暢,學生讀起來容易瑯瑯上口,也正因為此,學生不容易根據(jù)自己的體會有滋有味地讀好。那么如何讓低年級的孩子在讀中加深理解,在理解中讀出自己的感受呢?大量研究表明:當學習內(nèi)容和學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貼近時,學生自覺接納知識的積極性就越高,學習興趣就越濃。所以,本課教學中,我從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人手,通過語言描述和CAI課件引導學生不斷將自己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與文本內(nèi)容建立聯(lián)系,喚起他們切身的`生活體驗,使學生內(nèi)心與文本內(nèi)容產(chǎn)生情感共鳴,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內(nèi)容。

  教學目標:

  1.學會“吹、秋、苗、齊、隊、伍、處、家”8個字,會認”娃、懷、排、迎、悄、路、陪、伴“8個字,認識1個偏旁“”。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通過課文的學習,感受到大自然中萬事萬物都和小朋友一樣在茁壯成長,激發(fā)學生愛自然,愛生命的感情。

  教學重點:

  1.掌握要求學會和會認的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1.通過課文的學習,感受到大自然中萬事萬物都和小朋友一樣在茁壯成長,激發(fā)學生愛自然,愛生命的感情。

  教學準備:生字卡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總課時數(shù):2課時

  授課時間: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1.同學們每天早晨在上學的路上都看到些什么?向大家介紹一下吧!

  2.有一個小朋友在上學的路上看見了好多“綠娃娃”。板書課題,讀題。

  3.這是怎么回事呢?讓我們趕快去看看吧!

  二、初讀課文,自主識字

  1.自由讀文,圈畫生字。

  2.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學習生字,記住字音。

  3.小組交流,用大家喜歡的方式讀生字詞。

  三、情景交融,朗讀感悟

  1.自由讀課文,看看鄉(xiāng)村的小朋友在上學的路上看見了哪些綠娃娃,用鉛筆做上記號。

  2.指名回答。教師板書:樹葉,秋苗,小草。

  3.樹葉、秋苗、小草都是綠娃娃,他們都在干什么呢?我們先去看看樹葉娃娃吧!

 。ㄒ唬⿲W習第1節(jié)。

  1.自瀆第1節(jié),說說你知道了什么?

  2.指導朗讀第一句話。引導學生聯(lián)想和媽媽在一起時的溫暖、幸福的感覺,表達快樂的感受。

  (邊讀課文,邊聯(lián)想和媽媽在一起的情景,就能讀出樹葉娃娃快樂的心情了。)

  3.樹葉娃娃在大樹媽媽懷里長大,多高興啊?矗L兒一吹,它就鼓起掌來。誰來讀一讀第2句話。指名讀,指導朗讀。

  4.齊讀第一節(jié)。

  秋苗娃娃在干什么呢?請同學們讀讀第2節(jié),邊讀邊想。

  (二)學習第二節(jié)。

  1.同桌互相讀第2節(jié),說說你知道了什么?

  2.秋苗娃娃迎著陽光在說什么悄

  悄話呢?請你們再讀讀第2節(jié),邊讀邊想。

  3.指導朗讀第2節(jié)。

  樹葉娃娃在大樹媽媽的懷里長大,秋苗娃娃在田野媽媽的懷里長大,那你們猜一猜,小草娃娃的好媽媽是誰呢?我們下節(jié)課接著學習。

  四、作業(yè)

  把課文讀通順,讀流利。

  第二課時

  總課時數(shù):2課時

  授課時間:

  一、復習導入

  1.出示生字卡片復習生字。

  2.朗讀第1、2節(jié)。

  二、情景交融,朗讀感悟

  1.小草娃娃的好媽媽是誰呢?

 。ㄒ唬⿲W習第3節(jié)。

  1.自由讀一讀,指名回答。

  2.你們說了這么多,小草到底有多少媽媽?誰來讀讀這句話?指導朗讀第一句。

  3.小草娃娃到底有多少好媽媽呢?答案就在第三節(jié),趕快讀課文去找找答案吧!

  4.找到答案了嗎?那我可要問問你們了。師生一問一答朗讀第3節(jié)。

  5.小草娃娃能在這么多地方安家,它的生命力真強。誰能像我這樣問問?指導合作朗讀第3節(jié)。

  (二)學習第4節(jié)。

  在上學的路上有那么多綠娃娃,它們正和我們一起快快長大。來,我們一起讀讀最后一節(jié)。

  三、拓展升華

  1.上學路上有那么多綠娃娃,你們在大自然中,還發(fā)現(xiàn)了哪些綠娃娃?

  2.指名說,教師歸納總結(jié)。

  親愛的同學們,在大自然中有許許多多的綠娃娃,只要我們有一雙會發(fā)現(xiàn)的眼睛,仔細觀察,你就會驚喜的看到綠娃娃們正和我們一起茁壯成長呢!

  3.朗讀全文。

  4.練習背誦課文。

  四,識記生字,指導書寫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讀,齊讀。

  2.小組討論,怎么樣記住這幾個字?匯報交流

  3.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教師指導。

  4.學生練習書寫,教師巡視指導。

  板書設計:

  12.綠娃娃

  樹葉大樹媽媽

  秋苗田野媽媽

  小草高山小路石縫田埂

  ……

語文教案 篇7

  《語文園地五》教學設計一

  學習目標

  1.了解標點在句子中的作用。

  2.學習用換偏旁的方法識字,在搭配詞語、讀“節(jié)氣歌”中鞏固識字,積累詞語,并了解二十四個節(jié)氣。

  3.感知動物的奇妙,能把自己了解的動物講給同學聽,并能把說的內(nèi)容寫出來。

  4.通過課內(nèi)外學習,培養(yǎng)學生主動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養(yǎng)成細心觀察、了解自然的習慣。

  課前準備

  1.有關二十四個節(jié)氣、動物世界的音像或。

  2.制作語文園地中出現(xiàn)的生字詞卡片。

  3.自然界的虛擬網(wǎng)站制作。

  教學設計

  我的發(fā)現(xiàn)

  學習這部分內(nèi)容,要借助學習伙伴的話引導學生自主發(fā)現(xiàn)。文字相同的兩句話,由于標點不同,句子的意思也不同,使學生了解標點的用處。教學環(huán)節(jié):

  1.學生自讀書中的句子,同桌交流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全班交流發(fā)現(xiàn),交流后歸納出:同樣的內(nèi)容,標點不同,句子的意思就不同。

  3.拓展。進一步發(fā)現(xiàn):同樣的內(nèi)容,標點標在不同的位置,句子的意思也不同。如: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日積月累

  本部分包括“讀讀認認”“我會連”和“讀讀背背”三項內(nèi)容。學習用換偏旁的方法識字,準確運用詞語,了解我國農(nóng)歷的二十四個節(jié)氣,在讀背和運用詞語中鞏固識字,積累語言。

  1.讀讀認認。

  a.輕聲讀讀8組形近字和生字帶出的詞語。

  b.小組交流識記10個生字的方法。

  c.小組派代表在全班介紹識字方法。

  d.變序抽取字卡,以競賽的形式認讀、擴詞。

  2.我會連。

  a.明確。

  b.動手連一連。

  c.同桌交換,互相訂正。補充練習:

  追趕 羽毛

  攪拌 羊群

  抖動 水泥

  晴朗的 饅頭

  香甜的 財富

  寶貴的 天空

  3.讀讀背背。

  a.看或文字補充材料,了解二十四個節(jié)氣。

  b.讀節(jié)氣歌和二十四個節(jié)氣。

  c.借助學習伙伴的話,引導學生了解“節(jié)氣歌”的意思。

  d.背誦“節(jié)氣歌”。

  口語交際

  本次口語交際的話題是:奇妙的動物世界,感受大自然的奇妙,激發(fā)學習的興趣,展現(xiàn)對動物世界的認識與熱愛。

  1.進入動物王國。

  播放《動物世界》的片段,讓學生談想法。

  2.學做解說員。

  a.示范引導:我們聽聽一只刺猬的自我介紹吧……

  b.選擇一種自己熟悉并喜歡的動物,想想它的生活習性、可愛之處,以及自己和這個動物之間發(fā)生過的一些趣事,準備發(fā)言。

  c.分小組交流,在交流中聽的同學可以提高,可以表達自己的感受。

  d.小組推薦代表比賽交流。

  寫話

  寫一寫自己熟悉的一種動物,然后在小組里交流,讓同學評一評自己寫得怎么樣。

  展示臺

  這是一個內(nèi)容豐富的展示臺,既可以展示收集的諺語,又可以展示自己查閱的有關自然知識的資料,還可以介紹自己收集的動植物標本。學生既動口,又動手。形式上可讓學生自己組織展示,體現(xiàn)自主性,發(fā)揮創(chuàng)造性。

  1.在教學有關課文時,鼓勵學生查詢、積累資料。

  2.布置動物、植物展示天地。(教室中可懸掛諺語,桌子上擺放標本、資料卡片等)

  3.學生從不同方面展示才能。

  百科知識問答、諺語擂臺賽、標本解說員、《我與動物趣事》講演等。

  寬帶網(wǎng)

  教學這部分內(nèi)容,有條件的可帶學生到電腦房上課,培養(yǎng)學生主動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1.自讀書中的短文,說說從中了解的知識。

  2.小組交流。介紹自己了解的自然界其他的奇異現(xiàn)象。

  3.進入虛擬寬帶網(wǎng),去“自然界”遨游。內(nèi)容包括:

  a.動物、植物的圖片資料。

  b.有關的文字資料。

  c.人類仿生學的一些淺顯例子。

  1.把自己從中了解到的感興趣的內(nèi)容說給家長聽。

  2.建議學生到動物園、植物園、圖書館參觀學習,了解更多的'知識。

  建議這次語文園地教學用4課時,其中口語交際和寫話用1~2課時。

  《語文園地五》教學設計二

  “經(jīng)紀人”在行動

  ──人教版小語第四冊語文園地五寫一寫教學設計

  浙江省紹興縣實驗小學 葉傅

  設計理念:

  世界是多元的、五彩的,我們的思維應當是開放的、多維的、創(chuàng)新的。學生是獨立的人,他們要用作文去關注、參與、干預學校、家庭和社會生活,應該培養(yǎng)他們的實踐能力與創(chuàng)新意識;開發(fā)“獲取、篩選、分析、重組、輸出信息”的信息素質(zhì)功能。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求,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個發(fā)現(xiàn)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世界中,這種需求特別強烈。滿腔熱情地創(chuàng)設一種能激發(fā)學生說寫欲望,不吐不快的氛圍,讓學生放開手腳,大膽想象,寫他們“夢幻生活”的同時,初步培養(yǎng)學生應用語言文字的意識,交往實踐的情感調(diào)節(jié)能力、自控能力,獲得成功的心理體驗,懂得寫話的意義,明白寫話的基本要求,增強社會責任感。

  課前準備:

  提早兩三天請學生自由寫一篇關于動物的日記,以便教師了解學生寫話基礎,掌握學生對動物喜愛率及熟悉度,確定課堂“特寫鏡頭”的動物選。

  導學過程:

  第 一 課 時

  一、 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說話欲望。

  1.聽歌釋疑“經(jīng)紀人”。(聽歌曲《老鼠愛大米》)歌名是什么?你知道是誰唱紅了這首歌?聽說這首歌最先不是楊臣剛唱的,而是另一個叫王啟文的歌手唱的,當這首歌被大家所接受、傳唱時,王啟文站出來告楊臣剛侵權(quán),楊臣剛忙著唱新歌,沒時間處理此事,就由他的經(jīng)紀人──賈璇出面處理這事?伎寄,你覺得經(jīng)紀人是干什么的?

  2.談話激情:(觀看雞、狗、貓、鴨等動物明星的照片)是呀!經(jīng)紀人對于歌手們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合作伙伴。這不,你看,這些可愛的動物明星都想去參加東芝動物園即將舉行的首屆“可伶可俐”杯動物歌手大獎賽,但到目前為止,它們還沒找到合適的經(jīng)紀人幫自己處理參賽事項呢!聽說咱們二(9)班的小朋友個個都能說會道,足智多謀,就委托我在咱們班公開招聘“經(jīng)紀人”,愿意做他們的經(jīng)紀人嗎?愿意給自己一次機會嗎?

  3.提出“應聘”要求:從同學們一副摩拳擦掌的樣子,看來對做經(jīng)紀人很感興趣,你準備做誰的經(jīng)紀人?(指名說)動物明星說:“成為他們的經(jīng)紀人很簡單,只要對自己的委托人的長相、怎么生活、生活趣事等方面有充分的了解,就行!”能說說你對它的了解嗎?(聽同學說,投影出現(xiàn)相應動物相)

  二、 特寫鏡頭,定格動物明星。

  1.確定人選。(從課前調(diào)查的動物喜愛率中選取,例如貓)我想做明星“貓”嘟嘟的經(jīng)紀人,這是我準備寄給嘟嘟的材料,咱們一起看看。ㄓ^看片斷,內(nèi)容包括樣子、習性、小插曲等方面)

  2.回憶片斷。大家覺得我準備的材料,能取得嘟嘟的認可,成為她的經(jīng)紀人嗎?哪些地方需要改進?(樣子介紹要有順序、習性要有特色)

  3.接觸“順序”。被大家這么一說,我才發(fā)現(xiàn)問題可真不少。怎么辦?誰能幫幫我!(外貌、習性的修改秩序隨意確定)(選擇小貓頭部特寫鏡頭定格)我該從哪入手介紹?

  A.指名說 B.同桌互說 C.指名說,評議 D.小結(jié):哦,我明白了,要讓人家聽得明白,介紹別人的長相時,一定要有順序。(板書)

  4.了解“習性”。?片中嘟嘟抓老鼠那幕你有何感想?

  5.談談“趣事”。我和嘟嘟算是不“碰”不相識,但片中沒有提及我是怎么認識它的?你能猜到嗎?

  三、 自由發(fā)揮,“經(jīng)紀人”大比拼。

  1.動員:準備好做“經(jīng)紀人”了嗎?請大家行動起來,選擇一位自己感興趣的動物明星,給它畫個相,有條件的,可以拍段DV,配上美美的文字寄出去應聘“經(jīng)紀人”吧。

  2.溫馨小貼士:“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當你創(chuàng)作遇到“瓶頸”時,別忘了找你的好友商量商量,找爸爸、媽媽指點指點。下節(jié)課咱們來個“經(jīng)紀人”應聘大比拼,好嗎?

  第 二 課 時

  一、 成果展示

  將學生的作品在黑板上展出,播放DV作品,自由觀賞。

  二、 合作評議

  1.給你認為會取得“明星”認可的經(jīng)紀人投一票。

  2.請獲勝“經(jīng)紀人”現(xiàn)身說法。

 。1)談談獲勝的感受,請伙伴們再次欣賞自己的作品。(讀作品)

 。2)你還想知道關于明星的哪些事?向“經(jīng)紀人”現(xiàn)場問一問。

  3.小組合作,組內(nèi)互讀,互問。(即同伴互改)

  三、 激勵進取

  1.小結(jié):祝賀大家,都成功應聘為動物明星們的小“經(jīng)紀人” !“一個籬笆三個樁”,還記得大家對我的幫助嗎?要是沒有你們的幫助,我可能沒那能順利地成為嘟嘟的經(jīng)紀人,一起看看咱們共同付出的成果?(看DV,聽教師下水作文)

  2.總結(jié):本次應聘“經(jīng)紀人”的活動雖然結(jié)束了,看大家這么起勁,這么用心,繼續(xù)努力,說不定十多年后,你已經(jīng)成為一名出色的“經(jīng)紀人”了!等著聽大家的好消息!

  設計反思:

  兒童的內(nèi)心世界是豐富多彩的。寫話是兒童邁向習作的通行證,它是種展示生命、反映生活、與人交流的活動。寫話教學的課堂,應關注兒童的心理需求,讓每個孩子都擁有“家”的感覺。為此,在本次寫話教學設計中,我主要作了以下努力:

  1.營造氛圍,誘發(fā)創(chuàng)作熱情。

  創(chuàng)新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發(fā)展,必須要有良好的氛圍環(huán)境。為此,教師借助現(xiàn)代教育技術手段,采取生活再現(xiàn)、實物演示等方式,用生活話題與充滿情感的教學語言,營造民主、平等、和諧的氛圍,誘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熱情,讓所有學生進入“我要寫”、“我能寫好”的精神狀態(tài)。

  2.放膽表達,拓展思維空間。

  兒童剛起步寫話,不宜用太多的框框束縛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在寫話時考慮較多不該是寫話方法,而是他們自己的思想、情感、生活。但也不能放任自然。放膽表達是在教師提供一種或幾種范圍,“授之以漁”后放手讓學生自己選材立意,不規(guī)定字數(shù)、時間,學生愛寫什么就寫什么,學生愛怎么寫就怎么寫,讓他們的寫話個性得到充分張揚。

  3.交流合作,噴射思維火花。

  從面向全體學生這個基點上考慮教學方法,想方設法調(diào)動所有不同層次的同學都參與說寫實踐。除了在教學過程中注意迂回提問外,還采用生生之間、師生之間、小組之間的合作,讓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從而集思廣益,就像“給人一個蘋果是一個蘋果,給人一種思想就不僅是一種思想”那樣,讓他們減少對寫話的“畏懼”心理。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對學生來講,最好的教師是在教學活動中忘記自己是老師,而把自己的學生視為朋友,志同道合者的那種教師! 教師如果蹲下身,與學生站在同一線上教學寫話,就會發(fā)現(xiàn)原來“寫話”并不復雜,并不神秘!

語文教案 篇8

  一、親切的普通話點亮了課堂。

  我們聽的第一節(jié)課是小學二年級的《第三個小板凳》(北師大版教材),教師用親切而柔美的普通話把孩子們引入了愛因斯坦小時候的手工課上。課中,老師一直用輕柔而動聽的普通話引導孩子們?nèi)W習生字,讀通課文,品讀句子,感悟文本。讓我聽了課的第一感受就是————要是我的孩子也能到這樣的學校學習那該多好!

  清新自然的普通話,打破了我印象中的語文課堂,原來語文課堂還能如此呈現(xiàn)。其實,這更能考驗教師的基本功,同時也體現(xiàn)教師運用和保護嗓子的技巧。令聽課的人心曠神怡,仿佛聽上十節(jié)、二十節(jié),甚至上百節(jié)都不會煩躁乏味。這也許就是語言的魅力所在吧!而隨后的課,不管是語文課還是數(shù)學課,教師們都是如此。這再次提醒了我重新定義語文課上教師應具備的語言素養(yǎng)。

  二、層次分明的朗讀孕育了課堂。

  有層次的指導朗讀是我聽了錦西小學的語文課的最大感受。幾乎每節(jié)課教師們都有這樣的展示,而且每次的朗讀都是針對學生不同的理解而讀。這是作為一個語文老師應具備的基本能力。在由董霞老師執(zhí)教的《遲到》一課上,朗讀的指導淋漓盡致,潤物細無聲般地教會了學生怎樣讀懂文本,領悟文章的精髓。

  ……

  師:父親給我留下的印象是什么?

  生讀:(第一段的)我的父親很疼我,但是他管教我很嚴,很嚴很嚴。

  出示:我的父親很疼我,但是他管教我很嚴,很嚴很嚴。

  師:引導讀前半句,問:我有一個疼我的父親,應該怎樣讀?

  生答:自豪地讀。抽生讀————全班自豪地齊讀。

  師:引導讀后半句,問:很嚴的父親,該怎樣讀?抽生讀————齊讀。

  師引:嚴格的父親,女生讀。很嚴很嚴的父親,男生讀。我有一個很嚴很嚴很嚴的父親,齊讀。(師板書:嚴)

  師:課文的哪些地方讓我感受到爸爸的嚴呢?請同學們看書。

  生讀:(第11自然段)爸氣極了,一下把我從床上拖起來,我的眼淚就流出來了。爸左看右看,結(jié)果從桌上抄起一把雞毛撣子,倒轉(zhuǎn)來拿,藤鞭子在空中一掄,就發(fā)出咻咻的聲音。我挨打了!

  就在這個重點段落上,教師先引導學生抓動詞,讀動詞,悟動詞中去逐步走進父親的內(nèi)心世界,去體會那重如山的深沉的父愛。最后,回過頭來,讓學生再讀“我的父親很疼我,但是他管教我很嚴,很嚴很嚴!边@句話。學生就讀得別有一番滋味了。

  如此逐層深入地理解父親,讀懂父愛,為我們展現(xiàn)了有層次指導朗讀的精妙。這不禁讓我想起了一位^專~家說的話:課文是讓學生讀懂的,而不是老師講懂的。

  三、創(chuàng)意的板書激活了課堂。

  在三年級的《一只小鳥》的課上,為了讓同學們感受小鳥的歌聲給大自然帶來的好景致。教師一邊問:小鳥看到了怎樣的好景致?什么樣的陽光?什么樣的樹林?……一邊用簡筆畫在黑板上勾勒。不一會兒,一幅大自然的和諧之景躍然而出?鞓返年柟馄照沾蟮,幸福的大樹旁一條小溪歡樂地流淌著,還有幾個可愛的小朋友正在欣賞這如畫般的景色(太陽、大樹、小溪上都畫有醒目的笑臉)。后來,由于小朋友們喜歡小鳥,想占為已有,便用彈弓打中了那支天天為大自然歌唱的小鳥。此時,這一切的景致都隨著鳥兒生命的消失而離去。在另一旁,教師畫了一個大大的哭臉,襯托出小鳥離去后的憂傷場景。隨即,老師問:鳥兒是怎樣熱愛大自然的?生答:天天歌唱。老師又問:大自然又是怎樣回應大自然的愛的呢?生答:為小鳥創(chuàng)造了舒適的生活環(huán)境。小朋友們也喜歡小鳥,他們的愛卻讓小鳥失去了生命。就在這簡單的勾勒中,就在這一問一答中,同學們讀懂了愛的`含義。當老師問愛是什么時,凄涼的音樂響起,孩子們用筆流瀉下詩一般的語言。有的說,愛就是放棄;有的說,愛就是自由;有的說,愛不是占有,而是永久的銘記……這就是創(chuàng)意的板書帶來的課堂效應。它能讓學生體會文本,領悟真理。這種教學設計,更體現(xiàn)了三維目標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tǒng)一。

  而在《第三個小板凳》的課上,教師事先就在黑板上畫了三個方框,令人自然的想到那就是三個小板凳的正面。而后在引導學生讀懂文本的同時,將含有生詞的重要的內(nèi)容板書在這一個個的板凳上。既圖文并茂,又強調(diào)了生字詞,真是異曲同工之妙也。

  四、豐富的校園文化促進了課堂。

  錦西小學處處彰顯了著他們“以人為本 珍重生命”的辦學理念。在學校的校門外赫然寫著“為生命而歌”,在這幾個藝術字的左右角還分別鑲嵌著“尊重生命”和“生命至上”。這與校門內(nèi)的“學做真人”相得益彰。除此外,在教學樓的外墻體上;樓道的讀書角處;走欄的拐彎處;操場的壁圖上……都布置了豐富的形式多樣的提示語,這些都是錦西小學的教育資源。如:樓道行走別著急!當心滑倒傷身體。說話輕聲,校園是我寧靜的家。腳步輕輕,上下從容亦風景……

  豐富的校園文化為錦西小學的孩子們營造了良好的教育氛圍,也為孩子們創(chuàng)造了學習的樂土。與此同時,學校還開設了自己的校本課程。近來,主要是走進一些名人,去品味名人身上平凡中的不凡,去領悟人生的真諦。這不但豐富了孩子們的視野,更促進了語文教學乃至人本主義教育的開展。

  在錦西小學學習的時間是短暫的,但在我內(nèi)心深處的震憾是永久的。因為學以致用的過程是漫長的。

語文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通過圖畫對照、歸類識字等方法,認識11個生字及3個偏旁,會寫“書、本”2個生字。

  2.了解學具的名稱,知道它的用處。

  3.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地朗讀兒歌,初步感受兒歌的韻律美。

  教學重點:

  初步掌握一些識字方法。

  教學難點:

  認識并學寫“書、本”2個生字,初步掌握觀察字形的方法,感受漢字的形體美。

  教師準備:識字卡片、多媒體課件

  學生準備:A4紙(書包里物品的圖畫及文字)

  課時安排: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謎語導入

  出示謎面猜一猜,揭示謎底。板書課題,齊讀,學生書空。

  二、學習詞語

  1.想知道老師帶來的書包里都裝了什么嗎?逐一掏出東西,課件出示相應詞語認讀。你知道它們有什么作用嗎?

  總結(jié)識字方法:有時候我們看到熟悉的.物品就認識相應的生字了。

  (板書:看物(圖)識字)

  2.翻看書本學詞

 。1)借助拼音自己認讀,要求:讀準字音。

  (2)同桌互讀,要求:互相檢查字音,糾錯。

 。3)展示:小老師帶讀

  3.自讀兒歌,復習詞語。展示朗讀。

  三、重點識字

  1.抽讀生字,口頭組詞說句。

  2.同桌游戲:我問你指

  同桌評價:正確、流利三顆星正確、速度稍慢兩顆星有錯誤,糾正一顆星

  3.優(yōu)秀小組展示

  4.如何記住這些字呢?學生說,師板書

  板書:早、本、校(加部件)

  作、筆、課(加偏旁)

  尺加筆畫

  總結(jié)、板書記字方法:加一加減一減

  相機指導認識單人旁、竹字頭,了解生字做偏旁發(fā)生變形,發(fā)現(xiàn)“刀”和它的變形偏旁“刀字頭”5.啟發(fā)學生用象形字來學習認識“包子頭”(課件演示)拓展幾個包子頭的生字。

  板書:了解字理

  6.隨文識字

  齊讀兒歌。

  四、拓展識字

  1.拿出A4紙,說說你的書包有什么。同桌互相認一認。

  2.游戲:書包里面有什么(學生展示臺展示)

  五、學寫字

  1.出示生字“書”“本”,指導學生觀察字形。

  2.老師范寫,學生書空,強調(diào)“書”的點和“本”最后的橫畫。

  3.學生練寫。

  4.展示學生作業(yè)。

  六、布置作業(yè):

  想一想,如何整理自己的書包呢?

  板書設計:

  小書包

  識字方法:

  看物(圖)識字

  加一加減一減

  了解字理

語文教案 篇10

  【目標導航】

  1、掌握即席發(fā)言的要領和表達技巧。

  2、通過情境創(chuàng)設的訓練,克服發(fā)言時的緊張心理,學習即席發(fā)言的快速構(gòu)思方法,提高瞬時應變和即席發(fā)言能力。

  3、進行即席發(fā)言的初步嘗試,充分調(diào)動課堂參與的熱情,培養(yǎng)良好的語言習慣,表現(xiàn)出較高的文化素養(yǎng)和氣質(zhì)風度。

  【課時安排】1課時

  自由分成學習小組,做好活動計劃,分配小組成員交際任務,圍繞“即席講話”的這個交際主題,做好本次口語交際。

  【新課導入】

  即席講話,也叫即興發(fā)言,是指在某個特定場合,臨時受到邀請,由他人提議或自己認為有必要而作的簡短講話。

  【交際技巧】

  即席發(fā)言有三個特點:

  一、臨場性

  即席發(fā)言既不能事先擬就講稿,也不能進行試講,它必須靠臨時準備、臨場發(fā)揮,因此臨場性就成了即席發(fā)言最主要的特征。

  二、針對性

  由于即席發(fā)言一般都是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對現(xiàn)實話題作出迅速反應,這就使話題的內(nèi)容被限制在特定的范圍內(nèi),顯示出鮮明的針對性,所以即席發(fā)言選取的角度宜小,內(nèi)容宜集中,要力求說在點子上。

  三、簡潔性

  即席發(fā)言常以簡明扼要顯出其力度,以親切生動的表述給聽者留下深刻印象。但是短小并不是空洞無物,而是要言之有物,言簡意賅。優(yōu)秀的即席發(fā)言常常以簡練、含蓄而抒情的語言取勝。

  即席發(fā)言的基本要求是:

  一、沉著冷靜,克服緊張情緒

  從某種程度上講,當眾說話成功與否的關鍵不在于講話的內(nèi)容,而在于發(fā)言者的心理素質(zhì)。如果情緒過于緊張,即使準備好的內(nèi)容,也不能很好地表達出來。克服人前講話緊張心理的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加強當眾說話的訓練。只要持之以恒,隨著講話次數(shù)的增加,你的自信心會越來越強,效果會越來越好。

  二、邊想邊說,反應迅速敏捷

  即席發(fā)言前,可以利用短暫的時間打一下腹稿,構(gòu)想自己發(fā)言的主題、主要內(nèi)容、開頭等,但大部分情況是沒有準備時間的,大腦是在臨時組織說話的內(nèi)容,因此,無法將所有的內(nèi)容都有條不紊地安放在大腦中,這就要求發(fā)言者在說當前句的同時,還要斟酌后面要講的內(nèi)容,邊講話,邊構(gòu)思,根據(jù)主旨的需要,提取、篩選信息,組織語言。只有思維敏捷,反應迅速,才能達到較好的效果。

  三、有的放矢,切合環(huán)境對象

  俗話說“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即席發(fā)言要注意環(huán)境、場合和對象,比如,環(huán)境有室內(nèi)與室外、安靜與雜亂之分,場合有嚴肅與隨意、正式與非正式之分,對象有身份、年齡之分。面對不同的環(huán)境、場合和對象,我們發(fā)言的內(nèi)容、語氣、風格也應有所區(qū)別。越是有針對性的發(fā)言,越能得到聽眾的歡迎。

  四、掌握分寸,語言簡短明晰

  掌握分寸,就是要使講話恰到好處,不說空洞無物的話,不說過頭話,不說傷人的話,不自我吹噓。同時,即席發(fā)言務求簡短精練,因為觀眾都喜歡短小精悍、言簡意賅的發(fā)言,即席發(fā)言時要盡量長話短說,克服口頭禪,少用無關緊要的喻例、資料等,讓每句話融入較多的信息。

  即席發(fā)言也如唱戲一樣,“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它靠的是平時的口頭練習,多方面的知識積累,敏捷、清晰的思維能力和富于親和力的人格魅力。因此,我們一定要把即席發(fā)言練習和提高個人整體素質(zhì)相結(jié)合,讓即席發(fā)言成為展現(xiàn)個人風采的重要手段。

  題一:判斷下列說法的正誤,在括號內(nèi)打“√”或“×”。?

  1、許多同學當眾說話時過分緊張。要消除這種心理狀態(tài)并不難。主要是應有自信心,即使自己沒有做充分準備,只要有膽子,就可以理直氣壯的講。()?

  2、說話怎樣才能做到清楚呢?答案是要“多思”。說話前要認真想一想,自己為什么要說,說給誰聽,說的重點是什么,怎樣去說,先說什么,后說什么。重點和非重點都要詳細說。()?

  3、說話要簡潔,就要去掉不必要的重復,去掉與中心關系不大的枝蔓。()?

  4、要使說話中心突出,條理清楚,一是要求材料全而多,二是要理清思路和線索,三是要把材料的先后安排好,力求層次清晰,眉目分明。()?

  5、說話連貫,是指句與句之間連接得上。說話嚴密,是指說話有邏輯性。要做到這兩點,在平時要養(yǎng)成多思考的習慣。()?

  6、在和別人交談時,說話人不能我行我素,想說什么就說什么,而要看對象,從對象的不同特點出發(fā),說不同的話,達到說話的目的'。但說話看對象,不是說要“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

  7、說話要講究方式。直言不諱充滿刺激性,容易傷害對方的感情,造成抵觸情緒。所以,無論在什么場合,都要盡量避免用直言,而采用委婉含蓄的語言形成。()

  8、停頓的一般規(guī)律是:一個意思說完要有較小的停頓,一句話說完要有較大的停頓。()

  9、無論是說還是聽,都應當適度的看著對方的眼睛和面部。還要善于用眼神表現(xiàn)出自己的喜怒哀樂。()?

  10、要“形于外”必須“誠于中”,這是做到語言美的關鍵。()

  題二:根據(jù)提供的情境,在“XXXXXXXXXXXXXX”上填充恰當?shù)募聪v話。

  1、1935年,高爾基參加蘇聯(lián)作協(xié)理事會第二次全體會議時,代表們要求他講話。當他上臺時,與會者長時間鼓掌。高爾基靈機一動借題發(fā)揮說:“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一下子使全場活躍,講話就在這樣融洽的氣氛中開?場了。

  2、《正大綜藝》的節(jié)目主持人楊瀾,9月19日晚在廣州市天河體育中心演出時,戲到中途,她在下臺階時摔了下來。出現(xiàn)這種情況,的確令人難堪。但楊瀾非常沉著地爬了起來,憑著她主持人特有的口才,對臺下的觀眾說:“XXXXXXXXXXXXXXXXXXXXXXXX”楊瀾這段非常成功的即興演講,不僅為她自己擺脫了難堪,更顯示出她非凡的口才。以致她話音剛落,會場就立刻爆發(fā)出熱烈的掌聲。有的觀眾還大聲說:“廣州歡迎你!”

  布置作業(yè):教師引導學生課后完成本課時的對應練習。

  教學反思

  口語交際是鍛煉學生口語表達和與人交往的一節(jié)課,通過本節(jié)課,讓學生學習到了靈活地運用語言,讓自己的即席講話給別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課下同學們可以多嘗試著練習。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經(jīng)典】語文教案11-20

語文孔乙己教案10-31

[精選]語文教案12-05

語文教案(精選)12-01

語文教案(經(jīng)典)02-26

【精選】語文教案10-05

[精選]語文教案09-29

語文教案07-20

語文教案【精選】09-06

(經(jīng)典)語文教案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