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認識計算機》教學教案(通用6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么優(yōu)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認識計算機》教學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認識計算機》教學教案 篇1
一、教學目標
1.了解計算機的發(fā)展簡史。
2.了解計算機的硬件知識。
3.了解容量單位的換算關系。
4.了解常見外存儲器的特點。
5.學會查看硬件的配置信息。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了解計算機的硬件知識。
教學難點:容量單位的換算關系。
三、教學方法
觀察體驗學習、合作討論學習、自主探究學習、啟發(fā)引導學習。
四、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五、課時:
1課時
六、教學過程
1.新課導入
教師展示課件,展示現(xiàn)代各種各樣第四代計算機。
老師引入:隨著科技的發(fā)展和社會信息化程度的提高,計算機作為功能強大的信息處理工具,已經(jīng)成為人們學習、工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享受計算機帶來方便的同時,人們卻經(jīng)常被各種各樣的軟件、硬件問題所困擾。那么你們了解計算機多少呢?
學生討論交流,學生回答,師生互評。
2.新課講授
教師展示課件,介紹計算機的發(fā)展史:
(1)第一臺計算機是“埃尼阿克”(ENIAC),計算機之父:馮·諾依曼。
(2)第一代計算機:電子管計算機。
第二代計算機:晶體管計算機。
第三代計算機:中小規(guī)模集成電路計算機。
第四代計算機:大規(guī)模和超大規(guī)模集成電路計算機。
(3)第四代計算機特點。
體積小、重量輕、功耗少、功能強、成本低。
老師引入:今天我們和大家一起來認識計算機結構組成,進一步認識計算機,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相信大家都會成為一位計算機小行家。觀看介紹計算機硬件的錄像,給學生以感性認識。
自主學習:學生結合所看錄像,學習教材中計算機硬件知識。
教師提問:計算機硬件從外觀和內(nèi)部分別有哪些部件?
小組合作討論探究。
學生回答:……
教師展示課件,總結:
外觀上:機箱、顯示器、鍵盤、鼠標、音箱。
內(nèi)部構造:主板、CPU、電源、內(nèi)存、顯卡、硬盤、光驅、軟驅、網(wǎng)卡等。
教師提問:看完這些硬件結構,那這些部件分別都起什么作用的呢?如果把計算機比如是一個人,那我們大家一起來看看各個部件都起到人的哪個器官的作用。
教師展示課件引導講解。
CPU:猶如人的大腦,起運算和控制作用。
主板:它是計算機的血管和神經(jīng),有了它和CPU才能控制其他硬件。
顯卡:相當于人的眼球,圖像的形成由它完成。
聲卡:它是計算機的聲帶,計算機能發(fā)出聲音全靠它。
內(nèi)存條:計算機的臨時倉庫,它是計算機的內(nèi)存儲器。
硬盤:猶如一個大倉庫,它是計算機的外存儲器,用于儲存程序和數(shù)據(jù)。
顯示器:相當于人的臉,大腦處理后的信息,往往通過人的臉表現(xiàn)出來,它是計算機的輸出設備。
音箱:是計算機的嘴,計算機由它發(fā)出聲音,同樣是計算機的輸出設備。
鍵盤、鼠標:各種操作和命令由它輸入計算機,它是計算機的輸入設備。
打印機:相當于我們使用的筆,也是計算機的輸出設備。
合作競爭學習:老師打開機箱,展現(xiàn)計算機實物部件,讓學生結合所學知識進行知識搶答。
老師引入:在計算機硬件系統(tǒng)中,我們說內(nèi)存是臨時倉庫,硬盤也是個大倉庫,不管是內(nèi)存儲器還是外存儲器(包括硬盤、軟盤、光盤和U盤等),它們的容量大小是怎么衡量的`呢?(展示課件)
(1)計算機處理信息的最小單位是比特,英文Bit,也就是一位二進制位(0或1)
最基本的容量單位是字節(jié),英文Byte,縮寫為B。
一個英文字符占1個字節(jié),一個漢字占2個字節(jié)。
常見的容量單位有比特、字節(jié)、千字節(jié)(KB)、兆字節(jié)(MB)、吉字節(jié)(GB)。
(2)換算關系
1 Byte=8 bit 1KB=1 024 B 1 MB=1 024 KB 1 GB=1 024 MB
(3)查看存儲器容量大小的方法:右擊“我的電腦”,執(zhí)行“屬性”命令,在“系統(tǒng)屬性”對話框中查看內(nèi)存容量和CPU信息
雙擊“我的電腦”,單擊盤符,在左邊“詳細信息”項中查看硬盤空間的使用情況。
小組合作討論:討論本節(jié)的“討論學習”部分,完成教材中的表格。
七、板書設計
計算機存儲的最小單位──二進制位(比特、bit或b)
計算機存儲的基本單位── 字節(jié)(Byte或B)
8個位(比特)=1個字節(jié)
存儲容量(文件大小)單位:B、KB、MB、GB
換算:1 KB=1 024 B 1 MB=1 024 KB 1 GB=1 024 MB
八、總結
這節(jié)課主要學習了計算機硬件知識,也認識了計算機的各個部件。通過學生親身探討,實物接觸,讓學生覺得計算機不再神秘。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也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和信息處理能力。
九、鞏固練習
你了解常用的外存儲器么?你、同學、朋友、老師身邊都有哪些外存儲器呢?請你做個小小的調(diào)查,并完成下面的表格。
《認識計算機》教學教案 篇2
教學內(nèi)容:
教材第1-4頁:認識計算機的組成。
教學要求:
通過教學,使學生認識計算機是由計算機硬件和軟件組成,知道計算機各個部分的名稱及主要用途,培養(yǎng)學生學習計算機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計算機是20世紀人類最偉大的發(fā)明之一,目前,它已被廣泛的應用于社會的各個領域,成為人類的得力助手。你家里有計算機嗎?你知道它是由哪些部分組成的嗎?
二、教學新課:
1、計算機的外觀:
從外觀上看,計算機主要由以下幾個部分組成:主機、顯示器、鍵盤、 鼠標和打印機?匆豢,電腦桌上的電腦有幾個部分。
教師教學每一部分的名稱,學生對照機器進行觀察記憶。
2、計算機硬件:
我們把計算機中看得見、摸得著的設備稱為計算機的硬件。
主機是計算機的核心,主要包括中央處理器和內(nèi)存儲器。
中央處理器是計算機的心臟,英文縮寫CPU,它是計算機的核心部件。內(nèi)存儲器是負責存儲信息,相當于計算機內(nèi)部的存儲中心。
顯示器是計算機的輸出設備,能把我們輸入計算機的信息及計算機處理后的結果顯示出來。
鍵盤和鼠標是計算機最常用的.輸入設備,利用它們可以向計算機輸入信息,指揮計算機工作。
打印機也是計算機的一種輸出設備,可以把計算機輸出的結果打印在紙上。
3、計算機軟件:
僅有硬件計算機是無法工作的,還必須要有相應的軟件。計算機軟件有很多種。如同學們玩的游戲軟件,幫助我們學習的教學軟件。
計算機軟件是高科技的知識產(chǎn)品,受法律保護,我們不能隨便復制別人的軟件作品。
計算機的硬件和軟件組成了一個完整的計算機系統(tǒng),它們共同決定了計算機的工作能力。
三、鞏固:
回顧本節(jié)課學習的內(nèi)容,對照計算機說出各部分名稱,和各部分的主要用途。
四、作業(yè);
完成練習題 1-4 。
《認識計算機》教學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2個生字,理解關鍵性詞語的意思,如“信息、信息高速路、便捷、網(wǎng)上購物、拍賣、五州四海、電子郵件、羨慕”等。
2.能正確朗讀課文。能讀懂本課的內(nèi)容,了解敘述的順序。
3.了解電腦網(wǎng)絡的意義和用途及有關知識,從而激發(fā)學習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1.感情的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初步認識網(wǎng)絡的用處。2.增長學生的見識,激發(fā)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關心信息技術在社會生活中的應用。學情分析:了解電腦網(wǎng)絡的意義和用途,從而激發(fā)學習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使用的動手能力。
教學準備:
生字小黑板、計算機。
教學思路及過程: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板書課題:學生談自己的想法感受。小結,過渡。
二、檢查預習,順情引導。
1.檢查學生認識生字情況,(課件1出示詞語)比較難理解的通過各種方式理解:
1)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
2)通過肢體語言理解
3)在實際生活中理解
2.檢查學生初讀課文情況,整體感受課文內(nèi)容
3.評價(學生自己評價,學生之間評價,老師評價)
4.小結,過渡
三、協(xié)作學習,解決疑難。
1.默讀課文,試著自己讀懂課文。
2.小組內(nèi)討論交流。
3.匯報自學成果,教師相機引導。
4.抄寫詞語。第二課時一、復習導入。聽寫生字、詞。
二、精讀課文。
1.再讀課文,老師出示自讀要求(課件出示2,a按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b邊讀邊想,讀懂了什么,還有哪些不明白;c請教周圍伙伴解決問題,還是解決不了的旁邊打上問號,一會兒告訴老師。)
2.學生提出問題(簡單的老師隨即解決)。
3.師生共同歸納問題。
老師隨即打出問題。
學生可能會說:為什么電腦網(wǎng)絡這個新鮮玩意兒到底是什么呢?網(wǎng)絡到底神奇在哪兒?(出示課件3)
4.分小組討論以上問題。
。ㄒ砸恍〗M為例,重點說明。在解決問題的同時指導朗讀,充分利用身邊的多媒體輔助工具,例如投影儀,可出示課文內(nèi)容,用各種方式讀:例如指名讀,評價,賽讀;師范讀)
5.其他小組也可按照這個小組的`匯報方法交流,也可有自己的想法。
三、總結全文,拓展練習。
1這篇課文給你了一個什么樣的感受?
2.聯(lián)系生活實際,說說電腦網(wǎng)絡給我們的生活、學習和工作帶來了什么影響?
3.老師出示寬帶網(wǎng),給學生提供一些比較好的網(wǎng)站,學生也可以自主查閱更多網(wǎng)站,親身感受寬帶網(wǎng)帶來的神奇。
4.把自己的知道的網(wǎng)絡用處寫下來,如果有時間可以進行交流。
四、板書設計。
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公路
互聯(lián)網(wǎng)(奇妙)
查閱信息
建立聯(lián)系
網(wǎng)絡購物
其他用途
《認識計算機》教學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了解機器人的產(chǎn)生、現(xiàn)狀和發(fā)展。
2. 能力目標:收集有關機器人各個方面的資料,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編輯整理。
3. 情感目標:激發(fā)學習熱情,從小樹立愛科學的志向。
教學重點:
機器人的發(fā)展史。
教學難點:
能較快地、有針對性地收集有關機器人的資料。
課時安排:
1課時。
課前準備:
準備有關介紹機器人的演示文稿、照片、錄像資料等。
教材分析:
本課主要分成:知道機器人一詞的由來、知道機器人的種類、了解機器人結構特征和不同功能、暢想未來機器人的發(fā)展方向等幾方面。
由于學生對機器人的感性認識往往是通過電視、書籍等途徑,大部分學生都認為:機器人就是像人一樣的機器,能夠做一些簡單的動作等。在處理教材時,可以在開始上課時,讓學生來交流:“你知道什么是機器人嗎?”“機器人能做什么呢?”讓學生大膽、充分地說出自己的見解。然后,教師出示有關機器人的幻燈片,較系統(tǒng)、完整地介紹機器人的由來、種類、特征、發(fā)展等,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會被激發(fā)。本課要重點介紹機器人的發(fā)展史,介紹它們在各行各業(yè)中的“杰出”表現(xiàn),同時讓學生思考體會:機器人不一定是人形的樣子!
教學建議:
通過談話引入新課——生活中你看到過機器人嗎?以此來引起學生的興趣,也可事先讓學生準備好一些機器人資料,一上課就先來交流展示。
在第二個環(huán)節(jié)中,讓學生互相交流,圍繞現(xiàn)在的機器人都能做哪些事情、機器人代替人類有什么好處等來談。讓學生來感受體會,發(fā)表個人見解,交流互動。教師根據(jù)課堂實際,可以適時展示事先準備的有關機器人發(fā)展史的圖片、錄像資料,在讓學生做一些適當筆記的同時,也積極思考:什么樣的才叫機器人呢?你能給它下個定義嗎?教師要對學生的發(fā)言進行點評和小結。
第三個環(huán)節(jié),讓全體學生暢想:未來的機器人又將如何發(fā)展呢?布置本次課堂作業(yè):畫一幅機器人的科幻畫。學生上機操作。
最后,教師小結,點評作業(yè)。同時,開始安排全班分組,一般以4~5人小組為一個單位,共同學習,使用一套教學機器人。也可以就剛才學生未完的話題繼續(xù)展開討論。
練習建議:
1. 上機作業(yè):我心目中的機器人,要求畫一幅機器人科幻畫。
2. 課外作業(yè):收集機器人的相關資料,以小組為單位制作一份Word簡報。鞏固本次課堂教學效果,為下節(jié)課作鋪墊和準備。
《認識計算機》教學教案 篇5
【教學設計思想及知識背景】
“認識信息世界”是初中信息技術課程的第一課,內(nèi)容有信息的概念、信息的特征、信息的作用。如何讓學生把握信息的本質(zhì)特征是掌握概念的關鍵。因為“信息”這個詞雖然平常大家都經(jīng)常聽到,如信息社會、信息時代、信息爆炸等等,但到底什么是信息,學生就講不清了,而且信息這個概念非常抽象,對于初一學生來講有一定的困難。如何讓學生把握信息的本質(zhì)特征是掌握概念的關鍵,必須讓學生從感性上去認識,再由信息過渡到信息技術,讓學生了解到信息技術在現(xiàn)代社會的重要性,從而增強學生學好信息技術這門課的決心。
【知識目標】
1.理解信息的概念,懂得什么是信息。
2.了解信息的幾種典型特征及其表現(xiàn)。
3.知道信息在人類社會中的作用以及懂得利用信息為人類服務。
【能力目標】
學會利用身邊的信息,掌握信息技術的主要應用。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能夠認識到信息對人類的重要性。
2.能夠辨別信息的真?zhèn)涡裕杂X抵制不良信息。
3.激發(fā)信息技術的興趣,養(yǎng)成主動學習信息技術的積極態(tài)度和習慣。
【教學重點】
信息的本質(zhì)概念。
【教學難點】
信息的'概念和特征。
【教學過程】
一、導出信息的概念
問題導入:
、賻煟骸敖裉焓俏覀兊牡谝还(jié)課,大家知不知道我們這門課叫什么?”
生:信息技術。
②師:為什么以前叫電腦課,現(xiàn)在改為信息技術課,什么是信息、什么是信息技術?(教師設疑)
生思考。(以學生現(xiàn)有的知識水平很難回答)
2.播放課件:多媒體圖片和錄像(古代烽火臺信息的傳遞、報紙新聞摘選、電視宣傳廣告、一些商品的商標等例子)
師:從圖片和錄象中,我們可以獲得哪些信息?
生答:古代戰(zhàn)事傳遞,奧運報道、娃哈哈、蒙牛、伊利牌等產(chǎn)品的廣告。
總結歸納“信息”的概念:剛才大家從圖片、影像和文字中感受到的東西就是我們從這些媒體中得到的信息。事實上,我們在現(xiàn)實生活中,無時無刻都在接觸信息。對人類而言,五官能直接感受到的一切,比如你所讀過的書,你所聽到的音樂,你所看到的事物,你所嗅到的氣息,你所想到的問題,你所做過的事情等,這些都是信息。廣義地說,一切存在都是信息。除了人類五官所能直接感受到的以外,我們通過各種手段、各種儀器感知到的一切也都是信息。誰能用一句話來總結什么是信息嗎?
生:總結。
師:(補充)信息是對事物的狀態(tài)、特性和運動變化,以及事物之間相互作用和聯(lián)系的客觀描述。
師:你們在生活周圍中曾獲得過哪些信息?(教師可引導學生從電視、報紙、廣播、互聯(lián)網(wǎng)、家庭、學校、社會等各方面回答。)
生答:學習生活用品、汽車、交通、動畫片、電視劇預告等等。
二、指導學生認識信息的特征
師:我們會發(fā)現(xiàn),信息有一些共同的特征,F(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信息有哪些特征?怎樣才是信息呢?
播放課件:特征一:當我們在傳遞信息時,有的要通過紙張來傳遞,有的是刻在光碟上,還有的是靠我們的大腦來記憶存儲信息,當我們需要信息時,就從這些存儲信息的載體獲取信息。不管我們怎樣傳遞信息,信息總是要依附在一定的介質(zhì)上,這說明信息有怎樣的特性呢?
《認識計算機》教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初步對電腦簡單的認識。
2、引導參加科學探究活動,培養(yǎng)敢于大膽的嘗試和表現(xiàn)的能力。
3、讓幼兒學會電腦的基本操作讓孩子們能正確的了解和運用電腦。
活動準備
1、實物展示:(cpu、鍵盤、鼠標、光盤、u盤等)
2、圖片展示:(主機、顯示器、內(nèi)部部分硬件、打印機、掃描儀、數(shù)碼攝像頭等)
3、課件——關于電腦的動畫片。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播放動畫片
讓幼兒對電腦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和了解電腦的'運用。
2、提問:小朋友們看了動畫片,聰明的電腦是多么的神奇呀!它給我們帶來了快樂和歡笑,現(xiàn)在請小朋友們和老師一起來看看電腦還能給我?guī)砟切⿴椭?/p>
二、展開
1、探索了解
(通過掌握電腦的基本運用和認識了解,讓孩子能學會電腦的基本操作)
2、提問:
。1)電腦幫助了我們什么?
。ㄗ層變赫J識電腦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怎樣幫助了我們)
。2)電腦是由哪些東西組成的?
。ㄓ^察電腦的結構組成,并能正確的說出電腦是由:主機、顯示器、鼠標、鍵盤、音響等組成)
。3)教師:小朋友們學習了運用電腦以后,有怎樣的收獲?
(通過對電腦正確運用的認識和掌握,讓幼兒談談感想)
(4)未來的電腦將會變成什么樣子呢?
3、示范講解動手操作
(1)在教師的示范講解下讓孩子們學會簡單的使用Windows中圖畫功能,并且讓孩子們能動手畫圖。
。2)在教師的示范講解下讓孩子們學會簡單的使用電腦中的互聯(lián)網(wǎng)功能,并且讓孩子能從中收集喜愛的圖片。
。3)在教師的示范講解下讓孩子們學會簡單的使用電腦欣賞喜歡的音樂和觀看喜愛的動畫片,并且讓孩子們能學會簡單的音頻播放、
4、游戲《連一連,找一找》
。ㄗ尯⒆觽兺ㄟ^動腦筋來完成一個簡單的游戲開發(fā)智力)
教師邀請一部分孩子通過電腦來完成這個小游戲
三、結束部分
今天小朋友們懂得正確的運用電腦的方法,回家了可以教教你們的爸爸媽媽如何運用電腦哦!
【《認識計算機》教學教案】相關文章:
認識計算機小學教案03-10
《認識周長》教學教案02-05
倒數(shù)的認識教學教案12-14
圓的認識教學教案12-21
認識角教學教案10-23
噸的認識教學教案01-01
除法的初步認識教學教案12-10
角的初步認識教學教案12-15
認識梯形中班教學教案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