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影视在线播放_国产一区+欧美+综合_久久精品少妇视频_制服丝袜国产网站

教案

初三化學教案元素與元素符號

時間:2022-10-05 23:26:12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初三化學教案元素與元素符號

   教學目標:

初三化學教案元素與元素符號

       了解元素概念的涵義及元素符號的表示意義;學會元素符號的正確寫法;了解并記憶常見的24種元素符號。

       理解目標:

       理解單質和化合物的概念。

  理解氧化物的概念。

  能力目標:

  培養(yǎng)學生歸納概括能力及查閱資料的能力。

  情感目標:

  樹立量變引起質變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教學重難點

  重點:元素概念的形成及理解。

  難點:概念之間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

  教材分析:

  本節(jié)要求學生學習的概念有元素、單質、化合物、氧化物等,而且概念比較抽象,需要學生記憶常見的元素符號及元素名稱也比較多,學生對這些知識的掌握程度將是初中化學的學習一個分化點。這節(jié)課是學生學好化學的基礎課,所以在教學中要多結合實例,多做練習,使學生在反復實踐中去加深理解和鞏固,是所學的化學用語、概念得到比較清晰的對比、區(qū)分和歸類。

  化學用語的教學:

  元素符號是化學學科重要的基本的化學用語,必須將大綱中規(guī)定要求記住的常見元素符號記牢,為以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元素符號的讀法、寫法和用法,它需要學生直接記憶并在以后的運用中直接再現(xiàn)的知識和技能。教學中應最好采用分散記憶法,在此過程中,進行元素符號發(fā)展簡史的探究活動,課上小組匯報。這樣既增加了學生的興趣、豐富了知識面,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查閱資料及表達能力。

  關于元素概念的教學

  元素的概念比較抽象,在教學時應從具體的物質著手,使他們知道不同物質里可以含有相同種類的原子,然后再指出這些原子之所以相同:是因為它們具有相同的核電荷數,并由此引出元素的概念。

  例如:說明以下物質是怎樣構成的?

  氧氣→氧分子→氧原子

  水→水分子→氧原子和氫原子

  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分子→氧原子和碳原子

  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氧原子和磷原子

  這些物質分子的微粒中都含有氧原子,這些氧原子的核電荷數都是8,凡是核電荷數是8的原子都歸為同一類,稱氧元素。此外,把核電荷數為6的同一類原子稱為碳元素;將核電荷數為15的同一類原子稱為磷元素等等。這時再讓學生自己歸納出元素的概念。從而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歸納總結能力。

  為了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元素的概念,此時應及時地進行元素和原子的比較,使學生清楚元素與原子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注意元素作為一個宏觀概念的意義及說法。

  關于單質和化合物的分類過程中,學生也容易出錯,關鍵在于理解單質和化合物是純凈物這個前提下進行分類的,即它們首先必須是純凈物。

  教學設計示例

  課時安排:2課時

  重點:元素概念的形成及理解

  難點:概念之間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

  第一課時

  復習提問:說明以下物質是怎樣構成的?

  氧氣→氧分子→氧原子

  水→水分子→氧原子和氫原子

  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分子→氧原子和碳原子

  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氧原子和磷原子

  以上這些物質分子的微粒中都含有氧原子,這些氧原子的核電荷數都是8,凡是核電荷數是8的原子都歸為同一類,稱氧元素。此外,把核電荷數為6的同一類原子稱為碳元素;將核電荷數為15的同一類原子稱為磷元素等等。

  請同學們給元素下定義:[學生討論歸納]

 。1)元素:

  ①定義:元素是具有相同核電荷數(即核內質子數)的一類原子的總稱,化學教案《化學教案-元素,元素符號》。

  [學生討論思考]

  a、判斷是否為同種元素的根據是什么?

  b、學習元素這個概念的目的何在?

  c、元素與原子有什么區(qū)別和聯(lián)系?

  教師引導得出結論:

  a、具有相同核電荷數(即質子數)是判斷是否為同種元素的根據。但中子數不一定相同。

  b、元素是一個描述某一類原子的種類概念,在討論物質的組成成分時,只涉及到種類的一個宏觀概念,只講種類不講個數。

  c、元素與原子的區(qū)別于聯(lián)系:[投影片展示]

    具有相同核電荷數(即核內質子數)的原子的一類總稱

    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

  區(qū)別:著眼于種類,不表示個數,沒有數量。

       含義:既表示種類,又講個數,有數量的

  舉例:用于描述物質的宏觀組成。例: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但不能說:“水是由兩個氫元素和一個氧元素組

  成的”。

            用于描述物質微觀組成。例:水分子是由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所構成的。不能說:“一個水分子是

由氫元素和氧元素所組成的”。

  投影片展示:教材圖2-8介紹地殼中所含各種元素的質量分數

 、诘貧ぶ泻枯^多的元素:氧、硅、鋁、鐵

 、墼氐姆诸悾航饘僭亍⒎墙饘僭亍⑾∮袣怏w元素。到目前為止,已發(fā)現(xiàn)的元素有一百多種,而這一百多種元素組成的物質卻達三千多萬種。

  (2)物質分類:

  學生閱讀課本P36前三段,理解單質、化合物、氧化物的概念。

  思考討論:我們已經學過的物質中那些是單質?哪些是化合物?哪些是氧化物?

  布置研究課題:元素的故事。分組布置任務,要求以講故事的形式向全班匯報。

  第二課時

 。3)元素符號:

  ①元素的分類:

  金屬元素:“钅”旁,汞除外

  非金屬元素:“氵”“石”“氣”旁表示其單質在通常狀態(tài)下存在的狀態(tài)

  稀有氣體元素:“氣”

 、谠胤柕膶懛ǎ阂淮蠖〉脑瓌t:Fe、Cu、Mg、Cl、H等

 、墼胤柋硎镜囊饬x:表示一種元素(種類):表示這種元素的一個原子(微粒):(知道一種元素,還可查出該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

  學生討論回答:下列符號表示的意義:Fe、2N

  用卡片的形式幫助學生記憶元素符號及元素名稱。

  課堂練習記憶元素符號名稱及寫法、讀法。

 。4)探究活動匯報:元素的故事。

  增加學生學習興趣,鞏固加深對元素的理解和記憶。

  4、板書設計:

  第三節(jié) 元素 元素符號

  一.元素:

  1.定義:元素是具有相同核電荷數(即質子數)的一類原子的總稱。

  2.地殼中含量較多的元素:氧、硅、鋁、鐵

  3.元素的分類:金屬元素、非金屬元素、稀有氣體元素

     二.元素符號

  1.寫法:一大二小

  2.意義:表示一種元素

  表示這種元素的一個原子

    三.元素的故事

  探究活動

  “元素的故事”

  將全班同學分組,課下到圖書館去查閱資料,課上選代表向全班匯報。選材可以是“元素的發(fā)現(xiàn)史”,“元素名稱及符號的由來”,“關于元素的趣事”等等。這樣既可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查閱資料的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同時對元素的概念及元素符號的理解和記憶起了促進作用。


【初三化學教案元素與元素符號】相關文章:

初三化學教學精品教案:元素,元素符號10-08

茶元素符號對環(huán)境藝術設計的應用論文10-09

關于組成物質的化學元素的化學教案10-07

初三化學教案11-10

初三化學教案10-07

元素與物質的分類教案12-11

關于化學教案02-14

生活元素小學數學的論文10-09

高中化學教案12-19

初中化學教案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