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六年級語文《學奕》優(yōu)秀教案及教學設計
《學奕》這篇文言文選自《孟子.告子》,講述了二人學奕,因?qū)W習態(tài)度不同,二人學習結(jié)果也迥異不同的故事。故事告誡人們學習要專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課文文辭凝練,寓意深刻,是孟子的傳世名篇。
學情分析:
本課是一篇文言文。文言文名篇是我國歷史文化寶庫中的精品,是古代文學的結(jié)晶,也是學生接受經(jīng)典文化熏陶浸染的良好載體。教師如果能激發(fā)學生閱讀文言文的興趣,帶領他們身心愉悅、陶醉忘情地走進古色古香的文言文世界,那么,這將對學生今后古典文學的學習,尤其是文言文的學習發(fā)揮十分積極地作用。所以,本課教學,教師要緊緊抓住學生的好奇心,消除學生的畏難情緒,讓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始終保持有學習興趣,達到思維興奮點,因此在“備教材”的同時,教師也要在“備學生”上下足工夫。
教學要求: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并背誦,做到正確、節(jié)奏停頓得當、抑揚頓挫,從反復誦讀中初步感受文言文的語言特點。
2、通過教師引導,學生自悟自得,初步了解文言文的方法——熟讀成誦,閱讀注 釋,聯(lián)系上下文讀通讀懂。
3、體會做事必須專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朗讀名言,導入新課
1、出示名言,指名朗讀。
不以規(guī)矩,無以成方圓。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問:大家知道這些句子出自何處嗎?(《孟子》)
你對孟子這個人又有哪些了解?(學生交流)
2、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孟子的一篇經(jīng)典之作——《學弈》。
問:“弈”字是什么意思?“學弈”呢?
同學們知道他們下的什么棋嗎?(引導學生看插圖,并出示實物。)
二、范讀激趣感知全文
1、自讀課文
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對個別難度的句子,對照譯文多讀幾遍。同時圈出難理解的詞語,在相應的地方標上注釋或記號。
2、解決生字詞
hong hu zhuo fu
鴻 鵠 弓 繳 弗 若
3、師范讀
要求:邊聽邊想老師在讀這篇文言文時與平時讀課文有什么不同。
指名回答(朗讀時,一是速度比較慢,二是句中停頓較多。)
4、指名朗讀,糾正字音。
三、研讀探究理解文意
1、師:學習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誦讀,那最好的方法是什么呢?還是誦讀。下面我們再讀課文,并想一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指名回答。
2、師:也就是一位老師教兩名學生學下棋的故事。文中那一句話介紹了這位老師?
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
結(jié)合譯文了解句意,找出停頓,練習朗讀。
3、結(jié)合譯文了解重點字詞的意思
善:誨:思援
4、文中沒有提到學生的名字,我們來給他們起個名字。
。1)一人為專心致志者,這個稱呼合適嗎?理由呢?從文中找出相關句子。
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
理解句意,找出停頓并練習朗讀。
問:還可以怎么稱呼這個人?
。2)另一個人起什么名字?(按照剛才的方法來學習)
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
5、這兩個人的名字如果送給你,你喜歡哪個名字,為什么?(學生自由回答)
文中的結(jié)果是怎樣的?找出相關句子理解并朗讀。
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
6、他們倆都跟弈秋學習,結(jié)果卻不同,是他們的智力不一樣嗎?
為是/其智/弗若與?日:非/然也。
7、是什么原因?qū)е铝诉@樣的學習結(jié)果?從中你受到了什么啟發(fā)?可以結(jié)合自己的學習來談一談。
8、帶著對文章的理解,再讀課文。
。1)自己讀。
。2)指名讀,其他同學評議。
。3)前后桌互讀互評。
9、練習背誦。
四、小結(jié)
1、通過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可以是學習文言文的方法,也可以是明白的道理,還可以是自己的感受。
2、師總結(jié):無論做什么事只有專心致志,才能把事情做好,如果三心二意,將一事無成。最后送給大家一句話:業(yè)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毀于隨。
板書:
學弈
一人 專心致志 學有所成
一人 三心二意 一無所獲
【六年級語文《學奕》優(yōu)秀教案及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語文園地五優(yōu)秀教案教學設計10-09
《語文天地七》優(yōu)秀教學設計教案10-09
學奕擴寫作文10-13
學奕改寫作文10-21
《語文園地一》優(yōu)秀教學教案設計10-09
學與問的優(yōu)秀教案設計10-12
《學與問》優(yōu)秀教案設計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