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大公雞和漏嘴巴》教學教案
一、教學要求:
。薄⑹箤W生知道糧食來之不易,是農民辛勤勞動種出來的。
2、教育學生愛異惜糧食,愛惜勞動成果,做個愛惜糧食的好孩子。
二、教學重點、難點:
。、要珍惜勞動成果,不浪費糧食。
。、吃飯時掉飯粒,亂扔亂甩食品是一種不文明的行為。
三、教具準備:
祖國版圖、大米、玉米、胡豆、麥子等各種糧食標本。
四、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內容:分析理解課文。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師:小朋友,今天老師要讓你們認識幾種東西。(展示實物:谷子、玉米、麥子)這些都是糧食。糧食還包括大豆、葫豆、碗豆、高粱……等等。
師:小朋友,如果我們一頓不吃飯,會感到怎樣?
生:餓。
師:一天不吃飯呢?幾天不吃飯呢?
生:一天不吃飯餓極了,幾天不吃飯會餓死人的。
師:如果工人不吃飽飯會怎么樣?
生:做不好工。
師:農民不吃飽呢?
生:種不好地。
師:解放軍不吃飽呢?
生:打不好仗。
師:教師不吃飽呢?
生:教不好書。
師:學生不吃飽呢?
生:讀不好書。
師:如此看來糧食和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我們一時一刻也離不了它。下面請大家聽一個小故事,看看故事中的小朋友是怎樣對等糧食的。這個故事名叫(指課題、齊讀)《大公雞和“漏嘴巴”》。小朋友一邊聽一邊想,故事中的“漏嘴巴”指誰?為什么叫她“漏嘴巴?”
二、放錄相、聽故事(略)
三、理解故事(先默看課文)
師:故事中的“漏嘴巴”指準?為什么叫她“漏嘴巴”?
生:故事中的“漏嘴巴”指的是小英。因為她吃飯不專心,東張西望,邊吃邊掉飯,就好象嘴巴有個漏洞一樣,所以叫她“漏嘴巴”。
師:小英邊吃飯邊漏飯這個習慣好不好?為什么?
生:這個習慣不好,是浪費糧食的行為。
生:小英邊吃邊玩,不專心是一種不文明的行為。
師:正好,學校里在搞節(jié)約糧食的調查活動。老師了解到小英這些浪費糧食的行為,于是組織同學們和小英走訪了江北縣兩路公社的張伯伯。請她給我們講講糧食是怎樣來的,請大家邊聽邊想張伯伯的話告訴了我們什么?
四、放靈音聽張伯伯的講述。(同時放幻燈)
師:你從張伯伯的話中明白了什么?
生:我明白了種糧食很辛苦。
生:我明白了糧食來之不易。板書:來之不易
師:通過張伯伯的講述,通過老師和媽媽的幫助教育,小英也明白了種糧食辛苦,
糧食來之不易的道理,那么小英吃飯時會怎樣做呢?
生:吃飯專心不掉飯。板書:吃飯要專心
師:以前小英吃飯常剩飯,現(xiàn)在該怎么辦?
生:吃多少,盛多少,碗里不能有剩飯。板書:吃多少、盛多少
師:小英在學校加餐時糕點沒吃完怎么辦?
生:不甩,不仍帶回家下頓再吃。板書:食物不亂扔
師:小朋友,我問你,小英懂得了什么道理?
生:羅老師,告訴你,小英懂得了糧食來之不易。
師:小朋友,小英要怎樣做才叫愛惜糧食?
生:食物不亂扔,吃多少,盛多少,這樣做才叫愛惜糧食。
師:小朋友說得真好!是啊,一粒米,十滴汗,愛惜糧食理應當?墒窃谖覀兊纳钪,也有象小英過去那樣的“漏嘴巴”。請看錄相。
五、錄相(在學校搭伙同學浪費糧食的幾組鏡頭。)
師:這些浪費糧食的行為在我們班上有沒有呢?
生:有。
師:是的,我們班上也有。據(jù)統(tǒng)計,在這次節(jié)約糧食的調查活動中,我們班上經(jīng)常掉飯的有8人,有時掉飯的有28人,經(jīng)常剩飯的有2人,有時剩飯的有19人,亂扔亂甩的有5人。同學們,你們想過沒有,這白花花的大米飯,香噴噴的糕點到處亂扔亂甩,多可惜啊,農民伯伯看見了多心疼。⊥瑢W們之所以有這些浪費糧食的現(xiàn)象,還有一個主要原因是不知道節(jié)約糧食的重要意義和作用。
六、了解國情。
師:我們節(jié)約糧食到底有什么意義和作用呢?請小朋友了解一下我國的國情。(出示祖國版圖)
師:這是一幅什么地圖?
生:中國地圖。
師:在我們祖國這塊遼闊的土地上,是不是每個地方都能種糧食?
生:不是。
師:哪些地方不能種糧食?
生:高山、沙漠、河流、森林、城市等等。
師:那么,我們剩下的能種糧食的耕地面積就顯得怎樣了?
生:越來越少。
師:而在這有限的耕種面積中,種出來的糧食卻要供我國11億5千萬人的口糧。我國人口眾多,吃糧本來就困難,有時還要從國外進口糧食呢,如果我們再不注意節(jié)約糧食,糧食就會更加緊張。
七、算賬。
師:下面我們再來算一筆賬,看看節(jié)約一粒米有多大的作用。
師:拿出一粒米給學生看,有什么感覺?
生:很少,很小,看不清楚,不起眼……
師:我們班上多少人?每人每天節(jié)約一粒米是多少?
生:我們班上52人,每人每天節(jié)約一粒米就是52粒米。(展示52粒米)
師:我們全校1500人,每人每天節(jié)約一粒米是多少?
生:每人每天節(jié)約一粒米是1500粒米。(展示1500粒米)
師:我們1500人,每天節(jié)約一粒米,一個月是多少呢?
。ㄕ故敬罂诖祝┱垖W生上臺來抱抱有多重。
師:我們全市人民,全省人民,全國人民如果每天節(jié)約一粒米又有多少呢?就有這樣無數(shù)口袋米。積少成多,堆積起來就有上千上萬斤糧食。據(jù)統(tǒng)計,全國每人每天節(jié)約一粒米,每天可以節(jié)約5400斤糧食,一年就可以節(jié)約1900萬斤糧食。這些糧食可以供我們全校師生吃50年。你們今年8歲,就可以吃到你們58歲。
師:通過剛才的國情了解和算賬,小朋友們有什么體會呢?
生:我十分驚訝,沒想到每天節(jié)約一粒米會有這么大的作用。
生:我明白了小小一粒米,算算了不起的道理后,要更加愛惜糧食了。
生:通過算賬,使我明白了節(jié)約糧食的重要性,以后我再也不當漏嘴巴了。做個愛惜糧食的好孩子。
師:是啊,節(jié)約糧食是我們全國人民每個人的事,所以現(xiàn)在節(jié)約糧食已經(jīng)引起了全國人民、全世界人民的高度重視。所以國際上把每年的10月16日作為“世界糧食日”。我國把每年10月16日的那一周作為節(jié)約糧食宣傳周。今年10月14日──10月20日是我國第一個節(jié)約糧食周。
師:現(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有很多同學改了浪費糧食的缺點,做到了節(jié)約糧食。
八、放錄相,看看幾組吃飯、吃糕點專心、不掉一粒飯的鏡頭。
九、表揚。
師:我們班上也有許多在節(jié)約糧食方面做得很好的同學。表揚幾個典型事例。請受表揚的同學上臺戴紅花。
齊:鼓掌,念兒歌:“小紅花,紅又紅,節(jié)約糧食真光榮!
十、導行。
師:下面我要出幾個題來考考大家,仔細聽,認真想,答對了,獎勵!
師:1、一天,小芳放學回家高興地對爸爸說:“今天我們學了一首愛惜糧食的古詩”。你知道這首詩叫什么名字?能背誦嗎?《鋤禾》
師:2、小芳背完詩后,爸爸也笑著說:“既然你懂得了糧食來之不易的道理,今天吃飯,我要檢查你兩點,如果你做到了,我們全家人都會夸獎你的”。結果小芳做得很好,請問,小芳做到了哪兩點?
生:①吃飯專心不掉飯。②碗內沒有剩飯。
師:3、爸爸、媽媽是怎樣夸獎小芳的?夸獎的話不能重復。
生:扮演角色夸小芳。
師:下面我講一個小故事,故事里面有幾個錯誤,請你指出來。
明天,學校要組織同學們春游,小紅回家叫媽媽為她準備干糧。媽媽說:“寶貝,明天我準保你滿意!”第二天午餐時,小紅打開包一看,哇,好多呀!面包3個,蛋糕4個,餅干兩盒,涼面一碗,還有許多其他的食物。小紅吃不完這么多東西,她說這可怎么辦呢?旁邊的小冬看見了,就勸她說:“包好帶回家吧!”可小紅說:“誰還要這吃剩下的東西。 闭f完向四處看看,就將這些剩下的食物都扔進了草叢中。
生:①媽媽有錯,不該給小紅準備那么多的干糧,造成浪費。
②小紅亂扔食物,這是浪費糧食。
、坌〖t不該拒絕小冬的幫助。
十一、舞蹈《我是一粒米》,結束全文。
【《大公雞和漏嘴巴》教學教案】相關文章:
鼻子和嘴巴作文05-06
動物的嘴巴教案03-04
大公雞和丑小鴨作文10-17
大公雞和鴨大嬸作文10-20
小蛐蛐和大公雞作文10-11
大公雞小班教案08-19
甜嘴巴娃娃小班教案12-07
小班教案《我會擦嘴巴》12-31
中班語言有趣的嘴巴教案05-06
小班語言甜嘴巴教案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