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猴王出世優(yōu)秀教案設計
教學建議:
1、放手讓學生通過自學讀好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2、基本理解課文內容后,組織學生分組交流討論不懂的問題。
3、給足時間,讓學生充分朗讀課文。
4、引導學生進行課后閱讀。
詞語注釋
名曰:名字叫。
腹目:閉上眼睛。
石碣:石碑。
鐫:刻。
拱伏無違:伏在地上,朝上禮拜。
序齒:按年齡的大小順序。
遮陰:遮擋陽光。
造化:課文中指福氣;運氣。
家當:家產。
石竅:石頭邊隙。
力倦神疲:指人太累了而全身無力,精神不好。
天造地設:自然形成而合乎理想。
喜不自勝:歡喜得自己不能控制。形容非常高興。
抓耳撓腮:亂抓耳朵和腮幫子。形容焦急、忙亂或苦悶得無法可施的樣子。
返義詞與反義詞:
近義詞:
迸裂裂開
炎熱酷熱
呼喚召喚
安身安家
食吃
飲喝
覓找
與和
反義詞:
炎熱寒冷
歡喜難過
寬闊狹窄
避暑取暖
抬頭低頭
閑忙
文章導讀:
本文是根據我國古典神話小說《西游記》的一個片段改編的,敘述了石猴從出世到成為猴王的一段傳奇經歷。
句段賞析:
那猴在山中,卻會行走跳躍,食草木,飲澗泉,采山花,覓樹果;與狼蟲為伴,虎豹為群,獐鹿為友,獼猿為親;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
這一段描寫了小猴的機靈、勇敢。作者運用了排比,語言簡練,寥寥幾筆就寫出了石猴出世后自由自在的生活。為后文石猴敢于進洞埋下了伏筆。
文章結構:
全文共分三個部分:
第一段部分:石猴出世及他的生活情況。
第二部分:石猴和群猴一起尋找山澗源頭,來到瀑布旁,石猴第一個跳進瀑布,竟發(fā)現(xiàn)了水簾洞。
第三部分:群猴進入水簾洞,拜石猴為王。
寫作特點:
1、運用動作、語言、神態(tài)等多種描寫,使人物形象刻畫得栩栩如生。
2、將人的特點和猴的特點融為一體。
中心思想:
本文敘述了石猴從出世到成為猴王的一段經歷,贊揚了石猴英勇堅強的精神。
一、素質教育目標
。ǎ┲R教學點
1.學習生字詞,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初步感受古典文學的語言特點。
(二)能力訓練點
繼續(xù)練習引導學生抓住事情的前因后果。
(三)德育滲透點
理解石猴勇敢頑強、一心想著大家的品質,從中受到教育。
(四)美育滲透點
體會作為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記》的語言美和古代勞動人民的豐富想像力。
二、學法引導
。ǎ┙處熃谭
導讀法。
(二)學生學法
自學討論法。
三、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ǎ┲攸c
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體會美猴王勇敢頑強、無私無畏的品質。
。ǘ╇y點
讀通讀懂句子,培養(yǎng)閱讀古典小說的語感。
。ㄈ┙鉀Q辦法
通過小組討論,教師相機點撥,結合朗讀課文理解問題。
四、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教師活動設計
1.從介紹我國古典名著入手,激發(fā)學生興趣。
2.啟發(fā)學生交流自學成果,鼓勵他們提出自己的問題。
3.有重點地討論學生提出的問題,相機點撥學生,理清文章的前因后果。
(二)學生活動設計
1.自已查找資料,自學課文,提出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并靠自己弄懂課文的內容。
2.通過小組合作討論,解決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
3.通過朗讀,加深對古典文學的認識。
五、教學步驟
。ㄒ唬┙沂菊n題
1.你們誰看過《西游記》,在這部小說中,給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哪個人物?(孫悟空)
2.談談你對孫悟空的了解。
3.你知道孫悟空是怎樣成為美猴王的嗎?今天我們就學習一篇新課文,了解孫悟空變成美猴王的經過。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掃清文字障礙
1.大聲讀課文,把句子讀通順,讀不懂的地方畫出來。
2.邊讀邊想,這篇文章講的是一件什么事?
。ㄈ┙涣髯詫W情況
1.文章講的是一件什么事?
2.你有哪些不懂的問題,提出來與大家一起交流。
。ㄖ饕鉀Q字詞問題,掃清文字障礙。)
(四)自由讀課文
你喜歡哪些句子,畫下來,說說你喜歡的理由,并把它們有感情的讀出來。
。ㄎ澹┙涣髯约合矚g的句子
說說為什么喜歡這些句子,并有感情地朗讀這些段落。
【猴王出世優(yōu)秀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猴王出世作文04-23
縮寫猴王出世作文05-29
猴王出世縮寫作文12-20
猴王出世縮寫作文11-04
猴王出世縮寫的作文(精選42篇)02-21
猴王出世縮寫作文【推薦】11-07
猴王出世縮寫作文【熱】06-06
【推薦】猴王出世縮寫作文06-06
猴王出世縮寫作文【精】06-06
【熱門】猴王出世縮寫作文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