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大班語文《手套》教案及反思(精選5篇)
在不斷進步的時代,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反思意為自我反省。那要怎么寫好反思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班語文《手套》教案及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班語文《手套》教案及反思 1
一、教學內容:
手套
二、教學目標:
1、認識手套,并能說出其名稱,語文教案-手套。
2、理解用途,并學會使用。
3、能夠聯(lián)系學過的詞語說一說手套的特征。
4、小朋友們要愛惜它們,不要亂丟亂放,弄臟了。
三、教學準備:
1、課件(小朋友在下雪天里戴者帽子、圍巾和手套。)
2、每位小朋友自備一付手套。
四、 教學過程:
(一) 兒歌練習:《下雨》、《12345》。
。ǘ┬率冢
1、導入:
⑴ 朋友們看一段動畫片,完了以后啊,告訴陳老師你們看到了什么?
、 學生自由發(fā)言:動畫片上刮大風, 下大雪了,小朋友戴著帽子、圍巾,在雪地上走。
、 冬天刮的是什么風?大風,是北風,北風一吹天就冷了,小朋友,手上有沒有戴手套啊?
⑷ 我們來學一首兒歌:
北風吹,冬天到,
小朋友們手冷了,
手冷了,戴手套,
高高興興上學校。
2、認識手套:
⑴簡單理解兒歌內容。
師:兒歌里面講北風吹,冬天到,手冷了,要保護好,戴上手套,不冷了,高高興興的上學校。
、 朋友們認識手套嗎?
出示圖片:各種各樣的手套
出示詞語卡片:
shou tao手套
發(fā)音方法:
sh (先擺好口型———翹舌)送氣音
t 舌前音,送氣
shou 第三聲注意頭甩一下
、 出示實物:一副皮手套、一副布手套
練習說句:這是皮手套,幼兒教案《語文教案-手套》。
這是布手套。
這是 黑色的皮手套。
副紅色的布手套。
游戲:猜猜跳。
小朋友們聽一聽、找一找老師說的東西在哪兒?然后跳進去
、日J識手套的作用。
小朋友們有沒有手套。渴痔状魃狭,就會覺得—暖和了、不冷了。
、捎镁涫骄毩曊f句:
a、戴xx手套。(師出示大、小手套,問:誰戴大手套?誰戴小手套?)
b、xx的手套是xx。(師:這副手套是什么顏色。浚
c、xx的手套 , xx的手套 。(這是誰的手套?這兩只手套有什么不同。浚
參考句:
、 媽媽戴大手套。
、 爺爺戴大手套。
、 小朋友戴小手套。
、 我戴小手套。
、 阿姨的手套是紅色的。
、 奶奶的手套是蘭色的。
、 哥哥的手套大,弟弟的手套小。
、 姐姐的手套大,妹妹的手套小。
(三)鞏固練習:
讀一讀兒歌
北風吹,冬天到,
小朋友們手冷了,
手冷了,戴手套,
高高興興上學校。
讀一讀兒歌
北風吹,冬天到,
小朋友們手冷了,
手冷了,戴手套,
高高興興上學校。
活動反思
通過活動,我感覺對自己是一個提高,因為從課前準備、教學過程的設計等都要精心的去設計和準備。這也督促我在平時的教學中也要如此對待,作到精心、敬業(yè)。在平時的教學中每個幼兒的情況是不同的,這還需多進行課后教學反思,針對不同的'情況實施教學方法,讓我的活動充滿精彩。
不足:
準備的不充分,有許多不盡人意的地方。例如在時間的把握上稍差一些,前面用的時間有些長,以至于后面幼兒有些倉促,這其間教師有些話應再簡練一些,重復話較多,這樣不僅沒有起到什么作用,而且耽誤時間。通過反思這些不足,使我深刻領會到教師就是要有過硬的基本功,不僅包括自己的專業(yè)技能,還包括語言表達、豐富的課外知識等,因此我還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業(yè)務水平。
大班語文《手套》教案及反思 2
【活動目標】
1、認知目標:通過閱讀故事《手套》,引導幼兒理解故事情節(jié),認識并學習“手套”等新詞匯,理解其用途。
2、技能目標:培養(yǎng)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想象力,通過復述故事、角色扮演等方式鍛煉幼兒的語言組織能力。
3、情感目標:讓幼兒體驗分享和互助的樂趣,懂得珍惜與愛護自己的物品。
【活動準備】
1、故事繪本《手套》及相關圖片卡片。
2、小朋友們每人準備一副手套。
【活動過程】
一、導入(5分鐘)
以實物展示手套,引導孩子們觀察并討論:“這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引出主題。
二、講解故事(15分鐘)
1、教師朗讀故事《手套》,講述手套的故事,并利用圖片進行輔助教學,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2、對故事中的關鍵情節(jié)提問,引導幼兒思考和回答,比如:“為什么小動物們都需要手套?他們是如何互相幫助的呢?”
三、互動環(huán)節(jié)(15分鐘)
1、鼓勵幼兒嘗試復述故事,或進行角色扮演,加深對故事的理解和記憶。
2、分發(fā)手套,讓幼兒親身體驗戴手套的感覺,同時讓他們設想如果自己是故事中的小動物會如何使用手套。
四、總結延伸(5分鐘)
1、總結故事的主題——分享與互助的重要性,引導幼兒在生活中也要學會分享,樂于助人。
2、提問:“你們的手套可以怎樣幫助別人呢?”引發(fā)幼兒深入思考及生活實踐。
【活動反思】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應關注每個孩子的'反應和參與程度。如果發(fā)現孩子對于“手套”的用途理解不夠深入,或者在復述故事時存在困難,教師應當適時給予引導和鼓勵,調整教學方式和節(jié)奏,確保每一個孩子都能從中獲得知識和樂趣。
此外,還可以進一步探索將手套作為教育資源的可能性,如結合美術活動制作創(chuàng)意手套,或在科學探究活動中探討手套材料的保暖原理等,使語文教育與各領域更緊密地融合,全面提升幼兒的綜合素質。
大班語文《手套》教案及反思 3
【活動目標】
1、知識與技能:通過閱讀和討論繪本故事《手套》,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學習詞匯“手套”、“溫暖”等,并能夠講述基本的故事梗概。
2、過程與方法:通過情境模擬、角色扮演等活動形式,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想象力,同時培養(yǎng)其觀察與思考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讓幼兒體驗到分享和幫助他人的快樂,懂得珍惜物品,樹立良好的社會情感價值觀念。
【活動準備】
1、故事繪本《手套》以及配套的手套實物或圖片。
2、預先制作好的手套角色頭飾。
3、適合進行情景劇表演的簡易道具。
【活動過程】
一、導入(5分鐘)
展示手套實物或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并提問:“這是什么?有什么用處?”引出主題“手套”。
二、講解與互動(15分鐘)
1、講述繪本《手套》的故事,過程中適時停頓,提出相關問題引導幼兒思考和回答。
2、分段解讀故事,帶領幼兒理解角色間的友情與互助,強調手套帶來的不僅是身體上的溫暖,更是心靈上的溫暖。
三、實踐與體驗(15分鐘)
1、組織幼兒進行手套的'角色扮演游戲,分發(fā)角色頭飾,讓他們根據故事情節(jié)進行表演,進一步加深對故事的理解。
2、鼓勵幼兒交流分享自己有關手套的經歷或者故事,深化“分享與互助”的主題教育。
四、總結與延伸(10分鐘)
1、總結故事中所傳達的主要信息,如友愛、互助和珍惜物品等,并啟發(fā)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實踐這些理念。
2、布置家庭作業(yè):請幼兒回家后與家長共同完成一幅與“手套”相關的畫作或小手工,下節(jié)課分享展示。
【活動反思】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要密切關注每位幼兒的反應和參與程度,確保教學活動既有趣味性又富有效率。對于幼兒在活動中表現出的問題或亮點,教師要及時反饋和指導,以此作為下一次教學設計改進的依據。另外,本節(jié)課的情感教育部分尤為重要,需關注幼兒的情感體驗是否真實,能否從故事中獲得積極正面的情感熏陶,引導他們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社會行為習慣。
大班語文《手套》教案及反思 4
活動目標:
1、認知目標:通過故事《手套》,讓幼兒理解故事內容,掌握“手套”等詞匯的含義,并了解手套的作用。
2、技能目標:能夠根據故事情節(jié)進行簡單的復述和角色扮演,提升語言表達能力和想象力。
3、情感目標:培養(yǎng)幼兒愛護個人物品和分享的美好情感。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繪本《手套》、各類手套實物或圖片。
2、環(huán)境準備:創(chuàng)設溫馨的故事講述環(huán)境,擺放好故事相關道具。
3、經驗準備:幼兒已初步認識并使用過手套。
活動過程:
1、導入環(huán)節(jié):
展示手套實物或圖片,引導幼兒觀察討論,引出故事主題。
2、主體環(huán)節(jié):
教師繪聲繪色講述故事《手套》,期間穿插互動問題,如“小動物的手套是怎么丟失的?”、“找到手套后,它們做了什么?”等,引導幼兒積極思考,參與故事進程。
講完故事后,邀請幼兒復述部分情節(jié)或角色對話,加深對故事內容的理解。
進行角色扮演活動,分發(fā)手套,讓幼兒分別扮演故事中的角色,體驗故事情感。
3、結束環(huán)節(jié):
教師總結故事寓意,強調手套對我們生活的重要性以及分享的意義,同時倡導幼兒在生活中愛惜物品,樂于分享。
活動反思:
在本次《手套》的教學活動中,幼兒們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和積極參與的態(tài)度。通過故事學習,他們對手套的用途有了更深入的認識,語言表達能力及想象力也得到了鍛煉。但同時也發(fā)現,在角色扮演環(huán)節(jié)中,部分幼兒對于故事情境理解還不夠深入,需要在以后的.活動中加強情境模擬和角色解讀方面的引導。此外,還需進一步關注到每個孩子的個體差異,給予他們更多的個性化指導和支持?傮w來說,本次活動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標,但仍需在后續(xù)教學過程中不斷調整優(yōu)化,以更好地適應幼兒的學習發(fā)展需求。
大班語文《手套》教案及反思 5
一、活動目標:
1、認知目標:通過觀察和討論,引導幼兒理解故事《手套》的內容,了解手套的作用和基本特性。
2、技能目標:能夠運用完整的句子描述手套的特征及用途,并嘗試進行簡單的故事情節(jié)續(xù)編。
3、情感目標:通過故事激發(fā)幼兒關愛他人、愛護物品的情感,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二、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各種類型的手套實物、《手套》的故事繪本或PPT課件。
2、知識準備:幼兒已對手的基本概念有所了解。
三、活動過程:
1、導入環(huán)節(jié):出示手套實物,引導幼兒觀察并討論手套的顏色、形狀、材質等特點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主體環(huán)節(jié):教師講述故事《手套》,同時展示繪本或PPT,引導幼兒關注角色與手套的關系,理解故事所傳達的主題。
3、互動環(huán)節(jié):鼓勵幼兒復述故事關鍵情節(jié),或者嘗試以“如果我是故事中的.XX,我會……”的形式進行故事情節(jié)續(xù)編。
4、結束環(huán)節(jié):回顧總結,強調手套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故事中所體現的分享、愛心等價值觀。
四、活動延伸:
讓幼兒親手制作或裝飾一副手套,培養(yǎng)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進一步加深對手套功能性的理解和情感體驗。
五、反思與調整: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關注幼兒的學習反饋,如發(fā)現幼兒對故事理解存在困難,應及時調整講解方式,使內容更貼近幼兒的認知水平。對于幼兒的回答和表現,要及時給予肯定和指導,以提升他們的自信心和表達能力。此外,可通過家園共育的方式,引導家長在生活中配合教育,強化幼兒對手套使用習慣的認識和實踐。
【大班語文《手套》教案及反思】相關文章:
大班美術活動教案:手套11-17
大班教案及反思11-23
大班健康教案及反思05-10
大班教案《舞龍》反思12-31
大班教案及反思模板06-13
大班教案面具及反思10-17
大班教案與反思推薦12-14
手套的作文03-31
音樂活動教案大班教案及反思04-23
《一只手套》的活動教案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