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訂立集體勞動合同的程序有哪些
集體勞動合同雖然是工會與企業(yè)簽訂的,但也有相應的訂立程序。只有符合訂立程序的集體勞動合同才是有效的。那么訂立集體勞動合同有哪些程序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相關知識。
一般而言,集體合同的簽訂都必須經過以下程序
(1)制定集體合同草案:集體合同應由工會代表職工與企業(yè)簽訂,沒有建立工會的企業(yè),由職工推舉的代表與企業(yè)簽訂。一般情況下,各個企業(yè)應當成立集體合同起草委員會或者起草小組,主持起草集體合同。起草委員會或者起草小組由企業(yè)行政和工會各派代表若干人,推行工會和企業(yè)行政代表各一人為主席或組長和副主席或副組長。起草委員會或者起草小組應當深入進行調查研究,廣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見和要求,提出集體合同的初步草案。
(2)審議:將集體合同草案文本提交職工大會或職工代表大會審議。職工大會或職工代表大會審議時.由企業(yè)經營者和工會主席分別就協(xié)議草案的產生過程、依據及涉及的主要內容作說明,然后由職工大會或職工代表大會對協(xié)議草案文本進行討論.作出審議決定。勞動和社會保障部于2004年頒布的《集體合同規(guī)定》第36條規(guī)定:經雙方協(xié)商代表協(xié)商一致的集體合同草案或專項集體合同草案應當提交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全體職工討論。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全體職工討論集體合同草案或專項集體合同草案,應當有2/3以上職工代表或者職工出席,且須經全體職工代表半數以上或者全體職工半數以上同意,集體合同草案或專項集體合同草案方獲通過。
(3)簽字:集體合同草案經職工大會或職工代表大會審議通過后,由雙方首席代表簽字或蓋章。
(4)登記備案:集體合同簽訂后,應將集體合同的文本及其各部分附件一式三份提請縣級以上勞動行政主管部門登記備案。勞動行政部門有審查集體合同內容是否合法的責任,如果發(fā)現集體合同中的項目與條款有違法、失實等情況,可不予登記或暫緩登記,發(fā)回企業(yè)對集體合同進行修正。如果勞動行政部門在收到集體合同文本之日起15日內,沒有提出意見.集體合同印發(fā)生法律效力,企業(yè)行政、工會組織和職工個人均應切實履行。
(5)公布:集體合同一經生效.企業(yè)應及時向全體職工公布。
以上就是集體勞動合同簽訂的程序。與一般勞動合同相比,集體勞動合同需要經過職工代表的協(xié)商,同時還需要向勞動行政主管部門登記備案。這也是集體勞動合同的獨特之處。
【訂立集體勞動合同的程序有哪些】相關文章:
訂立勞動合同03-07
勞動合同變更需要走哪些程序10-08
勞動合同的種類有哪些06-04
訂立勞動合同的技巧10-08
企業(yè)訂立勞動合同03-14
勞動合同的審查要點有哪些10-08
訂立勞動合同的問題辨析10-08
勞動合同訂立的問題10-07
員工集體勞動合同05-11
集體勞動合同簡單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