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關(guān)于謎語故事大全
導(dǎo)語:謎語故事是中國傳統(tǒng)的謎語形式,是將謎語巧妙地編織在一個有人物、有情節(jié)的故事之中。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guān)于謎語故事大全,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白紙燈謎
猜謎晚會快要結(jié)束了,那些懸掛著使人眼花繚亂的一條條謎語,都被人們一一猜中了,最后只剩下三張沒有寫字的白紙條。工作人員說:“這三張白紙條,是猜一句成語,看誰猜中!”
人們立刻圍過來,苦思苦想,可誰也答不上來。過了好一會兒,突然一個走上去,伸手撕下這三張白紙條,轉(zhuǎn)身到領(lǐng)獎處領(lǐng)獎品去了。工作人員笑著說:“他猜中了。”
請問這個人猜中的是哪一條成語?
謎底:三思(撕)而后行
吝嗇的財主
從前,有個吝嗇的財主家里要辦喜事,于是發(fā)了很多請?zhí)o達(dá)官貴人和有錢勢的親朋好友。令財主為難的是,他還有一個親戚在附近,按道理是必須請的,不請別人也會說閑話。
但這個親戚比較窮酸,若是請他來了,他必定送不起大禮,反而還要和其他客人一樣吃喝,算起來自己還要賠。最后,老財主想了一個主意,他給窮親戚發(fā)了一張請?zhí),請(zhí)蠈懥诉@樣幾句話:“若是來,便是貪吃;若是不來,便是不賞臉!
那個窮親戚看了請貼之后在盒子中裝了一文錢,并寫了一張回貼。老財主看到回貼后十分難堪。
你知道回貼上寫的是什么嗎?
謎底:回帖是:若是收,便是貪財;若是不收,便是看不起。
李白飲茶
一天,唐朝大詩人李白騎著一匹小毛驢在趕路。當(dāng)時正是夏天,烈日炎炎,李白口渴難忍,心想要是有個酒店就好了,我可以痛快地暢飲一番。忽然,他發(fā)現(xiàn)前面不遠(yuǎn)處有戶人家,門前挑出一面小旗。
李白心中一陣高興,“啪啪”兩鞭,驅(qū)趕著小毛驢直奔那家小店。到了跟前一看,才看清小旗上寫的不是“酒”字,而是“醋”!李白興致頓時消去大半,原來是醋店。
他轉(zhuǎn)念一想,倒也罷了,喝上幾口茶水,也比干渴著強。于是走進(jìn)店里,只見屋里桌旁坐著一個縣令正在歇息。
李白對店主說:“一人一口又一丁,竹林有寺沒有僧,女人懷中抱一子,二十一日酉時生”。
店主是個很聰明的人,他聽出李白是用詩謎在問他,心中十分佩服,就答道:“跟您說吧,這是有名的山西老陳醋,味道極佳,先生盡可品嘗!
李白說:“醋我可以買一壇,不過我口渴極了,煩店主給沏壺茶!闭f罷掏出銀兩遞給店主。
店主高高興興地給李白沏好了茶,又挑了一壇醋。李白端起茶碗一飲而盡,然后對店主說道:“鵝山一鳥鳥不在,西下一女人人愛,大口一張吞小口,法去三點水不來!
店主點頭應(yīng)道:“多謝光顧小店,先生走好!
李白手提醋壇,剛要邁出門坎兒,只見那個縣令站起來喝道:“你是何等淺薄之人,竟敢在本官面前咬文嚼字,好不自量!”
李白瞥了他一眼,一板一眼地說道:“豆在山根下,月亮半空掛,打柴不見木,王里是一家!”
說罷,走出門,騎上毛驢,一甩鞭子,揚長而去。蠢縣令卻不知道李白話中的含義,聽后,反而暗自發(fā)笑。心想:可不是么,我好比那一輪明月,他就是那山下的豆;我姓王,我老婆姓李,本來就是一家嘛!
聰明的讀者,你知道李白的三句話都說了什么內(nèi)容嗎?
謎底:第一句的內(nèi)容是“何等好醋”;第二句的內(nèi)容是“我要回去”;第三句的內(nèi)容是“豈有此理”。
老張點菜
老張性格風(fēng)趣幽默,說話愛賣點關(guān)子。一天,他獨自上飯館吃飯,服務(wù)員送上菜譜請他點菜。老張在菜單上寫了兩味小菜后,又加上一句:"另要落湯雞二兩。"服務(wù)員接過菜單一看,忙說:"我們這里只有鹽焗雞,白切雞,從來沒賣過落湯雞啊!"老張笑著說:"怎能沒有呢,連落湯雞都不賣,還成什么飯館呢"服務(wù)員搔了幾下腦袋,頓時恍然大悟,連聲說:"同志稍等,馬上給您送來。"
讀者,你知道"落湯雞"究竟是什么嗎?
李白訪友
這年春天,李白因想念朋友杜甫,就跋山涉水來到成都看他。這天,兩人在花間小酌,酒過三巡,李白面對桌上的小菜,酒興盎然,隨即吟道:“有洞不見蟲,有巢不見蜂。有絲不見蠶,撐傘不見人!
杜甫聽后說:“李兄之作是一謎面,我也用同底謎面答之:兩頭尖尖像只棱,鉆進(jìn)泥里扎個窩,有人說它心眼少,有人說它心眼多。”
杜甫吟完,兩人相視而笑。幾天后,李白要走了,杜甫滿屋瞅瞅,想找點禮物送給朋友,最后想了想,找出文房四寶,寫道:左十八來右十一,十八十一在一起,左邊給你柴火燒,右邊給你糧食吃。杜甫寫完,說:“這詩是一字謎,打一字,李兄若想我,就看看這首詩吧!
這兩個謎語的謎底究竟是什么?
謎底:前兩個謎面的謎底是“藕”。后為杜甫的“杜”字。
船翁考子
有一天,父子運貨到了一個集鎮(zhèn),兒子在街上看到朝廷考狀元的榜文,回船向張海要求赴考。張海恨透了封建仕大夫的殘忍,不讓兒子去。在兒子的苦苦哀求下,張海沒辦法,于是指著鄰近的一條船對兒子說:“你去那里給我借一樣?xùn)|西來。拿錯了就別去考,拿對了你就去吧!”兒子滿口答應(yīng)。張海叫兒子拿出紙筆來,順手寫了這樣一首詩:“憶當(dāng)年,生在深山,青枝綠葉,嘆而今,來到人間,青少黃多。經(jīng)過幾多風(fēng)波,受盡幾番折磨。莫提起啊,莫提起!若提起,無非點點淚滴江河!”寫畢,兒子很快到鄰近船上借來父親要的東西,父親無奈,只得依允兒子上京赴考了。
你知道張海要兒子到鄰近船上借什么東西嗎?
謎底:借“船篙”
巧聯(lián)得安寧!
有個同學(xué)叫安寧。他學(xué)習(xí)非常勤奮,有空就愛看書?稍豪锏钠渌麕讉同學(xué)就不同了,放學(xué)后書包一扔,不是打牌,就是聊天,還常常闖進(jìn)安寧家胡折騰,攪得安寧是成天不得安寧。安寧煩透了,又不好公開趕他們走。
后來,他終于想了個主意,在自己的屋門兩旁,貼上了一副對聯(lián):古月門中市;言青山上山。那幾個搗蛋鬼看見了這副對聯(lián),一琢磨,咱們成了不受歡迎的人,就不好意思再去打攪安寧了。
你能猜出對聯(lián)的含義嗎?
謎底:這副對聯(lián)謎用了離合法!肮拧、“月”合成“胡”,“門”中“市”合成“鬧”,上聯(lián)的謎底是“胡鬧”!把浴、“青”合成“請”,“山”上“山”是“出”,下聯(lián)的謎底是“請出”。合到一塊:胡鬧請出!安寧同學(xué)用對聯(lián)謎的形式,巧妙地批評了那幾個同學(xué),為自己爭得了安靜的學(xué)習(xí)環(huán)境,是個聰明主意。
賣畫不要錢
清朝末年,有個云游四方的道士。這道士知識淵博,能畫一手好畫,尤其酷愛猜謎。
一天,他來到京城。心想,人們都說京都里人才濟(jì)濟(jì),我要親眼見識見識。于是,他精心畫了一幅畫。畫的是一只黑毛獅子狗。那狗畫得栩栩如生,尤其那一身油黑發(fā)亮的皮毛,更是讓人贊不絕口。道士來到鬧市,把畫懸掛在路旁,頓時招來許多行人看客。有人出錢要買這幅畫。道士笑著說道:“我這畫不賣,出多少錢也不賣。這幅畫內(nèi)藏有一字,要是有誰猜中,本人分文不要,白白將畫送給他。
“眾人一聽,天下竟有這等便宜事,不花一文錢,白得一幅好畫,于是爭相猜射起來。可是猜了半天,誰也沒有猜中。這時,只見一位老者,分開眾人,走上前去,將畫摘下卷好,也不言語,夾起就走。眾人看了愕然,道士也上前問道:“老翁您還沒猜呢怎么就拿走我的畫?”老人仍不吭聲,還是往外走。眾人也七嘴八舌地嚷開了:“嘿,先別拿畫,你說出謎底是什么!崩先巳缤@了一般,還是不吭聲,只顧往前走。道人看到這里,不禁哈哈大笑道:“猜中了!猜中了!”
你說說這位老翁為什么猜中了?
謎底:原來,道士出的是一個畫謎。畫中的“黑狗”,隱寓著“黑犬”的意思!昂凇迸c“犬”一合成,就是“默”字。所以老人自始至終默不作聲,難怪道士說他猜中了。
張飛應(yīng)對孔明謎
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的時候,諸葛亮答應(yīng)出山,但又提出打啞謎。劉、關(guān)不敢應(yīng)對,張飛沉不住氣,主動請纓:我來對付這牛鼻子老道。
孔明用手指天,張飛用手指地?酌魃斐鲆恢,張飛用勁伸出三指?酌魃斐鋈,張飛急忙伸出九指?酌饔檬衷谛厍皠澮粓A圈,張飛滿意的向袖口一指。諸葛亮于是馬上同意出山。
事后,劉、關(guān)問張飛與孔明打的什么啞謎。張飛說:"他指天,是說天上雪大。我指地,是說地上路滑。他伸出一指,是問我們初到寒舍嗎?我伸出三指,已是三顧茅廬啦。他伸出三指,是留我們吃飯,三人三張餅。我急忙伸出九指說,三人九張餅。這個人太小氣。他在胸前劃圈,說他家餅大。我指袖口說,剩下的帶走。"
后來,孔明做了軍師。劉、關(guān)又對孔明提起此事。孔明說:"我出上知天文,他對下曉地理。我出一統(tǒng)天下,他對三分鼎立。我出三三歸漢,他對九九化原。我出胸裝日月,他對袖藏乾坤。他真是能文又能武啊。"
劉、關(guān)相對啞然:三弟原來是這般學(xué)問。
店小二巧破字謎
傳說,從前有位姓張的秀才,靠在街頭賣字為生,他雖寫得一手好字,但生意卻不景氣,常因手中無錢而忍饑挨凍。
清明快到了,讓他寫字的人慢慢多了起來。有一天,他的口袋里有了幾個錢,便來到不遠(yuǎn)處的一家酒店要了幾道好菜和二兩燒酒。店小二知道秀才的底細(xì),便提醒道:“秀才,老板說最近生意不好,不賒賬的。”秀才聽后不以為然地說:“我是不會賒賬的。”你瞧這錢夠用了吧?說著將錢遞了過來。
小二接過錢連聲說:“足夠,夠了,”轉(zhuǎn)身想走,又被秀才叫了回來:“小二,我有一謎,猜得著,余下的錢就賞給你了!毙《f:“有謎只管道來,何必賞錢?”秀才聽后,搖頭晃腦地說:“句中有一字,每月猜三次,就是秀才猜,也得猜十日!毙《犃,心里馬上就有了答案。但又不好直說,怕秀才面子過不去,便說:“等酒菜上齊了,再猜也不遲!
不一會兒,酒菜上齊了,小二并沒有提猜謎的事,而是招呼其他客官去了。張秀才自認(rèn)為小二猜不出,也不再提話,得意地自酌自飲起來,不多時,便有了幾分醉意。這時小二端來一盤包子說:“今天的水餃改為吃包子你看可好?”秀才正在得意之時,哪里計較這些,伸手拿起一個包子就咬了一口,店小二此時忙說:“秀才你可真行,一口吃掉半只包!毙悴怕犃恕
恍然大悟,立即領(lǐng)會了小二為什么將吃餃子改吃包子的用意,便連連稱道:“妙,妙!實在是妙!”說完,乘興而去。
張秀才字謎的謎底是個什么字
謎底:“旬”。
蘇東坡作百鳥歸巢圖
蘇東坡不僅是北宋的文學(xué)家,而且是位丹青妙手,有《百鳥歸巢圖》傳世。
相傳明代有位翰苑名賢,花重金在積古齋買到了蘇學(xué)士的這幅真跡。為了“錦上添花”,那翰苑名賢欲為此畫配一首好詩,于是猛然間想起昔友倫文敘。此人出身貧寒,曾賣過菜,但其才華閃爍,詩文能臻跌宕流美,蕩氣回腸之境。
倫文敘看過《百鳥歸巢圖》之后,略加思索,便揮筆直書起來。詩云:
天生一只又一只,
三四五六七八只。
鳳凰何少鳥何多,
啄盡人間千萬石。
翰苑名賢細(xì)細(xì)品味:此詩之中用諧音“巢”暗指“朝”,以“鳥”比喻奸佞。這些“鳥”啄盡人間千萬石,弄得民不聊生?芍^寓意深刻。
翰苑名賢再一品味,才發(fā)現(xiàn)倫文敘的題詩不僅寓意深刻,且有數(shù)學(xué)情趣,不禁拍案叫絕,連贊“妙絕!妙絕!”
你知道翰苑名賢為何拍案叫絕嗎
謎文:倫文敘的題詩,不但寓意深刻,而且扣住“百鳥”二字,“天生一只又一只”,是兩只鳥;“三四五六七八只”就是3×4=12;5×6=30;7×8=56,四筆數(shù)加起來正好是一百只,難怪翰苑名賢拍案叫絕。
【謎語故事大全】相關(guān)文章:
故事的謎語06-13
經(jīng)典謎語故事06-20
謎語故事及答案03-19
六一謎語游戲謎語大全02-20
經(jīng)典謎語大全及答案04-28
經(jīng)典物品謎語大全03-22
謎語大全及答案08-06
簡單的謎語大全02-26
中國謎語大全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