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灰椋鳥語文ppt課件五年級
灰椋鳥到底有什么好看的呢?下面讓我們一起來學習《灰椋鳥》這一課,希望對您有所啟發(fā),小編為您準備了小學生ppt課件,歡迎點擊下載!
教學反思
教學這篇課文,自認為有如下幾個閃光點:
一是《灰椋鳥》是一篇文質兼美的散文,無論是詞語的使用,還是語言的表現(xiàn)力,都具很強的鑒賞性。所以要引導學生從煉字的角度來品味這篇優(yōu)雅的語言,但一堂課僅40分鐘,如果面面俱到,處處涉及,反而如蜻蜓點水,輕描淡寫,處處無痕。因此,一定精心取舍,抓住幾個訓練點,再由點到面,把語言文字的錘煉落到實處。
第一是“排空而至”。學生交流到這個詞的時候,大抵能說出灰椋鳥多而壯觀。但只是感性認識,也許還是從詞面上猜出來的,并不能深入其精髓,在潛意識里想象出那樣的畫面。我先讓學生找出文中其它能展現(xiàn)這樣壯觀場面的詞。如:一小群一小群,整群整群,一批一批,浩浩蕩蕩。加上課件演示,精讀感悟這些詞的妙處,讓學生想象,直觀感受壯觀的氣勢。讓學生反復讀句子,感受灰椋鳥歸林的壯觀,最后讓學生談感受,學生感受到灰椋鳥是守紀律,有靈性,團結和睦的鳥。在學生感悟的同時,領悟到作者遣詞造句的妙處。
第二是我緊扣“俱樂部”一詞,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聯(lián)系上下文,先對俱樂部有個感性的認識,俱樂部是一個大家放松心情,尋求快樂的地方,接著讓學生來說說俱樂部了可能會有什么(學生的答案應是五花八門的,舞臺,絢麗的燈光,多姿的舞者,歡樂的音樂……)然后走進天然的俱樂部,首先師生對話:這個俱樂部在哪里?(在刺槐林和竹林里),所以文中稱它是(天然的俱樂部),再重點讀感悟擬人句,比喻句:這個天然的俱樂部里有燈光嗎?學生結合文本(有,夕陽的映照就是燈光)有跳舞的人嗎?(有,一只只,它們在翩翩起舞。)有美妙的音樂嗎?(有,百鳥爭鳴聲,呼朋引伴),讓學生想象灰椋鳥怎樣呼朋引伴,從而感受鳥與自然的和諧。
第三是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聯(lián)系上下文,在生本對話、生生對話、師生對話過程中,深入研讀,深層對話,感受灰椋鳥歸林的壯觀場面,感悟鳥兒的幸福快樂。如:“假如你們是鳥兒,怎樣傾訴一天的見聞和收獲?”“誰能學學鳥兒們起舞的樣子“讓“俱樂部”在孩子的眼里逐漸豐富、厚實、靈動起來。學生多角度深層次的對話,把課上出靈氣,上出滋味。
二是抓“順”作者情。
走近“灰椋鳥”。作者開始寫灰椋鳥尖尖的嘴,灰灰的背,遠遠望去黑乎乎的,不喜歡灰椋鳥,但在一個偶然的機會里,她看了關于灰椋鳥的錄象,卻再也忍不住了,決定親自去看一看。住重點詞句感悟灰椋鳥歸林時的壯觀場面,如“排空而至”,想象數(shù)百米長的長隊,巨大的橢圓形。在學生朗讀的基礎上,再聽范讀,讓學生想仿佛看到了什么,仿佛聽到了什么?師生的進行對話。從作者“情不自禁地歡呼”入手,體會作者的感情,以“灰椋鳥尖尖的嘴,灰灰的背,遠遠望去黑乎乎的!庇惺裁春每吹哪兀糠磫,引導學生體會“天然的俱樂部”,感受灰椋鳥的快樂、自由。再請學生想象,我此時會想些什么?從而與前文形成對照,體會此時作者眼中的灰椋鳥的可愛。有了前面的鋪墊,學生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特別是“天然”和“人工”的對比。在結束之時,我向學生簡單介紹了徐秀娟的事跡,再請學生聽《真實的故事》,最后,再朗讀作者的姓名讓學生體會先抑后揚的寫法。
三是抓準文本價值觀。
教師要真正讀懂作者的心意。徐秀娟寫下《灰椋鳥》,其一,想表達自己對鳥的喜愛之情,其二,想表達對林場工人的敬仰和贊美之情,其三,要表達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美好愿望。如果不能準確地領會這三點,那該文就不能很好的發(fā)揮它的價值。首先,我抓住最后的反問句,引出人、林、鳥三字,然后用圓圈圈出,讓學生來思考它們的關系。我還查閱了大量的關于鳥類生存的資料,然后進行了大膽的取舍,取出幾個令人揪心的數(shù)字,取出一句特別平凡的話語“鳥類滅絕的速度非常驚人”,然后我把這些資料重新組合,再讓學生說說當今所見的現(xiàn)象,這樣的適度拓展,自然生成,升華了主題,一切都在緩緩之中進行,卻深深透入孩子們的心底。
從另一個角度來反思我的教學,還有幾點不足。
一是對資源利用不夠充分。當學生在頭腦中初步構建了“排空而至”的場面后,沒有再回到課文中找出表現(xiàn)場面壯觀的句子,讓學生盡情地說出氣勢大,規(guī)模大,有紀律性。以上是我對第一處生成的再設計。一個學生在課堂上真實地流露出自己真實的想法,說畫面不真實。我可以追問他為什么。我想:課堂上一定要認真傾聽學生的發(fā)言,在最短的時間內作出最機智的應對,讓課堂的“旁逸斜出”都能為我所用。
二是我的教學機智。課堂上,讓學生為護鳥廣告時,我看了下時間不夠,但我還是按照原計劃,最后沒有了小結的時間,造成時間不夠,沒有把課上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