繞口令八百標兵奔北坡
繞口令大概是我國文化寶庫中一種特有的藝術形式,雖然迄今也未堂皇地正式登上藝術殿堂,但在民間卻受到廣泛地喜愛。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了繞口令八百標兵奔北坡,供大家參考學習,希望大家喜歡。
繞口令八百標兵奔北坡
舊版:
八百標兵奔北坡,炮兵并排北邊跑。
炮兵怕把標兵碰,標兵怕碰炮兵炮。
升級版:
八了百了標了兵了奔了北了坡,炮了兵了并了排了北了邊了跑。
炮了兵了怕了把了標了兵了碰,標了兵了怕了碰了炮了兵了炮。
拓展閱讀:
兒童繞口令
1、《畫葫蘆》——胡圖用筆畫葫蘆,葫蘆畫得真糊涂,糊涂不能算葫蘆,要畫葫蘆不糊涂,胡圖決心不糊涂,畫出一只大葫蘆。
2、《吃荸薺》——荸薺有皮,皮上有泥。洗掉荸薺皮上的泥,削去荸薺外面的皮,小麗、小藝和小奇,歡歡喜喜吃荸薺。
3、坡上立著一只鵝,坡下就是一條河。寬寬的河,肥肥的鵝,鵝要過河,河要渡鵝不知是鵝過河,還是河渡鵝?
4、《扁擔與板凳》——扁擔長,板凳寬,扁擔沒有板凳寬,板凳沒有扁擔長。扁擔綁在板凳上,板凳不讓扁擔綁在板凳上。
5、《數(shù)數(shù)》——山上一只虎,林中一只鹿,路邊一頭豬,草里一只兔,還有一只鼠。數(shù)一數(shù),一二三四五,虎鹿豬兔鼠。
6、老爺子。南邊來個老爺子,手里拿碟子,碟子里裝茄子,一下碰上了橛子。打了碟子,灑了茄子,摔壞了老爺子。
7、嘴與腿。嘴說腿,腿說嘴,嘴說腿愛跑腿,腿說嘴愛賣嘴。光動嘴不動腿,光動腿不動嘴,不如不長腿和嘴。
8、《禿丫頭》——從南來了個禿丫頭,胳膊上挎著個破笆斗,里頭有堆羊骨頭,伸手拿骨頭,送在口里啃骨頭。地下有塊破磚頭,絆倒了禿丫頭,撒了羊骨頭。
9、《油缸碰豆筐》——豆混油,缸混筐,豆要油賠豆,油要豆賠油;缸要筐賠缸,筐要缸賠筐。墻上油一缸,墻下豆一筐,乒乓一聲響,油缸碰豆筐。
10、《白果果》——我走白家門前過,白家門前一棵白果樹,樹上結(jié)了白果果,白果樹上歇了只白八哥。
11、《小花鼓》——一面小花鼓,鼓上畫老虎。媽媽用布來補。到底是布補鼓,還是布補虎。
12、《換斑竹》——斑竹林里頭有干斑竹,包谷林里頭有干包谷。潘家三虎走進包谷林,掰了一擔干包谷,回家路過斑竹林,換了三根干斑竹。
13、比賽畫動物。谷谷和露露,比賽畫動物。谷谷畫了一只鼠和一只兔,露露畫了一只虎和一只鹿;⒆仿梗苟慊,鹿追兔,兔躲鹿,兔追鼠,鼠躲兔。
14、喂雞。白阿姨、黃阿姨、花阿姨,養(yǎng)雞場里來喂雞。白阿姨喂七百一十七只大黃雞,黃阿姨喂七百七十一只大花雞,花阿姨喂七百七十七只大白雞。三個阿姨一合計,要用機器來喂雞,造了一套喂食機。
15、六十六歲的陸老頭,蓋了六十六間樓,買了六十六簍油,養(yǎng)了六十六頭牛,栽了六十六棵垂楊柳。六十六簍油,堆在六十六間樓;六十六頭牛,扣在六十六棵垂楊柳。忽然一陣狂風起,吹倒了六十六間樓,翻倒了六十六簍油,折斷了六十六棵垂楊柳,砸死了六十六頭牛,急煞了六十六歲的陸老頭。
16、山上住著三老子,山下住著三小子,山腰住著三哥三嫂子。山下三小子,找山當腰三哥三嫂子,借三斗三升酸棗子,山當腰三哥三嫂子,借給山下三小子三斗三升酸棗子。山下三小子,又找山上三老子,借三斗三升酸棗子,山上三老子,還沒有三斗三升酸棗子,只好到山當腰找三哥三嫂子,給山下三小子借了三斗三升酸棗子。過年山下三小子打下酸棗子,還了山當腰三哥三嫂子,兩個三斗三升酸棗子。
17、出南門,走六步,見著六叔和六舅,叫聲六叔和六舅,借我六斗六升好綠豆;過了秋,打了豆,還我六叔六舅六十六斗六升好綠豆。
18、《學時事》——史老師,講時事,常學時事長知識。時事學習看報紙,報紙登的是時事,心里裝著天下事。
19、《牛郎戀劉娘》——牛郎戀劉娘,劉娘念牛郎,牛郎年年戀劉娘,劉娘年年念牛郎,郎戀娘來娘念郎,念娘戀娘念郎戀郎,念戀娘郎。
20、《練字音兒》——進了門兒,倒杯水兒,喝了兩口兒運運氣兒,順手拿起小唱本兒,唱了一曲兒,又一曲兒,練完嗓子練嘴皮兒,繞口令兒,練字音兒,還有單弦兒牌子曲兒,小快板兒,大鼓詞兒,越說越唱越帶勁兒
21、《一樹棗》——出東門,過大橋,大橋底下一樹棗兒。拿著竿子去打棗,青的多,紅的少。一個棗,兩個棗,三個棗,四個棗,五個棗,六個棗,七個棗,八個棗,九個棗,十個棗;十個棗,九個棗,八個棗,七個棗,六個棗,五個棗,四個棗,三個棗,兩個棗,一個棗,這是一個繞口令,一口氣說完才算好。
22、夾著火車上皮包。
回頭一看人咬狗。
拿起狗來打石頭,又怕石頭咬著手。
斷頭臺倒吊短單刀,歹徒登臺偷單刀,斷頭臺塌盜跌倒,對對單刀叮當?shù)簟?/p>
23、八十八歲公公
八十八歲公公門前有八十八棵竹,八十八只八哥要到八十八歲公公門前的八十八棵竹上來借宿.
八十八歲公公不許八十八只八哥到八十八棵竹上來借宿,八十八歲公公打發(fā)八十八個金弓銀彈手去射殺八十八只八哥,不許八十八只八哥到八十八歲公公門前的八十八棵竹上來借宿.
24、吃葡萄
吃葡萄,吐葡萄皮。
不吃葡萄,不吐葡萄皮。
25、喇嘛和啞巴
打南邊兒來了個喇嘛,手里提著五斤塔馬。
打北邊兒來了個啞巴,腰里別著一個喇叭。
手里提著塔馬的喇嘛,要拿塔馬換啞巴腰里的喇叭;
腰里別著喇叭的啞巴,不愿拿喇叭換喇嘛手里的塔馬。
提塔馬的喇嘛,打了啞巴一塔馬,別喇叭的啞巴,也打了喇嘛一喇叭。
26、妞妞扭牛
牛牛要吃河邊柳,妞妞趕牛牛不走,妞妞護柳扭牛頭,牛牛扭頭瞅妞妞,妞妞扭牛牛更拗,牛牛要頂小妞妞,妞妞撿起小石頭,嚇得牛牛扭頭走。
27、扁擔要綁在扁擔上
扁擔要綁在扁擔上,板凳要綁在板凳上,不能把板凳綁在扁擔上,也不能把扁擔要綁在板凳上。
28、標兵排,排標兵
標兵排,排標兵,標兵排里選標兵。
選出標兵出兵排,排排標兵報北京。
29、阿凡提騎毛驢
阿凡提,騎毛驢,手里拿著一條魚。
毛驢走路急,掉了手中魚。
阿凡提,下毛驢,下了毛驢去拾魚,拾魚跑了驢。
阿凡提,心里急,拾起魚,追毛驢。
追上毛驢騎毛驢,騎上毛驢手提魚。
30、風吹松
山上有棵松,樹上有張弓,半夜三更起了風,吹倒松樹吹走弓。
怎么練習繞口令
一、記住位置
在進行繞口令練習的時候,首先要自己看一遍整體的內(nèi)容,保證不會有內(nèi)容自己是不認識的,針對其中的停頓處要有所了解,然后以普通的速度來讀一遍之后,再增加自己的速度來進行讀,在讀繞口令的時候,要讓你的肌肉注意你的發(fā)聲位置,還有你的字詞發(fā)音一定要是對的,你的舌位保持一個正確的狀態(tài),才會發(fā)對,如果每一次都是錯誤的發(fā)聲,就沒有辦法帶來正確的肌肉記憶。
二、利用氣息
練習之后,要看自己是否能夠?qū)⒆忠艉蜌庀磉M行統(tǒng)一發(fā)聲,要讓自己來進行聲音的感受,如果沒有太大的練聲效果的改變,就需要重新針對其中的字詞來進行發(fā)貨所能,繞口令的練習字詞基礎要打牢,然后針對氣息的結(jié)合就可以進行練習。
三、情感運用
繞口令也是有自己的內(nèi)容在里面的,不要不帶感情的去讀,要能夠融入一定的感情,然后將繞口令當成一個故事,來進行充分的情感表達,不要當做在讀字,會讓自己的語流變得很生硬。
繞口令練習方法
一、稿件要熟
很多人讀繞口令,什么都沒看清直接開口。讀錯句子,讀錯停頓。這無疑是非常忌諱的事情。明明可以通過默讀反復熟悉來解決的問題,千萬不要開口形成誤區(qū)。
二、用聲要對
氣息問題、喉位問題、虛實結(jié)合比例、口腔控制程度。在這幾者達到最佳后,貫徹到繞口令中,才能有好的效果。
三、舌位要準
四是四,十是十。簡單的平翹舌轉(zhuǎn)換能不能讓平舌音的成阻和翹舌音的成阻準確而可控?這是我們在讀繞口令之前先要解決的問題。
四、慢讀出奇跡
剛開始練習繞口令的時候務必要慢。慢慢讀,體會動程,充分的找準字音位置。很多孩子會發(fā)現(xiàn)剛讀繞口令,舌頭倒不過來,是因為正確舌位之間的過渡還沒掌握,肯定會笨拙。慢慢練才是解決的辦法。
五、聲情并茂
每段繞口令都是有一個小故事的,這個小故事的情節(jié)是什么。能不能進行充分的表達?把這個故事說活了?部分孩子會有無感情念字的情況,這是一個壞習慣。甚至有的孩子不是在讀繞口令,而是在念字,這也是要規(guī)避的。語流的控制,感情的表達也很重要。
練繞口令有什么好處
校正發(fā)音:繞口令有助于糾正在發(fā)音上的錯誤,從小學習標準普通話,增強表達自信。
提高記憶力:通過反復練習繞口令,可以提高孩子的記憶力。
鍛煉氣息:對于長句的把握和對節(jié)奏的控制,能有效鍛煉說話時的氣息穩(wěn)定性。
鍛煉唇齒靈活度:繞口令中字音相近,快速且清晰地說出需要伶俐的口齒。
拓展知識面:部分繞口令包含科普性內(nèi)容,如國家名、菜名、地理知識等,拓寬了孩子的知識面。
促進思維發(fā)展:繞口令具有一定的邏輯性,孩子在理解過程中會發(fā)揮想象力和拓展思維。
提高自信:面對挑戰(zhàn)性的事物并成功完成,可以提升孩子的自信心和勇氣。
培養(yǎng)嚴謹性格:繞口令強調(diào)一字一音,培養(yǎng)孩子認真對待細節(jié)的習慣。
培養(yǎng)反應能力:繞口令中涉及多個轉(zhuǎn)換點,如字音、字義、語氣和邏輯的轉(zhuǎn)換,鍛煉孩子的快速反應力。
展示一技之長:通過練習繞口令,孩子可以將自己的技能展現(xiàn)出來。
【繞口令八百標兵奔北坡】相關文章:
八百標兵奔北坡的繞口令11-13
八百標兵奔北坡繞口令02-02
800標兵奔北坡繞口令10-12
八百里標兵繞口令07-27
繞口令八百標兵全文10-02
繞口令大全八百標兵11-11
八百炮兵繞口令08-14
炮兵標兵繞口令07-28
哥哥弟弟坡前坐的繞口令大全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