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論文中英文摘要格式
中文摘要編寫的注意事項都適用于英文摘要,但英語有其自己的表達方式、語言習慣,在撰寫英文摘要時應特別注意。比如同一篇論文,其英文題名與中文題名內容上應一致,但不等于說詞語要一一對應。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論文中英文摘要格式,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校優(yōu)博、優(yōu)碩學位論文中英文摘要格式
作者姓名:張三 (宋體 四號)
論文題目:xxx的研究(宋體 四號)
作者簡介:張三,男, 20xx年xx月出生,20xx年xx月師從于xx教授,于20xx年xx月獲博士學位。
中文摘要
在xx技術中,具有較強xx
其研制和開發(fā)有了長足的進展。
(正文:宋體 小四,博士約三千字,碩士約2千字)
關鍵詞: (宋體 四號)
Study on the …(英文題目 字號:“Times New Roman” 三號)
Zhang San (姓名拼音 字號:“Times New Roman” 四號)
ABSTRACT
The only high temperature superconductor xx
This is sufficient for ……………
(正文字號:“Times New Roman” 小四,約三千字)
Key borad:( 字號:“Times New Roman” 四號)
【二】論文中英文摘要格式范文
作者姓名:陳駿
論文題目:鈦酸鉛基化合物晶體結構及其負熱膨脹性
作者簡介:陳x,男,19xx年8月出生;20xx年9月在北京科技大學攻讀冶金物理化學碩士學位,20xx年9月提前攻讀博士學位,一直師從北京科技大學邢獻然教授,20xx年3月獲博士學位;20xx年4月留在北京科技大學物理化學系,加入邢獻然教授長江學者學術梯隊從事教學科研工作;20xx年得到德國洪堡博士后研究基金資助,在TU-Darmstadt繼續(xù)開展鈦酸鉛基化合物相結構等方面的研究。
讀博士及其后的一年期間內,在國際著名期刊上發(fā)表第一作者論文12篇、第二作者論文5篇,作為主要研究人員獲教育部科技獎勵(自然科學獎)一等獎1項、授權專利2項;2008年獲得北京市首屆優(yōu)秀博士論文稱號。
中文摘要
鈦酸鉛(PbTiO3)是一種重要的鈣鈦礦結構的鐵電體,在介電、壓電、鐵電、熱釋電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研究與應用價值;同時,它在室溫至居里溫度范圍內還表現(xiàn)出奇特的熱縮冷脹行為,即負熱膨脹性(NTE),這種負熱膨脹行為是其它鈣鈦礦結構化合物所不具有的,如CaTiO3、BaTiO3、KNbO3、BiFeO3等。
研究PbTiO3的負熱膨脹性將有利于開發(fā)出負熱膨脹性可控以及零膨脹材料,拓展負熱膨脹材料在實際中的應用,PbTiO3負熱膨脹機理的研究可指導新型負熱膨脹材料的開發(fā)。
本論文主要以鈣鈦礦結構的鐵電化合物Pb1-xAxTi1-yByO3(A=La、Sr、Cd、Bi、(La1/2K1/2)等;B=Fe、Zn等不同價態(tài)金屬原子)為中心,研究A位與B位替代對其負熱膨脹性、晶體結構、點陣動力學的影響,實現(xiàn)負熱膨脹性能可控,開發(fā)零膨脹材料,并研究PbTiO3負熱膨脹機理。
本文研究了Pb1-xAxTiO3(A=La、Sr、(La1/2K1/2)、Cd)體系的固溶體特性、晶體結構以及負熱膨脹性能受摻雜的影響。
La、Sr、(La1/2K1/2)的摻雜都使PbTiO3的軸比(c/a)及居里溫度(TC)不同程度地線性下降,La的摻雜大幅度地降低了PbTiO3的負熱膨脹性能,在0.15≤xLa≤0.20范圍內,Pb1-xLaxTiO3表現(xiàn)出零膨脹性能。
PbTiO3-CdTiO3體系中,Cd的A位替代不僅提高了PbTiO3的軸比(c/a),而且增強了其負熱膨脹效應,這是目前所發(fā)現(xiàn)的唯一能使PbTiO3負熱膨脹性得到增強的A位摻雜體系。
Pb1-xLaxTiO3晶體結構研究發(fā)現(xiàn),La的摻雜使四方相點陣晶格中Pb/La與Ti原子的自發(fā)極化位移(c軸方向)非線性降低,然而位移比值(Pb/La/Ti)呈線性降低趨勢,氧八面體具有剛性特征不受La摻雜的影響;Pb1-xCdxTiO3體系x射線與中子衍射聯(lián)合晶體結構研究發(fā)現(xiàn),Pb1-xCdxTiO3體現(xiàn)反常的晶體結構特征,雖然軸比(c/a)增加,但是Pb/Cd與Ti原子自發(fā)極化位移反常下降,從而導致居里溫度的略微降低。
在目前已知的A與B位復合替代PbTiO3基化合物當中,(1-x)PbTiO3-xBiFeO3固溶體中,BiFeO3的加入使PbTiO3的晶體結構反常變化,軸比、居里溫度以及負熱膨脹性能同時增加,當BiFeO3含量為x=0.6時,在很寬的溫度范圍內(25~650℃)具有強烈的負熱膨脹性,平均體熱膨脹系數(shù)為V=-3.9210-5℃-1,高于Sleight在1998年報道的具有最強負熱膨脹性能的氧化物AlPO4-17(V=-3.5010-5℃-1)。
中子衍射全譜擬合研究發(fā)現(xiàn),當x=0.3時,Ti與Fe并不隨機占據(jù)同一位置(1b),而是在c軸方向上發(fā)生劈裂,Ti更靠近氧八面體中心;然而隨著BiFeO3含量的增加到接近準同型相邊界x=0.6時,Ti與Fe隨機分布于同一位置。
價鍵模型計算的各原子價態(tài)進一步支持了該晶體結構的合理性。
(1-x)PbTiO3-xBiFeO3體系具有高的自發(fā)極化,在壓電、鐵電等方面具有潛在的應用價值。
本文成功地在單一相PbTiO3-(Bi,La)FeO3化合物中實現(xiàn)了負熱膨脹性能控制,平均體熱膨脹系數(shù)范圍-0.52~-4.6510-5℃-1,已經(jīng)覆蓋了目前已報道的所有具有負熱膨脹性能的氧化物范圍,并且該化合物具有負熱膨脹性溫度范圍寬、合成容易、高溫穩(wěn)定等特點。
在零膨脹材料設計方面,本文研究出一種溫度范圍寬(-140~700℃)的零膨脹均相材料(0.6PbTiO3-0.1BiFeO3-0.3Bi(Zn1/2Ti1/2)O3),發(fā)現(xiàn)局部原子的無序分布是產生低膨脹以及實現(xiàn)零膨脹的重要手段,為今后的零膨脹材料設計提供了一種有效途徑。
Raman光譜晶格動力學以及晶體結構精細修正研究表明,縱光學模與橫光學模(LO-TO)的劈裂程度以及Pb-O2鍵距與負熱膨脹行為具有高度的一致變化特性,表明Pb-O電子軌道雜化不僅是PbTiO3鐵電性的起源,而且對負熱膨脹性起著重要的作用,為目前研究負熱膨脹材料提出一種新的機理。
關鍵詞:負熱膨脹性,晶體結構,鈦酸鉛基化合物,Rietveld方法,點陣動力學
Structure and Negative Thermal Expansion in the Lead Titanate-Based Compounds Jun Chen ABSTRACT Lead titanate (PbTiO3)is one of important perovskite-type ferroelectrics which has been widely investigated and applied in the field of dielectric, piezoelectricity, ferroelectricity and pyroelectricity.
Furthermore, PbTiO3 behaves a novel thermal property, that is negative thermal expansion (NTE), whose unit cell volume contracts on heating in the temperature range of room temperature to the Curie point (TC).
The NTE property of PbTiO3 is very different with almost all other numbers of perovskites, such as CaTiO3, BaTiO3, KNbO3 and BiFeO3.
The investigations on the NTE of PbTiO3 will be helpful for the control of NTE, design of zero thermal expansion (ZTE)materials and exploitation of the NTE materials application.
Additionally, the NTE mechanism of PbTiO3 would be applied for the design of new NTE materials.
In the present dissertation, the perovskite-type ferroelectrics Pb1-xAxTi1-yByO3 (A = La, Sr, Cd, Bi, (La1/2K1/2); B = Fe, Zn)were selected to investigate the A and B-site substitution dependence of NTE, crystal structure and lattice dynamics, so as to realize the control of NTE, exploit ZTE materials, and study the mechanism of NTE of PbTiO3.
In the Pb1-xAxTiO3 (A = La, Sr, (La1/2K1/2)and Cd)compounds, the properties of solubility, crystal structure and NTE were investigated.
The substitution of Pb by La, Sr and (La1/2K1/2)reduces the tetrogonality (c/a)and the Curie temperature linearly.
The NTE is reduced dramatically by La doping in PbTiO3, and Pb1-xLaxTiO3 compounds exhibit ZTE in the solubility range of 0.15 ≤ xLa ≤ 0.20.
For the PbTiO3-CdTiO3, the substitution of Pb by Cd not only increases the c/a ratio but also enhances the NTE, which is only found that can raise both the tetragonality and the NTE in the A-site doped PbTiO3 up to now.
As for the crystal structures of Pb1-3/2xLaxTiO3, the atom displacements of spontaneous polarization (Ps)for Ti (Ti)and Pb/La (Pb/La)along the c-axis direction decrease nonlinearly with increasing La content, while the value of Pb/La/Ti decreases linearly.
The calculated value of PS decreases linearly in the solubility range of 0.05 x 0.30.
The shape of oxygen octahedron TiO6 is independent of the La content.
Pb1-xCdxTiO3 exhibits an abnormal crystal structure by the means of the x-ray and neutron diffraction.
Although the tetragonality (c/a)is enhanced, the PS displacements of Pb/Cd and Ti slightly decrease resulting in the decrease in the Curie temperature.
In the known A and B-site combined substitutions of PbTiO3-based compounds, the structure
rature stabilization.
As for design of the zero thermal expansion, the compound of 0.6PbTiO3-0.1BiFeO3-0.3Bi(Zn1/2Ti1/2)O3 exhibits the ZTE in a wide temperature range of -140~700℃.
A mechanism is suggested that the low thermal expansion and ZTE could be realized by the introduction of local disorder of atoms, which could be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the design of ZTE materials.
The investigations of Raman scattering lattice dynamics, crystal structures and NTE properties reveal that the splitting of between longitudinal optical (LO)and transverse optical (TO)phonons and bonding distance of Pb-O2 are highly related to NTE, which suggests that the Pb-O hybridization not only is the origin of ferroelecity, but also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NTE.
Pb-O hybridization might be the nature of NTE for PbTiO3, which is a new kind of mechanism for NTE materials.
Key words:Negative thermal expansion, Crystal structure, PbTiO3-based compound, Rietveld method, Lattice dynamics
畢業(yè)論文用紙、印刷及裝訂
畢業(yè)論文的內容及封面必須按照機電工程系統(tǒng)一的標準格式打印輸出并裝訂,打印紙規(guī)格為A4。
在頁面設置中設置如下:頁邊距:上:2.5厘米、下:2.0厘米,左:2.5厘米、右:2.0厘米;紙張縱向。左側裝訂。頁碼從引言第一頁編起。
畢業(yè)論文的構成和要求
畢業(yè)論文由以下幾部分構成:封面、目錄、摘要、引言、正文、結束語、參考文獻等。
1.封面
封面是畢業(yè)論文的表面,應按要求逐項填寫清楚。打印封面要求見附頁。
2.目錄
目錄由畢業(yè)論文的章、節(jié)、附錄(可無)等的名稱和頁碼組成。章節(jié)既是畢業(yè)論文的提綱,也是其組成部分的標題。
目錄生成到2級標題,目錄序號使用阿拉伯數(shù)字:(空兩格4號宋體,1.5倍行距)
目錄(4號黑體、居中)
引言………………………………………………頁碼
第1章xxxxxxxxxx…………………頁碼
1.1xxxxxxxxx ………………………頁碼
第2章xxxxxxxxx……………………頁碼
2.1xxxxxxxxx ………………………頁碼
結束語……………………………………………頁碼
參考文獻…………………………………………頁碼
附錄(可無)……………………………………頁碼
3.題目、摘要和關鍵詞
摘要主要說明設計(研究)目的、方法、結果或結論。一般不少于150字。
每份畢業(yè)論文選取3-5個詞作為關鍵詞,排在摘要的下方。
題目、摘要和關鍵詞打印在一頁。內容小4號宋體,1.5倍行距。
題目(3號黑體、居中)
摘要:(4號黑體、左對齊)……………………………………
關鍵詞:(4號黑體、左對齊)…………………………………
4.引言(4號黑體、居中)
引言應簡要說明畢業(yè)論文的目的、意義、范圍、研究設想、方法、選題依據(jù)等。
5.正文
正文是畢業(yè)論文的核心部分,占主要篇幅。
正文各級標題格式如下:
第1章……(4號黑體)(一級標題居中)
1.1…… (小4號黑體)(二級標題左對齊)
1.1.1... (小4號黑體)(三級標題左對齊)
(1)(四級標題空兩格、小4號宋體)
1)(五級標題空兩格、小4號宋體)
正文內容采用小4號宋體,1.5倍行距。
正文可以包括調查對象、實驗與觀測方法和結果、儀器設備、原材料、計算方法、編程原理、數(shù)據(jù)處理、設計說明與依據(jù)、加工整理和圖表、形成的論點和導出的結論等。
正文內容必須實事求是、計算準確、合乎邏輯、層次分明、語言流暢、結構嚴謹,符合各學科、專業(yè)的有關要求。
正文中使用的圖、表、公式、計量單位應規(guī)范書寫。
圖號和圖注在圖的下面居中,用小5號宋體加粗。圖號用章序號編碼,如:圖2.1是指第2章中的第1個圖。圖的主體部分居中排版,與上下文分開。
表的一般格式是數(shù)據(jù)依序豎排,內容和項目由左至右橫讀,通版排版。表號用章序號編碼,如:表2.1是第2章中的第1表。表應有表題,與表號之間空l-2字,置于表的上方居中,用小5號宋體加粗,須全文統(tǒng)一。主體部分居中排版,與上下文分開,表中的內容和項目字號不大于圖題的字號。
公式包括數(shù)學、物理和化學式。正文中引用的公式、算式或方程式等可以按章序號用阿位伯數(shù)字編號(式號),如:式( 2.l)表示第2章第1式,公式一般單行居中排版與上下文分開,式號與公式同行居右排版。
計量單位參照1984年2月27日國務院發(fā)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并遵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使用方法》執(zhí)行。
單位名稱和符號的書寫方式,可以采用國際通用符號,也可以用中文名稱,但統(tǒng)一采用一種,不要混用。
6.結束語(4號黑體、居中)
畢業(yè)論文的結論應當準確、完整、明確,概括說明畢業(yè)論文工作的情況和價值,分析其優(yōu)點和特色,指出創(chuàng)新所在,性能達到何種水平,同時指出尚待解決的問題、設想、建議等。
最后一行致謝,應以簡短的文字對在畢業(yè)論文寫作過程中給予指導的老師表達自己的謝意。
7.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反映畢業(yè)論文的取材來源,是作者親自閱讀或引用過的。
參考文獻按引用文獻的順序,列于文末,具體格式:
[1]作者名.文章名.雜志名.期數(shù)(雜志)
[2]作者名.書名.出版社.出版日期(書)
[3]作者名.文章名. 網(wǎng)址.日期(網(wǎng)上資料)
(注:引用文獻要多于3篇)
8.附錄
某些重要的原始數(shù)據(jù)、數(shù)學推導、算法語言程序、框圖、結構圖、統(tǒng)計表、打印輸出等可在附錄中出現(xiàn)。所附圖表須準確、規(guī)范,符合技術要求。
畢業(yè)論文裝訂順序
封面—題目、摘要、關鍵詞—目錄—引言—正文—結束語—參考文獻
注:每章結束后,另起一頁(相臨章的內容不能在同一頁面內)。
寫論文注意事項
1、論文題目:要求準確、簡練、醒目、新穎。
2、目錄:目錄是論文中主要段落的簡表。(短篇論文不必列目錄)
3、提要:是文章主要內容的摘錄,要求短、精、完整。字數(shù)少可幾十字,多不超過三百字為宜。
4、關鍵詞或主題詞:關鍵詞是從論文的題名、提要和正文中選取出來的,是對表述論文的中心內容有實質意義的詞匯。關鍵詞是用作機系統(tǒng)標引論文內容特征的詞語,便于信息系統(tǒng)匯集,以供讀者檢索。 每篇論文一般選取3-8個詞匯作為關鍵詞,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題詞是經(jīng)過規(guī)范化的詞,在確定主題詞時,要對論文進行主題,依照標引和組配規(guī)則轉換成主題詞表中的規(guī)范詞語。
5、論文正文:
(1)引言:引言又稱前言、序言和導言,用在論文的開頭。 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寫出作者意圖,說明選題的目的和意義, 并指出論文寫作的范圍。引言要短小精悍、緊扣主題。
〈2)論文正文:正文是論文的主體,正文應包括論點、論據(jù)、論證過程和結論。主體部分包括以下內容:
a、提出-論點;
b、分析問題-論據(jù)和論證;
c、解決問題-論證與步驟;
d、結論。
6、一篇論文的參考文獻是將論文在和寫作中可參考或引證的主要文獻資料,列于論文的末尾。參考文獻應另起一頁,標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參考文獻著錄規(guī)則》進行。
中文:標題--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標題--出版物信息所列參考文獻的要求是:
(1)所列參考文獻應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讀者考證。
(2)所列舉的參考文獻要標明序號、著作或文章的標題、作者、出版物信息。
論文的主要內容及裝訂順序:
[1]封面(中英文題目,作者信息)
[2]目錄
[3]中文內容摘要(300字以內),關鍵詞(3—5個)
[4]英文翻譯內容摘要,關鍵詞
[5]正文(三級小標題:章,節(jié),小點)
[6]參考文獻(至少15本書或15篇文章其中要有3篇英文的,格式參考學院統(tǒng)一要求)
[7]致謝
格式要求
[1]文稿用word文件(頁面a4),統(tǒng)一用宋體排版。
頁面設置:
紙型:a4標準紙方向:縱向
頁邊距:左3cm右2.8cm;上,下邊距為默認值:上2.54cm下2.54cm
頁眉1.5cm,頁腳1.75cm
格式:
正文行距:(多倍行距)1.25倍
字號:
中英文題目:3號字
中英文內容摘要,關鍵詞,參考文獻:5號字
其他全部:小4號字
[2]圖表要求:圖面整潔,布局合理,線條粗細均勻,弧線連接光滑,尺寸標注規(guī)范,符合制圖標準。插圖和表格均需有編號和標題,圖標題為5號字,表標題為小4號。
字數(shù)要求:
[1]本科論文字數(shù)文科不得少于1.2萬字,理工科不得少于8千字;
[2]?普撐淖謹(shù)不得少于6000字。
最后應交的東西:
[1]任務書(指導教師撰寫的)
[2]開題報告
[3]畢業(yè)論文定稿
[4]畢業(yè)論文定稿的電子文檔存到教務處
注:
[1]關于開題報告的格式和要求,后面有說明;
[2]修改論文期間,請將word文稿以附件的形式發(fā)給指導老師;
[3]收集資料的方法:
論文由論文目錄(提綱)和題目、作者姓名、完成日期、摘要、關鍵詞、正文、注釋、參考文獻、附錄等項目組成。
需要列目錄的論文,目錄要獨占一頁。“目錄”二字用3號黑體,頂部居中;以下列出論文正文的一、二級標題及參考文獻、附錄等項及其對應頁碼。用小4號宋體。
論文題目用3號黑體,頂部居中排列,上下各空一行;
作者姓名:題目下方居中,用四號楷體。
完成時間:作者姓名下方居中,字樣為“x年x月”,用四號楷體。
摘要:作者姓名下空一行,左起頂頭,寫明“摘要”字樣加粗,點冒號,接排摘要內容。一般用五號字,字體用楷體。
關鍵詞:摘要下方,左起頂頭,寫明“關鍵詞”字樣加粗,點冒號,接排關鍵詞。詞間空一字。字型字體同摘要。
正文:關鍵詞下空一行開始。正文文字一般用5號宋體,每段起首空兩格,回行頂格,單倍行距。
正文文中標題:
一級標題。標題序號為“一、”,4號黑體,獨占行,末尾不加標點。如果居中,上下各空一行。
二級標題,標題序號為“(一)”,與正文字體字號相同,獨占行,末尾不加標點;
三、四、五級序號分別為“1.”、“(1)”和“①”,與正文字體字號相同,一般不獨占行,末尾加句號。如果獨占行,則不使用標點。每級標題的下一級標題應各自連續(xù)編號。
注釋:注釋采用腳注形式。加注符號以頁為單位排序,標在須加注之處最后一個字的右上角后,用帶圈或括弧的阿拉伯數(shù)字依次標示。同時在本頁留出適當行數(shù),用橫線與正文分開,左起空兩字后寫出相應的注號,再寫注文。每個注文各占一段,用小5號宋體。建議使用電腦腳注功能。
參考文獻:在正文項目后空兩行左起頂頭用四號黑體寫明“參考文獻”,另起行空兩格用5號宋體編排參考文獻內容,每個參考文獻都另起行。參考文獻的項目見“實施方案”正文。
附錄:在參考文獻后空兩行左起頂頭用四號黑體寫明“附錄”字樣,另起行編排附錄內容,格式參考正文。
論文包括內容的順序及要求依次是
(一)論文題目(黑體小二號居中)空兩行
(二)作者姓名(楷體四號居中)空一行
(三)作者所在單位(楷體小四號居中)空一行
(四)作者有關信息:聯(lián)系電話郵箱郵編
(五)中文摘要(摘要內容楷體五號,字數(shù)在200字以內,“摘要”兩字黑體五號并用方括號括起,其前空兩格)
(六)中文關鍵詞(關鍵詞楷體五號,數(shù)量為3—5個,“關鍵詞”三字黑體五號并用方括號括起,其前空兩格,關鍵詞之間空一格)
(七)正文(具體格式要求請參見“三、論文正文格式”)空兩行
(八)參考文獻(具體格式要求請參見“參考文獻格式”)空一行
頁面及段落要求
1.全文頁面設置:
紙型:A4,方向:縱向
頁邊距:上:2.5厘米,下:2.5厘米,左:2.5厘米,右:2.5厘米
2.全文段落:
縮進:左:0字符,右:0字符,特殊格式:(無)
間距:段前:0行,段后:0行,行距:1.5倍行距
論文正文格式
正文宋體小四號
正文中標題的要求為:(□□表示空二格)
□□一、xxxxxx黑體三號
□□(一)xxxxxx黑體小三號,標題號用圓括號
□□1.xxxxxx宋體四號
□□(1)xxxxxx宋體小四號標題號用圓括號
□□①xxxxxx宋體小四號
□□正文宋體小四號
論文參考文獻格式
參考文獻:(黑體小四號,“參考文獻”四字前空兩格,其后加冒號)
[1]作者姓名,出版年份:《書刊名稱》,出版社。宋體五號(書刊類)
[2]作者姓名,《論文題目》,《雜志名稱》,出版年份,第x期。(雜志類)
[3]作者姓名,發(fā)布日期:《論文題目》,網(wǎng)址。(網(wǎng)絡類)
畢業(yè)論文包括以下內容:
封面、內容提要與關鍵詞、目錄、正文、注釋、附錄、參考文獻。其中附錄視具體情況安排,其余為必備項目。如果需要,可以在正文前加引言,在參考文獻后加后記。
各項目含義
(1)封面
封面由文頭、論文標題、作者、學校名稱、專業(yè)、年級、指導教師、日期等項內容組成。
(2)內容提要與關鍵詞
內容提要是論文內容的概括性描述,應忠實于原文,字數(shù)控制在300字以內。關鍵詞是從論文標題、內容提要或正文中提取的、能表現(xiàn)論文主題的、具有實質意義的詞語,通常不超過7個。
(3)目錄
列出論文正文的一二級標題名稱及對應頁碼,附錄、參考文獻、后記等對應的頁碼。
(4)正文
正文是論文的主體部分,通常由緒論(引論)、本論、結論三個部分組成。這三部分在行文上可以不明確標示。
(5).注釋
對所創(chuàng)造的名詞術語的解釋或對引文出處的說明,注釋采用腳注形式。
(6)附錄
附屬于正文,對正文起補充說明作用的信息材料,可以是文字、表格、圖形等形式。
(7)參考文獻
作者在寫作過程中使用過的文章、著作名錄。
4、畢業(yè)論文格式編排
第一、紙型、頁邊距及裝訂線
畢業(yè)論文一律用國家標準A4型紙(297mmx210mm)打印。頁邊距為:天頭(上)30mm,地腳(下)25mm,訂口(左)30mm,翻口(右)25mm。裝訂線在左邊,距頁邊10mm。
第二、版式與用字
文字、圖形一律從左至右橫寫橫排,1.5倍行距。文字一律通欄編輯,使用規(guī)范的簡化漢字。忌用繁體字、異體字等其他不規(guī)范字。
【論文中英文摘要格式】相關文章:
論文摘要格式與論文摘要范例10-05
論文摘要格式10-05
小論文摘要格式10-28
論文摘要格式要求10-05
論文的英文摘要格式11-13
論文摘要的格式字體10-05
論文摘要英文格式10-05
科技論文摘要格式10-05
小論文摘要翻譯格式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