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漢字字體》手抄報資料
字體,又稱書體,是指文字的風格式樣。如漢字手寫的楷書、行書、草書。中國文字有篆、隸、草、楷、行、燕六種書體。每種字體中,又根據(jù)各種風格,以書家的姓氏來命名,像楷書中有歐(歐陽詢)體、顏(真卿)體、柳(公權)體等等。有一種字體,卻不是創(chuàng)始人的姓氏,用朝代名來命名,這就是宋體字,F(xiàn)在也指技術制圖中的一般規(guī)定術語,是指圖中文字、字母、數(shù)字的書寫形式。
“字形”(glyph)指單個字(字母、漢字、符號等)的形體。
所謂“字體”(typeface)與“字型”(font),都是排印學與書法領域的專有名詞。無論港澳臺、中國大陸還是歐美等國非專業(yè)普通人士都無法區(qū)分作為專業(yè)名詞的“字體”(typeface)與“字型”(font)。
font是指某套具有同樣樣式、尺寸的字形;typeface則是一或多個font在一或多個尺寸的集合。
各個中文使用地區(qū)對于typeface和font沒有通用的翻譯。中國大陸國家標準(GB/T 16964.1-1997,為國際標準的官方翻譯)將typeface譯為“字體名稱”,font譯為“字型”。臺灣專業(yè)人士也將typeface譯為“字體”。一般可將typeface譯為“字體”,font譯為“字型”。
篆書、隸書、燕體、楷書、草書、宋體、仿宋體、黑體等分別是某類相似風格(也稱“書體”)的許多個字體的集合,而不是一種字體。兩位書法家寫出來的楷書就可稱為兩種字體;宋體在電腦上就有中易宋體和新細明體等字體。
20世紀90年代前后,儲存于計算機上的字形數(shù)據(jù)庫逐漸約定俗成地被英語使用者稱為“computer font”,雖然“font”在排印學與書法領域的原意和這里所用的并不是非常吻合。對于“computer font”中的“font”,中國大陸和臺灣香港翻譯不同,分別為計算機“字體”和電腦“字型”。隨著可縮放的矢量電腦字體的出現(xiàn),“字型”與“字體”之間的界限也逐漸模糊。
【《漢字字體》手抄報資料】相關文章:
關于漢字的手抄報08-03
有趣的漢字手抄報08-30
雷鋒手抄報資料09-18
英語手抄報資料07-12
守則規(guī)范手抄報資料08-14
關于開學的手抄報資料02-06
小學英語手抄報資料07-12
數(shù)學的名言手抄報資料07-28
關于數(shù)學手抄報的資料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