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秋之隨筆作文
秋之隨筆作文1
秋風,吹走了樹木蔥蘢、烈日炎炎的夏天,向人們推出了一幕優(yōu)美的秋景圖,一種清爽怡人的氣息撲面而來。
秋天到來,花兒卻依然浪漫的開著,難道你們不怕冷嗎?余暉淡淡,在這片草地間無奈的流瀉單調。花兒最終還是謝了,走時帶著一份固執(zhí),讓人心疼。
秋,平靜中帶著傷感;凄美中略透凄涼。沒有雜質、沒有污染。就想簡單的筆墨中也會有如水般的心情。從迷茫到感悟,一種不注意間的辛酸,總是那么令人回味。
秋雨是那么美、那么透明、那么晶亮。透明的像明亮的水晶、明亮的美玉;閃亮的像銀燦燦的碎銀、耀眼的鉆石;不,用什么比喻都不像。那銀針般的雨絲,比水晶還要明亮;比美玉還要純潔;比碎銀還要明亮;比鉆石還要耀眼。
看著它,我總舍不得離開?傄淮斡忠淮蔚膩G掉雨傘,在雨中漫步。任那清涼的雨絲灑滿我的頭發(fā)。它必能給我的頭發(fā)裝飾上粒粒閃亮的耀眼的明珠啊!也任它‘咝咝‘的洗著我的眼睛。眼前便晃過一片明艷的.亮光。那么,從此以后我便能明眸善睞了
啊!它又綿綿的附著我的雙唇。我行信這就是親吻著它了。真是一種好溫暖的感覺啊!
秋天是多姿多彩的,秋的旋律是動聽的。它飄落各地,共同歡唱。譜出一曲秋的贊歌。秋天雖不像冬天那樣了無生氣。也不像夏天那樣生機勃勃。但他的氣息是不一樣的。是無法比喻的。
秋,碩果累累、果香撲鼻是你的風采。你完美無瑕,又讓我如何描繪你?我最愛的秋!
秋之隨筆作文2
中秋佳節(jié)即將到來,在吟誦無數寄托相思、抒發(fā)感悟的詠月名作時,我們心中那股相思、團圓之情便愈加濃烈。
古往今來,中秋節(jié)就是中華民間傳統(tǒng)的盛大節(jié)日,只要是個中國人,就注定了八月十五,舉頭望月與天涯共此時。當人們和家團聚,賞月、游湖之時就賦予了中秋節(jié)這樣的意義,把人間溫情與風物美景聯系起來,讓人們感受到和家團員的溫馨、幸福與快樂,同時帶給離鄉(xiāng)背井的游子以濃濃的鄉(xiāng)愁。
記得在《東京夢華筆》中曾描繪出“笙歌遠聞千里,嬉戲連坐圣曉”的熱鬧景象,這正是古人向往團圓、慶團圓的形象體現,對于現在的我們過中秋可謂是多姿多彩。你可以選擇放煙火,朗朗月下,火樹銀花,普天同慶;可以選擇游公園,桂花飄香,月色纏繞于那暗香浮動的枝頭,在腳下灑落點點銀光;可以選擇江邊漫步,明月當空,江風清洌,煙波浩淼,月光如碧水中的銀螺般給人清新之感,或者干脆呆在家里,在輕柔的音樂里,吃幾樣精細菜肴,嘗點月餅,憑盒賞月,月光傾城的榮美必將充溢你的胸懷,詩云:“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敝星镏垢茏屛覀凅w會到“明月照千里”的廣博至美,于是月光又賜予人們一份思索:遠寄鄉(xiāng)思!不論遠在天涯海角,只要能沐浴到月光,念親思鄉(xiāng)之情便融入到那一抹通的月光,借著月心之橋將祈禱傳遞到遠方的'家中,愿親人更好,家鄉(xiāng)更美,一切更幸福,同時,在皓月中游子也能讀出遠方的牽掛與問候。
談到這里,還不得不提一提久負盛名的中秋月餅。東坡曾贊嘆道“小餅如嚼月,中有怡如酥”現如今的月餅更是琳瑯滿目,花式齊全,但不論如何翻新,不變的是它圓圓滿滿的外形,象征著家庭溫馨和美,家人團圓共聚,所以說呀,大家可千萬別小看了這一枚枚朋餅,它不僅僅凝聚著制作人的心血與汗水,更是古往今來華夏兒女渴望人月共團圓,天人和諧的縮影,同時也彰顯了中華民族取之不盡的文化源泉!
有人說思念像中秋的滿月,牽掛似漫天的繁星,在這歡樂的節(jié)日到來之前,我愿借著柔柔的風,譜上長長的祝福,讓它輕輕飄進所有人的心中!最后祝愿全校師生中秋佳節(jié)和家團圓,幸福美滿。
秋之隨筆作文3
若要說起中秋節(jié),我記憶最為深刻的便是小時候有一年在外婆家過的節(jié)了。
外婆家雖說也算是現代民居,卻也住了二三十年了。房梁頂上的瓦片錯落有致,灰撲撲的,卻顯得無比樸實、華貴。那白色的石灰早已染上了灰塵和歲月的痕跡,可在我眼中,這絕比剛粉刷好的白墻養(yǎng)眼。那灰色的墻上,早已長出了綠油油的'青苔,有一種別樣的和諧。
晚上了,銀白色的月光散發(fā)著迷人的光輝,緩緩地升了起來。月亮周圍散發(fā)著淡淡的乳白色光輝。美麗,而又讓人無法輕易捕捉,如紗如絲,如夢似幻。有時,幾片薄如蟬翼的云朵,會將月光輕輕地包裹起來,好似仙女們巧手織成的銀光紗衣。月亮上的黑影,隨著月亮輕輕飄動著,使我總是會時不時想,那是不是嫦娥因為思念后羿,而在月宮上獨自跳著仙舞呢?人們?yōu)槭裁匆菰履兀?/p>
這時,外婆總會搖著蒲扇跟我講關于中秋的故事:后羿自從射陽為民造福后,受到百姓了的愛戴。后來,后羿娶了位妻子,名叫嫦娥。有不少人慕名前來拜師學藝,蓬蒙也混了進來。一天,后羿向王母求得成仙藥。后羿舍不得嫦娥,便把藥交給了嫦娥。蓬蒙乘后羿不在的時闖入后院,逼嫦娥交出仙藥。嫦娥愛著后羿不肯將藥給蓬蒙便將藥吞了下去,飛上了天空。百姓們聞知嫦娥奔月成仙后,便在月下擺設香案,向嫦娥祈求吉祥平安。從此,中秋節(jié)拜月的風俗在民間傳開了。
桂花散發(fā)著陣陣花香,從隔壁的鄰家小院中飄來,雖然看不見隔壁的桂花樹已經長成了怎么般模樣,但我猜測,今年的桂花,也一定千朵萬朵壓枝低,似那金燦燦的黃金白玉。我輕輕的咬著手中的月餅,桂花的香味與月餅的香味在我的鼻尖與舌尖久久的回蕩著,使我至今都無法忘懷。好像在告訴我們,中秋節(jié),就該這么甜甜蜜蜜.團團圓圓。
外婆繼續(xù)講著:元朝末年,有一官吏叫方國珍,在他管理溫、臺、甬三地時,人民安居樂業(yè),百姓感其恩。方國珍是個孝子,因其老母每逢初一、十五必吃素,他特地將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提前一天,改為正月十四;將八月十五中秋節(jié)延后一天,改為八月十六.這樣,老母就能同大家一起歡度節(jié)日,什么豬油湯團、火腿月餅統(tǒng)統(tǒng)可以照吃不誤.于是,在從那時候起溫、臺、甬三地,人們就都在八月十六這天賞月吃月餅了,并且一直延續(xù)到現在。
“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于人。”從那以后,月亮、桂花、月餅與外婆的故事,像一首中秋之韻,印于我心間,無法抹去。
【秋之隨筆作文】相關文章:
秋之囈語隨筆散文10-07
秋之美生活隨筆10-07
秋之韻之旅隨筆散文10-09
秋之媚散文隨筆10-07
秋之韻散文隨筆10-06
秋之淡菊散文隨筆10-07
秋之景作文03-05
秋之美作文02-23
秋之韻作文01-12
秋之晨作文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