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旅行說隨筆
旅行說隨筆1
在看完培根隨筆后,我加深了對真理、宗教、野心、變遷等的了解,尤其是論旅行這一章。因為培根是文藝復興時期的哲學家和文學家,所以在論旅行時,他結(jié)合了文藝復興時期典型的時代特色進行論述。因此,我想以培根對旅行的看法為基礎(chǔ)談談我對旅行的見解。 培根說,對于年輕人來說,旅行是一種學習知識的過程和方式。而對于成年人,旅行則是豐富人生經(jīng)驗的最佳途徑。我贊同這一說法。 從旅行一詞說起。人們常用旅行一詞而不是旅游,“行”與“游”差異明顯。“行”是行走,而“游”是游玩;“行”目的是增長見識,而“游”是為了達到休閑娛樂的目的。千里之行基于跬步,博學之人豈非通過“行”來開闊視野,豐富經(jīng)驗?古代中國的孔子行走各國,留下了對華夏民族影響深遠的《論語》;近代西方的達爾文航行全球,留下了推進人類進化史一大步的《物種起源論》。
關(guān)于旅行應觀看和觀察的事情,培根的建議是君主的宮殿,正在審理案件的法庭,教堂和修道院,城市的墻垣和堡壘等等。這與當今的旅行大有不同,培根著重的是文化的氣息與沉淀,讓旅行的人沾染沉浸其中,領(lǐng)略帶有歲月痕跡的.珍貴遺產(chǎn)。但是當今的旅行中,很多游客僅是走馬觀花,并未將眼前偉宏納入胸懷。這是一種遺憾。如果旅行的人在出發(fā)前對旅行地點多加了解,那么所感怎會是冰冷冷的磚石和毫無生息的墻垣?讀萬卷書不如行千里路,我覺得此話有失偏頗。讀萬卷書與行千里路同等重要。書籍能為旅行提供信息,而旅行能為書籍補充未被記載的細枝末節(jié),也能更加體會到作家的心境。
在旅行時,如果條件允許的話還可以去拜訪一下當?shù)赜忻馁t達人士。這是當今旅行最少見的,當今的名人倒落個清閑。人們旅行時常做的事無非就是品嘗當?shù)氐拿朗,領(lǐng)略當?shù)氐娘L光,然后拍照留念。拜訪名人是很少做的。假設(shè)有人去拜訪,可能還會吃個閉門羹。若有人對某名人崇拜至極,執(zhí)意要拜訪,學習劉備三顧茅廬,請出臥龍的機會也不小。
旅游歸來,切記保持與朋友們的聯(lián)系。還有在言談中不能驕傲自滿地講述旅行中的見聞,而應審慎回答。炫耀所見所聞并不是旅行的初衷,而是將其融入我們的性格當中,其訝異自在談吐中。 旅行,是為了尋找更好的自己。
旅行說隨筆2
春節(jié)過后的一場體檢,查出幾個小毛病,讓我的心著實沉了一下,不用想象,原本就我這多愁善感的人,得有多么廣泛的思維延伸。窩在沙發(fā)上時我在想:若,撒手人寰,孩子被誰養(yǎng)?父母該如何煎熬?夫的余生又會誰與他共……那天,一個激靈,豪情萬丈的攤開中國地圖,斟酌再三勾選了一個我最向往的地方,決定暫時放下眼前的茍且,去追尋幾天所謂詩意的遠方。
我想去的地方在敦煌,因為那里有個月牙泉,據(jù)說絕美,是夢幻與自現(xiàn)實的結(jié)合:風沙彌漫,一汪清泉,靜臥荒漠,千年不涸……
我一邊籌劃時間,一邊搜尋攻略,一邊做著出發(fā)前的安頓。先是請了假,又是在網(wǎng)上定了張次日濟南飛往甘肅的機票,正當我沉浸在“我和月牙泉的距離只有一票之隔”的美好向往中,忽然接到父親的一個電話,他說母親最近血壓忽然高很多,并且時常胸悶頭暈。放下電話,坐立不安,決定當即帶母親去醫(yī)院看看。
到了醫(yī)院,一系列檢查,醫(yī)生說母親幸虧就醫(yī)及時,血壓的升高已經(jīng)導致體內(nèi)形成了粥樣硬化,若如再不及時控制,會很危險,并且當時就讓辦理了住院手續(xù)。
安頓好母親,打上點滴,直到她穩(wěn)定,我這才松了一口氣,這時,又收到女兒班級群一條微信,次日有個家長會,緊接著夫又打來電話,說政治任務來的突然,需要馬上出差,攤開那張張飛往敦煌的機票,我已深深感知,這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徹底化為了泡影。
曾經(jīng),我在知乎寫過一篇短文,關(guān)于詩與遠方,引得數(shù)人唏噓感嘆,引用好多擾得人心蠢蠢欲動的標語,文中寫到:要把生命浪費到最美好的事物上,有些事你現(xiàn)在不做就永遠來不及做了,世界那么大,我要去看看……好像旅行成了一夜之間拯救糟糕生活的解藥,可此時看著病榻上的母親,我再去讀那片短文,忽然覺得那是一種非理智的煽動。太多的旅行,是跟風炫耀還是特立獨行?是生活太壓抑還是你想證明點什么?抑或只是跟隨內(nèi)心矯情的呼喚走在路上?廳堂的無力、職場的困頓、生活中迷茫的我們,大多數(shù)分不清想要與需要的區(qū)別,如果一個人赤條條來去無牽掛,那么請帶上你足夠的銀子與自由,說走就走吧!因為,旅行是你生命的需要。如果你什么都沒有安排好,只想把旅行當做一場逃避現(xiàn)實生活的方式,那么,你一定會很失望,因為困難和煩瑣原本就是生活的'本質(zhì)。那些解決不了的問題,等你旅行歸來,依然還會佇立在你的面前,不增不減。
心若沒有踏實的歸屬感,一路都是顛沛流離,囚犯就是逃到天邊,也難逃心中的枷鎖,沒把現(xiàn)實安頓好就任性出發(fā)的人,一路怎么走也會牽掛的疲憊。只有身體追的上內(nèi)心的時候,才是真正屬于你自己遠方。
余生很長,人間很美,不差這一刻。
說走就走的旅行,還得再去充足充足說走就走的能力……
【旅行說隨筆】相關(guān)文章:
旅行初中隨筆12-19
旅行散文隨筆11-09
對父親說的話隨筆11-23
行走隨筆:旅行與修心11-18
旅行的意義隨筆(精選10篇)11-13
春節(jié)去旅行的隨筆11-18
愛要大聲說出來隨筆(精選10篇)11-16
孩子,我想對你說隨筆(通用14篇)05-26
帶著老父親去旅行隨筆(通用7篇)08-23
說好的一輩子隨筆閱讀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