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過節(jié)的隨筆
在學習、工作中,大家對隨筆應該很熟悉吧?隨筆是一種散文體裁,篇幅短小,表現(xiàn)形式靈活自由。那么,什么樣的隨筆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過節(jié)的隨筆,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過節(jié)的隨筆1
近日一直是雷雨天氣,今天也不例外。秋天的第一場雨在今天灑下,讓本是團圓的日子蒙上了一層霧蒙蒙的感覺。使我不由得想起他們。
千年之前,在密州城里,此時此刻有一位北宋大詞人——蘇軾,正在月下賞月。因中秋佳節(jié),興意涌動,便飲了幾杯酒。大醉后,做了一篇流傳千古的詞——《水調歌頭》。當時的蘇軾正是仕途失意時,而又逢團圓佳節(jié),心里不免有些悲傷。弟弟子由此時與他正相隔萬里,無法見面。在面對種種失意時,蘇軾就寫下了:“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边@樣徘徊迷茫的詩句。仔細品讀,能體會到蘇軾當時迷茫,困惑,不知如何選擇的心境。但蘇軾又不愧為宋朝的豪放派詞人,迷茫只是一時,很快他便又寫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边@樣樂觀曠達的'句子,并在最后提筆一揮,寫道:“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弊T柑煜氯嗽谥星锬芘c親人團聚。在千年后的今天,我與家人團圓在一起,相對子瞻先生說聲“中秋快樂”。
想起豪放派詞人蘇軾,就不免沒想起另一位放蕩不羈的詩人李白。
也是幾千年前,也是中秋節(jié)。李白被貶后寫下了:“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边@樣孤寂無比的詩句。此時的我舉起了手里的飲料杯,對著幾千年前的太白敬了一杯。
“讓我們的子孫后代享受著前人披荊斬棘的幸福吧!边@是九十幾年前,革命烈士陳喬年在上海被捕,臨走前到喊出的一句話。我作為這位革命先烈的子孫,想對他說一聲,“您做到了”。陳家一家人都是革命烈士,父親在世時積極倡導新文化運動,拯救中國,兒子倆也追隨父親,一生都奉獻給了革命事業(yè)。死后被扔到了黃浦江里,竟連馬革裹尸都沒有。后人為了紀念陳延年,陳喬年的兩個革命烈士,在合肥市建了一條路,叫延喬路,還有一條路叫集賢路。陳獨秀先生當年就是埋葬在集賢關。延喬路和集賢路沒有交集,但盡頭都是繁華大道。在這中秋到來之際,希望你們一家可以團圓到一起,一起過中秋。
憶先人,品月餅,今年中秋過得非比尋常。
過節(jié)的隨筆2
“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這是陶淵明詩里的兩句。它對于當下從政、在商、更或者其它行業(yè)的上班族而言,都是貼切的形容。他們一年到頭沒有輕松的幾天,太多的事物,公私兼營的占據(jù)著他們班里班外的時間。
所謂的清閑,無非就是在睡覺、應酬中度過。而自己內(nèi)心深處的愉悅被一程一程送遠。剩下的就是工作里的加班,生活里的帶孩子。他們每年總期望在春節(jié)、五一、十一的長假里掏出一些空閑,然而從年初一到年三十,卻幾乎沒有擠出一天的時間來。因為他們年復一年的時光盡獻給了生計。
身心的疲憊讓他們失去的不僅是激情,還有原則、甚至是尊嚴。 未老先衰不是他們體貌的變化,而是他們隨波逐流的心態(tài)。他們或許改變不了世界,可很多人連同改變自己的勇氣都沒有了。于是有人在忙碌中入不敷出的繼續(xù)忙碌著,于是有人在衣食無憂的平穩(wěn)中迷失著,只有另外的一類人在忙碌的充實中超常的實現(xiàn)著自我。這三種人同樣生活在一個世界,或卑微、或迷茫、或充實的忙碌著。時間于他們而言是一樣的,但在他們不同質量的忙碌中,缺失的卻是同一個概念的“清閑”了。
過節(jié)了,也放假了。他們有時間了,把一切勞累結束在放假的第一天,把一切未了的事務推到了收假的第一天。 你空閑了,他自由了。他們或是在商場里的自購,或是到山里游玩后農(nóng)家樂里的狂吃海喝,或是坐公園游樂設施里的刺激尖叫。往日城中擁擠的人群,開始涌向城郊。他們忙的時候,在人群中擁擠,他們閑的時候,依然在人群中擁擠。他們不可能在眾人休閑的時候忙碌,在眾人忙碌的時候閑暇。他們只能隨著社會的主流,在大家都閑暇的時候閑暇,在大家忙碌的時候忙碌。
過節(jié),放假,于他們而言,就像“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蹦前阌鋹。如果用一個或許不太且切的比喻來形容這群人,那他們就如同一批關押在的囚犯。
過節(jié),放假,于他們而言就只是一種精神的放風。他們把視野放到免費開放的公園里,擁擠的人群、堵塞的車輛、排隊上廁所的長龍、昂貴的有些讓人無法接受的景區(qū)小吃。環(huán)湖小道上人流如潮,大眾認同的景點,被一擁而上的搶拍占據(jù)的水泄不通。你找不到可以在累時,落下屁股的石凳,綠色的草坪上,被鋪著報紙席地而坐的情侶們獨占著。也許人們都在這天涯共此時的佳節(jié)里,給自己的的精神放著風。他們不是囚徒,卻似囚徒,他們把自己困在眼里,囚在心里。
他們都是從喧囂中來,是來放松自己,是來愉悅自己。他們需要賞心悅目,他們需要心曠神怡?伤麄兌嫉玫搅藛?或許沒有。他們只是把短期自由的歡快,集中到一地。曾經(jīng)靜謐的玩賞之地,在一夜之間喧囂到了極點。如果說玩賞之地是個人,那么他應該是一個喜好清靜的人。突然來了一幫喧囂到極致的不速之客,侵入他的領地,夾帶的是無盡的喧囂。我想就算他去包容他們,也是需要一種極高的修養(yǎng)。
他們是懷著一種精神上放風的心態(tài),去尋求心靈的自由和寧靜?墒撬麄儙缀跏裁匆矝]有得到,得到的依舊是一伙和他們目的相同,卻在無意間拼湊嘈雜和擁擠的`陌路人。他們目之所及,心之所處的地方,到處都是人群和喧囂。不論是在他們來的路上,還是在他們?nèi)サ耐局,更或者是在欣賞的道間。一切如故,他們所到之處,就是喧囂的集結地,因為他們都在放風。盡管他們來自不同的地方,都是為了一己自由式的快樂來給精神放風的,但是他們幾乎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因為他們不能再別人忙碌的時候閑暇,在別人閑暇的時候忙碌,他們的步調是眾人的步調,是社會主流的步調。
他們的規(guī)律是就是社會的規(guī)律,因為他們就是社會的主流。他們想去追求內(nèi)心的寧靜,但社會主流的屬性讓他們無法別樹一格。伴隨他們的,永遠只能是喧囂,因為他們很難在清靜的時候去讀山閱水,因為太多的事務等待著他們?nèi)ヌ幚,不論公私,只為生存?/p>
他們生在喧囂,長在喧囂,活在喧囂。他們離不開喧囂,但他們更需要內(nèi)心的寧靜,而這往往來源于清靜和幽雅所賜。因為他們得不到小隱者的清幽,更達不到大隱者的超然物外。因為他們的心被囚在了社會里,他們的身被囚在生計里。
困久了,他們需要放風;困久了,他們需要自由。于是他們在放風的時候,帶走了一切的喧囂。留在“精神牢獄里”的反到是的清靜,然而他們自由的身陪著尋覓的心,去偏遠的地方尋找所謂的安寧。只是他們?nèi)ュe了地方,因為那遍處是人,因為那里充滿了極致的喧囂!
【過節(jié)的隨筆】相關文章:
過節(jié)的作文02-25
過節(jié)小學作文02-05
領取過節(jié)福利的通知04-20
過節(jié)的作文6篇06-11
發(fā)過節(jié)福利通知04-18
回家過節(jié)的請假條11-18
過節(jié)回家的請假條06-09
過節(jié)回家請假條01-19
過節(jié)心得體會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