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散文隨筆匯編10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散文吧?散文對作者主觀感情的要求是所有文體中僅次于詩歌的。什么樣的散文才是真正的好散文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名家散文隨筆,歡迎閱讀與收藏。
名家散文隨筆1
通過對高效課堂有關內容的學習,我懂得了,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在語文課上我們不僅要好好講課,更要注重教的方法和學生學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語文課堂的發(fā)展是迅速,復雜多樣的。不過,我認為,無論語文教學被注入什么樣的新精神,有一點應該是不變的,那就是語文課堂教學應該是務實高效的。從高效課堂的理論中我有以下的體會:
一、教學目標把握要準確。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針對學生不同年齡段的身心特點,對不同學段的教學目標作出了科學而具體的規(guī)定。這就要求我們要認真研讀《標準》,嚴格按照《標準》的要求對照執(zhí)行。教學目標的定位。就跟打籃球一樣,籃筐太高了學生再怎么努力也投不進,自然就喪失了信心;而籃筐太低了,學生就會輕而易舉地灌進籃筐,當然也就沒有戰(zhàn)勝困難的喜悅。在制定教學目標時,要充分考慮到三維目標的統(tǒng)一。知識與技能、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過程與方法,這三個方面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否則就會導致語文課程性質定位的偏差,造成工具性與人文性的分離。教學目標的制定還要兼顧好、中、差三個層次。根據(jù)因材施教原則,教學目標的制定也要因人而異,不同層次的學生要求達到的目標也各不相同,要避免一概而論。要保證課堂上80%以上的學生掌握80%以上的課堂教學內容。對于優(yōu)等生我們可以在課外延伸一些略帶挑戰(zhàn)性的練習;而對于那些后進生,我們也可以為他們制定一些淺層次的要求,讓他們循序漸進。
二、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要合理
就閱讀課來說,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基本采用“四步導讀”的模式。第一步,在老師誘導下學生初讀課文,讓學生感知課文語言。第二步,在老師引導下學生細讀課文,讓學生理解課文語言。第三步,在老師指導下學生精讀課文,讓學生品評課文語言。第四步,在老師輔導下學生進行綜合訓練,學會運用語言。
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閱讀實踐活動始終處于課堂教學的中心地位,教師的一切啟發(fā)引導都是為訓練學生創(chuàng)造性地進行語言實踐提供服務。老師的“導”與學生的“讀”相互滲透、相得益彰,充分體現(xiàn)了師生間、生生間、師生及教材之間的雙向多邊的互動反饋。“四步導讀”模式符合《標準》提出的教學理念,這樣的流程的設計是合理的。
當然,對于不同類型的課文也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予以適當調整或刪減,形成靈活的'教學風格,但其核心理念是不變的。
三、課堂教學提問要精當
課堂提問是語文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是啟發(fā)學生思維、傳授基本知識,控制教學過程,進行課堂反饋的一個重要手段。它貫穿于課堂教學的始終,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的成敗。教師必須細細揣摩,問到關鍵處,問到有用之處,問到學生心里去,問出水平來,才能更好的促進我們的教學,利于學生的發(fā)展。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通過問的技巧與藝術,體現(xiàn)出教學新理念。
提問要有一定的思考價值,能調動學生的主動性,集中他們的注意力,引導他們生動活潑的學習,使他們經(jīng)過自己獨立思考,對知識融會貫通,從而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提問的難易要適合不同層次學生的實際能力。教師對課堂中所提問的問題應在備課時精挑細選,嚴格控制數(shù)量,克服課堂提問的隨意性。要做到數(shù)量適中,也要避免兩種傾向,太多或太少。提問太多,學生沒有思考回旋的余地,對所學知識難以理解、消化;提問太少,講授太多,學生難有參與的機會,最終會產(chǎn)生厭倦情緒。
提問要有一定的藝術與技巧,杜絕形式主義的問答。學生答案與老師的答案不一致時,教師不引導,反復追問,讓學生再答,直追到與自己的標準答案一致為止。這種鍥而不舍一再追問的做法,在不同程度上制約了學生思維的靈性。
名家散文隨筆2
人生征途漫長而艱難,期間不免遭遇大大小小的挫折,面對挫折——
失敗者說:“挫折像一把鋒利的劍,在不經(jīng)意間擊倒了我,面對它,我只好嚶嚶哭泣。”
沮喪者說:“挫折想橫亙眼前的大山,使我望之生畏,面對它,我只好默默哀嘆!
我說:“挫折像塊墊腳石,勇者會利用它,登上人生的高峰!彼,挫折也很美麗。
霍金被稱為在世的最偉大的科學家,也是科學界的“巨星”?墒谴煺垡搽S之而來,他患有嚴重的肌肉萎縮病,這使他不能說話、寫字,這無疑是對他的巨大打擊。也許有些人人會想困難屈服,但霍金卻沒有像挫折低頭,他用唯一能活動的手指打字,撰寫樂樂許多論文和書籍,并證明了奇性定理,令全世界人都敬仰。
挫折給予他前進的'動力,使他勇往直前,粉碎一切困難,最終給世界做出貢獻。挫折也很美麗。
聞名于世的發(fā)明家愛迪生,在試制電瓶時,有人問他:“你一而再,再而三的失敗,為什么還要繼續(xù)呢?”愛迪生說:“我沒有失敗,我已經(jīng)知道了五萬種不成功的方法。”
挫折給他帶來了麻煩,但他卻不氣餒,坦然面對挫折,使挫折成為自己的一筆寶貴財富。挫折也很美麗。
只有經(jīng)歷ile挫折的人,才會去感恩、去回報、才會有“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钡拇髿;才會有“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豪邁;才會有“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的氣概。
挫折能使你走向成功,挫折也很美麗。
名家散文隨筆3
“為何等到錯身多年以后,才明白自己最真的夢”,數(shù)十遍數(shù)百遍地寫這句話,別人的歌詞好像成了我寫的。
想你又見不到你的時候,我寫了三萬字的信給你,遠遠看見你的時候,那信上就剩下了幾句:春天又來了。樹多么綠呀,花也開了,那么多的人都去賞春了。走近你的時候,我沉默無言,洶涌的情感把相遇短短的幾分鐘擠得密密麻麻,竟不能再說出一句話。慌亂之中把語言東拉一片西扯一片,一層又一層地遮著蓋著,所有的掩飾全是為了那個等在嘴邊多日此刻竟找不到出口的那個字。在你的眼里沉默又沉默,心積痛成麻木。
無數(shù)次柔聲喚你,只有這樣我才能寫下去,你的'名字成了我的紙和筆。我細細思量,怎樣握它,才能盡寫我心中的感慨,怎樣鋪紙,才不至于驚醒沉睡的雙眸,寫“深情”吧,好像離得太遠了,似乎聽不太懂,那么我只好借用年幼孩童眼望媽媽的那種神情,對你說:“想,想你!
喚了千次萬次的你的名字,太滿太滿地擠在心里,實在擠不下了,就從我心里千回百轉地走出,堆成了山,你不知道。呼喚怎么可以成山呢?真讓人奇怪,我也不知道該怎么說了,只是常常在推都推不開的寂寞里,撥通千里之外友人的電話,一把抓住友誼的手,泣不成聲,只有心中明白那淚水中濕濕地閃過的依舊是你呀!多少次午夜夢回,醒在無眠的黑暗里,無所依靠,喚來你的名字談心,溫暖得如同一首老歌,如同那些與你歡笑與你牽手的日子,但無論如何,我仍然固執(zhí)地不去找你,我不要痛上你的心。
你近極了,就在我枕邊的夢里,夜夜相見,有什么話不能說呢?你遠極了,遠在我無法觸摸的夢里,日日醒來,有什么話又能說呀。
你來了,我只能云淡風輕地掃你一眼,欲言又止,罷罷罷,只道:“天涼好個秋。”你走了,望著你的背影,目光急急地緊緊地追過去,想化成可以跟著你同行的每一種東西,我知道山長水闊,錯失的夢難再追尋,我只有癡癡地想,并在想象中握痛你的手……
愛像一粒石子,在沉睡的心底,激起了許多經(jīng)久回蕩的漣漪。岸邊碧草如絲,暗夜心事如塘。當愛在我們身邊塞滿了每個房間,甚至連衣服的縫隙,茂盛的愛的水草開始瘋狂生長。時間凝固了。這時,愛成了我們生命中的陽光雨露,沒有了愛我們就沒有辦法生長。可是,愈悄悄開放,就愈不敢傾訴,愛之花的晨露變成了淚水。付出是一種愛,愛也是一種過程,無法放棄對愛之香的眷戀,于是時時牽掛。
名家散文隨筆4
通過閱讀《教師讀書十問》,促使我靜心思考教師的讀書,認識到讀書應當成為每一個教師的習慣,甚至是信仰;讀一本好書就是和一位智者、大師在對話。
曾有人這樣形容讀書:“閱讀不能改變人生的長度,但可以改變人生的寬度。閱讀不能改變人生的起點,但可以改變人生的終點!弊x書,是教師專業(yè)底蘊得以厚實的路徑。教師的職業(yè)特點決定了我們只有通過讀書,不斷地進行“充電”,才能使自己的職業(yè)生涯擁有源源不斷的“活水”。五湖四海,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縱橫八萬里。我們倘能如此讀書,知識何愁不淵博深廣,資源何愁不源源而來,教學何愁不富有新意。這樣的課堂,學生怎么會不留連忘返、身心陶醉?這樣的老師,學生怎么會不愛戴、尊敬?
讀書不僅能增長知識,開闊視野,還能滋養(yǎng)我們的人生底氣。教師是社會上最大的一個知識分子群體,雖然待遇較差,地位一般,但是社會看教師的眼光卻很高。人們往往把教師看作是有學識、有文化、有修養(yǎng)的人,無論說話做事,都得高標準,嚴要求,不能跟社會上的人一樣。一個有讀書習慣的教師,經(jīng)過書籍日積月累的浸潤,氣質就會逐漸變得高貴而不媚俗,性情逐漸變得細膩而平靜,內心逐漸變得博愛而不自私,一句話,讀書可以使教師的靈魂變得高尚而偉大起來,這樣的教師,自然就會贏得別人的尊重。
讀書三原則:即凡與安身立命、修身養(yǎng)性有關的書,要沉下心來仔細讀,盡量讀懂讀透,求甚解,為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打基礎,為掌握服務社會的一技之長而下大氣力,花苦工夫,決不馬虎,謂之研讀;對于和自己的職業(yè)、工作、興趣有關的書籍,廣為搜羅,一睹為快,要用認真的態(tài)度去讀,以求有所收獲,是為精讀;對于其他一些文藝作品、休閑讀物、科普知識等,則茶余飯后,信手翻閱,目的.是陶冶情操,開闊眼界,增加對新事物的認知,這權且稱為通讀。今天我們進入網(wǎng)絡時代,讀書的形式又有所變化,然而,無論你面對的是書本,還是屏幕,都會有所選擇地閱讀。為了汲取更多的營養(yǎng),不妨也試試“好讀書不求甚解”。
“一個真正的人應當在靈魂的深處有一份精神寶藏,這就是他通宵達旦地讀過一二百本書!蔽覀兠總人要為此而努力,不斷地充實自己,成為一名真正的“學習型教師”
名家散文隨筆5
為了報刊的活躍,和文藝作品更能及時地反映新人新事,我想啊,大家似乎應該多寫些小小說。小小說是最短的短篇小說,比如說每篇至多不超過兩千字。
寫短了有好處。先從作者方面說吧,有些人以為作品越長越好,動不動就想寫幾十萬字的長篇,事實證明,作品好壞不決定于字數(shù)的多少。幾十萬字里若有許多廢話,也不過是廢話作品而已。爛杏一筐不如鮮桃一口,人所共知。寫的多不易字字珠玉,寫的少易于精益求精。短而精是鮮桃一口,勝于冗長的爛杏一筐。我們應當求精,不應當貪多。知道的多而寫的少,易于控制。善于控制是藝術本領。知道的少而寫的多,必然東拉西扯。前者簡練充實,言之有物;后者虛張聲勢,空洞枝冗。
我們不排斥長篇。但是長篇也須善于控制,力求精煉。那么,練習練習短而精的,養(yǎng)成求精不貪多的習慣,定有好處。學會了短而精的,不愁不會寫長而精的作品。反之,先習慣于拖泥帶水地寫長的,長的既寫不好,也寫不出短而精的來。
再從社會需要方面來說:我們的國家正在百廢俱興,積極建設,所以人人忙,處處忙。在這情況下,短的作品更能及時地反映飛躍前進的現(xiàn)實,教育廣大的讀眾。寫長篇費時間,讀長篇也費時間。短篇更起作用。我們不排斥長篇,但也必須承認短篇的優(yōu)越性。社會主義的建設要快要好,所以作品也要短而精。雖然我們也需要長篇,但大勢所趨,我們的時代到底是短篇的時代。
無須顧慮時間性。及時地反映現(xiàn)實是作家的責任。而且,只要寫得精,便能傳留久遠。我們今天還喜讀莫泊桑與歐亨利的短篇小說。這也說明,這兩位大師并不因創(chuàng)作短篇小說而不算大作家。
那么,寫短篇就是了,何必還要再短一些呢?我是這么看:現(xiàn)有的短篇作品中還有些不夠精煉的,本來可以只用兩千字,而用了三千。我們希望作家以后執(zhí)筆,能夠加工再加工,寫得更短更精一些。我們更希望把小小說當作一個新體裁看待,別出心裁,只用一二千字就能寫出一篇美好而新穎的`小說。
小小說是小說,不是隨感或報導。它短小,可是還有人物。這可就不簡單了。寫這種小說,作者需要極其深入地了解問題與人物,并能夠極其概括地敘述事實,用三言五語便刻畫出人物。這是很高的本領。作者學會這個本領,將終生享受不盡。因為不會寫短小精悍的才去寫長的,便是對長篇不負責任。
我們不排斥隨感與報導?墒俏覀儬幦《鄬懹腥宋锏男⌒≌f,社會主義的人具有特殊的、空前的光采,我們的事情可貴,我們的人更可貴,因此,我們若能努力寫出既短又精,而且有人物的小小說,一定是難能可貴的。
名家散文隨筆6
“只要功夫深,鐵柱磨成針”。康達集團飛天分公司的的徐海濤還真靠自已的釘子精神,把鐵柱給磨成了針。海濤沒事干的時候,總是喜歡拿起畫筆張牙舞爪、揮豪潑墨一番。盡管他沒有繪畫那種天賦,但是,徐海濤還是堅持一個真理:成功總是向勤奮的人招手的。這句話還真的在徐海濤身上應了驗。憑著自已“鉆”的精神,他的國畫、油畫接二連三的在各地的報刊、雜志上亮相。海濤出名了,加入省畫家協(xié)會也成了自然而然的事兒了。
就在徐海濤剛加入省畫家協(xié)會不久,集團的董事局主席就到分公司來視察了。說實在的,海濤真不知道董事局主席要來分公司視察的事兒。那天上班,他閑著沒事,又拿起畫筆在辦公室里舞弄起來。在飛天公司高級人才多的是,但是,像徐海濤一樣玩書畫這種高雅藝術的。除了他,就沒有別的人了。再加上又入了省畫家協(xié)會,海濤也常以一個畫家身份自居起來。整得徐海濤的心里天天都是輕飄飄的,總幻想著有一天自已的畫能賣個仟兒八百萬的'。
徐海濤正畫著,有人敲門說:“董事局主席來了”。海濤就想:“大老板來分公司,找的都是經(jīng)理級的人物,我一個搞企劃的,哪有什么資格和他們攪在一起啊”。沒想到,一會兒分公司的總經(jīng)理就來了。后面跟著董事局主席。主席一進門,總經(jīng)理忙介紹說:“主席,這里是企劃部,這位是咱們公司的大才子、大畫家。省畫家協(xié)會的會員,真正的畫家。海濤,這就是我們集團公司的主席”。主席微笑著伸出雙手和徐海濤握手,受寵若驚的徐海濤,忙把手在衣服上蹭了蹭。非常恭敬地棒著主席的雙手。這時,主席突然大吃一驚說:“哇,那么漂亮的畫啊,果然出自名家之作。先生,能送我一幅嗎?”
徐海濤忙說:“不敢,不敢,我的東西是隨便畫畫玩玩的,怎能登主席的大雅之堂。俊
主席笑笑:“你別太客氣了,就給我來一幅吧!”
徐海濤說:“在這種情況下,是畫不好的,要不,過幾天,我畫好了就給主席送過去!
總經(jīng)理也跟著說:“對、對、畫幅好的,親自給主席送去!
晚上睡覺的時候,海濤失眠了。為了給主席畫幅畫,他費盡了不少的心思。畫的內容也征求過好多人的意見才確定下來。
畫好。裝裱完畢。徐海濤專門請了一天假,還特意買了一套名牌西裝,滿懷歡喜地給主席送畫去……….
到了集團總部,正好主席在辦公室,海濤進去,興奮地喊到“主席您好!我給你送畫來了!
聽到喊聲,主席抬起頭來,扶了扶眼鏡,問:“你是哪個公司的?叫什么名字?我向你要過畫嗎?”
名家散文隨筆7
農(nóng)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jié)。學校放三天假,說到端午節(jié),自然也就想到了屈原,據(jù)說,屈原是在農(nóng)歷五月初五受冤,抱著石頭自投汨羅江后,當?shù)匕傩章動嶑R上劃船撈救。直行至洞庭湖,終不見屈原的尸體。老百姓為了不讓屈原被魚兒吃掉,家家做粽子,把粽子投進汨羅江中。
晚上媽媽和爸爸帶我一起去外婆家過節(jié),這時,外婆正在包香噴噴的糯米粽子。外婆說:“中國江南民間端午節(jié)有吃”五黃“的食俗。”五黃“指黃鱔,黃魚,黃瓜,咸蛋黃及雄黃酒!边@時,外公要跟我講講端午節(jié)的'習俗,聽說在江南地區(qū):他們?yōu)榱蓑屝埃冒,菖蒲和蒜這”端午三友“驅鬼,還有一種重要的驅鬼方法,是在室內掛避邪驅鬼的符咒。
這時,香噴噴的粽子煮好了,剛煮好的粽子熱氣騰騰的,我第一個坐在位子上,說:“外婆,我來幫您嘗嘗粽子熟不熟”。外婆笑瞇瞇的說:“看你這只小饞貓,好!外婆給你先來一個!蔽野阳杖~撥開,看到了糯米粽子,聞一聞,哇!真香!真讓人流口水,不能光看不吃呀,我馬上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外婆說:“現(xiàn)在的粽子品種可多啦!有豆沙粽,水晶粽,肉粽,咸肉粽……”聽著聽著,口水早就已是“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去了外婆家,我不僅了解了不少的知識,有吃到了好吃的端午節(jié)的粽子,真是高興呀!
名家散文隨筆8
去年暑假時,我回到故鄉(xiāng),至今想起,仍然回味無窮,因為那里山明水秀,到處可以聽到大自然的聲音。
晨曦初露,村內到處飄飄緲緲,籠罩著一層輕輕的薄霧,猶如羞達達的少女蒙上一層薄薄的面紗,給人一種輕柔朦朧的美感。不久,拂面的清風吹走了薄霧,映入眼簾的是一片大大的荷花池。池中荷花千嬌百媚,有的亭亭玉立,有的鶴立雞群,有的則邊冒出水面的勇氣也沒有。這一景,流淌著淡淡的碧光。我猶如進入了蓬萊仙境,鳥語花香,一天的開始由大自然的美景拉開了序幕。
來到村后面的小山,只見青樹綠蔓,草盛花繁,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蜜蜂從睡夢中醒來,嚶嚶嗡嗡地開始了它一天的'工作。蝴蝶也展開漂亮的翅膀,在繁花綠草中翩翩起舞。空地上,一群天真無邪的小孩在追逐吵鬧,追蜜蜂,撲蝴蝶,采鮮花……你爭我搶,玩得不亦樂乎。大自然在唱歌了,它以優(yōu)美的旋律告訴我們——這是它的聲音,使人快樂的聲音!
再向前走,只聽見蟬鳴鳥叫。抬頭一望,只見畫眉、杜鵑在樹上跳跳走走,快活得猶如神仙。這樣一幅詩情畫意的圖畫,我還沒有欣賞完,一陣流水聲引起了我的注意。哇,大自然真的會妙手點睛!我趕快向小林走去,原來是一條彎彎曲曲的小溪。溪水清澈見底,鵝卵石粒?蓴(shù),小魚在水里快活地游來游去,!大自然又為我們奏上一曲了。
其實,大自然的聲音處處可聽,只是現(xiàn)在人們都在忙碌,沒有注意到罷了。在緊張的生活中透不過氣來時,我們不妨到山間來走一走吧,大自然的聲音絕對會我們放松身心,心曠神怡,使我們產(chǎn)生豐富的想象,領悟到可貴的哲理,也讓我們久久回味,忘記一切世俗的煩憂。
敞開胸懷,接受一切屬于大自然的聲音吧,我們就會活得很開心!
名家散文隨筆9
四月的時候,星星點點的蒲公英便綻開了,它們像一坨坨的細碎陽光,金黃在氤氳著絲絲縷縷乳白地氣的田塍上,印滿牛羊蹄印的紛亂村間小道兩側,甚至在山坳背陰處那些還沒有融化的一片一片殘雪里,甚至村莊生滿幽綠幽綠苔蘚的墻基或臺階縫隙里,或者那些泥土斑駁墻頭生滿了蓬草的殘墻敗垣上。
蒲公英開了,它從草長鶯飛的春天,綻開過長長的夏天,它那微小鵝黃的花盞,甚至金黃到秋天的深處,漫山遍野的野菊鍍染盡鄉(xiāng)村山野的時候,還有三三兩兩的蒲公英開著呢。它們或瑟瑟地開在一個風霜落不到的巖石下,或開在一蓬枯白得如同一蓬舊白線的枯草篷子里,像飄落在地上的一朵野菊,像一簇微微燃燒的火苗。它們黃絨絨地亮著,泥土就還醒著,村莊就還醒著,鳥兒和蟲子就還醒著。直到一場漫天漫地的鵝毛大雪之后,它們在白皚皚的雪層下沉睡了,泥土就也沉沉睡去了,村莊以及世界上的一切也都沉沉地睡去了。
蒲公英是春天最早醒來的,它醒了,大地就醒了,村莊的春天就醒了,村莊新一輪的歲月就醒了。村莊的女人們在乍暖還寒的初春就早早把它們帶進鄰近的城市里,那時它們有的剛冒芽,有的剛剛鼓起三五個青豆般嫩嫩的蕾,有的剛剛綻開了黃絨絨的一兩朵花。它們被擺放在城市拐角處的冰冷馬路沿子上,但更多的是被放在兩個簡陋的.竹筐里,在村莊女人們用高一聲低一聲的膽怯叫賣聲中,流浪在城市的喧囂市聲或那一條一條仄斜而沉寂的幽長小巷里。
它們是到城市尋找它們的親戚的。
那些從鄉(xiāng)村走進城市的人家,那些在城市里生活了多年,但根須還沒有從鄉(xiāng)間泥土里全部拔出來的人,那些在市聲里沉睡,但夢的腳趾還常常沾滿泥土的人,他們都是蒲公英的親戚,他們都常常會買一小扎甚至幾小扎的蒲公英,把它晾干了沖茶,或把它洗凈剁碎了摻雜著作為吃食,敗火祛毒,給身心重新賦予鄉(xiāng)野的清爽之氣和生命的自然氣息。
它們和許多的人一樣,從鄉(xiāng)村來卻再也回不到那彌漫著泥土馨香氣息的鄉(xiāng)間了。
我也是蒲公英的一個親戚,從一百二十多華里遠的鄉(xiāng)下老家到這小城里來生活,轉眼就二十余年了,從一個鄉(xiāng)間的木訥青年,成了小城市井中一個臨近不惑的人。我也常常掏幾角錢買三五扎蒲公英沖茶,或者剁碎了攤幾張餅子吃。我家的墻壁上,常常掛幾束已經(jīng)風干的蒲公英,或在院子里晾曬一些還帶著薄薄一層鄉(xiāng)間水氣的濕漉漉的蒲公英。
去年深秋時,我又買回了十幾扎的蒲公英,那是些十分新鮮的蒲公英,葉子雖然已經(jīng)被霜蜇得有些灰黑了,但褐色的根莖卻飽滿豐盈,粘著些濕漉漉的濕潤泥土,許多的蒲公英已經(jīng)鼓了些米粒大小甚至黃豆般大小的青蕾。我把它們淘洗干凈,攤放在竹篩里靜靜地晾曬。有一個午后,我發(fā)現(xiàn)已經(jīng)晾曬了幾天的蒲公英,有幾朵竟又開花了,那金黃色的花朵,在根葉已經(jīng)被曬得一片灰黑的竹篩里分外地耀眼。它們在秋天的陽光里閃著金黃的光澤,像一粒粒淡定的陽光,又像一粒粒金色的星星。
又過了許多天,我發(fā)覺那些蒲公英已經(jīng)徹底風干了,而那許許多多的花蕾都已綻開過,花朵早謝了,然后成了白絮絮的一朵朵絨球。向晚的風輕輕一吹,那些絨球便沸沸揚揚成一朵朵的白絮飄起來,像一片片飛揚的微雪,從竹篩里沸揚到陽臺上,然后飄過高高的樓頂,飛進了遠遠的天空里,隨著一縷縷的風飛走了。
它們是要飛成天上的白云,是要隨著那些流浪的云朵,飛回到遙遠的鄉(xiāng)間的田塍上、山坳里,是要迢迢地回到自己的鄉(xiāng)野老家嗎?
花朵是植物的心靈,是一棵草或一棵樹的靈魂。而蒲公英的靈魂已跟著一縷晚風或流云迢迢回到了它的老家去。來年,它們將又會在河畔、在山澗萌芽、展葉、開花,重將燃亮自己的鄉(xiāng)野或田園。而一個輾轉離鄉(xiāng)的人,一個為生計而漂泊游離自己故園的人,他們什么時候能讓自己的心靈回到自己的老家,什么時候能讓自己的靈魂回到那生育和養(yǎng)育我們生命的那一片泥土上呢?
靈魂或許是不會流落的。它們早已注定永遠屬于某一粒土,不管歲月多么蒼涼,不管腳步多么遙遠,不管回家的路多么漫長,不管生命是多么沉浮,也都是一定要飛回去的,回到一粒熟稔溫熱的泥土上,回到一縷低低盤旋的炊煙里,回到一條歪歪的田塍上,回到一聲蒼老的召喚里……
樹高千尺,根系大地;葉茂成陰,雨露潤澤。家是生命成長的搖籃,家是心靈棲息的港灣。畢淑敏說:“家啊,是理解奉獻思念呵護,是圣潔寬容接納和諧,是磨合欣賞忠誠溝通,是心心相印浪漫曲折生死相依海角天涯!庇幸粋一生不能忘懷的地方,那就是我們的家,我們的故土家園。
名家散文隨筆10
雨后,院里來了個麻雀,剛長全了羽毛。它在院里跳,有時飛一下,不過是由地上飛到花盆沿上,或由花盆上飛下來?此@么飛了兩三次,我看出來:它并不會飛得再高一些,它的左翅的幾根長翎擰在一處,有一根特別的長,似乎要脫落下來。我試著往前湊,它跳一跳,可是又停住,看著我,小黑豆眼帶出點要親近我又不完全信任的神氣。我想到了:這是個熟鳥,也許是自幼便養(yǎng)在籠中的。所以它不十分怕人?墒撬淖蟪嵋苍S是被養(yǎng)著它的或別個孩子給扯壞,所以它愛人,又不完全信任。想到這個,我忽然的很難過。一個飛禽失去翅膀是多么可憐。這個小鳥離了人恐怕不會活,可是人又那么狠心,傷了它的翎羽。它被人毀壞了,而還想依靠人,多么可憐!它的眼帶出進退為難的神情,雖然只是那么個小而不美的小鳥,它的舉動與表情可露出極大的委屈與為難。它是要保全它那點生命,而不曉得如何是好。
對它自己與人都沒有信心,而又愿找到些倚靠。它跳一跳,停一停,看著我,又不敢過來。我想拿幾個飯粒誘它前來,又不敢離開,我怕小貓來撲它?墒切∝埐]在院里,我很快的跑進廚房,抓來了幾個飯粒。及至我回來,小鳥已不見了。我向外院跑去,小貓在影壁前的花盆旁蹲著呢。我忙去驅逐它,它只一撲,把小鳥擒住!被人養(yǎng)慣的'小麻雀,連掙扎都不會,尾與爪在貓嘴旁搭拉著,和死去差不多。
瞧著小鳥,貓一頭跑進廚房,又一頭跑到西屋。我不敢緊追,怕它更咬緊了可又不能不追。雖然看不見小鳥的頭部,我還沒忘了那個眼神。那個預知生命危險的眼神。那個眼神與我的好心中間隔著一只小白貓。來回跑了幾次,我不追了。追上也沒用了,我想,小鳥至少已半死了。貓又進了廚房,我楞了一會兒,趕緊的又追了去;那兩個黑豆眼仿佛在我心內睜著呢。
進了廚房,貓在一條鐵筒--冬天升火通煙用的,春天拆下來便放在廚房的墻角--旁蹲著呢。小鳥已不見了。鐵筒的下端未完全扣在地上,開著一個不小的縫兒小貓用腳往里探。我的希望回來了,小鳥沒死。小貓本來才四個來月大,還沒捉住過老鼠,或者還不會殺生,只是叼著小鳥玩一玩。正在這么想,小鳥,忽然出來了,貓倒象嚇了一跳,往后躲了躲。小鳥的樣子,我一眼便看清了,登時使我要閉上了眼。小鳥幾乎是蹲著,胸離地很近,象人害肚痛蹲在地上那樣。它身上并沒血。身子可似乎是蜷在一塊,非常的短。頭低著,小嘴指著地。那兩個黑眼珠!非常的黑,非常的大,不看什么,就那么頂黑頂大的楞著。它只有那么一點活氣,都在眼里,象是等著貓再撲它,它沒力量反抗或逃避;又象是等著貓赦免了它,或是來個救星。生與死都在這倆眼里,而并不是清醒的。它是胡涂了,昏迷了;不然為什么由鐵筒中出來呢?可是,雖然昏迷,到底有那么一點說不清的,生命根源的,希望。這個希望使它注視著地上,等著,等著生或死。它怕得非常的忠誠,完全把自己交給了一線的希望,一點也不動。象把生命要從兩眼中流出,它不叫也不動。
小貓沒再撲它,只試著用小腳碰它。它隨著擊碰傾側,頭不動,眼不動,還呆呆的注視著地上。但求它能活著,它就決不反抗。可是并非全無勇氣,它是在貓的面前不動!我輕輕的過去,把貓抓住。將貓放在門外,小鳥還沒動。我雙手把它捧起來。它確是沒受了多大的傷,雖然胸上落了點毛。它看了我一眼!
【名家散文隨筆】相關文章:
名家散文隨筆07-29
名家散文隨筆02-10
名家散文隨筆(10篇)02-10
名家散文隨筆10篇02-10
名家名篇散文經(jīng)典08-19
名家經(jīng)典散文摘抄07-23
描寫春天的名家名篇12-22
名家經(jīng)典散文朗讀篇07-22
寫母親的名家散文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