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新教育隨筆15篇
無論在學習或是工作中,大家都聽說過隨筆吧?有的可能還經(jīng)常寫隨筆?隨筆是過去社會較為流行的一種文體,語言靈動,婉而多諷。什么樣的隨筆堪稱經(jīng)典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新教育隨筆,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新教育隨筆1
于是,我馬上拿出一張皺巴巴的紙,對小朋友說:“雖然,顧不凡的紙皺巴巴的,但是老師還是喜歡紙張,因為這張紙已經(jīng)折了很多東西了!
下午,我拿出一疊用漂亮的掛歷紙裁剪的一疊紙,對小朋友說:“今天,我們用新的.紙,你可以隨便折什么,但是不可以弄爛,不可以撕破。”玩紙是小朋友很感興趣的事,對于托班的孩子真能折出什么物體還是真是有點困難的,一會越越跑過來對我說:“老師,我折了一個船!逼鋵嵍际撬麄儜{自己的想象瞎擺弄的每次我都一贊許的目標肯定了他們,但每次都叮囑他們:“小心點,不要弄爛了”十分鐘后,收上來的紙已是五花八門,破的、皺的、殘缺的……正當我想對破得不像樣的紙作出評價時,我的是身后傳來一和自豪的聲音:“老師,我的紙還是新的”我扭頭一看,真的一點折痕都沒有,一張嶄新的紙!看在和這張紙,我突然意識到犯了一個錯誤。
平時,總是強調教師提供材料,創(chuàng)造環(huán)境,讓孩子自己動手,自由探索,自由操作。現(xiàn)在,我雖然提供了材料,而“不要弄爛了”的要求卻限制了孩子使用材料的自由,限制了他們動手操作的自由沒,誒有動手操作,孩子怎能發(fā)揮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
于是,我馬上拿出一張皺巴巴的紙,對小朋友說:“雖然,顧不凡的紙皺巴巴的,但是老師還是喜歡紙張,因為這張紙已經(jīng)折了很多東西了。”
新教育隨筆2
今天,我園換了新桌椅,由于數(shù)量未到位,我班暫時用舊桌椅,吃過午飯,冬冬和燁燁問我:“老師,我們?yōu)槭裁床挥眯伦雷印⑿乱巫影。俊逼渌∨笥岩布娂妴栁遥骸笆前,為什么啊?”我想,這是教育孩子愛護公物的最好時機。于是,我就問:“是呀,為什么呀?大家想想,我們平時是怎樣對待桌子、椅子的,為什么新桌子、新椅子不愿到我們班來呀?”孩子們嘰嘰喳喳地說開了“肯定是不小心用鉛筆把字寫在它身上了!薄皩,還有畫畫的時候,用蠟筆畫在它身上了!薄斑有吃飯的時候把湯灑在它身上了!庇谑,我們一起總結孩子們對待桌椅的行為,并告訴幼兒,只要改正了,新桌椅還會愿意到我們班來的。
幼兒園的.孩子,有時候很好奇,總想在這兒畫畫,在那兒寫寫,愛護公物的意識不是很強,有時候覺得好奇、好玩,看到別的班級都換了新桌椅,都很羨慕,我想,這也是教育幼兒愛護公物的一個良好的契機。
新教育隨筆3
今天,小姑娘一萍早上來得特別早,而且一來幼兒園就在我和蘭蘭老師面前轉來轉去,我說:“一萍,你快把老師轉暈了,是不是有什么事要告訴老師啊?”小一萍也不說話,只是拉著自己的褲子笑,我這才注意,原來一萍今天穿了一條新褲子,一條藍色的牛仔褲,褲腿上還繡著一串紫色的葡萄。蘭蘭老師連忙夸獎一萍:“一萍今天真漂亮,媽媽買新褲子了!甭牭娇洫劊」媚镆荒樧院赖狞c了點頭,我突然想逗逗她就說:“一萍的褲子這么新,看老師的褲子都舊了,你給老師穿穿可以嗎?”小一萍立刻把小嘴一噘:“老師,你穿著小。還是不穿吧!焙,理由夠充足吧。
孩子的童言。也體現(xiàn)了孩子的智慧,由一萍的新褲子我想到了班里的鴻宇,鴻宇是個調皮的孩子,小腦袋也非常靈活,記得有一次中午吃雞腿,那是鴻宇最喜歡吃的',老師把飯分好了,小朋友們還在津津有味著吃著,鴻宇三口兩口就把雞腿吃沒了,他看到蘭蘭老師的飯盒里的雞腿還沒吃,就對蘭蘭老師說:“老師,把你的雞腿給我吃了吧?”蘭蘭老師問他為什么?他說:“你不知道老師,雞腿是辣的,我剛才吃了,可辣了。我不怕辣,替老師吃了吧!碧m蘭老師故意逗他:“老師也不怕辣,老師自己吃吧!毙▲櫽钪绷耍骸袄蠋煟紱隽,你吃了我怕你肚子疼,肚子疼要去醫(yī)院打針的,可疼了!碧m蘭老師被他的機靈逗樂了,把雞腿放他嘴了:“小饞貓,吃吧。以后可不許說謊,說謊老師就不喜歡了!毙▲櫽钪雷约旱挠嬛\被揭穿,不好意思的笑了。
這就是孩子,孩子的天真,孩子的可愛,孩子心中的智慧,源于他們純凈的心靈,這,也正是我們好多成年人需要好好學習的。
新教育隨筆4
怎樣讓新入園幼兒盡快適應幼兒園生活,對于剛入園的小班幼兒年齡基本上在2歲半至3歲半之間,年齡較小適應能力相對弱一些,有的幼兒在剛入園的第一天,他們有的會發(fā)脾氣大聲喊叫、哇哇哭鬧,怎樣才能避免幼兒的這種惶恐不安的害怕情緒呢?怎樣才能讓新入園的幼兒盡快適應幼兒園的新生活,熟悉周圍的環(huán)境并能和其他的幼兒友好相處呢?
1、家長幫助幼兒盡快適應幼兒園
入園前,家長可以先陪幼兒參觀幼兒園,讓幼兒熟悉周圍的環(huán)境,給幼兒介紹自己的老師并熱情接待,讓幼兒感受到老師的親切。也可以讓幼兒自己在園里玩耍,如滑滑梯、蕩秋千等,熟悉一下幼兒園的環(huán)境。讓他們感受到玩的樂趣,從而喜歡上幼兒園。
2、以游戲為主的活動
對于新入園幼兒以游戲為基本活動。把游戲與音樂相結合,不同的游戲中配上不同的音樂背景,在音樂的氣氛下,激發(fā)幼兒的高度興趣,讓幼兒在游戲中表達自我、抒發(fā)情緒,充分滿足了幼兒的'好動天性教育隨筆:怎樣讓新入園幼兒盡快適應幼兒園生活教育隨筆:怎樣讓新入園幼兒盡快適應幼兒園生活。通過游戲,幼兒們相互合作、友好相處建立濃厚的友情,這樣即消除了幼兒的不安和恐慌,又通過游戲轉移了幼兒對父母的思念,我們何樂而不為呢?
3、做好家園互動
教師對每位幼兒的詳細情況做好記錄,如:父母的姓名、電話等,對于那些不能盡快適應幼兒園生活的幼兒,教師可以請家長配合,了解幼兒的具體情況,找出相應的措施。如有的幼兒在幼兒園不吃不喝,可以讓父母不要給幼兒帶零食。久而久之,幼兒就會慢慢地適應幼兒園的飲食。
幼兒園是幼兒從家庭生活走向社會的第一步。在一個新的完全陌生的環(huán)境中,幼兒哭鬧、情緒不穩(wěn)定是普遍存在的。
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幼兒都能產(chǎn)生上幼兒園的樂趣,萌發(fā)愛上幼兒園的情感。更能從幼兒園中學到更多的知識。
4、操作中應注意的問題
教師要主動熱情,多與幼兒進行溝通。多擁抱幼兒,通過身體接觸讓幼兒產(chǎn)生對老師的依戀,通過喜歡老師來愛上幼兒。
剛入園的幼兒心靈是比較脆弱的,也更易鬧情緒,因此需要老師的特別照顧,用愛感化他們,讓他們感受到親人一樣的愛,讓我們?yōu)榱撕⒆拥拿魈煲黄鹋Π伞?/p>
新教育隨筆5
面對學生的錯誤,我們應該怎么做?
答:人非圣賢,孰能無過。犯錯誤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知錯不改。面對學生所犯的錯誤,我們要具體分析:是明知故犯,還是失誤所致?是主觀錯誤,還是客觀錯誤?面對不同的錯誤,就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了。以下是我個人的看法,愿能與君共分享。
首次犯錯,先講理后警告。如果學生在沒有意識到這是錯誤行為的情況下,對此,我們要進行說理教育。告訴學生這種行為的危害性的同時重申正確行為,并警告下次不能再犯此類錯誤了。班上的學生剛從小學升上初中,對初中生的行為規(guī)范并沒有多大意識,于是經(jīng)常不守時,不能安靜自習。例如:開學初的一星期,學生經(jīng)常在自習課時自由走動,要不借作業(yè),借文具,要不交作業(yè)。有一個走動后,就有很多一些人走動,導致整個課室鬧哄哄的。更重要的是:他們沒有意識到這有什么不對的。于是,我叫停所有人,告訴他們以后在自習課時,不能離開座位走動,以避免混亂。經(jīng)過我的強調后,第二天,只有一個同學在沖動下,還是走動了。直到接觸到我嚴厲的眼光時,才意識到自己犯規(guī)了。再三強調后,自由走動的現(xiàn)象就沒有發(fā)生過了。
明知道不該這么做,可是在虛榮心的誘惑,還是犯錯了。對此學生,首先要批評其明知故犯,然后告訴他虛榮心的危害性,最后警告學生,如果再犯此類錯誤,即將受到嚴厲懲罰。前幾天,班上的小軍在走廊里和同學聊天,其中有位同學刺激小軍說:“小軍,你敢站在樓梯欄桿扶手上嗎?我打賭你不敢!睘榱祟櫦懊孀,小軍二話不說就站在欄桿扶手上了,還在上面搖晃了幾下,同學們歡呼聲一片。恰好這一切被我看到了。我把小軍叫到辦公室里。首先,詢問他是否知道這是錯誤行為。他說知道。其次,就對他進行了嚴厲批評:批評他帶來的壞榜樣以及對自身的不負責任。同時,告訴他如何化解這虛榮心的誘惑。告訴他下次如果再犯同樣的錯誤,就將受到嚴厲懲罰。
面對喜歡說謊的學生,首先要給予充分的.信任和理解。并講解謊話的危害性。班上的小珍是個性格酷似男孩的女生,當全部同學都交完校服費時,她告訴我,她忘記跟爺爺拿錢了。好,沒關系,我可以幫你先出錢,你下星期再給我。下個周一時,她說校車來得太快了,以致于沒有拿到錢。又下個周一,她說錢放家里,忘記拿過來了。于是我無法淡定了,打電話給她爺爺,爺爺說她拿了校服費了。我找來了小珍,首先,詢問她的生活方式還適應么?衣服夠穿么?晚上會冷么?然后把之前她說的一個個借口重復一遍,詢問她這該怎么解釋?為何與爺爺?shù)脑拰Σ簧咸?并慢慢地說出謊話的危害性。最后,她終于告訴我:她把爺爺給的校服錢用來買輔導書了。并寫下了保證書:下周一定帶來校服費。在今天,她終于實現(xiàn)她的諾言了。
面對種種錯誤,我們少不了對學生的教育與指導,更少不了關心和耐心。希望我將總結出更多的方法與技巧。
新教育隨筆6
對于任何一個人來說,到了一個新的環(huán)境都會感到一些陌生,甚至無助。那么,我們來想一想對于一個一直在爸爸媽媽呵護下成長的孩子,離開爸爸媽媽的懷抱,來到一個陌生的環(huán)境,陌生的面孔,我們來想想他又會怎樣呢?我總結了一下,有這么幾種情況:一種是適應能力很強的,一點也不哭;一種是老師哄一下就不哭的;還有一種是怎么也哄不好的,一直哭的。孩子哭其實太正常了,因為他們覺得無助、無奈、沒有安全感,也可能覺得是爸爸媽媽不要他了,他們必然會顯現(xiàn)特別的焦慮,煩惱直至放生大哭。
綜上所述,新入園孩子的哭鬧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那么作為幼兒老師的我們,唯一要做的`就是讓他們盡量縮短哭鬧時間,以盡快進行正;顒。目前,問題已經(jīng)很清楚了,即如何讓新入園幼兒不哭鬧或者少哭鬧。那么,我想只要做好以下幾點,問題就簡單許多了:
一、家長在面對孩子入園時,應是積極的情緒狀態(tài),讓幼兒覺得幼兒園是安全的。
二、老師對孩子要熱情接待,面帶微笑,并用和藹的語氣與幼兒交流。要讓孩子覺得老師像爸爸媽媽一樣在關心、愛護他們。
三、帶孩子做一些他們感興趣的事(如:玩桌面玩具,滑滑梯等)。
四、讓幼兒找到自信心,對表現(xiàn)好的幼兒要及時的去鼓勵。
五、可以用小貼畫和小點心來安撫。
新教育隨筆7
新教育的路,曲折而漫長,思考、面對,重新出發(fā):
一、走著走著,別忘了當初為什么出發(fā)
xx培訓三年后,我依舊仍走在這條路上,用三個字來總結——不容易。
1、面對內心的迷茫,不容易。xx培訓的內容很強大,看似表面聽懂,其實有很多的東西是真不懂,最最關鍵的是明明懂得卻做不到,那時內心的那個迷茫、那種無力、那種黑暗……不斷地懷疑、反問,不斷地尋求答案,最終發(fā)現(xiàn)所有的答案都在自己內心時,才漸漸開始平靜、淡定、從容。
2、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不容易。處理人與物之間的關系不難,拿起過就可以放的下。但人與人之間因為摻雜了情感,就顯得格外復雜,心與心的距離有時就如天與地般遙遠。同樣一段文字,因解讀人的心里認識不同,會得出不同的解讀,也終于理解了校長培訓時說的那句話:如果上帝知道人類發(fā)明了文字,估計它會被氣死。
3、做到“風不停,樹應靜”,真不容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哪怕是新教育圈子也是一樣,同樣一句話可能會被解讀成各種版本,傳遍天下,原說話者也無法解釋,因為這一解釋,又將有各種不同版本的解讀,如此面對“風不!,只能做的選擇是“樹應靜”。
還好,我依舊走在這條路上,因為無論曾被他人如何誤解,或是被貼上多少標簽,我還是我——此心光明,夫復何求?!
再次反觀自己當初為什么選擇新教育?最初因拜讀校長博客中關于道德經(jīng)的解讀部分而癡迷,隨后參加的培訓及送女兒入讀新教育學堂,皆因自己缺乏做人的智慧,缺乏為人母、為人妻的智慧,缺乏與人相處的智慧,如此,依舊走在這條路上,我的目標是提升自己的做人智慧。
二、也許我們追求的不是幸福,而是追求幸福的過程
幸福是什么?沒有人可以概括出定義,因為它只存在于你的心中,沒有外在標準的衡量。同樣的一天,有人為賺到300元錢而感到開心,有人卻為捐贈300元而感到開心,有人因愛情而笑,也有人因愛情而哭,而我的女兒可能因為吃到一碗味道可口的蘭州拉面而倍感開心,那時那刻,她很幸福。然而幸福卻沒有終點和極限,就像沒有百分百純正的黃金,它僅是一種感受,當時當刻。
既然如此,新教育最具價值的應是追求的過程,而不是最終的結果,因為沒有結果。有一天,朋友問什么是新教育?我突然覺得很難回答這個問題,因為我所能概括的任何一個定義都不準確,也無法準確,我只能談談自己的經(jīng)歷與感受,在這個過程當中,我收獲了些什么,但這些都不是最終的答案,因為目標在遠方。
三、最重要的目標應該是“我想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
自從接觸新教育后,我就特別想辭職,曾經(jīng)因為工作的選擇而特別糾結,一方面來自家人的反對,另一方面來自于自己內心的不確定,不確定自己的“另類”選擇是否真的是自己真心喜歡的;有朋友說是因為我放不下現(xiàn)在工作所帶給我的種種名和利,看似對又好像不對,直到有天突然想明白一個道理,我的選擇目標是“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而不是選擇工作的種類,只要目標和方向是明確的,選擇什么樣的工作都是對的,因為工作的動力和方向就是你“成為”的方向,如此,糾結了三年的事終于放下了。
小x今年未被今日錄取,據(jù)說原因是孩子的目標感不強,剛聽到時還是有疑惑,如今也漸漸明白,目標清晰對一個人的重要性,教育中所提到的“喚醒”“發(fā)覺孩子的內動力”都離不開目標二字,一個人只有目標明確,才知道自己平常要做什么,也才有動力去自愿自發(fā)的做。
新教育隨筆8
綠綠的草地上,快樂游戲的一群人——漂亮清純的女生,天真可愛的寶寶,是姐姐帶著弟妹,還是多年前大雜院里的大帶?
猜出來了嗎?他們是快樂的幼兒教師和他的天使般的寶寶。
陪伴天使般孩子成長的幼兒教師們,沉浸在對自身工作熱愛和對自身教育天職的責任中。期望自己能培養(yǎng)出一個又一個小天才。期望孩子們在長大后有一對可以任他們翱翔的堅實的翅膀。因此,經(jīng)常在不知不覺中沉浸在對教案的反復推敲之中,以及抓緊點滴時間向孩子傳遞知識之中。
在繁忙的工作之中,他們習慣了站在教師的立場上思考問題,習慣了以成人的眼光看待幼稚的孩童。懷著成人的擔心,教師的責任心,他們不停的糾正孩子的行為。就這樣,一心為孩子好的教師,天天和一群盼望成長的孩子們“斗智斗勇”,有時還要承受家長的不解與埋怨。
究竟哪里出了問題?
“走進童心世界”這一響亮的口號,引導幼兒教師們重新反思,審視自己的教育工作。是呀,教育的發(fā)展,人類的進步。使教育者逐步改變著對教育的認識:從傳統(tǒng)的師道尊嚴,到尊重,理解孩子,把孩子看做一個完整的人,發(fā)展中的人。從一刀切的統(tǒng)一要求到因材施教。從片面的注重教師的主導作用到關注孩子的需要。強調教師的主導地位與孩子的主體地位并存。
觀念的轉變使教師們越來越關注孩子們的所思所想,期望通過自己對孩子細致的觀察,了解孩子不同的個性,興趣與需要。期望在對孩子充分了解后提供恰當?shù)膸椭。支持孩子的發(fā)展。并隨著孩子的發(fā)展需要不斷調整教育策略。使教師真正成為孩子的學習伙伴,共同解決困難的合作者,不斷學習的引領者。
在正確的教育觀、兒童觀引領下,教師們從新的角度開始了新的思考:我們的孩童時代是怎樣的?那時的我們最需要什么?什么事情令我們感到最快樂?是什么填滿了我們快樂的童年生活?
他們努力閉上眼睛尋找記憶中的童年,回想當年的情景,聆聽當時的聲音。當他們再次睜開雙眼,眼中跳動著孩童目光中的.晶亮與透明:“我小時候最愛玩跳繩,一下課就像劍一樣往外跑”“我小時跳皮筋最棒,大家都愛和我一頭兒”“我小時候一玩沙包就忘記回家,我媽一叨叨我就煩”……
是游戲填滿了他們快樂的童年,讓他們學會了與同伴交往,遵守規(guī)則,愉悅了他們的身心,使童年色彩斑斕。為了游戲,他們曾想盡辦法與嘮叨的老媽、嚴格要求的老師周旋。
現(xiàn)在他們長大了,成為了嚴格要求的老師,他們謹記成人,教師的職責,在遺失了自己童年之夢的同時,還煞費苦心的規(guī)范著孩子的夢,抹去孩子繽紛色彩中的不調和色,挑出孩子喧鬧旋律中的不規(guī)則音符。
與童年的親密重逢,使幼兒教師們感受到童年階段不只是成年的準備期,他們應該與孩子共同為其成年做準備的同時,使孩子盡情享受童年本身的樂趣。
于是出現(xiàn)了文章開頭那快樂的游戲場景:教師在游戲中感受了自己童年的“過去時”,理解了孩子童年的“現(xiàn)在進行時”。教師們在快樂的游戲中體會:以一顆童心去貼近童心,理解童心,以一顆童心來引導童心。
看著放下師道尊嚴的教師們,看著盡情玩耍和自己一樣瘋的教師們,孩子們開心的笑了,笑聲中,他們覺得老師變小了,自己長大了,老師是自己的“哥們”“伙伴”了!
家長朋友們,照片上孩子的笑臉打動您的心了嗎?您是否也和我們有著同樣的困惑呢?
請您也回憶一下自己的童年生活吧,想想自己犯下的可愛的小錯誤,想想兒時的自己對家長的評價和期望。
試著每天清晨給孩子一個天真的孩子般的笑臉,試著關心,關注孩子感興趣的事,試著和孩子們一起游戲一起學習,試著理解孩子們那幼稚可笑甚至是錯誤的想法。
家長朋友們,讓我們在生活中,在與孩子朝夕相伴的日子里,走進童心世界,尊重,理解孩子,成為孩子的朋友,伙伴和孩子共同成長。
新教育隨筆9
今天早上彤彤來上學,穿了一件很漂亮的綠色小紗裙,讓我眼前一亮,我笑瞇瞇的對她說,“彤彤今天可真漂亮啊,誰給你買的新裙子啊?”彤彤得到了夸獎,美美得笑著,還開心得轉了一圈……呵呵,孩子的快樂是很容易就得到的。這時候小琳也跑了過來,小腿夾得緊緊來回蹭,我趕快催促到,“是不是想小便了。口s快去吧!毙×湛戳丝次,慢吞吞的走進了廁所……
早操的音樂響了,小朋友們要出去做操了,小琳又跑到我面前,膝蓋碰在一起蹭了蹭,我問“怎么了?不是剛去小便的嗎?”小琳低下頭說:“老師,看我的新褲子!”啊,原來是這樣啊,小琳是看見我夸彤彤今天穿了一件新衣服很漂亮,而自己穿的新褲子沒被發(fā)現(xiàn),失落了好半天呢。哎,瞧我,怎么這么粗心啊!我趕緊抱著小琳說,“呀,老師剛才沒看見,呵呵,小琳今天的褲子真是好漂亮啊!毙×遮s緊開心的說:“是爸爸買的!”
孩子的.純潔、天真、可愛對我有很深的觸動,孩子的成長過程只有一次,我們需要多聽孩子的聲音,給予孩子尊重、信任與鼓勵,還有,我們的贊許和愛!
新教育隨筆10
新學期開始,班里來了一名新小朋友,名字叫玥玥,入園時她媽媽告訴我玥玥和班里的夢婷認識,讓我安排座位時兩人挨著,我考慮到孩子剛接觸一個陌生的環(huán)境,身邊有他認識的朋友,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她適應新的環(huán)境,于是就決定利用兩人的親密關系,讓她盡快適應新的班集體生活。
接下來的事正如我所料想的一樣,夢婷成了玥玥在幼兒園的重要依戀對象,兩人幾乎形影不離,從早上入園到離園,一日生活中的所有環(huán)節(jié)兩人都在一起,除了夢婷,玥玥從來不找其他的小朋友玩。一段時間下來,情形未見絲毫的'扭轉,看得出,玥玥的依賴性成了孟婷的負擔,我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忽然想出一個好主意:
為了讓玥玥體驗與其他小朋友交往的樂趣,我在班里開展了“朋友越多越快樂”的活動,活動一開始,我問其他的小朋友:“XXX,你的好朋友有幾個,他們是誰?”待幼兒說出后,再讓幼兒和好朋友表演一個節(jié)目;孩子們對此活動表現(xiàn)出了極高的熱情,快樂極了。當我問到玥玥時,我故意提高聲音用不屑的語氣說:“玥玥,大概你的好朋友只有孟婷一個人吧!只有一個好朋友可不夠啊,太少了,其他小朋友可有很多好朋友呢”!只見玥玥急切地分辯說:“現(xiàn)在,永泉、若寒、魏晨……也是我的好朋友了”,我連忙接過話茬說,那你還不趕快邀請你的好朋友上臺來表演節(jié)目……
活動末了,我順勢播開錄音機,里面?zhèn)鞒隽恕杜笥言蕉嘣娇鞓贰返母枨,孩子們隨著歡快地樂曲邊唱邊舞蹈,這時我朝玥玥看過去,發(fā)現(xiàn)她正朝著我笑呢,笑容是那么燦爛。
新教育隨筆11
每學期要完成學期班級計劃、主題活動計劃、周計劃、每日活動計劃,每周兩次活動反思、兩個觀察記錄,學期總結;幼兒成長檔案中的圖文收集與制作;還有學期中好課設計、案例論文撰寫參評、課題研究;后來又增加了微信平臺發(fā)布、美篇制作……為了應付這些工作,我曾經(jīng)身心俱疲,每天都在"寫作業(yè)還債"中煎熬著?勺屛移婀值氖,在同一個單位,完成同樣的工作,有的老師工作任務比我還重,她們卻能應付自如,甚至有位老師的文章還頻頻獲獎。這究竟是怎么回事?我抱著請教之心與她交談,終于取得真經(jīng),F(xiàn)在,我也能做到熟能生巧、運用自如了。這里,愿與老師們分享。
用巧勁做雙贏的事兒--觀察先行
教師的案頭工作種類繁多,要求各不相同。其實眾多工作猶如一張蜘蛛網(wǎng),看似凌亂卻有章可循。就如我們每周要完成2篇觀察記錄,一個月就是8篇,一學期按4個月計算,總量就是32篇,而這32篇觀察記錄就是絕大部分案頭工作的"主線"。我會根據(jù)班級孩子的發(fā)展和自身的興趣,結合自己的學期觀察工作重點,進行系統(tǒng)有目的的觀察,而這些觀察就是我個人課題研究的素材來源。我只要堅持完成高質量的觀察記錄,我的案例、論文、課題研究的素材就在其中了。由于有真實鮮活的案例,我的案例、論文可讀性增強了,獲獎幾率也提高了。觀察先行,核心引領,是一條既能完成園里交給的工作任務,又能提升自己專業(yè)能力的雙贏之路。
用巧勁做出彩的事兒--事事相連
圖文并茂的美篇,能夠生動形象地展現(xiàn)我們對一個主題、一個活動、一個精彩瞬間的敘述與解讀,而事無巨細不加規(guī)劃胡亂制作的美篇,則反映出教師缺乏專業(yè)的思考,家長看了只會拉低對我們的專業(yè)評價。所以,我很重視美篇的制作,將其等同于一個案例的寫作。于是,案例與美篇有了很好的銜接。美篇發(fā)布后會有各個層面的人員給予信息反饋,我則根據(jù)大家的反饋意見,對原有案例進行新一輪的梳理、修改與完善。
用巧勁做重要的事兒--統(tǒng)籌規(guī)劃
對教師而言,需要以統(tǒng)籌的理念將案頭工作進行整體規(guī)劃安排,在完成工作任務中力求有所收獲,助推專業(yè)成長。而對于幼兒園的管理者,如何幫助教師走上一條案頭工作統(tǒng)整規(guī)劃之路,讓新媒體為教師的日常工作錦上添花呢?
1、對不同類型教師提不同的要求
對于成熟型、研究型的.教師,他們已經(jīng)具有一定的主動統(tǒng)整規(guī)劃能力,可以自主完成案頭工作;而對于新教師和成長型教師,則需要借助園部的頂層設計,幫助其慢慢養(yǎng)成自主規(guī)劃能力。園部可以根據(jù)學期需要完成的觀察聚焦、反思聚焦、計劃聚焦等,梳理學期案頭工作,結合教師個人興趣,幫助其確定學期撰寫的聚焦點,鼓勵督促新教師、成長型教師圍繞學期聚焦點做日常工作的有心人。如我園結合幼兒園的工作重點,將教師的觀察記錄主要聚焦到自主游戲(戶外自主運動和自主游戲)、美工區(qū)觀察、生活室活動幾個觀察點,教師可以選擇并確定自己的深度研究點進行跟蹤觀察研究,做有用之事。
對于量可做些調整,如本學期一共23周,去除國慶和開學一周,還有21周,共42篇觀察記錄要寫,而我們只要求教師完成3個系列中36篇觀察記錄即可,因為環(huán)境中體現(xiàn)兒童深度學習的內容也是教師的觀察記錄,專用活動室中的觀察也是觀察,總量達標即可。
2、美篇制作求質不求量
案頭工作的化散為整、積少成多的統(tǒng)籌管理,可以讓教師對學期工作做到心中有數(shù),不至于忙中出亂而出現(xiàn)毫無質量可言的文本資料。
對美篇制作,園里不做太多硬性要求,教師可以在一個主題活動結束后制作,也可以在一次精彩活動后制作,還可以在一個系列活動后制作。當然,一定要是孩子活動的真實記錄,要有教師的真情實感,要有理論與實踐的思考感悟。對于發(fā)布的美篇,園部會先進行審閱,對質量進行把關,讓美篇成為教師展示自我專業(yè)素養(yǎng)的平臺,而非任務完成之地。
新媒體的運用雖然給工作帶來了一些小煩惱,但只要我們管理層與教師有一個統(tǒng)籌規(guī)劃的思路,相信頂層設計一根線,定會織就教師的專業(yè)成長之網(wǎng)。
新教育隨筆12
我回到家剛開電腦就發(fā)現(xiàn)有家長在群里問:老師聽我家軒軒說明天要買新衣服、新鞋子、新玩具、還有好吃的帶到幼兒園來,我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所以來問一下老師?接著其它家長就展開了激烈的討論,有的說:老師沒發(fā)過信息就是沒有的事。有的'說:我家兒子回家也說了要買坦克,別的玩具都不行。還有的家長說:打電話問老師。
看到這里我有點哭笑不得,因為明天就是家長開放日了,在放學之前班級里徐老師給小朋友做了了預防教育:“明天爸爸媽媽,要來看寶寶在幼兒園里怎么生活、學習,但是寶寶吃飯的時候,爸爸媽媽就要走了,小朋友不能哭,因為爸爸媽媽要去上班了,去賺錢給你買新衣服、新鞋子、新玩具,所以你們表現(xiàn)要棒一點。”沒想到有的小朋友回家既然會回家去對媽媽理直氣壯說:“”老師說了明天要買新衣服、新鞋子、新玩具”。在對群里的家長進行了解釋之后,家長明白了真相說到:“差點上了我家小子的當。幸好我到群里來問一下。”
這個小插曲也引起了我的反思,小班的幼兒由于年齡問題往往會分不清現(xiàn)實與想象,理解能力也不是很強,有時候會把老師說的話只聽一半,學到家里,家長聽到了有時會信以為真,有時候認為孩子撒謊,其實孩子的心理特別讓他們容易記住自己感興趣的事物。同時這也給我們的工作提了個醒。讓我們更加注意小班孩子的心理特點加以引導。
新教育隨筆13
午休后,我拿出一疊紙對小朋友說:“今天我們用新的紙,你可以隨便折什么,但是,不可以弄爛,不可以撕破,”玩紙是小朋友很感興趣的事。瞧,一會張樂跑過來告訴我:“老師,我折了一個大元寶,”一會浩然跑過來告訴我:“老師我折了一頂帽子;每次我都以贊探的目光肯定了他們,但每次我都叮囑他們:“小心點,不可以把紙弄爛”十分鐘后,收上來的紙以是五花八門了,破的、爛的、殘缺的….正當我要對那幾張破得不像樣的紙作評價時,我身后傳來一個自豪的聲音:“老師,我的紙還是新的”我扭頭一看真的,一點折痕都沒有,一張嶄新的紙!看到這張紙,我突然意識到我犯了一個很大的`錯誤。
平時,總是強調教師提供材料、創(chuàng)作環(huán)境,讓孩子自己動手,自由探索、自由操作,現(xiàn)在我雖提供了材料,而“不要弄爛了”的要求卻限制了孩子使用材料的自由,限制了他們動手操作的自由,沒有動手操作,孩子怎能發(fā)揮主動性。
于是,我馬上拿出一張皺巴巴的紙,對小朋友說:“雖然李佳佳的紙是新的,但我還是喜歡這張紙,因為這張紙已經(jīng)紙了很多東西。
新教育隨筆14
言傳身教——爸爸媽媽首先要學會等待,才能讓孩子學會等待。爸媽性子急躁,孩子長大后可能會存在畏怯或霸道等情緒問題。
孩子能做的事情讓孩子做——有些爸爸媽媽寵孩子,對孩子的事一切包辦,往往造成孩子缺乏耐心,而且孩子失去了學習和鍛煉的機會(包括犯錯誤的機會),慢慢的孩子就失去了求知欲,遇到問題信心不足,就會急躁。孩子一急躁,爸爸媽媽在旁邊也著急,為安撫孩子便全權代勞了(事實上,這是潛意識解決爸媽自己的焦慮的行為),惡性循環(huán),孩子就失去了耐性。孩子的.事情交給孩子,讓孩子獨立解決問題,無論是誰都不喜歡困難的問題和費力的事情,但是看到孩子做得慢或不能做出來而告訴孩子怎么做永遠是錯誤的,應當培養(yǎng)孩子獨立解決問題,給孩子犯錯誤的權利。讓孩子做自己喜歡的事——父母應當讓孩子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并對孩子給予關注和鼓勵。看到別人的孩子學鋼琴,也把自己的孩子送入學琴班;看到別人的孩子學圍棋,也把自己的孩子送入圍棋班。這樣只會讓孩子感到厭煩。當孩子對某種學習確實有興趣時,給孩子創(chuàng)造機會,使其潛能得到充分發(fā)揮。
玩益智玩具——讓孩子玩一些具有開發(fā)智力功能的玩具,例如積木類。一個個小木塊堆積在一起組成不同的形狀,在這個過程中鍛煉了孩子的耐性。此外,剪紙同樣也是一種培養(yǎng)孩子耐性的好方法。沿著畫好的線小心地裁剪,自然而然地鍛煉了孩子的耐性。
多玩團體游戲——與單獨玩相比,多玩一些團體游戲可以使孩子養(yǎng)成遵守規(guī)則的習慣,在游戲等待的過程中,鍛煉了孩子的耐性和團結協(xié)作精神。
讓孩子做適合他/她,稍經(jīng)努力就能完成的事 ——孩童時期是孩子的自信心養(yǎng)成的時期,給孩子做合適的事情,讓孩子經(jīng)過努力就能完成,從而獲得成就感。對于沒有耐性的孩子而言,一開始就接觸較難的東西,會使孩子喪失學習興趣。如果從簡單的入手,等孩子能很好地理解時再稍增加難度,這樣一來,孩子在一點點獨立完成自己的工作和學習的過程中便逐漸提高了耐性。
新教育隨筆15
每年九月,幼兒園都面臨著一批新嬰幼兒入園。在最初的幾周,教師都會花費很大的精力去指導、幫助他們順利渡過入園適應期。這期間,語言是我們指導的重要手段。
對待新入園的'幼兒,我們不僅在用語上要充滿愛心,在細心照顧孩子的同時一定要多說、反復說,讓孩子熟悉教師的語言,要善于改變用語方式。可以通過跟老師做一些互動的手指游戲、音樂游戲或兒歌朗誦,用積極生動的肢體語言吸引幼兒注意,使他們暫時忘記對父母、親人的依戀,參與到活動中來。
要讓幼兒從獨享玩具到和同伴分享玩具,從隨意性生活到有規(guī)律生活,教師的主教語言往往應以引導性語言為主、規(guī)定性語言為輔。我們應該著眼于幼兒的即時興趣和現(xiàn)有水平,并設計一些教育情景引發(fā)幼兒的積極思維,從而主動地參與到教育活動中來,培養(yǎng)良好的常規(guī)習慣。
總之,我們的語言就是讓孩子們轉移注意力,緩解他們的焦慮情緒,為以后的教育有良好的開端。
【新教育隨筆】相關文章:
新的夢想隨筆03-03
新的開始隨筆02-26
經(jīng)典悟新現(xiàn)代隨筆03-15
新的開始隨筆散文03-28
新班主任隨筆03-05
新如果篇的隨筆散文03-30
新的開始隨筆9篇07-08
新的開始隨筆(9篇)07-08
新的開始隨筆(精選15篇)08-16
新保育員隨筆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