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隨筆作文匯總七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隨筆作文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隨筆作文 篇1
當我們赤裸裸的來到世上,帶著一顆赤子之心來到這世上。這就有了第一個問題——我們?yōu)槭裁匆獊淼竭@世上?我們又是什么東西?如果我們來到這世上是必然且我們又可用“人”來詮釋。那就有了如下問答:我們來到這世上做什么,我們這樣的狀態(tài)又被稱為什么?活!那活著做什么?我們又為什么活著……
當我們虔誠地祈禱感謝宇宙讓自己來到這世上時,卻不知道我們的出現(xiàn)只是宇宙蒼茫之界,似有零星灰塵的一角,我們的出現(xiàn)可能是一次意外,又可以是宇宙在因長年寂寞而創(chuàng)造的玩物。我們的赤子之心被這社會所污染時,我們似乎有了答案,卻又有了答案。此時的`答案又是“名,利”二字。此時所謂的道德之觀又開始束縛著我們,此答案又被篡改,為“幫助”二字,名利者,私人也,助人者,善也。此乃所道德之評,千古以來,時代變,人變,道德也亦變,所以無定之答,此題又亦無解。錢財如塵煙,一揮即散,名利如夢境,夢醒皆無.道是無道卻有道,義是無情卻有情.道由時生,義由人生,天地生于混沌,人生于淤泥.所以無道無義.為何存者?此無解! --------
隨筆作文 篇2
暑假到了,思念濃重了。
如果記憶能抹去,是否影子就消失了;如果記憶消失了,我們是否就不在思念了?所有的悲傷,總會留下一絲的線索;所有的遺憾總會留下一處完美的角落。也許記憶消失了,我會停止一個人的思念。但是,孤單,是給自己一個屬于自己的空間;孤單,是陽光下慢慢遺忘一件事,閉上眼睛,會拾起很多瑣碎;睜開眼睛,放下一切繼續(xù)生活..........一個人的思念不正是這樣嗎?很多繁瑣之事相結相合,也許在一個人的中,會讓我們懂得更多。
生命的緣分,向來是許都的不經意拼奏而成。也許模糊的印象。徐徐漫上心頭,鮮明的不能輕視,青春的路上有快樂也有無奈,可是我們也要往前走。每個人來到世界上多要經歷很多的痛苦的權利只能將生命繼續(xù)下去,是呀!夜深人靜,突然想起了美好?墒切褋碇螅篮靡巡辉儆。但是一個人的思念,只是深深的思念,奈有許多的不愿,總有許多的不愿,總有繼續(xù)的無奈與惆悵。
秋天,草地上一片寂靜,蕭瑟冷清。大地上積滀了落葉,枯敗的葉子蜷縮著,如一張張滿是皺紋的臉向上望著。四下靜躺的一切都那個是無精打采的.,凌洌干燥的寒風暗示著這個季節(jié)并不屬于脆弱的生命。
一片落葉會驚動整個樹林,一朵過眼的云朵會叫醒一世的滄桑。一個不經意的舉動會勾起我無限的思念,一個無助的眼神會喚醒我苦藏已久的心靈。也許一個人的思念總會在不同的時間,環(huán)境中實現(xiàn)。
一個人的思念。是孤獨別有一翻滋味的甜點,常常有一種莫名的恐懼,,自己永遠都是被動的,真害怕對一個人的思念會在我的心中點點逝去。思念,是一杯濃濃的酒,總會在舉杯時散發(fā)出醉人的芬芳。生命的旅程誰都是過客。
隨筆作文 篇3
參加工作以來,我一直堅持讓學生寫隨筆,但每每因不堪重負而中途夭折,或被學生同化以致于敷衍應付。隨筆,作為一種自由寫作,理應受到學生的喜歡,但為什么學生熱情不高?我逐漸明白,是我們的反饋環(huán)節(jié)出現(xiàn)了故障。即使教師作了精批細改,也只是單向反饋,而沒有互動交流,更沒有全體師生參與的共生對話。反饋的簡單化,逐漸挫傷了學生的寫作熱情。為解決這個難題,我在兩個班創(chuàng)辦了《陌上花開》,效果頗佳。
具體做法如下:
每次周末,我的學生只有一份固定作業(yè):一篇隨筆。周一上交后,我會以最快的速度瀏覽,從每班各挑出8—10篇有發(fā)表潛力的隨筆,將隨筆本發(fā)還給他們,并寫上修改建議。這些同學在周三放學前將修改后的習作交給我,最終再由我確定發(fā)表的篇目,讓學生利用周末時間輸入電腦,下周一交電子稿。我負責將電子稿里的文檔匯集在一個文檔里,排版,在學生校對后送印。每周三,《陌上花開》與兩個班的學生見面。我再根據每期文章特點,相機點評。
《陌上花開》的制作可以簡單歸結為六個步驟:“一挑,二改,三定,四錄,五印,六評”。這樣會不會增加教師的負擔?我的體會是:不會。教師從之前的逐篇批閱,到現(xiàn)在的瀏覽全部、詳批數(shù)篇,時間并未多花;而且,排版時的粘貼、分欄,也不太費時。
老師的負擔不會增加,學生的寫作狀態(tài)卻得到了明顯改觀:越來越多的學生不再對隨筆冷漠以對,而是充滿期待,尤其是發(fā)表者的隨筆本發(fā)下后常會引來羨慕的目光。越來越多的學生不再敷衍了事,而是用心寫作,甚至為發(fā)表而三改、五改。越來越多的學生為了提高寫作水平,而愛上了讀書……
《陌上花開》會不會成為寫作尖子生的展示臺、寫作困難生的傷心地?我認為,只要教師把握好評選尺度,幾乎所有的學生都能寫出達到發(fā)表水平的隨筆。我的評選尺度就是每期報紙頁眉處的十二個字——“做真人,說真話,抒真情,發(fā)真論”。這個標準,是每位學生用心努力能夠達到的。其實,我在評選時,有時會“偏袒”一些寫作困難生,只要他們的隨筆接近發(fā)表水平,我都會盡力幫助他們,促其發(fā)表。在學期快結束時,我還會推出一期“增刊”,給未發(fā)表的學生提供發(fā)表空間。每期報紙約6000字,文章篇數(shù)約10篇。一學期近20期報紙,能給所有發(fā)表愿望強烈的同學提供機會。前些日子,我對《陌上花開》前二十期的發(fā)表情況作了統(tǒng)計,幾乎所有學生都發(fā)表過,發(fā)表最多的達15篇。
寫作素養(yǎng)的鑒定途徑是多樣的,即便是應試成績,也能反映出學生寫作素養(yǎng)的變化。學期結束,我所教班級的作文平均分遠高于平行班級;一學期以來,有多人次在各級各類作文競賽中獲一、二等獎;《陌上花開》上錄用的文章也能頻頻見于各級刊物,目前已有十多篇公開發(fā)表。 依托《陌上花開》,我的隨筆化作文教學煥發(fā)出無限生機。審視我的作文教學實踐,發(fā)現(xiàn)它在有意無意間向作文教學的“原點”逐漸靠近,體現(xiàn)出對某些理念的自覺踐行。
第一,養(yǎng)護學生的言語生命本性,讓每一個內在生命健康生長。
在人本主義心理學和存在主義哲學的背景下,潘新和先生提出:“語文教育,不應只指向人的生理需要和社會需要,而應指向人的生命本體的人性、人心、人格的養(yǎng)育,順應人的言語本性,張揚人的`言語天性,指向表現(xiàn)、創(chuàng)造、發(fā)展的言語人生、詩意人生!毖哉Z生命本性的養(yǎng)護,是對學生的真正尊重,是對人的終極關懷。
隨筆的寫作遵循“三自”原則:文體自選,立意自定,題目自擬。擺脫束縛后的隨筆寫作呈現(xiàn)出“萬類霜天競自由”的繁盛景象:就文體而言,有古體詩、雜文、小說、劇本、賞析類文章……就題材而言,有追懷過往、關注校園、品評時事、暢談藝術……也許大部分隨筆還存有瑕疵,但學生稚嫩、自由的筆觸,清新、樸實的語調,展示出一個個生機盎然的真實生命。由于學生間的言語差異,每位學生所選擇的文體類型、語言風格都是不同的。我鼓勵他們寫“放膽文”,就是對言語生命本性的呵護。
第二,關注學生的言語生命動力系統(tǒng),幫助學生自我實現(xiàn)。
每個生命都有著言說的欲望、傾訴的需求。潘新和先生說:“人的言語表現(xiàn)的需要——言語生命欲求,是潛伏在人的生命中的最本真、最活躍、最積極的動機。言語創(chuàng)造欲和言語上的自我實現(xiàn),使人所以為人。”我在隨筆化作文教學中搭建《陌上花開》這一發(fā)表平臺,使不少學生體驗到“自我實現(xiàn)”的快樂,從而激發(fā)了言語生命的內在驅動力。
第三,互勵共生,激蕩起每個生命的言說欲望。
俄國作家康·帕烏斯托夫斯基說:“幾乎每一個作家都有自己的鼓舞者、自己的守護神,后者一般也都是作家。只消將后者的書看上幾行,自己立刻就想寫作了。某些書仿佛能迸濺出瓊漿玉液,使我們陶醉,使我們受到感染,敦促我們拿起筆來!边@段話固然談的是作家的創(chuàng)作,但對學生寫作同樣適用:找到自己在寫作上的“鼓舞者”、“守護神”,每個學生的寫作欲望幾乎都能被激發(fā)出來。作文的“不可教”,并不意味著教師的“不作為”。給學生營造良好的寫作空間,幫助他們找到自己寫作的“守護神”。
第斯多惠說,教育不在于教給學生多少知識,而在于喚醒、激勵和鼓舞。作文教學的奧秘,或許正在于對學生言語生命的“喚醒、激勵和鼓舞”。營造一個良好的氛圍,讓每一個言語生命在相互感召中走向共生,這不僅能實現(xiàn)生生共進,而且能促使師生雙贏。受學生的推動,我也會偶爾在《陌上花開》上小露兩手,而這也會反過來推動學生的寫作。至今,《陌上花開》已有二十四期與我兩個班的學生見面了,有《陌上花開》陪伴的日子,生活特別鮮亮,
隨筆作文 篇4
如果到達流年的盡頭,還能勾著小指一起走嗎?
——若惜
其實,我一直想說可以,但卻說不出來。現(xiàn)在,還有人問我,機會只有一次,不把握就不再,信嗎?我會毫不猶豫的相信的。
若惜,不知道我現(xiàn)在該如何懷念你了;蛟S,只有遺忘才是最真實的?晌夷軉?
每一次,在夢中閃過,讓身影在記憶中更加的鮮明。果然,勉強的'微笑也無法忘記傷痛著的遺憾的。
開始獨自在城市行走,喧囂吵鬧,開始麻痹了神經。也開始忘記做夢的感覺。是一件好事吧。
閉上眼,只剩下朦朦朧朧一片,再渾渾噩噩天明,仍然一身疲憊。我不喜歡這樣,但還是如此的活著,如此的習慣著。對此,是該說生命力頑強,還是該說我是一個卑賤的人呢?
不想討論太多,想的多,總會讓人煩躁的。睡吧!
似乎在一夜醒來,春也深了,可愈發(fā)讓我昏昏欲睡。果然,還是春天才是最適合睡覺的。睜著迷糊的眼睛,看見氤氳一片。似乎是半睡半醒。也仿佛一陣大霧,讓天地陰翳起中。讓我想起一句古文的大概:就是說人本由元氣所來,死后歸于元氣云云!
我想,是春天溫濕的天氣使然吧,在眼睛打架的同時,也讓頭腦呆呆的。不知情者,會說我在欣賞著春天?墒,我哪有這么高的格調呢?對此,只能汗顏一句:過獎!
不可否認,我的確是一個奇怪的家伙?蛇@又有什么呢?全世界還不是瘋狂著!
算了,還是睡吧,只有夢中的天才是天天天藍的!
隨筆作文 篇5
不覺地,夜來了,大地被黑幕籠罩著,給人一種另類的歡欣,一種特別的舒適和非常的愜意。
一顆流星隕落……
我愛放縱。在家,我常常光著腳丫,因為我不愿意被束縛著。許是天生的輕狂,我向往流星,不被約束。雖是短暫,卻在人們心中留下普通星星所留不下的永恒――美麗。這種美很特殊,也很狂野。
風吹來,“呼呼”地嘯著,風是流浪者吧,是天堂的流浪者,是詩篇的放牧者吧!
更喜歡流星的美麗,飛逝了自己,留下了美麗和光輝,這不是浪費地揮霍,卻是另一種永恒的奉獻。
“鋼筋和水泥叢生在田野里,純真即將荒蕪在這城市里,一顆等待被關懷的心靈,我們奔波中尋覓……”
是啊,人間是喧囂的.,哭過、笑過、酸過、苦過、痛過……如今累了,我想,應該休息了。
可是我畢竟是塵埃之中的一粒小沙,所以我愛飄,在人群之中飄,我愛飛,像蝴蝶一樣,自由自在……
也許,當我飛到盡頭的時候,我也就領悟了一切……
隨筆作文 篇6
盛夏,各家的窗子都開著,所以,每當下樓走過外樓梯的拐角處,我就會聽見噼噼啪啪的發(fā)牌聲,隔著朦朧的窗紗打眼稍稍一溜,就會瞧見有人正在修筑長城——打麻將是也。他們中有我熟悉的,也有我不認識的,其人員雖常有變化,有一點卻不會變,那就是麻友們開戰(zhàn)的鐘點比上班還準時。其日復一日之流連,竟一邊訴苦說打出了頸椎病,一邊還是電話頻傳,上陣踴躍。放眼今日之大江南北,長城內外,那些大大小小冠以老年活動中心的`場所不用問,一定是麻將牌場。正是:海國有天皆麻壇,江城無地不牌聲。無怪有人戲曰:正經人那有不會打麻將的!
我不好此道,甚至連牌上那刻著的,什么條子、什么萬、什么東風西風之類的東西,我也看不懂!當然,更多的原因還是我不想看懂。此念何來?說來話長。二十幾年前麻風興起之時我就職于某部門。那時單位里有人就玩麻將,令我不解的是:其麻將之戰(zhàn)必計之以銅,而多數(shù)情況又是麻局連著飯局的他們,一到飯桌必互對輸贏。結果必是輸贏不對賬,必是爭執(zhí)大起,以至于至弄得面紅耳赤,酒都吃不消停。我心下疑惑,玩得起怎么就輸不起?又何多報輸而少報贏?若此戚戚,誠信安在?而情分不是越打越薄嗎?自那時起,我對麻將就避而遠之!而后,為仕途風氣所迫,有時還真就得違心地逢場作戲一番,所以,我就曾多次被同志們拉上牌桌并熱心相教:怎么抓牌?怎么打骰?怎么吃?怎么叉?何為和?可我就是一直學而不會。
其興盛焉!其源而何?開始,我還以為麻將是舶來品,一查百度,竟為國貨!詞條大略為:麻將起源中國,史溯千年,清朝中葉定型。有人說麻將基本張數(shù)為108張,代表水滸里的108位好漢。 也有相關資料記載,江蘇太倉積稻谷。糧多雀患頻生,官吏為獎勵捕雀,制籌牌以記雀數(shù),籌牌所刻符號數(shù)字,既可觀賞游戲,也可作兌獎憑證。所謂護糧牌是也,因其玩法、符號和稱謂無不與捕雀有關,故稱之為麻雀牌。還有人將麻將玄說為儒釋道,天地人,合而為一的產物。曰:餅為坤, 條為乾,萬為眾生萬物。天地人、日月星為三生萬物之終極。四人四方為四季,十二張牌為天干,加一天或地牌,每人十三張,按順時針方向抓一打一,天地成牌而為和。
詞條所載其源長矣!于興嘆之際,我不得不承認先人玩物心思之縝巧!不得不說這也是一種文化!多虧有了它,否則,當下跳完了廣場舞的大媽和晨練結束的大叔們,情寄何處? 看那四四方方 似天井更似四合院的麻將格局 非封閉之產物而何?當今世界,能夠和國際象棋相比的高雅游戲是圍棋、象棋而非麻將 。但國人的最愛卻恰恰是麻將,改革開放任重道遠矣!
隨筆作文 篇7
生活是一襲華美的袍,爬滿了蚤。張愛玲如是說。生命中有令人欽羨的歡樂與和美,更有許多不為人知的難過及傷悲。只因勇氣的列車沿著歷史的軌道流放千年,才令一代一代九州兒女有了不論成敗的超然和不墜青云之志的傲岸。如此循環(huán),壽終正寢。
流放勇氣,臨摹項羽的雄心。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著一身勇氣,品一壺香茗,讓思緒駕一匹追風的快馬,盡覽秦漢的歷史與風流。英雄的身影,在軍營中搖曳,映射著西楚霸王勇氣的光輝,不絕如縷的《垓下歌》,英雄末路,如怨如慕,余音裊裊。他更覺無顏見江東父老,于是一道青光閃過,刺眼的腥紅凝結著霸王堅定的勇氣,幻化成無限的'悲惆,模糊了代代霸王端正的容顏。
流放勇氣,輕撫莊子的博心。水擊三千里,一句“吾將曳尾于涂中”,勇敢地放棄了世人艷羨的權利和功名。蠅頭微利,蝸角虛名,在一個有著斥鷃和蝸牛的田園世界里,盡情感受著大鵬直上九萬里的逍遙。面對奴顏媚骨,高官厚祿,他拂袖而去,我無意間觸摸到了他的衣襟,一陣空靈靜謐之氣直撲我的心底。莊子用無為的信條詮釋了勇氣的光華,延續(xù)了他天人合一的崇高追求,完美了他放歌自然的灑脫一生。
流放勇氣,聆聽譚嗣同的決心。在封建專制的層層磐石重壓之下,任俠精神一直都在,有增無減。變法之中,他比同輩人更多堅決,更多果敢。一句“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便氣貫長虹,胸懷浩然!苯裰袊绰動幸蜃兎ǘ餮,此國所以不昌也,有之,請自嗣同始“更是碩長傲骨,遺世獨立,亭亭燦爛了整個大清王朝大勇之氣,演繹出屬于他自己的豪勇星空。
流年如絮,勇氣已不知不覺搖擺成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必修課。它令我在褪去了稚氣,香消了依憑的同時,仍然能夠泰然處之地對待生命中每一場席卷而至的風雪,虔誠如嬰,心心念念的都是每一枚擊中我內心的小小的夢。
作為農大之子,我們也必定手擎流放千年的勇氣之炬,像滾滾的車輪,一路向前,勇定乾坤,厚生豐民。讓世人知曉,我泱泱農大,定不負中華……
【隨筆作文】相關文章:
隨筆-隨筆作文03-20
隨筆作文10-21
隨筆作文10-21
隨筆作文10-21
隨筆作文10-21
隨筆作文10-21
隨筆作文10-21
隨筆作文10-21
隨筆作文10-21
隨筆作文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