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明節(jié)隨筆 推薦度:
- 清明節(jié)隨筆 推薦度:
- 清明節(jié)隨筆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清明節(jié)隨筆精選15篇
無論是身處學(xué)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聽說過隨筆吧?有的可能還經(jīng)常寫隨筆?隨筆最重要的是是表達出作者的意圖,傳達心情、感悟、觀點...就像與鄰家談心般輕松。為了幫助大家更多的了解隨筆,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清明節(jié)隨筆,歡迎閱讀與收藏。
清明節(jié)隨筆1
又是一年清明時,起風(fēng)了。思緒隨著風(fēng)兒愈飄愈遠,或許談不上傷感,或許談不上離愁。只是在這懷念的季節(jié)里,想起了已故的人跟已逝的往事。于是,淡淡的哀愁隨著清波蕩開,蕩開……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瞧,飄飄灑灑,凄凄冷冷,絲絲細雨,濕潤了心頭,也喚醒了我。滴滴答答,似乎很雜亂,又似乎很有律動力——正像我的心情,不悲不喜。我輕輕地走在這林間小路上,享受著這難得的安靜。低頭沉思,想起了那個他——在很久以前,他也好像我一樣,沉醉于這清明小雨之中。清明,雖然是柳綠花紅、春光明媚的時節(jié),但是細雨紛紛,讓人感受到了那種“做冷欺花,將煙困柳”的`凄迷而又美麗的境界。于是,他寫下了雨中行路者的心情——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他就是杜牧。
路上行人欲斷魂。清明節(jié)里,我理所當(dāng)然地想起了已故的親人。他們走了,卻永遠留在我們心中。但是卻免不了多愁善感幾回。身在雨絲風(fēng)片之中,紛紛灑灑,冒雨趲行,那心境更是加倍的凄迷紛亂了。杜牧或許與我同樣的心情。看那春雨濕衫,行人孤身趕路,觸景傷懷,心頭的滋味復(fù)雜。偏偏又趕上細雨紛紛,又平添了一層愁緒。于是,他寫下了這句千古名句——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雨不知不覺小了,我的愁緒仿佛收斂回來了。人生自古誰無死,何必傷感離愁,抽刀斷水水更流,人生亦如此。杜牧或許明白人世間分分離離,故寫下了“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边@一絕句。行人也不愿繼續(xù)哀愁下去,或許想散散心頭愁緒,于是借問酒家何處,而遙指杏花村卻令所有人豁然開朗;蛟S人生總有那么一些死結(jié),需要別人幫我們解開,而杜牧這句,寫得實在深得人心,一語驚醒我這一個夢中人。
喜歡,很是喜歡。喜歡寫這首詩的高明的詩人,寫得自如之極,興味隱躍,余韻邈然,耐人尋味。
喜歡清明,那種感覺,很是輕松很是愜意。楊柳拂過心頭,悄悄地蕩開了那顆憂愁的心……
清明節(jié)隨筆2
近期事務(wù)繁雜,以致于有時候竟連時日都不記得了。昨晚信手翻開日歷,方知明日已至春季里的第五個節(jié)氣——清明。頓覺時間過得真是快,一晃已到陽春三月。
一年一度又清明,百年逝者如斯夫!
清明,有兩種不同的意義。首先作為農(nóng)時節(jié)氣,是我國物候變化、時令順序的標志,是萬物生的發(fā)端。原本指每年此時,太陽轉(zhuǎn)至黃經(jīng)15度,“桐始花,田鼠化為鴽,虹始見”;氣溫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jié)。《淮南子天文訓(xùn)》曰:“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則清明風(fēng)至!薄稓q時百問》中亦云:“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凈。故謂之清明!惫视小扒迕髑昂螅c瓜種豆”之說。而作為節(jié)日,則包含了一定的風(fēng)俗活動和某種紀念意義,祭祖、踏青、放風(fēng)箏、蕩秋千、插柳等,尤以祭祖最為普遍。
清明作為節(jié)氣,已經(jīng)是自然而然的事,而一旦加入了人的元素,清明就被注入了新的生機和活力。從某種意義上講,清明已遠遠超出風(fēng)俗、活動的表象,而成為中國傳統(tǒng)道德文化的一種載體和符號,故而在人們心目中的分量也最重。
清明節(jié)回老家上墳祭祖,我已堅持了多年,不管陰晴風(fēng)雨。今年因為放假一天,外加雙休日共三天,學(xué)生也急著回家,人多車少,又不許超載。所以清早我就拎了包就往車站走,在我們西北的山區(qū),真怕誤了回家的班車。這樣想著,我不由地加快了腳步,哪怕到車站早一點也無妨,我們這里有句“能叫人等車,別讓車等人”的說法,意思是說去早了不妨事,頂多多等一會兒,但遲了,錯過了車,這一天就回不去了。
人們記憶里的清明節(jié)總是“雨紛紛”,可今日卻分明是一個艷陽天。
一路上,已見有些人正向城西的公墓走著,老少婦孺,三三兩兩,一手拎著塑料袋,里面是水果、蠟燭、香和紙錢、冥幣等祭品,還有大小炮仗;一手提著鏟子、頭之類培土的用具。我看見他們臉上的表情和言談舉止與清明無關(guān),與上墳祭祖無關(guān)——的確,有人只是把祭祖當(dāng)成了外出活動鍛煉的機緣,至于各自的心情,實在是難以捉摸。記得每年的今日,好多人都是驅(qū)車前往,今年禁止公車私用,故而都徒步而去,但也有開私家車的。不管怎么,人們的熱情還是極高的,走路都帶勁兒。這表明人們對已故的親人至少還心存緬懷之情。但我總是不明白,為什么有些人在親人健在的時候反而缺少這種熱情呢?是“失去了才知道珍惜”嗎?倘若真是這樣,那為何生前不孝呢!真所謂“樹欲靜而風(fēng)不止,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其實,子女孝與不孝,哪個孝哪個不孝,里面躺的人心里最清楚。
到了車站,哇!那么多候車的人,拖兒攜女,大包小包,急著往回趕,都心里明白,今日趕不回去就錯過了祭奠先人的時節(jié),那是被認為忤逆不孝的',何況自己也良心不安。我早早地打電話給班車師傅讓留個座位,所以就安心站在靠安檢門口的空地上。我看到每一輛來自鄉(xiāng)下的班車進站,立即就有一群人圍住車門,門一開,一下子涌進車里先放個包占著座位。這時候有座位就意味著能回家,不敢離開半步,生怕被人搶了去。等到師傅清點過人數(shù),確認已坐滿不再多上人,才稍稍松口氣,有人就近去買瓶水,有人想買點吃的——為了候車連吃喝都顧不上。盡管如此,人們卻都樂此不疲。瞧這陣勢,酷似年關(guān)趕年的奔忙景象!讓人激動不已!
坐在車里,就聽見城郊墓地里響亮的炮仗聲。從早上約摸十點多到中午時分,墓地里的鞭炮聲此起彼伏,一浪高過一浪,震耳欲聾。午后一般就很少有人來了,因為相比之下,人們似乎約定俗成一樣都在那一段時間完成儀式,太遲了也就不像話。午后的陽光暖暖地照著荒草萋萋的墓地,除了仍在裊裊飄升的香煙、爆完的炮皮(炮箱早已被撿垃圾的爭相拾走)和墳上培的一層新土,又恢復(fù)了往日的闃寂。也許先人們領(lǐng)完了各自的香煙祭品(今日就是為了這些而來的),已欣欣然的四散了罷。我想先人們應(yīng)該早早就在等,是啊,和親人陰陽兩隔,一個在里頭,一個在外頭,一年才一回,雖然相互看不見,但先人們指定在空中或者哪個角落看著你,等不著哪個親人前來,就要等到來年了呀!要說說那邊的生活,訴訴心頭的苦楚,欲言卻不能,所以心事重重。如此想來,先人們今日倒也不比生者快樂。真應(yīng)了家鄉(xiāng)那句話“能在陽間喝拌湯,不在陰間吃菜湯”。
我曾見過城里經(jīng)商或者務(wù)工的外地人晚上朝家的方向跪在橋頭或者十字路口燒紙錢祭奠先人的情景,他們回家路途遙遠,只有用這種方法遙祭,但心總是誠的。比起他們,我們是幸運的,至少可以回家親力而為。
鄉(xiāng)下的清明祭祖,和城里不同。我們這里鄉(xiāng)下稱掃墓祭祖因要在墳前樹枝上掛幾條用剪刀剪成的窄而長的紙條,所以稱“掛墳”。還流行著一句話說“有兒有女早掛墳,無兒無女等清明”,所以一般都在清明前十天就開始掛墳,只有無兒無女的墳沒人來祭奠,但農(nóng)村人樸實,不管是不是自己的先人,同一塊墓地掛墳時都同樣對待。一座墳,點一對蠟燭,掛一綹紙錢,燒一疊冥幣,奠幾杯酒,磕幾個頭,不擺祭品,也很少放鞭炮,卻要在墳上培土,一般三到五年培一次土,還要砍掉墳上長出的樹,怕樹根扎進棺材里,破壞棺木。鄉(xiāng)下人掛墳定要領(lǐng)上孩子同去,為的是讓孩子從小就認得自己先人的墳?zāi),免得以后掛墳找不著,所謂“香煙后代人”啊。記得以前的時候,我隨父親掛墳,用的是當(dāng)?shù)赜脴?gòu)樹皮造的改簾紙,綿綿的,薄薄的,吸水性好,可以寫毛筆字。掛墳前,先要用鈔票(當(dāng)時農(nóng)村最大就用十元的)拓過,叫“打紙”!按颉边^的紙燒給先人們,先人們才能在那邊花。如此說來,這陰陽兩界還都有市場,有的時候,也可以用作“人事”,來疏通疏通關(guān)系,方便辦事不是。其實,看清了,里外世界都一樣,意料之中,不過生者無以感知而已。
回到家里,來不及吃東西,凈罷手,徑直去了先人的墓地,不遠,就在屋后,一大片幾十座墳,全是舊的。夢里依稀慈母淚,都隨風(fēng)雨到心頭!長跪于伯母(其實我更習(xí)慣稱她為娘)墳前,讓我想起辛酸的前半生,沒有娘就沒有我,更沒有現(xiàn)在的我!更想起娘一生的艱苦生活。今天,兒子回來看您,沒有眼淚,因為我深信,此刻再多的眼淚不及生前對您的孝敬侍奉,所以我無怨無悔!我只給您匯報我的努力,我一如既往像孝敬您一樣對待伯父,堅持每月都回來看望,雖然不能天天陪著,但自古忠孝不能兩全,兒子身在公門由不得自己,還請娘理解!娘也肯定會理解!因為娘生前盡管沒念過書生卻通情達理。不過請娘放心,我盡力照顧伯父的起居,每次回來都買或者做點伯父喜歡吃的,換洗被褥衣物……我的女兒,您的孫女已上初中,乖巧可愛,學(xué)習(xí)不錯。我的工作也挺順利……娘,再告訴您一個好消息,我們村被列上新農(nóng)村了,正在亮化美化,您生前修的房子我已經(jīng)在維修亮化,地板院場都已硬化,門窗都換了,工程隊還要給咱家壓房脊、涂白墻壁、砌花園,將來我們的家園會更美。娘,您生前說過,我的成就就是您的心愿!但我想,我的成就也是您的偉大!榮光!
此刻,不知有多少話想和娘訴說,但我們母子中間被一層無形的銅墻鐵壁相隔,就讓那些話語溶進燃燒的紅燭,帶給那邊的娘吧。我的話也真長,紅燭亮了兩天兩夜,第三天早上我離開時還未熄滅。
離開時經(jīng)過娘的墓地,我站立了片刻,一步三回頭地遠去。
清明,生者的節(jié)日,逝者的祭日!
清明節(jié)隨筆3
歲歲清明,今又清明,我掬起春天第一片思念,捧送您永遠的寂寞,在這個無雨的`清明時節(jié)。一副宣紙點綴出眾多景色,卻再也喚不回那一縷幽魂。
山一程,水一程,走一程,停一程,在我撕心裂肺的哭喊聲中,您那顆普通的靈魂早已走得很遠很遠,再也沒有歸期,也再也沒有回程。
沒有人知道,生與死的距離到底有多遠,時光輕飄飄匆匆飛逝,沒有誰能成為誰的永久。柳已抽綠,春已來到,只有那顆滄桑的心還在尋尋覓覓,無處釋懷,無處寄托。
清明節(jié)隨筆4
今天是清明節(jié),讓我想起了這句古詩“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引起了我內(nèi)心的愁悵,我仿佛看到了這凄凄慘慘、令人斷腸的情景。清明這一天是一個讓人悲傷的日子,一個讓人思念的時刻。
今年的清明節(jié),我跟爸爸媽媽早早的'就開車出發(fā),在經(jīng)過南山路的時候車就排起了長龍,交通也堵塞了,這樣停停開開,過了好久我們才到了中村的山角下。爺爺奶奶已經(jīng)在等我們了。
來到墳頭,只見周圍到處長滿雜草,爸爸和爺爺就一人拿一把鐮到,鏟去雜草。奶奶便拿出祭品,擺在墓前。我一看都是阿太最喜歡吃的菜,有紅燒帶魚,油悶蝦,豆腐干,春筍,草莓還有酒。爺爺往杯子里倒了滿滿的三杯酒說:“媽媽今天大家都在,高興你就多喝點,喝醉也沒關(guān)系!”我正看的入神媽媽將一束白菊塞到我手上,說這是送給阿太的,你去放好。
讓阿太保佑你好好學(xué)習(xí),天天向上。不過我知道,靠祖先保佑是不可能的,要通過自己的努力才行。做完這些后,我們一行人就往回走,站在山上往下望,田里的地里泛著新綠,東一片麥田,西一片的油菜花,煞是好看。
清明節(jié)掃墓祭祖,我學(xué)到了許多人情常識,并且還知道了祭祀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禮儀之一。
清明節(jié)隨筆5
最近高強度的工作讓我總有種窒息的感覺,回想起前日里的輕松,內(nèi)心深處又徒增了許多悔意。又是一年一度的清明假期,我不知道該用何種心態(tài)來告慰逝去的親人和自己一去不回的年歲。
今年家里沒有我牽掛的人,爸爸媽媽隨著姐姐去了彩云之南,我總覺得這是命運該給他們的經(jīng)歷,更在內(nèi)心深處希望他們通過這次遠行能夠得到更多。姐姐與姐夫在20xx年結(jié)婚,由于路途較遠,爸爸媽媽從未去過那邊,對于一對在農(nóng)村生活半輩子的夫妻,我想他們早已失去了對未知旅途進行探索的新鮮感,今年春節(jié),姐姐與姐夫相伴留在我家過年,其實我能夠猜透他們的心思,就是希望父母能夠抽上一段時間去云南看看。
昨日給父親打電話,聽得出他的言語之間透露出幾分醉意,可能是長時間呆在火車上太過勞累,父親選擇用酒精來解乏。母親剛到云南,就不愿與自己從未見過面的外孫女分開,突然覺得她像極了孩子,雖然,這些情景都是聽姐姐在電話里說的,但是,我依然能夠體會到父母內(nèi)心深處的歡欣。對于姐姐來說,父母可能是不公平的吧,把她一個人丟在那么遠的地方;對于父母來說,姐姐可能是不孝順的吧,為了自己的愛情,竟然狠心丟棄整個家庭。那時候,我也認為姐姐狠心,隨著慢慢成長,我逐漸體會到幸福對于一個人來說的重要性,于是,我開始體味這種兩地分離的感覺,所幸的是,姐姐的`生活很好,不會為了柴米油鹽的生活瑣事而真的變成山里農(nóng)婦,這是我最期許的事情。
奶奶剛?cè)ナ肋不到兩年,想起這個清明她與爺爺?shù)膲炃霸僖矝]有新添的紙錢,我心里甚是難受,奶奶在世時,我從沒想到她會突然說走就走,連最后和她說話的機會都不曾留給我,我開始胡思亂想,奶奶是不是覺得我們嫌棄她了,而獨自一人去找爺爺了?還是因為她不愿接受這種沒有盼頭的生活了才撒手人寰。只見新人笑,未聞舊人哭,我不知道這種所謂的陰陽兩隔是不是對我曾經(jīng)不知道珍惜親人在身邊最大的懲罰。
清明來了,再也不見欲斷魂的行人,仿佛,家鄉(xiāng)的老屋依舊在輕聲低語,不讓我忘記曾經(jīng)的一路行走,不讓我忘記那段本該牢牢記住的親情。
清明節(jié)隨筆6
我在這一端,你們在另一端。石子間的您和藹的看著我,但是我卻看不見您。天空被文人賣弄了些許筆墨,漸漸陰沉下來。媽媽,我們來看您來拉!母親遠遠的看見了外婆的墳就開始叫嚷,來,姐姐們來幫媽嗎收拾一下屋子。...
清明節(jié)午后的陽光照耀著大地,我格外高興,因為媽媽要帶著我和妹妹去ta青,我們興高采烈的坐上了215公交車,車子慢慢的行駛著。下了車,我看見前面出現(xiàn)了一棟大樓,那雄偉的大樓竟然是我熟悉的湖北省圖書館。
清明節(jié),這是個神圣的節(jié)日,在這一天中,無論是誰,都沒有好的心情;無論是誰,都會熱淚盈眶,為什么呢?因為這一天是個非常沉痛的日子,懷念親人的日子,是為了表達對死去英雄,敬仰和悼念的日子。
桃花山外隴原邊,上馬坡上仙人眠。書寄卻遇薊北雨,雁回又逢隴南春。曉日沖煙萬物修,清明今日望老君。抔土替我掃祖墓,消息相問眾賢親。
今天早上通過大街,看見一群學(xué)生擎著個大花圈,前面吹著號子,后面跟著老師,猛然間想起,今天是清明節(jié)。無疑,這些學(xué)生是跟嘉康杰烈士掃墓的,而且每年都有部分學(xué)校組織學(xué)生為英雄的先輩們掃墓。
清明插柳戴柳還有一種說法:原來中國人以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為三大鬼節(jié),是百鬼出沒討索之時。人們?yōu)榉乐构淼腵侵擾迫害,而插柳戴柳。柳在人們的心目中有辟邪的功用。
清明往事悄悄地,又到一年清明了。想起從前,外祖父常常抱著我,走在雨后的小徑上,空氣中彌漫著濕潤泥土和青草的氣息,伴隨著溫和的日光,一片春意盎然,十分愜意。我就好奇地環(huán)視著這一切,多么奇特,多么美妙。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一眨眼的時間,就到了清明節(jié),我們一家人決定去給烈士掃墓。今天天公作美,陽光明媚,我們早早的起了床,立馬到烈士陵墓那兒去。
清明節(jié)隨筆7
曾經(jīng)看到一份調(diào)查,在某所高中一個五十多人班級里,老師問:清明節(jié)是幾月幾號?全班竟然沒有一個同學(xué)答對的,老師又問:情人節(jié)是幾月幾號?話音未落全班同學(xué)異口同聲的高呼"二月十四日"!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對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逐漸冷淡,不得不令人擔(dān)憂啊!
又到清明,此時的四月,細雨綿綿,時雨紛紛。撥下一片亂草,灑下一杯冷酒。遠山云霧,分離一堆哀愁,清明的雨,悼念孤獨的魂,燒上一把紙錢,彌漫悠悠愁緒,死者長已矣,存者永懷悲!-----悼念清明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行人路上欲斷魂。清明,這樣的日子,無論有多忙碌,無論有多遙遠,生者都會前續(xù)趕來,拿上已故親人生前喜歡的飲食,物品。燒一把紙錢,讓在天的親人不為衣食著憂。陽間與陰間相隔,誰也不知道有多遙遠,只愿燒來的紙錢和物品讓在天國的故人都能收到。
清明,四季中非常重要的節(jié)日,是中國人緬懷先祖、祭奠已故親人的傳統(tǒng)節(jié)日。
無論身處何地,清明節(jié)這一天人們帶著對逝者無盡的思念盡可能的回到自己的家鄉(xiāng),即便不能回去也會在他鄉(xiāng)為自己已故先人祈福!好多海外華人懷著對祖先無限敬畏不遠萬里回歸故土,寄托他們魂牽夢縈的追思。
關(guān)于清明的傳說很多,最具感染力的當(dāng)屬春秋戰(zhàn)國時間的介子推,當(dāng)年晉文公遭追殺,大臣介子推割肉救主,晉文公登基后忘記了曾經(jīng)舍命救己的介子推,后來經(jīng)大臣提醒才想起了介子推,遂命人尋找。介子推不愿再糾葛與名利,背起老母躲入綿山,久尋不見晉文公命人放火燒山,大火燒了三天三夜才熄,在一棵大柳樹發(fā)現(xiàn)了介子推和母親燒焦的尸體,介子推尸體背后的柳樹洞里發(fā)現(xiàn)了一塊白布,上面用鮮血寫了這么一首詩: 割肉奉君盡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復(fù)清明。
介子推被燒死的那一天就是清明,后來人們?yōu)榱思o念他,這一天不生明火,只吃涼的食物,所以清明節(jié)又稱寒食節(jié)。在江蘇的一些地方清明節(jié)這一天還會折來柳枝,掛在門頭或是戴在胸前以此表示對逝者的敬意。
時至今日,清明節(jié)已沒有從前那么多講究了。當(dāng)下好多人更在意的是踏青賞景了,對于清明深層次的文化內(nèi)涵卻很少去探究。
在春暖花開的時節(jié),到處都能看到人們踏青賞春的身影,古人將這個時候定為清明節(jié)可謂意味深長......當(dāng)我們享受美好之時,不要忘記我們是怎么來到這個世界上的。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一些人對清明節(jié)真正的意義逐漸模糊,甚至淡忘!
政府意識到了"文明危機"于是將清明節(jié)等幾個傳統(tǒng)節(jié)日列為國家法定假日。有假期當(dāng)然受歡迎,可是起到的作用到底有多大呢?
廣東、福建、浙江還有全國其他一些地方流行"豪華葬"所謂"豪華葬"就是花巨資將親人的墳?zāi)菇ǖ暮廊A、氣派,少則幾萬,多則幾十萬上百萬!一些人發(fā)了家的人希望老得到祖宗庇佑,于是花錢再多也是心甘情愿的!去年,某地一老板為了顯示自己的實力,清明節(jié)這天花了四百萬元請來道士、樂隊、歌手為去世一年多的父親做法事祈福,為了營造悲傷的氣氛,這位老板還以伍佰元一個雇來幾十人哭場。浩浩蕩蕩的祭奠隊伍剛上大街立刻引起圍觀,一度交通癱瘓,整個縣城的交警都出動了才勉強控制住局面,其場面之宏大令人咋舌!
諸不知這位老板的父親是如何去世的,據(jù)知情者透露,這位老板是獨生子,母親早年去世。父親含辛茹苦將其養(yǎng)大,成家立業(yè)。為了支持兒子創(chuàng)業(yè),父親一直獨居鄉(xiāng)下,可是兒子只知道做生意賺錢,一年到頭難得回去探望父親。盡管后來在城里有了大別墅兒子還是不愿將父親接來享福,因為兒子覺得父親是個鄉(xiāng)下農(nóng)民,如果來到城里會影響自己的形象!其實,就算兒子不說,老爺子也心知肚明!
那年端午節(jié)前兒子忽然接到老家鄰居電話,說老爺子大門緊鎖幾個月沒看見他人了。兒子驅(qū)車趕回老家,果真大門鎖著,敲門也無人應(yīng)答,兒子感覺不妙,上前幾腳將門踹開,只見地上白茫茫一片,全是蠕動的蠅蛆,老爺子只剩下一堆白骨.......父親活著時沒有享受到兒子一點孝心,直到臨死也沒看到兒子最后一眼!或許,老爺子只是摔了一跤,或許,只是高血壓發(fā)作,再或許是更嚴重些的疾病.......可是無論怎樣都沒能在第一時間得到及時的救治。況且好幾個月沒人來看望過他。
人活著不去關(guān)心、愛護,死后卻花巨資來祭奠,自己沒有眼淚還花錢雇人哭場!如果在老人去世前將這些錢花十分之一在老人身上,也算是孝子了!清明節(jié)是神圣的節(jié)日,這一天是我們活著的人對逝去的親人一種追思、緬懷、敬仰......千萬不要拿這個節(jié)日往自己臉上貼金,否則,會被所有忠誠于中華文明的人恥笑、唾棄!
敬上有下才是人生之道,清明節(jié)不僅是緬懷先祖的日子,還是教育我們的后代如何樹立正確價值觀的最佳機會。我們要讓我們的后代看到在這樣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里,我們是怎樣對待逝去的人和活著的人的!人都有逝去的那一天,從生下來就已經(jīng)確定了答案。在短短幾十年的生命過程中,人類像是夜空中一閃而過的流星,不斷地出現(xiàn)不斷地隕落、消失!也許,是因為感嘆生命的短暫,所以我們無比珍惜情親、愛情、友情!有了這些情感我們?nèi)祟惒庞辛宋拿,得以繁衍生?
春去春回草木更新,我們在這美好的季節(jié)中徜徉,又到清明,還是追思.......
漫天飛舞著片片紙花,擦亮著碑前的三尺方臺,緬懷追思的心緒,潮濕傷感。陰陽兩界,逝者就這么靜靜長眠于地下黃土,閉上眼,除了淚水,也只有哀傷滿腹。
布衫被風(fēng)吹起,紅花紙錢滿地,裊裊青煙上升,清明,人世間的兒女趕來送上紙錢,為天國的故人噓寒送暖,添置彩衣。
柏松長青,梧桐夜伴冷雨,清明祭奠,我也來送上紙錢。千里萬里,陰陽兩界把生命分成兩個境界,塵土皆歸,百年陰陽,從此兩個世界。清明時節(jié),把綿綿的悲切相送,把樸實的話語念叨。山孤煙霧,斷魂掃墓,雙膝跪地,恭恭敬敬灑下一杯酒,孤魂荒郊,灑下陰陽兩隔的牽掛和祝福。世事紛紛擾擾,三尺方臺,安息著一方凈土。
細雨疏落霧更重,柏松長青水常東,荒冢之下是九泉,吟詠離上是黃土。雨瀝瀝順風(fēng)而過,此生起起落落,親切凄雅迷夢,遙遙相望,紙灰杯土帶愁,千言無語無從說起,憔悴里殘留哀思悠悠,荒冢飛揚的紙灰,飄念雜草叢生,千里孤魂,風(fēng)吹哀愁,蕭瑟老蒼松,何處再與話凄涼?
煙裊裊,雨霏霏,紙灰在煙雨中飄蕩,香靈在空氣中斷魂,凝重的心情只有黃土一堆;钤谌耸篱g的兒女孫輩,對著另一個境界的故人抽噎抹淚。站在陰陽兩界,訴說著天底下最悲痛的別情,雨落烏啼,從此天人永隔。也許清明注定是個悲傷的日子,所以每到清明,都是細雨綿綿,雨落紛紛。
此時清明,山花已謝,柳葉泛綠。尚看祭拜掃墓的碑前,煙似流亡的魂,天國故人的身影,在紙灰煙雨里飄蕩,孤獨的亡魂,濺起火花的燭,一大把紙錢,淋濕著絲絲的雨,無盡的悲情哽咽喉嚨。碎煙輕語,天下人同一時刻,"斷魂"滿腹的凄楚,看著忽聚忽散的紙灰,靜靜凝視這一堆黃土。
追憶往事看祭臺,時雨霏霏清明節(jié)。燒一柱高香,人生起起落落,酸甜苦辣全嘗遍,見過太多的生死別離,人來世上一遭,誰也不知自己的哪一天回歸黃土,百年歲月,誰人再來碑前,傾訴陰陽兩界,素心道安?
傷踏清明,朽永著憂傷的主題,陽陰轉(zhuǎn)閣,伴隨塵土,點點都是離人淚,千門煙火流云天,流星斬落,音容猶在,卻是天各一方,永不相見。
踏往前行四月,看櫻花滿天,看悲傷流轉(zhuǎn),燃盡的風(fēng)華,畫籌自己的百年。淺淺絮語,空對冷月,年年清明,離殤滿地,靜臥流年,墨淡冷煙,誰來前送安暖?冷風(fēng)呼至,離塵赴安然,清明上墳,忍顧陰陽相隔。凄凄風(fēng)干的裂痕,百年之后,與塵揮手而別,我的'靈魂,何時入土為安?
離別隔斷了天涯,人生的篇章就如盛世煙花,清明的凄迷,那一抹云霧遮住了世人的望眼,奈何橋的遠景呈現(xiàn)在尋覓不見,緬懷追思,一步一回頭,繚繞的清寂,多少光景已不在。陰陽兩地,經(jīng)年一去,再見便是無期。天國的人,幻變成零零散散的落英,留給世人撕心裂肺的疼痛。
風(fēng)中飛揚著塵埃,清明的雨,祭祀人生的畫卷。一載流年的印記,清香一盞茶的光陰,一滴天堂的清淚滌散著流年,多少歡笑已不在。青煙裊裊上升,細雨紛紛飄零,歲月隔開了生死,隔開了陰陽兩界最無奈的永別。扒開墳前的雜草,沾染清明的哀思,此時的四月,世界的另一端,天國可下起了雨,可也是清明時分?
心中所念,清冷無韻的步調(diào),回首那一堆墳前的土,雜草叢生,天國之人,再見亦是飄渺無期。清明哀思,陰陽兩地之隔,孤魂薄葬,悲涼落幕。
頭上絲發(fā)已濕,衣衫已潤,生命,猶如微細的塵埃,一份迷離,兩眼憂傷,飄走了,就再也回不來。琉璃一程,浮萍一場,終究帶淚歸去,落里幽靈的荒冢,從此光陰收場,再見無期。
萬般的哀思,濕潤了凄凄離別,今生一程,只留無限傷感。記憶的皺褶,從那以后,徒留人生的惆悵,命運安排了身后,人生無可戀,亦無可戀。時光的杯盞,選擇了遺忘,生命靜靜地來,悄悄的走,最終以無言結(jié)束。
哽咽的淺唱,清明的哀思。山風(fēng)呼呼作響,揮手告別那陰陽相隔的親人。風(fēng)聲細碎,繁華只是一瞬,歲月沉淀,清明惹傷了親人牽腸掛肚的惆悵。荒冢無人跡,蓬篙茅草長,命運給每個人安排了最終的歸宿。四月天的鐘聲,在月缺月圓的暗夜里回望,離去,百年之后,終究歸離去。
清明,惹傷一地的哀思。
清明節(jié)隨筆8
每當(dāng)我想起清明節(jié),總會想起“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一首詩來。似乎每當(dāng)清明時節(jié),朦朦朧朧的小雨就會籠罩著整個長沙城。今年似乎天公不作美,沒有了那充滿著詩意的小雨,而下起了大雨。我望著那滂潑大雨,聽著遮雨板上那滴滴答答的聲響,思緒漸漸飄向了遠處……
又是一年清明時,此時的雨似乎更能夠寄托我們哀思。故人已逝,我們似乎也無能為力。于是,清明節(jié)祭奠已故的親人和烈士,便成了中國人民的傳統(tǒng),每到清明,墓前總會出現(xiàn)祭奠的人的身影?伤坪跞藗兊纳钏皆绞翘岣,有些時候就越會忘記老傳統(tǒng)。人們總會因為各種理由而不能去祭奠已去之人。但是過后,也會去看望。
其實這種習(xí)俗似乎也是人們心靈上一種安慰罷了,為了讓自己心里好受一些,好像如果燒了紙錢,放了鞭炮,行了三拜九叩大禮,就能看到已故的人們在天上生活得很好,并一直注視著我們,關(guān)注著我們,一切的事情都和原來一樣。
可是即便是這樣,這些習(xí)俗仍然這樣傳承下去,每到清明,墓前總會有人站在那里,然后在“噼啪”的鞭炮聲中,在敬給已去之人的繚繞的.香霧里,在燒紙錢的火堆旁邊,行上三拜九叩大禮,在心中祝愿,希望已去之人能在那個世界一切安好罷。
“滋——滋——”手機震動起來,我忽的從我的思緒中收回來,接起了電話:“喂,你好,我是
逝者長已矣,生者如斯夫。
清明節(jié)隨筆9
清明節(jié)是我國古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每年的4月4日,人們都會早早的起床,到祖先的墳前去祭奠。我也不例外,因為清明節(jié)學(xué)校放假一天,一大清早我就跟著媽媽去了陶山。
清明節(jié)想去叫輛出租車都有點困難,好不容易才攔住了一輛出租車,我們剛把大姨接了過來,出租車就一轟油門,朝陶山奔去。車窗外面下著淅淅瀝瀝的小雨,車特別的'多,離陶山已經(jīng)不遠了,可是最不愿意發(fā)生的事還是發(fā)生了堵車了。司機見勢不妙,趕緊調(diào)轉(zhuǎn)車頭朝馬嶼那邊的高速公路開去。
一路上,司機嘴里不停地罵罵咧咧,還想把我們趕下車去。高速公路也開始堵車了,我們只好拐進了老路。歷經(jīng)了“千辛萬苦”,我們終于到達了外公家。舅舅、舅媽還有弟弟都已經(jīng)在門口迎接我們了。鋤頭、鐮刀這些缺一不可的東西都已經(jīng)準備好了,就等著我們出發(fā)了。這是,天空又開始了哭泣,一顆顆“淚珠”滾落下來,我不禁想到了詩人杜甫寫的一句詩“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說不定呀是老天爺為了替杜甫圓這個謊才每年清明都下雨。
按照現(xiàn)在的天氣,想要步行走到那里是不太可能的。三輪車立即騎到了山腳下,我過去一看,呀!外婆的墳?zāi)苟伎觳灰娏。旁邊雜草叢生,都快把墳?zāi)菇o淹沒了。舅舅的鋤頭馬上起了作用,雜草被一一斬除。其實我知道,這是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要花很多力氣,有些草上還有刺,一不小心就會被扎到。
草鋤完了,花早就已經(jīng)買好了,最后我把花籃擺在了墳頭。走的時候我又看了眼墳?zāi),現(xiàn)在的人已經(jīng)不再那么迷信,不會亂燒紙錢使大山上發(fā)生火災(zāi),只要送上鮮花和祝福就夠了。
清明節(jié)隨筆10
清明,纏綿的雨絲帶來的不是以往的浪漫,而是侵入骨髓的凄寒。
清明。清明,說出口總有種傷感涌上心頭。莫名地,心情變得很沉重。
先人的離世,往往是人們心中一段最為悲痛的回憶,深埋在記憶深處,不愿提起、不愿憶起。而清明,則將所有的'哀思拉回到現(xiàn)實,就那樣平靜地呈現(xiàn)在所有人面前。于是,最初的那種撕心裂肺的痛,又回來。逝者安息,生者,卻難以放下。
我相信,清明時節(jié)的雨,每一滴都是由人們的思念化成的。這種思念、如此痛,如此讓人心傷。于是當(dāng)這雨滴落在人們身上時,才讓人心中升起難以名狀的感傷,才讓人的心情變得莫名的沉重。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清明時節(jié),是個隨手就可以撿拾淚水的時節(jié),亦是個哀傷蔓延的時節(jié)。轉(zhuǎn)身、低首、難言。誰將痛的滋味,連同思念一同葬?
當(dāng)真葬得、忘得掉么?
清明,我們都清楚的明白,逝去的,不會再重來。但那份思念則是無論如何也無法遺忘的。我們只是壓制著,努力不去想。
但是清明,卻將所有的一切釋放。于是,懷念啊、傷感啊、難忘啊什么的,一下子全都回來。一絲一毫都沒有減少,反而在心中越發(fā)清晰的展現(xiàn)出來。
這雨,下個不停,淚水也流個不停。不想再克制,哭便哭吧,終究,那是所有人都難以忘記的,那些曾經(jīng)深愛著我們的人即便不在,我們也要勇敢地走下去。否則怎么對得起他們的愛和我們的紀念呢?
這雨,下得陰晦。但我們應(yīng)該笑得明媚,不可以讓那些曾經(jīng)深愛著我們的人,看見我們不快樂,不可以……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
清明節(jié)隨筆11
清明時節(jié)的雨,總是讓這個春天,莫名渲染上一絲憂傷的氣息。在去往公墓的山路上,看著路邊一簇簇的小草,我所有的思緒仿佛一下子就回到了外婆健在時的那些快樂時光里。
猶記得,小時候,我特別喜歡去外婆家。外婆的家鄰山,每到春暖花開的時候,那山上除了遍地的山花爛漫地開放著,更有許多小草蔥蔥郁郁地生長著。草叢中還有許多小蒜,它形如小蔥,卻帶著一股特有的誘人香味,在那個貧苦的年代里,把小蒜洗凈切碎,調(diào)入面粉攪勻,再煎成油餅一直是我相當(dāng)喜歡的一種美食。應(yīng)著這一份誘惑,每次去外婆家,我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上山挖小蒜。
有一次,我騎著車子帶著鄰居小胖去外婆家,照例喊了聲“外婆,我來了!本捅枷蛄松缴。小胖在我后面擔(dān)心地喊:“你干嗎不讓你外婆陪我們一塊去?”我得意地一笑,說:“放心,馬上她就會追來的!惫徊坏任覀兺诹藥卓眯∷猓馄乓呀(jīng)喘著粗氣跑到跟前來了。我和小胖相視而笑,外婆則嗔怪著罵:“你這孩子老不聽話,這山上有老虎,你們就不知道害怕?”
外婆一邊說著,一邊開始急急去找那些躲藏在草叢里的`小蒜,就好像山上真有老虎,多呆一會就會把我們叼走似的。背著半簍子小蒜下山,山路彎彎斜斜的,外婆一手拉著我,一手拉著小胖,還不時地用袖口給我們擦著額頭的汗。
再回到外婆家,我們便成了外婆的小跟屁蟲了,看著她洗小蒜,切斷剁碎,再看著她拿出土雞蛋,打碎,和到面粉中去,攪勻,我們的口水都快流下來了……最后,外婆不等把油餅煎到金黃色,便用盤子盛好遞給我們,一邊叮囑著“慢點吃”,一邊看著我們笑。
幸福的日子總是過得特別快,一晃又是幾年,我開始去外地上學(xué)了,山上的小蒜青了又黃,黃了又青……很多次電話里,外婆總是不忘問我:還想吃小蒜油餅不?
當(dāng)聽我肯定地回答說“想”的時候,外婆開始嘆氣,說:想吃怎么辦呢?那么遠,老不回來的,寄油餅也不合適呀?
可是不久之后,我卻收到了一個包裹,母親在電話里告訴我:聽你說想吃小蒜,你外婆特意挖了許多,把那蒜頭制成了泡菜……
那片刻,我一下子眼睛濕潤了,思念夾雜著幸福瞬間齊涌心頭。這之后的好多年,我一直會收到這樣的泡菜包裹;放假的時候,我會揀著小蒜蔥郁的季節(jié)回去,陪著外婆一起上山挖小蒜,為的只是看到外婆那滿足而欣慰的笑容。
外婆去世的時候,剛巧是小蒜變枯的時節(jié)。家里的蒜頭泡菜依然富足,外婆卻走了,躺在那群山懷抱之中,觀望著山上的小蒜青了又黃,黃了又青,聽著我們的腳步聲來了又去,去了又來……
清明節(jié)隨筆12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清明,日暖風(fēng)熏,翠柏凝春,更顯得郁郁蔥蔥。為表達我們告慰革命先烈的在天之靈,星期五我們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來到了英雄紀念碑,深深地緬懷革命先烈們的豐功偉績。
我們排著長龍般的隊伍來到了英雄紀念碑前。最為顯眼的就是那塊高大而飽含風(fēng)雨的石碑。上面寫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幾個金黃色的字。隨著哀樂的響起,主持人宣布祭奠儀式正式開始。我校少先隊員代表向烈士敬獻花圈,然后同學(xué)們默哀一分鐘。在這悄然寂靜的時間里,我想起了那些長眠在烈士墓里的烈士們,想到他們?yōu)榱宋覀兘裉斓男腋I疃鴴侇^顱、灑熱血的情景;想到他們浴血奮戰(zhàn)壯烈犧牲的身影……正如《我站在鐵索橋上》中的“勇士們哪,攀著一根根鐵索。冒著密密的彈雨,沖破了敵人的`火網(wǎng)!當(dāng)年激烈戰(zhàn)斗的場地如今成了孩子們的課堂;勇士們?yōu)⑦^熱血的地方,滿樹的梨花正在開放。”
此時此刻,我們心潮澎湃,熱血沸騰。當(dāng)然,在每年的祭奠儀式上,總有一群可愛的小同學(xué)將要成為少先隊員。接下來我們游烈士陵園。站在那一朵朵小白花面前,我的心情更加凝重了。是革命先烈們用自己的生命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他們的事跡將永載史冊,他的精神與日月同輝,永世長存!
安息吧,先烈們!你們的精神永遠激勵著我們勇往直前!我們一定不辜負你們的期望,為了實現(xiàn)你們沒實現(xiàn)的愿望,我們會好好學(xué)習(xí),以優(yōu)異的成績告慰你們不逝的靈魂!
清明節(jié)隨筆13
今天是清明假期的最后一天,也是天氣最好的一天,下午,叔叔帶著我和妹妹去海邊踏青。
走到海濱公園門口,到底是春天來了,這兒煥然一新,碧綠鮮亮的草地更加油亮,彩色的風(fēng)箏仿佛在舉行飛行比賽,爭先恐后地向上竄。這不天上的風(fēng)箏密密麻麻,真可謂“天上的`風(fēng)箏比人多”。風(fēng)箏那么多,那么艷麗,讓我眼花繚亂,這真像一場“空中選美比賽”。
空中的風(fēng)箏爭奇斗艷,地上放風(fēng)箏的人自然也是千姿百態(tài),瞧,那邊的老爺爺告訴我,他在放紅色的章魚風(fēng)箏,我找了半天才勉強找出他的風(fēng)箏,它太小了,幾乎快成了一個點,再看老爺爺,他的臉上明擺著“認真”二字,那神態(tài)比我們上課還專注呢!
看別人放不爽,我也來試試,我讓叔叔先放。哎,真是萬事開頭難,不到一分鐘,線斷了,我把它打個結(jié)勉強用起來;風(fēng)向又不對,換一邊,可沒過幾分鐘,這討厭的風(fēng)箏又斷線了,線可能承受不住了,叔叔只好重新去買新線,等待途中,我氣憤地盯著風(fēng)箏上的小狗,小狗也笑瞇瞇地看著我,可我卻認為它是在嘲笑我,說我沒能力讓它飛上天。
風(fēng)水輪流轉(zhuǎn),不一會兒,我們的風(fēng)箏總算是“爬”起來了,升上了半空,可不知怎么回事,這風(fēng)箏像個醉漢,東搖西晃,就是不穩(wěn),跟我唱對臺戲。
在叔叔和我的努力下,風(fēng)箏好轉(zhuǎn)了些,二捆長線讓它“圓了飛天夢”。小狗也竄上了百米高空,與其它風(fēng)箏比賽去了,看到經(jīng)過反復(fù)折騰的風(fēng)箏總算飛上了天空,讓我會心地笑了。
天色偏暗,我們收了風(fēng)箏,我與風(fēng)箏有個約定,這個周末,讓我們飛得更高!
清明節(jié)隨筆14
清明節(jié)這天,我們一家人去窯上水庫旁邊的山上給爺爺掃墓。
走在山路上,可以看見因為天氣干旱而枯萎的莊稼,土地裂開大嘴,干硬得好像石頭。曾經(jīng)蔥蔥蘢蘢,開滿各種各樣色彩繽紛的野花的山上,現(xiàn)在只剩下雜亂的干草;往日碧波蕩漾的水庫,如今好像一個淺淺的水塘;鹄崩钡'太陽曬得我們睜不開眼睛,而往年的清明卻下著綿綿細雨,還有一絲寒意。
到了墓地,我驚訝極了,怎么往年墳?zāi)怪車L得又高又壯的杉樹,今年卻干枯得無精打采了?深深的雜草已沒有了往日的勃勃生機。我們不能好像往年一樣點香燒紙祭奠爺爺,因為由于天氣的干旱,樹木都干枯了,如果在這種情況下點火,無疑會造成森林火災(zāi)。我們鏟除了墳頭上的雜草,把周圍打掃得干干凈凈,還給爺爺獻上了鮮花和果品。
今年因為西南地區(qū)出現(xiàn)近明朝以來最嚴重的一次干旱,所以這次我們掃墓時沒有看見綠瑩瑩的草地,沒能欣賞到五顏六色的野花,也沒有感受到郁郁蔥蔥的森林氧吧。媽媽說,現(xiàn)在全球的氣候變暖不是好事情,其實是大自然對不愛護環(huán)境的人類的報復(fù)。
清明節(jié)隨筆15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泵慨(dāng)清明節(jié)我都會想起這首詩,而我家鄉(xiāng)的習(xí)俗卻截然不同。每到清明節(jié),不管你多忙都必須得趕回來給自己的親人燒紙錢,祭拜,如果不這樣的.話,那就是對祖先大不敬。
清明節(jié)一早,家家趕做祭拜品,我們家也不例外,爸爸媽媽做東西,我就在旁邊打下手,媽媽做的都可漂亮了,有什么“萬事興,一笑仙等”。祭拜品做完了,該包紙錢了,他們把一大堆的紙錢十張十張的包了起來,然后又把它曬在太陽下面曬干,我問媽媽為什么要曬干呢?媽媽笑了笑說:“不曬干怎么好燒呢。”
在曬紙錢時也要吃飯,吃飯前要“叫飯”,就是把飯什么的都準備好后,叫死去的親人來“吃飯”。說是吃,其實這也是一種禮儀罷了。他們吃完“飯”后,未滿12歲的小孩能吃他們吃的飯,要重新盛飯。
飯也吃完了,紙錢也曬干了,是時候出發(fā)去給他們祭拜了。我們來到祖宗的墳前掃墓,然后把祭拜品放在祖宗墳前,然后邊燒紙錢,邊放炮。祭拜后,一切又恢復(fù)了往日的情形。清明節(jié),我們家鄉(xiāng)的清明節(jié),真是有趣。
【清明節(jié)隨筆】相關(guān)文章:
清明節(jié)隨筆06-14
清明節(jié)的隨筆01-20
清明節(jié)隨筆05-10
清明節(jié)隨筆推薦03-31
清明節(jié)高中隨筆03-14
初中清明節(jié)隨筆03-08
關(guān)于清明節(jié)的隨筆02-02
清明節(jié)掃墓隨筆02-02
清明節(jié)假期隨筆10-23
清明節(jié)初中隨筆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