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安塞腰鼓》教學隨筆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中,大家或多或少都對隨筆有些了解吧?隨筆是一種散文體裁,篇幅短小,表現(xiàn)形式靈活自由。你知道什么樣的隨筆才是被大家所稱贊的隨筆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安塞腰鼓》教學隨筆,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安塞腰鼓》教學隨筆1
課文《安塞腰鼓》是一篇歌頌激蕩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的文章。她以濃墨大筆,抒寫飽滿的生命激情;她以詩載情,使整個散文呈現(xiàn)出了雄奇的詩意美;她又想象奇?zhèn)ィ饩承蹨。這篇課文既是高原生命的熱烈頌歌,也是民族魂魄的詩性禮贊,以詩一般凝練而又富有動感的語言,給我們譜寫了一曲慷慨昂奮、氣壯山河的時代之歌。所以在組織教學中,我的設計思路是首先讓學生了解腰鼓:看腰鼓表演,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接著通過朗讀課文,賞析文中的語句來分析課文,進一步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氣勢。最后觀看開發(fā)大西北的圖片,感受大西北日新月異變化,深入地理解這篇課文。
在這堂課的教學中,我比較 注重文本意識、人文意識。 語文是一門有著非常豐富人文內(nèi)涵的學科。在教學這一課時,大塊時間是朗讀課文,品味相關的語句。圍繞課文,認真朗讀精彩的段落,品味喜歡的語句。這不僅僅是活躍課堂和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更重要的是要讓我的學生充分地占有學習時間,得到充分的語言訓練和技能訓練,充分地來感悟這篇文章的魅力,充分領略文章情景交融、情理交融的藝術境界,讓學生感受文中的語言美、音樂美、人物美、情感美,從而來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
在這堂課的教學中,我比較注重問題設計。如設計的問題:請找出你喜歡的語句,并請你說說喜歡的`理由。這個問題一提出來,就能統(tǒng)領下面一系列的學習活動,學生的學習目的性就很明確了。因為這樣的問題是主干性的。這個問題的答案不是唯一的,也不是現(xiàn)存的,而是要讓我們學生必須經(jīng)過選擇、獨立思考,在通過組織語言陳述出來。這樣的問題具有一定的探究性。
《安塞腰鼓》教學隨筆2
無論是江南水鄉(xiāng)的社戲、陜北高原的腰鼓、異國風情的舞姿還是三百年前的口技,通過閱讀,學生都可以從中看到作家對藝術的體驗和感悟,及由此生發(fā)的對人生的思考和認識,可以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yǎng),陶冶情操。但,學生由于知識的狹隘,思維的局限,對各地的民間藝術可謂是一知半解,只知其名,而不知其意。因此,在學習本單元的課文時,學生遇到閱讀障礙,不知從何下手。老師應盡量利用各種素材,引起學生的興趣,激發(fā)學生的閱讀激情。如:課前讓學生收集有關資料,觀看有關視頻,欣賞有關音樂等。
俗語說:“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一方山水有一方的風情!碑斘覀兊哪抗饴舆^繁華而又精致的大都市,也許會為那里的珠光寶器、燈紅綠酒所陶醉。然而,當你在漫天黃塵中看到一場鼓樂喧天的盛宴,那激情四射的震撼力一定會讓你熱血沸騰,那種種的浮華和嬌柔,就會遁形得無影無蹤,只有“來疑滄海盡成空,萬面鼓聲中!彼裕诮虒W《安塞腰鼓》一課時,我希望學生能從陜北高原的“歌手”劉成章的吟誦中著重體會“安塞腰鼓”的沖天激情和生命力的`張揚。由于缺乏對具有濃厚地方色彩的民間藝術的共鳴,學生很難從感性上認同安塞腰鼓。
于是,上課伊始,我讓學生聽朗讀,看視頻,以此接受最直觀,最形象的感知。然后讓學生為安塞腰鼓加一個定語,他們大多選擇“激情四射、豪放、有力、壯闊……”等等詞語,對感情的把握很到位。在此基礎上,大量指導學生進行誦讀。讓學生尋找課文中的美點,品味其中的語言節(jié)奏美、詩意美,再加強誦讀指導,讓學生從讀中感悟那激蕩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這是生命和力量的宣泄,這是人情和自由的揮灑,這是中華民族和黃土高原特有的一種文明、一種文化。
中國的民間藝術可謂百花齊開,各放異彩,與當?shù)氐拿耧L民俗相得益彰:京劇的正統(tǒng)威嚴確實有國都莊重大氣的風采、評彈的柔媚嬌羞恰配大上海的精致繁華、豫劇的豪邁淳樸不正是河南虎踞中原的再現(xiàn)嗎?而陜北高原的安塞腰鼓所敲響的不僅僅是生命的樂章,更是民族百折不撓的精神的強音啊。
【《安塞腰鼓》教學隨筆】相關文章:
安塞腰鼓教學教案02-06
《安塞腰鼓》教案02-23
安塞腰鼓教學教案7篇02-06
安塞腰鼓教學教案精選7篇02-06
安塞腰鼓的優(yōu)秀教案12-30
安塞腰鼓教學教案(通用14篇)02-23
《安塞腰鼓》教案(15篇)03-13
《安塞腰鼓》教案15篇03-03
《安塞腰鼓》仿寫作文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