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影视在线播放_国产一区+欧美+综合_久久精品少妇视频_制服丝袜国产网站

隨筆

記憶的散文

時間:2022-10-05 20:03:08 隨筆 我要投稿

關(guān)于記憶的散文

  在你記憶的深處,你有什么是印象深刻的?請看下面:

關(guān)于記憶的散文

  關(guān)于記憶的散文:和老山有關(guān)的記憶

  今夜失眠,是因為在朋友圈里,看到好友杜姐發(fā)的一個視頻。

  她在留言里說,自己是含淚看完,在圈里向上過老山前線的軍人致敬。

  她曾是軍人,不曾到過南疆的叢林,但卻有著深厚的軍人情感。

  視頻里面的音樂,是多少人已經(jīng)忘記的電視連續(xù)劇《凱旋在子夜》的插曲。

  視頻內(nèi)容是曾在老山一線做過護理兵的謝楠的故事。

  她常做的夢就是犧牲的戰(zhàn)友,于是多年后放棄了在北京的日子,舉家到昆明居住,就是想離麻栗坡九百多長眠的戰(zhàn)友近一些,后來她為逝者的家人做了很多事。

  這些讓我想起很多和老山有關(guān)的記憶。

  觀看電視連續(xù)劇《凱旋在子夜》,好像是1984---1985年,那個時候上初二,保家衛(wèi)國的軍人激勵著我。

  月光下的口琴獨奏曲《月亮之歌》深深地吸引著我,時至今日,我車上的音樂還在播放這首歌曲。

  時間到了1987年冬天,堂姐結(jié)婚,姐夫是軍人,居然是上過老山前線的!姐和姐夫回門那天,陽光燦爛,在我家院子里的蘋果樹下,我和姐夫說起那部電視連續(xù)劇。

  姐夫說電視劇里面有很多他們部隊的鏡頭,說到演員朱琳,說到為了送稿子,他被越南特工追殺,還說到了犧牲的戰(zhàn)友。

  有一回,在姐夫的影集里,我喜出望外地拿到了和那部電視劇有關(guān)的幾張照片和姐夫穿軍裝的照片。

  后來,姐夫命令我把照片全部送還,我是依依不舍。

  再后來,我索要姐夫的作品,姐夫回信了,寄回了他的部分作品和他對我的鼓勵(信件至今保存)。

  再后來,去咸陽上學(xué),同學(xué)里居然有人當(dāng)年熱血沸騰,要去參戰(zhàn),私下聚集幾個同學(xué)到了昆明,后被軍方遣送回來。

  前幾年一個春節(jié)過后,我因公出差,有幸參加了姐夫的戰(zhàn)友聚會。

  他們喝著喝著就哭了,想起了那些曾經(jīng)在一起,如今卻埋在南方的戰(zhàn)友們……我記得一個大哥說,他們現(xiàn)在活的都是長頭(意思是和那些倒下去的戰(zhàn)友比,已經(jīng)是賺了),他們不給國家惹事,也不給自己惹事,要好好地活著。

  我知道,經(jīng)歷過戰(zhàn)爭的人,感情都在心底埋著,他們也是有情的人。

  從電視劇開始,從我上初中開始,到高中到大學(xué),一直到現(xiàn)在,因為有一個曾經(jīng)是軍人的姐夫,因為我們身上的軍人情懷,在我的人生里,竟然對自己不曾去過的老山,留下這么多相關(guān)的記憶。

  我們應(yīng)有的記憶,不只是這些影視內(nèi)容,而是從心底永遠(yuǎn)記住這些為國家為民族流血犧牲的人,血不能白流,汗也不能白流,他們是國家和平的功臣。

  和平不是談判談出來的,也是打出來的。

  一個國家,是每個人用自己的肩膀扛起來的,而不是靠幾個人去扛。

  若如此,國何以國,家何以家?

  老山,因自衛(wèi)反擊戰(zhàn)而聞名天下,這其中的情懷,不僅僅是軍人的,也應(yīng)該成為民族的情懷!

  關(guān)于記憶的散文:那些記憶

  人近中年,很多事情都淡忘了,但小時候的那些記憶如花兒,依然鮮亮地綻放在歲月里……

  那時候家里的燈泡只有十瓦,每天晚上學(xué)校布置的作業(yè)都是在這樣的燈光下很快完成的。

  有段時間迷上了鄰居家新買的十四寸黑白電視,每晚都要趕去看一會兒,回來時爺爺奶奶早就睡下,屋里黑燈瞎火。

  輕手輕腳摸索著上炕,看到爺爺?shù)臒煷伬锘鹦莾哼在一閃一閃。

  奶奶總不忘叮囑一句:“別老去鄰家看電視惹人煩。

  早點睡覺省點電,電費貴著哩,是你三爹給咱交的,別叫你三娘不高興,又跟你三爹鬧!”就這樣在十瓦的電燈泡下寫完了小學(xué)幾年所有的家庭作業(yè),我居然沒成近視眼,大概也跟那時候看的是黑白電視有點關(guān)系?正所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吧!

  初中時家里仍舊很窮,僅有的一雙短腰雨鞋也打了難看的補丁,唯一的雨傘又被爺爺當(dāng)寶貝一樣高高掛著——用來向鄰家證明家里有把像樣的雨具,而發(fā)黑的化肥袋“雨披”上也被很多黑布補過了,顯得極其窮酸難看,于是下雨時我寧肯穿著布鞋往學(xué)校跑。

  每逢同學(xué)好心地問及,我總是掩飾說雨來的急或是出門慌張沒顧上打雨傘穿雨鞋。

  不過這些還都不算什么,我最討厭下雨的更大原因是坐在教室里,我還在惦念家里屋頂漏雨,又會將床鋪上面的被褥打濕一片片,爺爺奶奶又該在家里將盆盆罐罐挪來挪去了……唉,倒霉的雨天!

  那時候大姑經(jīng)常接濟我們,家里吃的紅薯幾乎都是大姑家給的。

  紅薯很甜很軟,夜里便會蒸在大鐵鍋里當(dāng)晚飯。

  爺爺奶奶跟我各倒一杯白開水就著吃紅薯,吞咽得又香又甜。

  唯有弟弟“喉嚨眼兒細(xì)”,每每剛想把紅薯皮扔掉,爺爺便會吹胡子瞪眼:“怎?紅薯皮能毒死人?”嚇得弟弟臉一紅,趕緊重將紅薯皮使勁咽下。

  見狀,我在一旁嘴一咧,又忙把臉給繃住了。

  那年讀小學(xué)三年級,因為眼饞一個女同學(xué)新買的鋼筆,便借來用了下。

  誰知偏就給人家弄丟了。

  那年頭買支鋼筆不容易,女同學(xué)為此挨了家長不少罵。

  于是,再也瞞不住了,生平頭一次我被奶奶狠戳了幾下腦門。

  含著淚責(zé)怪了我?guī)拙,奶奶還是七拼八湊了一塊多錢讓我賠給了女同學(xué)。

  打那以后,我再也不敢隨意借用別人的東西更不敢撒謊隱瞞了。

  那時候村里的秋收還是一件大事。

  每年我們上學(xué)的小孩子也會有幾天秋假。

  爺爺和姑姑們拉著車吃力地將玉米連皮收回來,由于大門太窄,只好堆在小四合院外,再由奶奶和我以及弟弟一籮筐一籮筐地倒騰進來。

  之后便是連夜將玉米外面的葉子兩兩系起來,第二天再由爺爺懸掛到大門外的樹干上晾曬。

  夜深露重,小孩子又貪睡,干著干著便會犯困,一個接一個打哈欠時看到年邁體弱的奶奶仍然毫無倦意還在一旁埋頭勞作,這才心生愧意。

  但終究是熬不住,開始借故一趟趟往家里跑。

  奶奶看穿了我們的“鬼心思”,搖搖頭笑一笑,就放我們回去先睡了。

  每年的夏收后攤曬麥子時又需要“看場”,即看住鳥雀和雞們別來偷吃麥粒。

  這樣的任務(wù)當(dāng)然非我和弟弟莫屬了。

  每每我負(fù)責(zé)“看場”時,午后昏昏欲睡,總會在剛低頭打盹兒時恰逢爺爺出來撞上有雞或鳥在偷吃麥粒。

  于是,爺爺氣得皺眉瞪眼一聲斷喝,唾沫星子也同時飛出了嘴邊。

  我嚇得低下頭,噤若寒蟬。

  可爺爺回家之后我撐著眼皮硬盯一會兒便會又有倦意襲來,頭一低一抬,“啄”起米來了。

  如此三番看我“死性不改”,暴躁的爺爺除了瞪我兩眼,也只能搖頭嘆息了。

  可惜那時候小,不懂事兒,偏又愛多心,每次做錯事兒被奶奶薄責(zé)幾句,我就會感覺自己父親早亡,由爺爺奶奶撫養(yǎng)長大,無疑成了他們的拖累。

  越想越覺得自己“多余”,我便會偷偷跑出去躲進一個沒人的角落。

  可剛蹲下抹眼淚,奶奶急切地喊我名字的聲音便會由遠(yuǎn)及近。

  低頭迎著奶奶走過去,奶奶總會長長地嘆一口氣,然后祖孫二人一起默默地流淚。

  淚光中,便想起每年的生日那天,哪怕日子再苦奶奶也總不忘煮兩個熱乎乎的雞蛋給我。

  我一小口一小口慢慢地咬,咀嚼著美味,咀嚼著幸福感……

  不敢再辜負(fù)爺爺奶奶的養(yǎng)育之恩,拼了三年,初中畢業(yè)后我考上了師范。

  每次從學(xué);貋頃r我都會將嘴里節(jié)省出來的飯票在食堂里換成燒餅麻花或者洗發(fā)水。

  坐在炕邊沒完沒了地給奶奶爺爺講著學(xué)校里的趣聞,一邊看著的奶奶臉上漾著笑容,手腳不停地在灶邊忙碌,變著花樣兒給我做好吃的。

  雖然炒菜時油花依然很少,蔬菜也貧乏得可憐,飯菜卻從不會重樣兒。

  而且,我了解奶奶的廚藝,以前每晚哪怕是玉米面糊糊,奶奶也能做得有滋有味讓我一喝就是兩大碗。

  ……

  那時候的日子很窮很苦,那時候的生活又酸又甜,那些記憶凌亂卻又珍貴,總是花兒般絢爛在心間……

  關(guān)于記憶的散文:童年美好的回憶

  多少次午夜夢回故鄉(xiāng),在故鄉(xiāng)的靜謐與安詳中徜徉。

  那幢古樸的老房子,院子里那棵開滿槐花的高大的老槐樹和掛滿椿牌的椿樹,那只像狐貍一樣的大黃狗,搖頭擺尾的,走來走去……這不是夢,它清清楚楚、真真切切地儲存在我的記憶里……

  ——題記

  【一】

  走到我小時候住過的小院,我忍不住停下了腳步,駐足觀望,這里還和從前一樣的熟悉。

  推開塵封已久的大門,滿院里長滿了荒草,墻角結(jié)了幾張大大的蜘蛛網(wǎng),蜘蛛這會兒沒空招呼它的舊主人,它自己正忙著捕蟲呢!草叢中,偶爾會跳出一只蚱蜢來,幾只小蝴蝶停在野花上,盡情地吸食著花露。

  幾棵柿子樹長得郁郁蔥蔥,上面掛著雞蛋大的青色的柿子。

  可能是好長時間沒有人來了,房頂上長滿了野草。

  寂廖的院子顯得有些落寞。

  駐足于老屋的前面,許多往事一幕幕浮現(xiàn)在眼前……

  故鄉(xiāng)的老屋,紅色的磚墻,灰色的小瓦片,密密麻麻地鋪滿了房頂。

  記得小時候,每當(dāng)夏季暴雨來臨時,我喜歡傻乎乎地去淋雨,用腳踏水發(fā)出“啪啪”的響聲,這時候,媽媽準(zhǔn)會焦急地喚我回屋:“巧兒,快進屋,雨下得這么大,小心把你淋感冒了。”“知道了,我這就回去。”在媽媽的再三催促下,我才極不情愿地跑回屋里。

  有時候,我喜歡雙手托著下巴,安靜地坐在窗前,看傾盆大雨從天而降,雨水會順著瓦片嘩嘩地往下流,不一會兒便形成了一道寬大的水簾,絲絲縷縷,似乎是無窮無盡,特別壯觀。

  經(jīng)年累月,時間長了,我家房檐底下的地上竟然被砸出一個個拳頭般大的小腰窩,水滴石穿的力量真是大得驚人。

  記得小時候的冬天特別漫長而寒冷,我們兄妹幾個嘰嘰喳喳地擠墻根,大家排成一溜,如果誰被擠出來,誰就輸了,要罰貼墻根,我最拿手的是貼墻倒立,有時候為了逞強,硬是能支撐半個小時,等把腳放下來的時候,臉上因長時間充血而紅通通的,可是大家卻玩得不亦樂乎。

  最有趣的要數(shù)冬天下雪的時候,有一年下大雪把我家的門都給封住了,母親開不了門,門口的一位大哥早上到我家串門,他見此情景,就用鐵鍬把雪鏟開。

  那天早上,西北風(fēng)刮得呼呼響,我那天上學(xué)怕遲到了,也沒有顧上叫小伙伴,一出家門,風(fēng)把我吹著就往前走了。

  我終于知道什么叫身不由己了,那架勢真像有人推著你向前,走著走著,“啪唧”一下,我摔倒了,手一觸地,我才知道,原來地上都是厚厚的冰。

  怪不得我跑這么快,原來是溜著冰走的啊,能不快嘛。

  那一跤把我的手腕也給弄傷了,多少年過去了,這一幕讓我至今難忘。

  再看看樹上掛滿了亮晶晶、毛茸茸的雪球,房頂上也鋪了一層厚厚的雪,好一個粉妝玉砌的世界!天氣放睛之后,上面的積雪慢慢地融化,這時候,寒冷的天氣把水凍結(jié)成了一個冰琉璃柱子,掛在房檐上,我們這些孩子就會用棍子把它們打下來,放到嘴里吃一口,哇,真是透心涼!

  “八歲八,掉狗牙。”小時候,不敢有吃上好面饃的奢望,只有春節(jié)才能吃上兩頓媽媽做的白饅頭,如果能吃上玉米面餅就很開心了。

  其實那時的糧食都是粗加工,吃下去拉喉嚨,但窮人家的孩子好養(yǎng)活,有得吃就很知足。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吃的粗茶淡飯,還是發(fā)育晚,那時候,小孩子一般七八歲才開始換牙。

  母親告訴我們,小孩子的牙是父母給的,不能隨便亂扔。

  于是,每當(dāng)?shù)粢活w乳牙,如果是上面的乳牙,我就會把它扔到房頂上,如果是下面的牙掉了,我們會把它塞到墻縫里,圖個吉利吧。

  小時候的我很貪玩。

  我特別喜歡看電影。

  三里五村的放電影時,我和伙伴們都會追過去觀看,看到戰(zhàn)斗片時,我總以為那是真的,有時候會被那血淋淋的場面嚇得捂上眼睛。

  印象最深的是《開槍為她送行》、《英雄兒女》。

  有一次,我和門口的姐姐跑到離家七八里遠(yuǎn)的村莊去看電影,結(jié)果是等我們像趕場似的跑到地方,已經(jīng)到了深夜,演完了一個片了。

  最難忘的是冬天看電影,等電影演完了,腳也凍麻了,周圍黑乎乎的,我便和伙伴們一路小跑回家,等跑到院子里,腳已經(jīng)暖烘烘的,正好美美地睡一覺。

  那時候每當(dāng)放暑假時,母親和哥哥姐姐們早早地下地干活,給我安排個最輕的活,那就是把鍋里的飯燒熟。

  臨走時她先把生飯先放進鍋里,叮囑我讓我起床了,燒鍋。

  那樣,等母親他們回家來就能吃上可口的飯菜,可常常是等母親從地里回來,我卻還睡得正香,聽見母親叫我,誠慌誠恐地揉著惺忪的睡眼,趕忙跑過去燒鍋。

  我常常是手忙腳亂的,被濃煙熏得兩眼直流淚。

  清楚地記得蓋房子正好是八零年,實行產(chǎn)承包責(zé)任制之后,當(dāng)時家里生活條件好一點了,原來的兩間土坯房已容不下家里這么多人,父母決定蓋間新瓦房了,最高興的要數(shù)我們這些孩子了,當(dāng)時父親正好在鄉(xiāng)里當(dāng)一磚窯廠的廠長,父親說蓋房子得用好梁,結(jié)實,耐用。

  于是托人買了兩根黑龍江紅松木作為橫梁,多少年過去了,那兩根橫梁卻完好如初。

  打地基那天,村里的老少爺們都來我家?guī)兔,我們家像過年一樣,放了長長一掛鞭炮,小孩子慌著揀拾落拈的炮,然后把它剝開,用火柴點燃放花子。

  父親高興得笑逐顏開,終于,我們家告別土坯房子,有了寬敞明亮的大瓦房了,房子蓋好那天,剛滿一歲的小妹高興得在炕上直打滾。

  屋子里至今還有我們生活過的痕跡,床上的那個黑木箱子是姥爺補給母親的嫁妝,也是我家的保險柜。

  從我記事時起,我們家的那個木箱子里裝著我家最寶貝的東西,有一次母親打開來,我坐在一旁邊看,原來里面有我父親的各種證件。

  如今,它和老屋一起被留在了塵封的記憶里。

  后來,二哥在村西頭蓋了兩層小樓,2000年父母便搬過去住了,我們家的老屋子也完成了他的歷史使命,經(jīng)歷風(fēng)吹日曬,加上沒有人來,老房子更加孤獨地立在那兒,形單影只,不免讓人感嘆歲月的流逝。

  【二】

  在院子的中央有一棵高大的椿樹。

  它枝繁葉茂,夏天在院子灑下一片陰涼,是我們避暑的天堂。

  有時候,母親做好飯,我們兄妹幾人喜歡蹲在樹下邊吃邊興致勃勃地談笑著,一陣微風(fēng)吹過,椿樹嘩啦啦地響,像我們歡樂的笑聲在小院上空回蕩。

  夏季的晚上,一家人在地上鋪上涼席,在樹下乘涼,天上灑滿了亮晶晶的星星,我發(fā)現(xiàn)自己離天那么近,仿佛一伸手就可摘到天上星辰,我曾經(jīng)數(shù)過天上的星星,可是星星太調(diào)皮了,那么多,一會兒我就開始眼花繚亂,所以我一直沒有數(shù)清過天上到底有多少顆星星,這也是我小時一直困惑自己的事情,直到后來,我才知道天上的星星,分為88個星座,星星在運動,可是有規(guī)律,原來天上的星星是數(shù)得清的啊!

  記得小時候,我是個愛做夢的小女孩。

  聽大人們說七月七日這一天,牛郎織女鵲橋來相會,如果你藏身于葡萄架下,說不定還能聽到牛郎織女竊竊私語、互訴衷腸呢!天真的我曾經(jīng)對此深信不疑,于是天天盼望七夕這天的到來。

  可是七夕這天晚上,放眼望去,浩如煙海的夜空里只有悠悠的白云在飄蕩,天上的星星不知疲倦地對我眨眼睛。

  側(cè)耳傾聽,只有小蟲在呢喃、青蛙在鳴唱,那有情的人兒卻難覓芳蹤,真讓我感到疑惑和遺憾!

  每年春天來臨的時候,整個院子里都沉浸在花香之中。

  槐樹上的槐花開了,一朵朵,一簇簇,掛滿了樹枝,搖曳一地美夢。

  椿樹它開始長出一串串的椿牌來,一片片像極了女孩子的發(fā)卡,我喜歡把它們摘下來,然后用線串起來,做成手鐲,然后系在手腕上,戴著它感覺就像是珍珠手鐲一樣。

  那時候家家戶戶院子里會挖個大坑,家里日常用的垃圾都倒在里面,可是每到夏季里面會成為一個大水坑,那天母親在廚房里做飯,讓兩歲多點的二哥在院子里玩,一會兒的功夫,母親出來卻沒發(fā)現(xiàn)二哥的身影,再看大坑里的水嘟嘟直冒泡,意識到不好,忙大聲呼叫,我西院住的高大的洪爺聽見了,忙從家里跑出來,跳到兩米深的坑里把二哥抓了出來。

  原來下過雨后水里漂了幾個屎克郎,二哥覺得好玩,就下水去撈,差點因此喪命,母親嚇得半死,從此要求我們遠(yuǎn)離水,但是我的兩個哥哥還是瞞著她,偷偷地跳到河里抓著水草撲騰,硬是自學(xué)成才,學(xué)會了“狗刨”。

  在大坑的邊上長著一棵老洋槐樹,以前每到夏天,它上面會結(jié)許多像米粒樣的果實。

  不知道什么原因,洋槐樹后來死了,光禿禿地立在那兒,我有時和伙伴們爬樹上去玩,看到老槐樹光光的,覺得應(yīng)該為它做點什么。

  有一次,我從椿樹上摘下椿牌掛在洋槐樹上,母親下地回來,抬頭看到洋槐上的綠色,還以為洋槐樹又活過來了呢,后來才知道是我搗的鬼,忍不住笑了。

  家里養(yǎng)了一條可愛忠誠的黃狗,非常通人性。

  我的兩個哥哥經(jīng)常是上學(xué)路上拿著饃,他們不是自己吃,而是偷偷地喂給黃狗吃。

  有一天早上,我們一起床發(fā)現(xiàn)大黃狗臥在椿樹下面,旁邊躺著一只死了的黃鼠狼,我想肯定是晚上黃鼠狼來我家偷吃雞,被機靈的狗發(fā)現(xiàn),經(jīng)過一番激烈的搏斗最終斃命,它哪里是狗的對手呢?

  那時,母親養(yǎng)了好幾只母雞,像是家里的功臣,我們的營養(yǎng)全靠它們下的蛋。

  然而,這些小家伙卻總是趾高氣揚的。

  它下了蛋之后總會到處炫耀,生怕別人不知道似的,總會“咯咯嗒,咯咯嗒……”向我們宣布它的豐功偉績。

  童年的那個小院,伴我一起走過了十多個春夏秋冬,里面藏有無窮無盡的美好故事。

  在歲月的長河中,它慢慢風(fēng)化,變成了一串串美好的回憶……

【記憶的散文】相關(guān)文章:

記憶散文10-26

記憶的隨筆散文10-10

最初的記憶的隨筆散文10-09

今天的記憶隨筆散文10-09

雪的記憶隨筆散文10-10

吃的記憶隨筆散文10-10

小鎮(zhèn)記憶隨筆散文10-10

永恒的記憶隨筆散文10-10

童年的記憶的隨筆散文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