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描寫夜雨的優(yōu)美散文
你喜歡下雨天嗎? 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guān)于描寫夜雨的優(yōu)美散文,歡迎閱讀。
世上本沒什么事物是絕對純潔的——除了雨——水清而無源。
我喜歡聽雨,尤其是夜雨。
在一片無喧囂的黑色里,雨聲格外清脆入耳。
我傾聽著夜雨聲,聽到雨打在樹葉上、房檐上、大地上,也就聽到了這至清澈之物在洗濯我微世俗的心靈。
我也愛這夜色。
靜謐而遼遠,深沉而博大,含蓄而神秘,仿佛一個哲人,陷入無邊而偉大的冥想;又好似一位牧者,以慈愛的智慧俯視他的羊群;抑或是一名劍客,在靜默里積蓄力量,醞釀著驚天動地的一擊。
遙遠的夜空里,偶爾有熒光一閃,若隱若現(xiàn)地吐露著什么,該是渺遠里睿智的微笑。
無光的夜,無色的雨,“無”注定了夜雨的“有”——有聲,有韻,有情有意。
夜雨有聲,如瑾瑜相擊,如佩環(huán)相碰,從這唯美的雨聲里,我竟然聽得出雨滴下落時那完美的微曲的線條。
這種聲音,初時還只是一種享受,進而就成了一種震撼。
我在這寂靜的環(huán)境里回首、感受、反思,回首浮云般飄過的十五年,感受每一秒的幸福與痛苦,反思這人生局里走過的每一步棋。
我捫心自問,這十五年來,我是否踏實沉穩(wěn),是否對得起家人和師長的厚愛,是否每一天都過得充實有意義,是否保持著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我靜默地接受這夜雨的洗禮,以使我凡俗的內(nèi)心不致墮落,以使我朦朧的雙眼不致混濁。
夜雨有韻,有靜有動,靜若處子,動若脫兔。
靜時如一曲洞簫,如泣如訴,如怨如慕,是那樣恬謐,那樣悠美,余音裊裊,不絕如縷;動時則好似一曲琵琶,大弦嘈嘈,小弦切切,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動靜之間,情隨之遷,這世界的大小、遠近、是非,也在雨中朦朧了、交融了,變得不再那么重要。
正如看見雪會想到雪化后是春天,每個雨夜,我的腦海里總能浮現(xiàn)出天邊那一抹彩虹。
彩虹,那七色的夢,七色的詩意,七色的韻,在對雨的不舍里,總難抑制對彩虹的期待。
然而比起那斑斕的韻,我更愛夜雨的無色的韻。
如果你曾目睹濃墨溶于清水,也定能想見無色的韻滲透夜的黑幕是何佳景。
夜雨有情有意,道是無晴卻有情。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是后主的憂傷;“風(fēng)流總被,雨打風(fēng)吹去”,是稼軒的惆悵;“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是放翁的期望。
雨懂得人的心思,人也愿意將情感寄托給雨。
遍覽唐詩宋詞元曲,雨打的或是金鈴,或是梧桐,或是浮萍,或是芭蕉,其實都打在了騷客的心上。
夜雨是善良的,也是博愛的,她能包容每個人的情感,人喜她也喜,人憂她亦憂。
她也愿為每個人申訴,用她那清脆的聲音,講述著一段又一段忠臣良將、兒女情長。
夜雨,你甜美、善良、寬容、博愛、能解人意,你大氣、含蓄、仁厚、無私、純真無瑕。
歲月滄桑,你是我恒久的守望;天長地遠,你是我不變的情緣。
描寫夜雨的優(yōu)美散文【2】
終日無事,心靈也難得的平靜,思緒也有些散亂。
獨處是孤獨的,尤其是在夜下。
若這夜又浸著綿綿的雨,便平添幾分詩意。
夜雨下,一種莫名的情愫在心底蔓延,欲罷不能。
雨聲依稀還在耳畔,勾起太多懷想,凄婉如飄零的落花;蕭瑟如雨打的浮萍;;蒼涼如爬滿青苔的舊墻;唯美如西天欲褪的殘陽;太多的思緒涌上心頭,攪得我不能安眠。
遙想當年,陸游也曾在夜雨下失眠,是因為心系國家,于是才有“鐵馬冰河入夢來”的夢境;杜甫也在夜雨下長嘆,也在心系天下寒士,憂國憂民。
我卻為什么哪?凡夫俗子,也無事呻吟。
但無論如何也無法遏制思緒的游走。
隨著窗外的雨聲,混著電腦里憂傷的音樂,仿佛是自然與情感最完美結(jié)合,每一個音符都在叩打心靈最深處,最柔弱的地方,記憶的門也打開,在此時,最是回憶過去,往事點滴,每一個念頭都隱藏一個過去的自己,不同的自己。
這些念頭似乎得到夜雨的浸潤,變得深邃有鮮活,而且那些涌向記憶的面孔也清晰,讓我分不清哪個是真實的自己,哪個是本來的自己,佛家講究:明心見性,可我的心是什么,我的性又是如何
還是歸于平靜吧。
我的心既是本心,我的性既是本性,茫茫苦海,既然看不見盡頭,不得自在,那我就只追求心的平靜,性的圓覺。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yīng)作如是觀。
瀟瀟夜雨,無盡夜幕,生老病死,情劫魔障,亦如露水,不得沾身。
若身在塵世,心在佛國,亦可得無盡歡喜,歡愉。
一片閑心絕世塵,雨中寂靜養(yǎng)精神。
素琴彈落天邊月,不問凡間又幾年。
描寫夜雨的優(yōu)美散文【3】
這幾天,斷斷續(xù)續(xù)地下著雨,時而雨霧迷蒙,時而大雨傾盆,時而風(fēng)清雨霽,叫人的心情隨著雨的變化起起落落,詩情涌動,古今多少雨中情事都涌上心頭。
雨,本是一種自然現(xiàn)象,水汽升騰,凝結(jié)為云、為雨,然而,雨飄然落入詩人敏感的心田,便會觸動詩人的情懷,生出無限的惆悵和感慨。
雨,在詩人的眼里,是浪漫的詩。
月橋相會雨霏霏,漫山桃李訴衷腸。
透過記憶的簾幕,我看到密林深處野花爛漫、河水潺潺,彎彎的月橋上,迷蒙的雨霧中盛開著一朵傘花,傘花下一對戀人在依偎、呢喃。
你能說這美艷的情景不是一首纏綿的詩嗎?
雨,在詩人的心里是相思的酒。
曾幾何時,天涯孤旅,金風(fēng)玉露一相逢,卻留得相思朝朝暮暮。
獨自把酒憑欄,臨窗聽雨,酒入愁腸,都化作了相思淚。
“夢后樓臺高鎖,酒醒簾幕低垂。
去年春恨卻來時,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記得小蘋初見,兩重心字羅衣。
琵琶弦上說相思,當時明月在,曾照彩云歸。
”一闋《臨江仙》深蘊了晏幾道與歌姬蘋兒別后的孤獨和刻骨的相思。
“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
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溫庭筠長夜無寐,臥聽夜雨滴桐聲,綿綿秋雨落在心上,都化作了苦澀的相思淚。
雨,落入詩人的愁腸,在歷史的長卷上凝成千古的愁思。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金兵入侵,北宋滅亡,丈夫病死,南渡避難中夫妻半生收藏的金石文物又丟失殆盡。
李清照飽嘗了國破家亡、顛沛流離的苦痛。
晚年所作《聲聲慢》一詞真實地抒發(fā)了她孤寂落寞、悲涼愁苦的心緒,寄托了她深沉的家國之思,堪稱千古絕唱。
“青鳥不傳云外信,丁香空結(jié)雨中愁。
”南唐國勢日衰,李璟卻無力挽狂瀾之雄渾大略,只是經(jīng)常與其寵臣如韓熙載、馮延已等飲宴賦詩,借此消解滿腹惆悵。
其子李煜亦非治國能手,但藝術(shù)才華非凡,不遜其父。
他精于書畫,諳于音律,工于詩文,詞尤為五代之冠。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
羅衾不耐五更寒。
夢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錦繡才華也只能抒寫亡國之痛和囚徒之悲,真真教人不勝唏噓。
司空曙感嘆晚景凄涼,借雨抒懷“雨中黃葉樹,燈下白頭人”;王昌齡雨中送別好友,滿懷眷戀“寒雨連江夜入?yún),平明送客楚山孤”?/p>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
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云低,斷雁叫西風(fēng)。
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
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南宋詞人蔣捷的一闋《虞美人·聽雨》將自己坎坷的一生濃縮為三個時期,三種心境,概括了從少到老在環(huán)境、生活、心情各方面所發(fā)生的滄桑巨變,讀來不禁使人凄然相向。
白云初晴,幽鳥相逐,眠琴綠陰,上有飛瀑。
落花無言,人淡如菊”唐代司徒空在《詩品》中對“典雅”如是說,可見,若以淡泊之心境賞雨,雨中之情調(diào)亦不乏超脫、典雅。
正如郭紹虞先生說:“賞雨茅屋,幽居自得,見其雅”。
“老去無心聽管弦,病來杯酒不相便。
人生難得秋前雨,乞我虛堂自在眠”摯友張平甫邀請姜夔赴宴,但是詩人不欲前往,原因很簡單,因“老”無心聽管弦,因“病”不便飲杯酒,其實“老”“病”,不過是托詞。
詩人“不欲往”的真正原因卻是:“人生難得秋前雨,乞我虛堂自在眠。
”這種自在灑脫、雨中安眠的情懷,若無對人生有透徹的領(lǐng)悟,是萬難有這般雅趣的。
“臥讀陶詩未終卷,又乘微雨去鋤瓜”,“鉤簾百頃風(fēng)煙上,臥看青云載雨過”。
唐詩宋詞中此般雅致的佳句比比皆是。
雨過天晴,萬物如新,雨,不僅洗去世間塵埃,也讓詩人心境澄明,在雨的靜觀和沉思中參悟人生,使雨多了幾分禪意。
且聽東坡的《定風(fēng)波》詞:“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fēng)吹灑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fēng)雨也無睛”,蘇軾貶居黃州時,一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獨他雨中信步,渾然不覺。
《定風(fēng)波》一詞借助于“雨”這一具體意象將人生引入到忘情得失,超然物外的禪意般的寧靜之中。
這也讓我們在領(lǐng)略詩人豁達大度的人生態(tài)度中,多了一份東坡似的灑脫。
雨,淅淅瀝瀝,蒼茫迷蒙,穿越古今,將多少情懷淋漓浸潤成凄艷美妙、典雅超脫的詩詞,滋養(yǎng)著我們雅致的情趣、浪漫的情懷。
雨,不僅滋潤著干涸的土地,讓草更綠、花更艷、樹更茂,也滋潤著人們久居都市疲憊荒蕪的心田,讓生活平添一份自然之趣,讓人忙里偷閑,放眼窗外,在朦朧飄渺中醞釀一份詩意的遐想。
【描寫夜雨的優(yōu)美散文】相關(guān)文章:
夜雨-隨筆散文10-07
描寫夏天的優(yōu)美散文10-26
描寫優(yōu)美的散文10-26
描寫春天的優(yōu)美短散文10-26
描寫春天的優(yōu)美散文摘抄10-26
描寫春天的優(yōu)美散文摘抄10-26
描寫家的優(yōu)美散文(精選12篇)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