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唯美寫景抒情散文
唯美寫景抒情散文怎么寫?看看下面的散文,歡迎各位閱讀。
唯美寫景抒情散文:槐在五月
路經(jīng)日的在腳下蹚著,竟不知有名?幸偶遇一老先生,告知此為槐花大道,兩年前興修的,向東延至大洞山頂。
望過去,行列有序的槐樹立于路的兩旁,蔥郁,挺拔,雖未成蔭,但也齊列,其間夾著一條寬闊的大道直通山頂,因人跡稀落,異常的清冷。
心想既為槐花大道,必少不得槐花了。
于是估算著正是槐樹開花的時節(jié),恰又逢細(xì)雨霏霏,決意冒雨前行去攝槐花,心中早已繪好了《凄迷細(xì)雨槐花白》,雨如織,風(fēng)多情,絲絲細(xì)線潤無聲,難得一意境。
然往往現(xiàn)實卻事違人愿,踏上了槐花大道,只見葉綠,未見花開,大大的失望了,最終只得落落而歸。
記憶中的槐樹卻也如此,庭前荒處隨地可見,不稀罕,大多三株兩株的散著,枝枯葉而落,樹皮尚又干硬的張裂著,并不起眼。
可一但進(jìn)了春,情形就大徑相庭,況那春風(fēng)最是多點物,于是立風(fēng)而搖的槐,幾日未見,竟都變了模樣,整株的樹都綠了,綠的可愛,令人刮目。
然又幾日未見,那蔥綠的圓葉里竟掛上了串串青綠的槐樹米,雖隱隱可見,煞也喜人。
然又不經(jīng)易的,再次張眼看到的卻是一樹的白,如蝶粉兒匯聚,令人驚艷。
許因夜間睡的沉,錯過了花開。
看那一夜之間乍開的白,卻也想像出那是何等的鬧熱,噼哩啪啦,跟炸了鍋似的,槐樹米兒你爭我擠。
竟相的吐著蕊,張著瓣,如破繭的粉蝶兒一般的明艷。
一朵朵,顫微微的,招著路人的眼,拋著媚兒去勾著路人腹內(nèi)的饞蟲兒。
槐樹開花了。
于是滿口的香溢于兩腮,不由的想去品咂那槐花的香甜。
啪,整條枝兒被折斷,是那如黑泥般的小孩兒,正用比槐枝粗不了幾分的細(xì)胳膊用力的折斷的,只見他一手摟著槐,一手舉枝高喊:接好嘍。
喊出聲透著十足的驕傲。
于是被摔下的枝如彈簧般的跌落,早有守在樹下的同伴,一哄搶了去,緊忙的捋下槐花,裝進(jìn)竹籃里。
樹上的頑童如孫猴兒看景般的觀賞著腳下的這一幕,露齒而笑,于是銀白的牙齒多了幾許的得意,于是更賣力的往高里爬,絲兒不顧刺槐的劃拉,啪,啪,啪,一聲緊一聲的,枝斷葉落,片刻地上落下了厚厚的一堆枝兒。
夠了,夠了。
那如黑泥的小孩這才帶著不舍的留戀,蹭蹭的從樹上滑下來,臉上手上滿是劃著的傷。
同來的伙伴早已把他的竹籃裝滿了。
挎著一籃的喜悅踩著如煙的土回家了。
身后甩下的是滿地的落葉,和那一樹的斷臂殘桓,慘不忍睹。
去了梗,撿了葉,就連那沾了槐花的手都滿是的香,沁人心脾的香。
撒上干面粉層層裹了粉蝶兒,更白,更胖,如那沒抽絲的繭一般躺在屜布上,薄薄的攤著,蓋上鍋蓋,十分八分鐘,水氣就沿著鍋蓋的四周氤氳的漫出了一股一股的香氣,面粉拌著槐花的清香。
吸入鼻翼,香,真香。
拌上香油,調(diào)味,于是敞開了肚皮,就著一碗稀薄的面水,連吃帶喝,滋潤。
嗝,嗝的打著飽嗝,用舌轉(zhuǎn)著唇邊舔了一圈去,還直叫著香。
更有那饞槐花的人家,大把的捋著槐花用開水焯過,曬干了,以備隨吃隨用。
寬寬的房道,沒有一戶人家拉起院落。
有一戶人家蒸槐花,就會鍋香飄四家。
況鄰里又交好,槐花也不是甚稀罕物,每蒸了必多蒸了幾鍋,倒于口徑三尺的大盆子里,盛了一碗碗去,送東家,送西家。
一盆子的槐花散去了,入了口,香甜,果了腹,滋潤。
共享著五月的槐花,這就是五月的人家。
咚咚,叩響了門:送碗槐花嘗嘗鮮。
接了去,明又蒸了:嘗嘗。
來年,枯枝還會發(fā)新芽。
槐樹上依然的是那一番的鬧熱。
春風(fēng)三月,春雨霏霏,“有時三點兩點雨,到處十枝五枝花”的景象拂入腦海,深知,此時已是草長鶯飛的明媚時節(jié),故鄉(xiāng)便踩著春風(fēng)的節(jié)拍送入眼簾。
故鄉(xiāng)是一個有溪有水有野趣的靜美之地,可那僅僅是在記憶之上。
記憶中,小橋,流水,院落,原野與寬廣與悠長構(gòu)成一幅三維而多彩的田園風(fēng)景畫。
故鄉(xiāng)有一條小河,那時它是一條不知名的小溪河,多少年來躺在地球的一角,既無大江大河的奔騰洶涌,也無滄海桑田的寬廣深厚,但卻默默無聞、無怨無悔地把自己的每一滴甘露獻(xiàn)給了大地,獻(xiàn)給了小河流經(jīng)之地的人們……
無名的小河,流經(jīng)之地水質(zhì)清澈、溪草茂密,河岸灘、石密集,河邊柳竹成行,小河在柳竹的庇護下擺出一幅巨大洗練的銀帶一路向前,悠長寬廣的一幅江南溪澗美景,一覽無余的呈現(xiàn),這樣的景致總喚起人們美好的遐思與向往,于是,便有了依水而居的人家。
故鄉(xiāng)因水而嫵媚,鄉(xiāng)間因橋而多情。
有水就定會有橋,水隔一方,橋連一脈,有了橋才有了生活的起伏和變化。
在河岸較窄的地方,一石板橋橫亙于小河之上,遠(yuǎn)遠(yuǎn)看去,小橋厚厚墩墩,結(jié)實無比,三根橋柱牢固地支撐著上面敦實厚重的橋板。
小橋很平常,長不足十米,寬約兩米,在廣袤的農(nóng)村,實屬常見。
但小橋卻透出淡淡的質(zhì)樸與古老,說它是石板橋,但經(jīng)過歲月的洗滌卻變成一條石溝橋,橋面被歷史的刀鋒深深的剜去形成一道溝壑,向世人道出小橋厚重的歷史與滄桑。
盡管人們總抱怨橋面傾斜,走著不那么舒適坦然,但只有橋墩仍忠貞的、小心翼翼地守護著這古老而堅強的小橋,一如守護自己嬰孩般的專注與剛強。
據(jù)老輩人講,這座小橋相脈承的石板路,是著名的“宗大路”,它起自何方,我不知曉,可路向北再行60里地便是大足縣城,再向北行20多里為“寶頂山大佛灣”,那是世界文化遺產(chǎn)所在地。
大足及那的石刻因路增添諸多神秘,路因石刻蒙上多彩的外衣,于是便蹴就孩童們從小就愛聽老輩們講的傳奇故事,思緒也總在古戰(zhàn)馬是如何膘悍與強壯、乾隆皇帝下江南又是何等的盛世空前、安史之亂中的工匠是如何逃往那偏遠(yuǎn)之地開鑿石像的等等如影隨形的暇想中蕩來蕩去,如電影鏡頭般從腦海劃過,讓人癡迷,讓人費解。
但不管老輩們講的傳奇是如何精彩,是否屬實,但至少這曾是古驛道,該是千真萬確的,橋面的溝壑正是當(dāng)年鐵蹄踩踏下一道無法抹去的鐵證。
慶幸的是,忠厚的小橋不孤單,那時小橋兩頭岸石疊加,石依水而生,依岸而立,兩棵參天榕樹緊緊擁抱著堅硬的石坡,才使小橋有了鐵定的基石與依靠,經(jīng)風(fēng)遇雨接受著時間的磨礪,使小橋突顯幾分韻致與質(zhì)樸。
小橋一端的榕樹下,修有小房一間,為明清時期的青色磚瓦砌成,房內(nèi)沿墻根修有馬蹄形的石凳,老輩人說那是專為路人休憩而建的。
小橋、大樹、小房子、大石坡、小石塊、流水、農(nóng)家院落便組成一幅極具田園風(fēng)光的鄉(xiāng)間美景,于是這里的人們便以此為樂園,釋放著心中的歡快與喜悅。
從上而下的流水經(jīng)歷一路的艱辛與洗滌,明澈而亮麗,清爽而甘甜,這是上天賜予的人間甘露。
每每到春夏,溪美人暢,看水里的魚兒淺戲水草,觀橋下流水峰回路轉(zhuǎn),看柳竹倒映河水的嫵媚,逐柳絮飛舞的歡暢,都是農(nóng)家人的樂子,農(nóng)家院落里的大人孩子,便盡享這天賜的純凈與美好,于是寂靜的鄉(xiāng)間有了歡笑,生出了遐想,便有了一幅幅晨洗及晚霞落塵時的洗衣、淘菜、鋤犁、澆灌、洗澡、捕魚、打鬧的人間美景,這樣人歡溪暢、人勤春早的景致,總讓世人羨慕與前往。
在離小橋兩里地的幾幢高樓里的富家子弟再也不閑置,邀三約四,欣然的前來,伴隨他們的還有那偏分頭、喇叭褲、花襯衫、連衣裙、高跟鞋和帶有幾分挑逗的愛情歌曲,刺激并入侵著鄉(xiāng)間人的思想和神經(jīng),把帶有幾分羞澀的鄉(xiāng)間妹子和小伙那種欲近又懼的落寞與惆悵提到極致,時時燃起鄉(xiāng)間夜晚的夢囈,裝點著年輕人的夢想。
可是這樣的場景在記憶中并存的歲月短暫而蒼涼,時代變遷,小河有了名姓,曰沱江水系的小安溪河,并用代號給予了標(biāo)注,其流入的是滔滔的長江母親河。
代號給予了小河的姓名,卻給予不了故鄉(xiāng)人的幸福,有名有姓的小河也生活得并不那么開心快樂。
著先是河岸的人家將堅硬的石頭開鑿成條,紛紛搬自家院落,做著修房造屋的基料,農(nóng)家人住上了新房,而大榕樹卻缺少了根基,不是被暴雨盤根拔起,就是孤單萎靡而去;再不久小河的上游有了工廠,聳立起了大的煙囪,鄉(xiāng)間有了諸多喧囂,田園風(fēng)景有了諸多雜亂無章,清澈的溪水消逝,水草糜爛,魚兒翻轉(zhuǎn)著魚肚,溪水散發(fā)著腥味,農(nóng)家人失去了生存和發(fā)展的源泉,隨后,兩岸修葺的樓房人去樓空,僅留下年長者孤單的守護著它的輝煌與蒼涼。
這樣的侵占與剝奪無休無止,推土機、壓路機的吼聲宏大如鐘,迫擊著故鄉(xiāng)人的心靈,驅(qū)趕著故鄉(xiāng)人的生活,看著母親愁容滿面的臉頰,便知故鄉(xiāng)那“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的勝景,將永遠(yuǎn)封存在記憶深處了!
唯美寫景抒情散文:晚秋隨想
十月,晚秋,天氣不是很冷,也不熱,天空因為湛藍(lán)顯得更高,更明亮。
在季節(jié)的交替下,田野開始出現(xiàn)淡淡的黃色,尤其是路邊的樹葉,黃的可愛。
遠(yuǎn)山卻是綠色的,因為山上種的全是蒼翠的松樹。
古城的路邊,鮮花依然開得嬌艷,小河里的魚兒和往常一樣暢快的游動,它們絲毫沒有感覺到冬的氣息。
從四方街光滑的石板上可以看出這座城的古老,遠(yuǎn)處悠揚的納西古樂和現(xiàn)代流行曲混雜在一起。
人們喜歡回憶過去,但更喜歡現(xiàn)代文明。
有人說麗江商業(yè)氣息愈來愈濃了,古城越來越多的酒吧說明了這點。
昂貴的價錢,換來游客們的笑臉。
不過不要羨慕別人,拉著納西老奶,圍著篝火,在廣場上盡情的跳,快樂隨處可見。
在麗江,我們找到的是更多的清幽,舒服的空氣,燦爛的陽光。
而晚秋的夜,夜涼如水,比冬少一份沉寂,比夏多幾分淡泊。
院子里的玫瑰開了,花香透過窗戶輕輕的飄來,像月光一樣彌漫在室內(nèi)。
把頭伸到窗外,卻無意看見一只孤燕從房檐掠過,看它匆匆忙忙的樣子,不知道是不是在準(zhǔn)備冬天的暖巢?
打開電腦,打開音樂,卻是那首憂郁傷感的歌聲:“我再等一分鐘,或許下一分鐘,看到你閃躲的眼,我不會讓傷心的淚掛滿你的臉。
我在等一分鐘,或許下一分鐘,能夠感覺你也心痛,那一年我不會讓離別成永遠(yuǎn)”。
一些淡淡的說不清什么感覺的濕潤隨著旋律在心底流淌,趕緊關(guān)了歌曲,靜靜的在沙發(fā)上呆呆的愣了幾分鐘。
那些遠(yuǎn)去的東西,如同大學(xué)畢業(yè)時的歡送會一樣,純真,善良,不想用世俗的煙雨去誣蔑,而脆弱虛偽的心,再也體會不到明朗流暢的曲調(diào)了。
讓心的底版多一些清爽與平靜吧。
其實我和很多人一樣喜歡在逃避和無法逃避之中循環(huán)著,也許是太年輕了,疏狂而輕率的想法總是不堪一擊。
滿以為用成熟去偽裝自己的眼神,激情就不再流淌;滿以為只要關(guān)掉書簽,文字就不再對誰開放。
“漸行漸遠(yuǎn)更生”。
自己掩蓋不了自己的思想。
“如果你感到不快樂,那么唯一能找到快樂的方法,就是振奮精神,使行動和言詞好像已經(jīng)感覺到快樂的樣子”。
晚秋過后,很多花都要明年才開放了。
“待到山花爛漫時,它在從中笑”。
西風(fēng)過后,便是冰雪,那孤傲的梅花和幽蘭將在那個季節(jié)開放,賞花的心情是否和今夜一樣?明天,當(dāng)黎明推開黑夜,是不是又將面對滿地落花,那些躺了一地慘淡的花色,像極了那些的蒼白的笑容,暴露出壓抑過的黑夜的哭泣。
或許我無需憂慮,雖然總有秋風(fēng)會去收集落葉,總有冰雪會去封鎖長路,但春天它從來沒有錯過向花容鳥語發(fā)出請柬。
就讓我們靜靜地聆聽,默默地享受甜蜜的等待吧。
希望有人過了冬天,會更加有朝氣。
海之戀
整理歷次旅游的照片,慕然發(fā)現(xiàn)我的目光總會在大海上停留許久。
感受她那無邊無際的寬廣,精深博大的胸懷;欣賞她那極富曲線美的漫長的海岸線,連綿不斷的青山環(huán)抱著的美麗的海灣;回味踩在她那細(xì)幼如嬰兒肌膚的沙灘上的感覺,白浪打濕褲腿的喜悅。
還有清澈得像藍(lán)寶石的海面,純潔得露出一絲絲白云的天空,遠(yuǎn)觀如墨近看如藍(lán)的小島嶼……所有的一切猶如一幅不用畫筆勾勒、超越人類社會、純自然的風(fēng)景畫卷。
我永遠(yuǎn)都懷念著她,她可是我向往的天堂。
高中時寫過一篇關(guān)于大海的散文,說自己甘愿做海里的一座燈塔,陪伴著大海,享受大海的愛撫,每個夜晚散發(fā)出淡淡的光亮,讓大海在黑暗中尋找光明。
語文老師拿著我的作文本端詳著懷疑著問:“是你寫的嗎?”因為深深地愛著大海,所以這次作文超常發(fā)揮了,難怪老師驚訝。
后來我干脆用“睎!睘楣P名寫文章,以昭對大海的仰慕之情。
如今我對大海愈來愈瞻仰,卻只敢取大海中的一圈波瀾為己用,而且只在深秋。
唯恐需求過多而玷污我對她堅貞不渝的愛。
大海深處,掩藏著我夢一樣的憧憬。
坐在海邊的沙灘上,望著湛藍(lán)的海水,五光十色的貝殼似乎要從海底里涌至我的腳跟前;七彩斑斕的珊瑚仿佛要沖破海水的張力躍出海面;綠如翡翠的水草柔柔地從海底向上攀援……
想起海子,想象他悠閑地臥在那間迎著風(fēng)浪的小木屋門前,晾著柔和的陽光,時而劈柴,時而喂雞……不知覺的我念起的詩——《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喂馬,劈柴,周游世界/從明天起,關(guān)心糧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此刻的我,夢幻著能拋開人世間的一切塵囂,懷著無欲,攜著淡薄,牽著浪漫,去天之涯、海之角,追求飄逸自由的生活。
唯美寫景抒情散文:城市流水
一
江邊蜿蜒碧綠,尤其早春二月,一樹一樹剛剛抽芽的柳樹,在冷風(fēng)中搖擺,兩片嫩嫩的芽兒像小鴨出窩一樣。
這是柳樹一年里最美的年華,條條碧絲,掛在半空,嫵媚多姿。
看那片片嫩芽一天天長成葉子,色彩一天天由鵝黃變成翠綠,春天就這樣過去了。
最先報春的除了柳樹,還有迎春花,在河堤的壁縫里開得黃燦燦,一小朵一小朵的,生命力極旺。
三月走在江邊,柳樹就有些豐茂了,柳絲上掛滿綠色的小果,柳絮就從那些小果里一朵又一朵地飄出,滿河岸都是,柳絮輕盈地飛散、飄舞,行人的衣服上都沾著片片柳花。
一個小女孩要去抓落在河堤上的一朵柳絮,剛一伸手,柳絮就被風(fēng)向前送了一節(jié),那孩子就跟著柳絮追,反復(fù)多次,不知后來抓到?jīng)]有?
柳像竹一樣,都是集柔韌和嫵媚于一身。
小時候家里有一只柳條箱,還是四十年代爺爺在外求學(xué)時用的,顏色已非常老舊,四周的銅角長滿了銅銹,可那細(xì)細(xì)的柳條還不見斷裂。
經(jīng)多次搬家,不再見其“蹤影”,家人可能將其散落在老房子里,或與一些舊物一并清理掉了。
以前老家縣城還有一家柳木廠,專做各種柳木制品,現(xiàn)在已不復(fù)存在了。
十年前朋友送我一套柳木箍的小蒸籠,蒸出的粉蒸肉特別香。
沒有一定的柔韌,是編不成箱和筐的。
這也是“柔弱勝剛強”吧!
二
奶奶從樓頂下來,手里捂著一只小麻雀,說要燉給女兒吃。
因臨時要走親戚,便用小簍子關(guān)住。
女兒放學(xué)回家,聽到鳥叫聲,滿臉的喜悅。
當(dāng)?shù)弥棠痰拇蛩銜r便轉(zhuǎn)為驚訝,趁老人家去親戚家,便悄悄地把麻雀放飛了。
樓下園子里綠化挺好的,種有桂花樹、含笑、水杉等觀賞樹木,于是也就成了鳥們的“天堂”,每天清晨都是被鳥鳴聲喚醒。
家里頂臺上經(jīng)常會聚集幾十只小鳥,嘰嘰喳喳的,待人一走近便“嗖”地一齊飛走了。
但一到喂雞時,它們就像趕集似的遠(yuǎn)遠(yuǎn)地飛來,有人在的時候,它們就在低空徘徊、低旋,人一走,雞們、鳥們便相安無事一同覓食,遠(yuǎn)遠(yuǎn)看著倒也好玩。
于是,每到喂雞的時候,有意無意地多抓一把谷、一把青菜,以便“雞口留食”。
可既便是這樣,我“善待”的鳥兒們,還是經(jīng)常將我種的花果給啄掉。
傍晚散步,發(fā)現(xiàn)市醫(yī)院對面有一棵樹上,密密麻麻站滿了麻雀,成千上百只,這些麻雀們像黑色的果實一樣結(jié)滿了樹,即使指頭粗的細(xì)枝上也落上四五只,許多枝條被壓彎。
人在樹下走,一不小心還有可能被鳥糞“中獎”。
奇怪的是就這緊挨著的其它幾棵樹上卻一只麻雀也沒有,可見麻雀的群體性很強,它們聚集在一起,相互壯壯膽。
弱小的動物也知道“團結(jié)就是力量”的道理。
偶看蔣藍(lán)寫的一篇短文,他把麻雀稱作為“樹上的男爵”,蔣藍(lán)創(chuàng)作性地沿用了意大利作家卡爾維諾長篇小說的標(biāo)題,翻讀《樹上的男爵》,看得不勝欷歔,人真得能像一只鳥兒那樣在樹上自由生活幾十年嗎?非常佩服作家豐富的想像力,寫出這樣純屬虛構(gòu)又寓意深刻的作品。
【唯美寫景抒情散文】相關(guān)文章:
寫景抒情散文精選10-26
關(guān)于寫景的抒情散文09-30
寫景抒情散文600字(精選20篇)09-13
精選抒情散文10-01
經(jīng)典抒情散文精選10-26
抒情散文精選10-06
寫景的唯美句子09-30
唯美寫景散文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