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寫歷史人物的散文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有關(guān)寫人物的散文
人生路上需勤奮,明星需要努力,平民需要努力,有關(guān)寫人物的散文,小編為您準備了以下散文供您參考
消費汪峰【1】
世俗意義上,汪峰是這個時代的成功者。
金錢、名聲、美人,他都擁有;嘲諷、調(diào)侃、謾罵,他也承受。
“這是一場沒有結(jié)局的表演,包含所有荒謬與瘋狂。
——《花火》
他勤奮且刻苦,也自信而驕傲。
他創(chuàng)造了一種音樂上的“汪峰范式”——熟男、閱歷、財富上的成功以及精神上保有的反思性。
他擅長用動聽的旋律表述一些看似痛徹心扉其實無傷大雅的拷問,他所表達出的對于成功路的滄桑回望和精神上的迷茫切準了當下中國“偽中產(chǎn)”階層的精神趣味。
這群缺乏自我身份認同的、突生出的偽中產(chǎn)階層,需要一種安全的拷問內(nèi)心的方式和表演性的反思。
汪峰無意中為他們提供了完美的背景音樂。
這群人為汪峰默默買單,也使得汪峰在他們心中成為了精神意義上的代言者。
如今,汪峰是中國最富有的搖滾歌手。
紅人
“對著鏡中的我仔細端詳,這是個怎樣陌生的人啊。
——《一瞬間》
娛樂圈的殘酷在于,你是否深陷緋聞和八卦,是否能被公眾戲謔與消費。
汪峰得以進入這個靶環(huán),大致是從2011年他與女友葛薈婕在微博高調(diào)嗆聲開始的。
在那之前,汪峰被定義為一個人文歌手,私生活被巧妙地屏蔽于媒體的逼視之外。
但汪峰與女兒的親子鑒定之后,汪峰的現(xiàn)實形象被詭異地懸掛在精神拷問者和濫欲的貪歡者之間。
汪峰樂于在歌中唱著“飛翔、翅膀和遠方”,但2011年之后,他總是陷落于前妻、劈腿和子女贍養(yǎng)之類的俗常陷阱。
對于“存在”這種終極意義撕心裂肺的追問和前妻對自己的婚姻態(tài)度聲淚俱下的控訴之間,突然間出現(xiàn)了一條黑色幽默的裂縫。
他的歌迷一邊被他深沉的歌詞打動,一邊對他迷亂的私生活感到困惑。
這中間的落差似乎把汪峰愈發(fā)打扮成了一個虛偽的形象。
“我和汪峰同學經(jīng)常交流關(guān)于各自的情感和私人生活的話題。
他就是個普通人,有明顯的優(yōu)點,也有明顯的缺點,有血有肉,難道這不好?”汪峰的朋友、昆明電臺主持人曾克這樣評價。
2013年9月,汪峰發(fā)布了自己離婚的消息,稱“開始一個人清澈的生活”。
但那一天,幾乎就注定了他無法清澈的生活。
同一天,在被王菲離婚的消息掩蓋了光芒之后,網(wǎng)友踏上了調(diào)侃、消費汪峰的漫漫征途。
“幫汪峰上頭條”,成為了一個長時間內(nèi)的全民娛樂項目。
“這個只是一個事件。
我都不知道誰發(fā)起的。
它已經(jīng)這樣了那又能怎么辦呢。
汪峰有些無奈。
但他從不避諱自己要成功的欲望。
只是最初,對于調(diào)侃,他也有憤怒和郁悶的時候。
“會有很難受的時候。
他點了根煙,慢慢說道。
“有時候,我們一起吃個飯,也調(diào)侃調(diào)侃他,有時候也安慰安慰他。
他后來好多了,也自己開玩笑自嘲說要上頭條什么的。
與汪峰合作十年的吉他手馮沖回憶。
調(diào)侃一旦開始,就不會結(jié)束。
從“中國好聲音”舞臺上詢問學員有什么夢想,到汪峰同款眼貼的搞笑事件,任何一條汪峰的新聞后面,他都被打扮成充滿心機的角色。
某種程度上說,汪峰注定無法躲開這一切,這是成功的代價。
導演
“你有沒有看見手上那條單純的命運線,有沒有聽見自己被拋棄后的呼喊。
——《硬幣》
汪峰從助手手中拿過一把小提琴。
他拉了幾個小節(jié)的旋律。
“一個月沒拉,又他媽廢了。
說完,自己大笑起來。
他準備在演唱會上秀一段荒廢多年的專業(yè)。
如今,汪峰可以隨心所欲地安排自己的巡演曲目,有的是人接盤為他辦演出。
但以前絕不是這樣,他不是那種一出道就一切順遂的歌手。
2004年出版的唱片《笑著哭》,某種程度上是汪峰不斷試錯之后的一次偶然的校準。
其中,那首日后成為名作的《飛得更高》切準了那個時代最典型的精神氣息,昂揚而振奮,用一針針雞血和雞湯為自己不明所以地加油。
那首歌的商業(yè)成功,與中國當時所處的環(huán)境息息相關(guān)。
相比于模式化的主旋律歌頌者,汪峰更加民間,更加市場化,也更加貼近普通人群。
不久,它被出人意料卻也情理之中地被選為“神六”發(fā)射直播的主題曲。
《飛得更高》爆紅之后,汪峰第一次開始迎接真正意義上的、巨大的商業(yè)成功。
當時,更多的人把他當做了一個勵志搖滾歌手。
出場費由三五萬元變成了十萬甚至十五萬。
“但是你的生活也隨之改變了,你要去花很多錢。
它不足以讓我覺得生活已經(jīng)很無憂了,沒有。
汪峰回憶,“我寫那首歌就是想告訴我自己,我可以飛得更高,就是這個意思。
2005年的《怒放的生命》成為了一次完美的繼承。
汪峰終于開發(fā)出了自己作品中隱含的商業(yè)價值。
對于音樂創(chuàng)作者來說,你悲傷而深刻,就只能贏得小圈子內(nèi)對于音樂和情緒的贊賞,當你昂揚而主動,所吸引的就是更廣闊的資本和受眾,所以,汪峰似乎決定繼續(xù)在這條路上走得更遠一點。
那些工作狂皇帝【2】
朱元璋從一個貧下中農(nóng),一路打拼,坐上了皇帝的寶座,開創(chuàng)了大明王朝。
終于咸魚翻身,按說,應(yīng)該好好享受一番了吧,可朱元璋從登基到去世,三十多年,幾乎沒有休息過一天。
據(jù)史書記載,朱元璋平均每天要批閱奏折200多件,處理國事400多件,這個量,恐怕現(xiàn)在很多人用電腦幫忙都達不到吧?
他的兒子朱棣也是個典型的工作狂,雖然即位時家底已經(jīng)很豐厚,但他一切都向老爸看齊,在位22年,8062天里沒有休息過一天。
每天天不亮就起床上朝,午餐也和大臣們在一起吃,一邊吃一邊討論工作問題,晚上也沒閑著,幾乎是聽著大臣們的上奏入眠。
幾十年如一日地早起晚睡,沒有星期天,沒有節(jié)假日,要是換作現(xiàn)在的上班族,早辭職不干了。
雍正皇帝是眾所周知的工作狂,每年春天,他都要帶著嬪妃們到圓明園居住,這里風景優(yōu)美,是個避暑勝地,可雍正皇帝沒有時間游山玩水,每天批閱奏折,接見各國使臣,事事親力親為,即使吃飯和休息時,也還在想著工作上的事。
為了勉勵自己,他在御案后面刻了“不逸”二字,告誡自己,別貪圖安逸,安逸會讓人墮落的。
出人意料的是,堪稱情癡的乾隆皇帝居然也是個工作狂,雖然戀情不斷,但他可一點沒耽誤工作。
乾隆皇帝每天早上六點準時上朝,冬天這個時候,天還沒亮呢,太監(jiān)輪班站崗都覺得累,可乾隆硬是雷打不動,從來不遲到。
下朝后,又是看文件又是和大臣討論工作,一直忙到晚上,吃完晚飯,該出去散散步吧,不,還有一大堆文件要批呢,而且,還要寫點詩看看書,怎一個忙字了得。
這還只是日常工作,要是有特殊情況,乾隆就半夜起床,頂著黑眼圈,披著衣服工作。
比起現(xiàn)在的那些工作狂,有過之而無不及。
宋太宗趙光義也是個典型的工作狂,每天八點上班,一直工作到深夜,從來沒有一天不上朝,而且,就連打仗也親自上陣,和士兵們同吃同住。
后來受了箭傷,被傷痛折磨得生不如死,依然堅持每天工作,從不缺勤,一直到死,都沒有停止工作。
如此繁忙,他還能擠出一點時間讀書,給自己充電,每天堅持看三卷書,一年看一千卷。
現(xiàn)在那些叫嚷著工作忙沒時間看書的人,只能讓趙光義鄙視了。
歷史如此巧合,工作狂老爸總能教育出工作狂兒子,宋真宗趙恒也是個不折不扣的工作狂。
史書上記載,他當年的作息時間表如下:每天清晨在前殿接見各大部門的官員,聽聞奏事,能決定的立即答復;早飯后處理各司奏折,直到中午;下午看書,并且安排各項例;顒;晚上聽大師講學,研究政事,直到深夜。
不僅工作強度大,工作效率高,還虛心學習,真是難得。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皇帝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一群人,這樣一群人,如果勤奮工作,就會讓帝國越來越強盛,創(chuàng)造一個又一個盛世,可是,歷史證明,如果皇帝玩忽職守,也會失去所有。
連皇帝都需要如此努力,平凡如你我,又有什么理由不勤奮呢?
為什么你的努力一文不值.【3】
A是我?guī)н^的最努力的實習生,但是除了“努力”,我暫時也想不出其他的褒義詞。
她每天來得最早走得最晚,筆記本上記得密密麻麻的,做事從來沒有怨言。
但是,她沒有拿出過讓我驚艷的東西,倒是因為捅過幾次不小的婁子,讓我不得不漸漸收縮她的工作范圍。
每當遇到問題,她的回應(yīng)總是:“我沒有想到事情會是這個樣子的。
B則是她的中年版,三十幾歲的人了,靠著頻頻跳槽才做到了一個小組的領(lǐng)導,因為專業(yè)太差幾乎遭到了所有同事的投訴。
即便如此,老板在不讓她通過轉(zhuǎn)正這件事上仍有些猶豫:畢竟,她這么努力……
國人素來推崇努力,所以才有了懸梁刺股、鑿壁借光、囊螢映雪這樣的成語,和“書山有路勤為徑”“勤能補拙”“笨鳥先飛”“愛拼才會贏”這樣的金句,好像只要努力,就一定能成功。
就算不成功,他人也必須抱有一份尊重,畢竟已經(jīng)盡力了,也就無可指責。
于是,就有了一群為努力而努力的人。
上學時他們睡得最少,上班時他們走得最晚,案頭上的事情永遠做不完,始終勤勤懇懇、任勞任怨,成績卻一般得不能再一般。
你會發(fā)現(xiàn),這樣的“努力”,不過是效率低下,把別人五分鐘就能做好的事情用一個小時來完成,人為地抻長自己的生命,簡而言之就是不走心。
這樣的“努力”,不過是在用戰(zhàn)術(shù)上的勤奮來掩蓋戰(zhàn)略上的懶惰:他們既不肯在“努力”前稍微動動腦子,做好規(guī)劃,也不肯在“努力”無果后做好總結(jié),吸取教訓。
他們很有西西弗斯的精神,不怕失敗,但對成功也并沒有太強烈的渴望,非要在南墻上撞個頭破血流,證明自己真的非常努力。
努力當然是個好東西,但很多人在拿自己的實際行動侮辱這兩個字。
有些常見的價值觀,反而容易教壞小孩子。
在我們接受的傳統(tǒng)教育中,教人賣苦力的太多,教人動腦子的太少。
蒲松齡說:“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可如果只是靠勾踐努力,那還有西施什么事兒呢?
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人都是懶人,只是有些人表現(xiàn)在行動上,有些人表現(xiàn)在思考上。
第一種人是看得見的懶,第二種人卻可能成了人們眼中的勤奮者。
相比之下,我倒覺得第一種人成功的機會更大些,有時候一個人在行動上犯懶了,如果又不想餓死,起碼會在做事前多動動腦子,為自己找出一條捷徑。
倒是第二種人,他們努力了一輩子,最后的標簽也只有“努力”。
愛迪生夠不夠努力?試驗了幾千次才發(fā)明了燈泡。
不過我敢說,他要是每次都試同一種材料,就是再勤奮上一萬倍、試驗上一億次也沒用。
后來他成功了,人們說他是天才。
你以為繆斯女神會隨意光顧一個懶惰的人嗎?一個人只有非常努力,并且善于在努力中思考總結(jié),才能頻頻迸發(fā)出靈感。
那些你眼中做事毫不費力的人生贏家,他們比你努力一千倍、一萬倍。
對于大部分人來說,你以為自己付出的是努力,實際上只是體力。
為什么人們把“勤奮”的王冠送給了蜜蜂而不是屎殼郎?并不是后者付出的體力少,而是前者的勞動結(jié)晶是蜂蜜。
如果不能創(chuàng)造價值,你的努力就一文不值。
【寫人物的散文】相關(guān)文章:
寫歷史人物的散文09-30
描寫人物的散文10-05
描寫人物的經(jīng)典散文10-05
描寫人物的散文片段10-05
名家描寫人物的散文10-05
人物描寫的散文10-05
描寫人物的散文高中10-26
關(guān)于人物描寫的散文10-05
描寫人物的散文600字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