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不抱怨的世界日志隨筆
你如果大聲喊疼,傷害就會出現(xiàn);如果抱怨,就會遇到更多想要抱怨的事。當你經(jīng)歷這些階段,當你揚棄抱怨,當你不再去注意傷害而喊“痛”時,你的人生就會像美麗的春花般綻放。
——摘自威爾·鮑溫《不抱怨的世界》
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討厭抱怨,也會對抱怨嗤之以鼻。但是,在對“抱怨”的一類進行議論的同時 是否想過我們自己也已經(jīng)歸屬了這一類?足見,抱怨于人而言是一種司空見慣的現(xiàn)象。所以,我很好奇心靈導(dǎo)師威爾·鮑溫是如何描述“不抱怨的世界”。于是我懷著好奇的心讀完該書,獲益良多。
在我們的周圍不乏抱怨者,有自怨懷才不遇者、有氣憤生存環(huán)境不如意者更有甚者抱怨社會無法滿足自己的欲望者等等。在此之前,從未細心思考身邊類似的些許現(xiàn)象。即便是遇到,也從沒有覺著這是一種錯誤的情緒。也許正是如此,許多人就鉆了這個空子。通過自己的抱怨來換取朋友和他人的同情和認可。例如,有些人因為討厭自己的工作,慢慢的就會在自己的頭腦中產(chǎn)生厭倦的情緒,繼而引發(fā)抱怨。他向身邊的同事抱怨,向自己的朋友抱怨,當自己的朋友、同事不以為然時他會喋喋不休;可當有人對他有一點點的同情亦或認可時便會變本加厲不斷升級。然而,我們沒有意識到,在自己抱怨的時候給世界所傳遞是一種消極墮殆的訊息,與此同時,也只會給我們自身引來更多的加害者。
讀史可知,不抱怨曾造就了許許多多的仁人志士“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明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司馬遷受刑辱乃著《史記》” 。這些人,在我們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來講是好樣的,在自己身陷囹圄飽經(jīng)摧殘,但卻身殘志堅,不放棄,不抱怨臥薪嘗膽百萬秦關(guān)終屬楚。這就是不抱怨的動力和渴望成功的信念所致。可現(xiàn)在的社會幾乎沒有什么不能成為我們抱怨的對象,就好像整世界都欠自己。威爾·鮑溫在書中好不留情的講,“我們的抱怨是為了獲取同情心和注意力,以及避免去做我們不敢做的事。”我們躲在事物的背后喋喋不休,從中獲取一種自我膨脹的優(yōu)越感。殊不知,在自我膨脹的同時卻將所有的注意力都聚集到了自己身上,最終只會把自己置于世人的目光下,慢慢的把自己灼傷。所以,我們更需要揚棄抱怨,不再去注意傷害而喊痛,還這個世界一點點清靜。
一年的時間在指尖悄悄的流逝,在寶蘭的日子讓自己不斷成熟。漸漸的發(fā)現(xiàn)工作并不是自己想象中如意,經(jīng)歷了一次次的挫折,也曾有氣憤后的黯然神傷?蓾u漸的明白,無論我們怎么抱怨,事情最終還是會按照預(yù)定的軌跡發(fā)展,再多的抱怨也無法改變他的行駛方向。孟飛在《隨遇而安》中寫到:“我印象中的重慶,終日陰霾,不見陽光。尤其是冬天,整日霧蒙蒙的。”其實,生活中的抱怨就如同這陰霾一樣。在我們急需看清事物本質(zhì)的時候,只能給這些事物覆蓋了一層又一層的“霧霾”,抱怨越多“霧霾”也就隨之增加。耶穌說:“尋找必然尋見!倍鴵P棄抱怨就是一把鑰匙,只有它能帶領(lǐng)我們穿越霧霾去尋找自己的快樂,繼而掌握自己的思維、開始按照自己的規(guī)劃來生活。
工作是如此,生活也是如此。不斷抱怨,困惑便會淤積心頭;摒棄了抱怨,卻能換來心情舒暢。從現(xiàn)在起,做一個積極的人,因為我們的世界需要綻放的美麗春花。
【不抱怨的世界日志隨筆】相關(guān)文章:
不抱怨隨筆05-13
不抱怨的智慧美文隨筆10-11
不抱怨隨筆9篇05-13
不抱怨隨筆(9篇)05-13
做人學(xué)會不抱怨隨筆11-11
不抱怨隨筆(集錦9篇)05-13
不抱怨的世界心得體會01-16
《不抱怨的世界》心得體會01-24
不抱怨隨筆集錦9篇05-13
讀不抱怨的世界心得體會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