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陽朔、桂林、興安之旅旅游隨筆
“桂林山水甲天下”這概念兒時就根深蒂固,以致列車一入桂林,我便又興奮又擔(dān)心,興奮夢寐以求的桂林到了,擔(dān)心天氣是否像預(yù)報上說的中雨不斷。當(dāng)時我相信桂林朋友的:沒有雨,有的只是零星小陣雨。現(xiàn)在看,窗外陽光明媚,沒有一絲雨的跡象。我高興之余也為退票的幾位朋友遺憾。
在桂林朋友車上,外面忽然下起了雨,我一陣緊張:“不是說沒雨嗎”!肮鹆稚剿滋煜拢査飞剿坠鹆。我們現(xiàn)在是去陽朔,這里雖非一地四季,但卻真的是十里不同天的”朋友自信地笑著回答。果然,前行不遠又是陽光燦爛,且地面沒有一點潮濕,真的很神奇。但我來不及感嘆這神奇,因為眼前的山把我震撼了。群山均拔地而起自成一體互不相連,有的如柱子直指蒼天,有的自山腰突然絕壁懸崖傲立山頂自成頂峰,有的亭亭玉立、有的婀娜多姿、有的鋼精鐵骨、有的小巧玲瓏……那姿態(tài)無奇不有,引領(lǐng)你的想像飛躍,可謂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她沒有的。這些山都不是很高,但卻都很陡,很俊,像是一棵棵樹一樣組成了一片“樹林”。是的,這典型的喀斯特地形構(gòu)成了別具一格的“山林”,遠處云霧繚繞群峰,與仙境何異?忽感到西游記里妖魔出沒的奇山怪嶺、得道高人居住的世外仙地,定都在此拍攝的。
陽朔西街的夜,空中飛著遙控的彩光四射的飛機、地面旋轉(zhuǎn)著繽紛熒燈閃爍的陀螺、各種民族服裝和裝飾品玲瑯滿目、特色小吃滿街,而我卻發(fā)現(xiàn)了山頂?shù)臒艄夂蜎鐾ぃ⑶掖稳找辉缇偷巧狭诉@山頂。這亭名曰“臥云亭”,站在此亭整個陽朔“山林”盡收眼底。望著那一座座山,以及每個山間都塞滿的房屋,我一下領(lǐng)悟到了諸葛亮的石頭陣為何能低十萬兵,真懷疑羅貫中是在此獲得靈感寫出了那能抵十萬兵地石頭陣的。
山俊、水秀、洞奇、石美使桂林天下聞名,景點實在太多,朋友挑有代表性經(jīng)典的都讓我們馬不停蹄玩了四天。遇龍河人稱"小漓江",我們乘竹筏領(lǐng)略了這可謂天人合一的詩意境界,返璞歸真的自由天地。整個遇龍河,一切是那么原始、古樸、純凈,是純天然的山水園地,兩岸拔地而起形態(tài)各異的山讓人目不暇接,山上洞穴隨處可見。岸邊一簇簇的竹子,哨兵似的排列,一簇便是一塊小竹林,很有特點,難以忘懷!熬埤?zhí)丁辈粌H鐘乳石琳瑯多姿鬼斧神工,個個都有神話故事,且溶洞所具有的石芽、石花、鐘乳、穴珠、瀑布、落水洞、地下河等,這里皆有,美不勝收,難怪陽朔有“山山有溶洞,洞洞有奇石,石石不相同”的趣味詩句。還有灑下綠蔭一片的大榕樹,那胡須皆已長成樹樁,撐起那因伸展太長而欲折垂的枝丫,有人說那是獨木成林,有人說那是一個好漢眾人幫。還有那從不同角度變換觀看形狀便不斷變化的兩面貫通酷似月亮的天然大石拱,在車上觀賞,你會覺得它從彎彎的上弦月逐漸變成半月、圓月 ,繼而又變成下弦月,十分奇妙。還有十里畫廊中漓水古越以"真山真水"做實景舞臺展現(xiàn)的"銅鑼文化""繡球文化" "山歌文化"及圖騰古道里的石器、陶器、自然圖騰柱、古老的弓弩和讓人聽不懂念念有詞的充滿野性誘惑的肢體語言等原始生活場景。還有世外桃源里的荷花池、燕子湖、燕子洞、侗鄉(xiāng)風(fēng)情和形象逼真的桃花園林。還有張藝謀搞得“印象劉三姐”那大型山水實景演出,只是那票價也真是個票價,還供不應(yīng)求。中國人為啥還這樣一味的膜拜名人呢?!
更難以忘懷的是漓江,我們逆流而上,起點便是20元人民幣圖案真實的山水再現(xiàn),這里與河不同,兩人坐的人撐竹排換成了四人坐的機器人造排,平靜安逸的河面變成了無風(fēng)也有浪的江水,兩岸一簇簇的“小竹林”連成一片,那山也越發(fā)的陡峻,仿佛來到了三峽的懸棺絕壁處;來往的游輪穿梭不斷,中途靠岸小憩處有各種“小玩意”市場,我們一起來的有位玩石頭的50元買了塊石頭,高興的說“真便宜,出去至少值500”,駕排的師傅得知有人愛石頭立馬帶我們?nèi)ニ铱词^,他家那村子全是石頭和土磚平房,四周黃皮果、香藤、及其它水果壓彎了樹梢!拔覀冞@正在修路,路通就好了”師傅說著發(fā)現(xiàn)我們看不上他的石頭有些氣惱,似乎要強行,但最終還是無奈的作罷!暗竺瘛边@詞在我腦子里閃了一下,但想到這里的房價物價比我們小縣城還低,想到我登電視塔那人非要5元買他的水才給上時,心里一陣酸楚。好在這里的公務(wù)員待遇很高,說明政府有錢;氐脚派蠋煾狄覀儞Q從上面載人下行的排,免得他們兩個排都空排返回,因為他們是幾個不同的承包公司的,我們欣然應(yīng)允,只是感到這管理真的有問題。
同是漓江,陽朔和桂林大相徑庭,桂林的漓江平靜柔美,山也不再緊連,著名的象鼻山,號稱“南天一柱” 又名紫金山的獨秀峰,疊彩山包括四望山,酷似鯉魚的魚山都在此。這里橋梁一座座,桂林人成群的在橋下輕松愉悅的游著泳,還有坐在皮圈上悠閑的吃著西瓜順?biāo)杂娠h蕩的……我們在游輪上,他們在岸上在排上在快艇上在橋下在水里,我們彼此都融進了風(fēng)景,是那樣的甜美那樣的醉人。以至于回家后仍能感受到那份恬靜和美妙。
然最叫我迷戀的要數(shù)興安古鎮(zhèn)的靈渠,它與四川都江堰、陜西鄭國渠并稱秦代三大水利工程,郭沫若稱之為"與長城南北相呼應(yīng),同為世界之奇觀"。靈渠距今2200多年,由鏵嘴、大小天平、南渠、北渠、泄水天平和陡門組成。鏵嘴是用巨石在湘江中鋪筑成的一個前端尖銳如犁鏵的石壩,它把上游的水"三分漓水七分湘江"南北分派,使長江、珠江兩大水系連一體,成為秦代以來中原與嶺南的交通樞紐。
靈渠上拱橋無數(shù),多為走廊式的木建筑,橋上納涼者無數(shù),在這炎熱季節(jié),清水腳下流涼風(fēng)身邊走,魚兒自由嬉戲,沒有比在此躺下安歇更美得了。這里有富麗堂皇的廟宇;有為紀念開鑿靈渠的三將軍墓、有四賢祠(秦代的史祿、漢代的馬援,唐代的李渤和魚孟威);有安放清朝的"湘漓分派"和明朝的"伏波遺跡"兩石碑的美齡亭;有寬闊的顯示秦代風(fēng)情氣勢的秦文化廣場;有一780多年的正在吞吃著一塊乾隆十二年古碑的“天下一奇”的重楊樹;有許愿事成的狀元橋;有傳說鎮(zhèn)壓作惡豬婆精的飛來石;有記錄功德的五門廊和記載劣跡的劣政碑。這里處處彰顯清山秀水綠樹成蔭、彰顯歷史人文中華文化;這里質(zhì)樸古老,寧靜清新淡雅,人們依傍這充滿靈氣的靈渠過著魚兒一般與世無爭悠閑的生活。望著這翠竹古樹清水以及樸質(zhì)悠閑的興安人,我陡生一莫名沖動:“在此安度死而無憾啊!”
一弓 作于堯城
【陽朔、桂林、興安之旅旅游隨筆】相關(guān)文章:
游桂林陽朔作文12-18
桂林之旅作文03-23
桂林之旅小學(xué)作文10-09
桂林旅游作文02-13
桂林之旅作文15篇05-07
桂林之旅作文14篇05-07
旅游的隨筆08-27
桂林旅游計劃書09-13
大連之旅的隨筆散文10-09
云之旅的隨筆散文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