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見面要打招呼隨筆
“打招呼”三個字,每個字都是一個動詞。我們祖先發(fā)明這樣一個詞組,用來描述人與人之間情感聯(lián)系最基本的方式是非常貼切和形象。招——招手、點頭、脫帽、微笑、欠身、敬禮、起立、握手、注目……等含義;呼——呼叫、問好、發(fā)聲之意;打——就是行動、實施和落實。距離遠了,或不宜喧嘩之地,只能招不能呼。距離雖不遠,但相互不能見時,又只能用呼。距離不遠相互可視,那就須既招又呼,二者缺一不可。
人是群居動物,從原始社會開始,直至現代社會,人們生活、生產、工作都必須要靠相互協(xié)作。建立起這種協(xié)作關系并且能越來越和諧,就要依靠見面打招呼這樣極為平常的舉動。而且,打招呼是動物間的天性,只不過不同動物有不同打招呼方式罷了。我家養(yǎng)了一只寵物狗,每當我們從外面回來或是來了不管熟悉還是陌生的客人,它都要跑到院子門口,好一陣吠叫,而且搖著尾巴,嗅著主人或客人的腳,跑前跑后。開始客人有點緊張和害怕,然后意識到這是在打招呼哩,將狗“咗咗咗”喚一聲,這也是與狗打個招呼,以后見面就熟悉了。兩只鳥在樹上見了尙且懂得“唧唧喳喳”打招呼,何況萬物之靈的人呢?!
那年縣上創(chuàng)建“雙高雙普”合格縣,省市專家組來驗收,一位專家走進一個教室,學生正在上自習。一學生起立,主動和專家打招呼:“您好!我叫XXX,是XX年級XX班的學生。請問您有什么需要我?guī)椭膯?”就這樣打了個招呼,給專家留下深刻映像,反映出學生有禮貌,素質高。從孩子上幼兒園開始,我們就教他們如何見人打招呼,如何做自我介紹。但是,很多學生就是不善于見人打招呼。前不久,一位從我校高中畢業(yè)二十年的校友,為了回報和感恩母校,從南京請了一位博導級的心里學專家,給高三學生做心里輔導報告。報告會開始前,教授對我說,他要搞一個小測試。在會場入口,師生都不認識他,他微笑著點頭,向一位班主任打招呼:“你好!”這位老師也向他回道:“你好!”他又向一群學生以同樣的方式打招呼,卻沒有一個學生向他還禮。結論很顯然,學生這方面的素質有待提高。
過于自卑的人和過于自傲的人,那怕是熟人見了面,要么是低頭走開,要么是高昂著頭視而不見。對前一種人,別人會小看你,或以憐憫的眼神來對待你;后一種人,大都會對你敬而遠之。對人歉虛是美德,不卑不亢是人格的尊嚴,見人打招呼才是健康陽光的心態(tài)。鄰居家的孩子本是一個很陽光的男孩,那年高考成績不理想,又復習了一年仍未考好,從此性格大變,見了熟人不打招呼如同陌路人一般,我們見面跟他打招呼他爰理不理,都說這孩子怎么變成這樣了?對人咋這么冷?大家都用一種別樣的眼神看著他,直到后來考上了大學,畢業(yè)工作后,他才將心態(tài)調整過來,回歸陽光。也有教過的學生,工作后因種種機緣,年輕輕的提拔為了副科級領導,便目空一切,驕傲自大,見了原來的老師也不打招呼了,不知“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的道理,這樣的人,以后哪還會有更大的進步?!
前不久,聽到一位同事談過,二十多年前,從我校調到市上一所中學去工作的晏老師,當時只給他教過一年化學課,他也不是特別出眾的學生。這么長時間過去了,平時也沒有什么聯(lián)系。那年市教育學會在晏老師任教的學校舉辦年會,沒想到在校園里和晏老師相遇了,遠遠的晏老師就認出了他,喊出了他的名字與他打招呼。那一刻,他感到不可思議,晏老師怎么還會記住他的名字?他感動的差點流淚。從那天開始,他下決心要記住每一名他教過的學生名字,不管他們畢業(yè)多長時間,見面打招呼要能一口準確叫出他們的名字來。要做到這一點非常不容易,再難他下決心必須做到。
人在心情好時,就愛和人打招呼,情緒不佳時,就不搭理人?蓜e人不知道你何時有好心情,別人給你打招呼,你不鞧不采,愛理不理,會給別人造成傷害。境由心造,見面不可不打招呼!
【見面要打招呼隨筆】相關文章:
第一次見面隨筆12-19
教育隨筆:我要當媽媽05-15
我要短發(fā)優(yōu)秀隨筆10-08
我要長大隨筆散文10-10
要多給孩子表揚隨筆10-15
我要的很簡單隨筆散文10-09
天使要飛翔的散文隨筆10-10
教育隨筆:我要當媽媽6篇05-15
教育隨筆:我要當媽媽(6篇)05-15
教育隨筆:我要當媽媽(精選6篇)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