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德聚大爺?shù)碾S筆散文
“我不是你兒子,我不是你兒子……”德聚大爺似被激怒了的猛獸,對著他的父親嚎叫著。
“你是誰的兒子?你說!崩先四樁細恻S了。
“誰的也行,就不是你的!钡戮鄞鬆斣捳Z不多卻如錐子扎著老人的心。
老人徹底絕望了,頓足捶胸:“我怎么養(yǎng)了你這么個牲口?”
德聚大爺半句不讓:“當(dāng)初你只圖快活了……”老人渾身亂顫,搖搖欲墜。
……
老人有三個兒子,大兒子性格倔強,為人正直,三兒子忠厚老實,心地善良,德聚大爺居中,他是三兄弟中生活條件最好,被大家稱為吃“國庫糧”的,有固定收入,養(yǎng)得細皮嫩肉、白白凈凈,是鄉(xiāng)里四鄰中很受羨慕的人物。
中國人起名字大都有某種含義,德聚大爺之名亦不例外,德聚、德聚,顧名思義美德凝聚于身,顯然飽含著父母的美好期盼,然而,被他演繹成了另一種含義,德聚、德聚,無德凝聚于身,即使在他去世多年后,提起德聚此名大家仍紛紛搖頭。
難怪德聚大爺口碑不佳,他確實是個另類,兄弟們相繼成家后要分開過,這可是十分重要的事情,要把家族中德高望重之人約起來,兄弟間的財產(chǎn)分配、孝敬父母等一系列問題逐項定下來,此后便按照約定各負(fù)其事。利益是面忠實的鏡子,能照出人的思想靈魂,有人在鏡子面前光彩照人,有人卻灰頭土臉,德聚大爺便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當(dāng)父母需要三個兒子撫養(yǎng)時,德聚大爺以一句“我不是你的兒子”很是“孝敬”了父母一番;當(dāng)疾病纏身的老父老母需要醫(yī)治時,德聚大爺以一句“我不是他們的兒子,”讓那幾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吃了閉門羹;當(dāng)傷心的父母在另兩位兒子的孝敬中得以壽終正寢時,德聚大爺以一句“我不是他們的兒子”拒絕支付部分喪葬費,既不養(yǎng)老亦不送終……
雁過留聲,人過留名,人在生活這個舞臺上不過短短數(shù)十年,如何演好自己的角色尤為重要,“死了、死了,一切都了”固然不錯,但一個人的肉體永遠消失后,他的形象卻永遠留在曾經(jīng)生活的舞臺上,德聚大爺?shù)淖畲蟆柏暙I,”是給后人們留下了兩句歇后語,盡管不是他創(chuàng)作的,但他卻是誕生歇后語的素材。
德聚大爺在商業(yè)部門工作,或許是一種“職業(yè)病”,在他的眼中,只有永恒的利益,沒有真正的親情,親戚、朋友、同事甚至兄弟,都是他賺取利益的對象,有利可圖沾沾自喜,無光可沾愁眉苦臉,他的大哥是個貨郎,整日走村串巷賣些日用小百貨,賺取薄利養(yǎng)家糊口,想到他長年給單位進貨,大哥便托他順便給自己捎些貨物,以圖本錢小些,德聚大爺滿口答應(yīng),心里卻打起了自己的算盤,以傷害兄弟之情為代價,賺取銀兩裝進了自己的腰包,有人依此創(chuàng)作了第一句歇后語:德聚進貨——便宜不出外。
德聚大爺不只善于投機鉆營,他還有一個絕活,那就是耍賴,騎自行車上班途中倘若與人相撞,本來只是皮肉受損的小事,他會躺在床上幾個月“不能”上班,直到那位可憐的倒霉蛋滿足了自己的要求,他的“病體”才能好起來;他借用別人的東西有個原則,只借不還,借用時他口若懸河/唾沫四濺,直到人家答應(yīng)為止,人家上門討還時,他頭搖得如貨郎鼓,吹胡子瞪眼矢口否認(rèn),終于,又一句歇后語誕生了:德聚借東西——有去無回。
……
德聚大爺歸于黃土多年了,高高的土堆長滿了荒草,在草青草黃的無數(shù)輪回中,那兩句歇后語依然有很強的生命力,倘若他泉下有知,不知會有何感想?有人說陰陽相反,果真如此的話,相信他會改變的,但愿生者的期盼不是空想。
【德聚大爺?shù)碾S筆散文】相關(guān)文章:
散文的隨筆11-08
散文精選經(jīng)典散文隨筆10-26
秋韻散文隨筆散文10-26
清明隨筆散文11-05
散文d隨筆06-25
隨筆優(yōu)美散文10-26
寵物隨筆散文10-26
經(jīng)典散文隨筆10-26
秋雨散文隨筆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