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參觀湖南省博物館隨筆(通用7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看到過不少讓自己印象深刻的隨筆吧?隨筆其實就是日常生活中對一些事件的想法,及時捕捉,隨手記錄下來。想要學習寫隨筆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參觀湖南省博物館隨筆,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參觀湖南省博物館隨筆 篇1
湖南省博物館矗立在長沙這座繁華美麗的城市中央,它位于長沙市開福區(qū)烈士公園西門旁。
這座省博物館與我們闊別了長達五年的時光,終于在人們的千呼萬喚中,在我的翹首以盼里,以一個嶄新的面貌,氣勢磅礴地向我們傲然走來。
這座全新面貌的博物館是由一位世界級設(shè)計大師磯崎新,與兩位國內(nèi)著名設(shè)計師黃建成、夏心紅,還有許多建筑師及許許多多的建筑民工嘔心瀝血的成果。它的外形仿佛一架直升飛機,屋頂像一雙正在飛翔的雙翅,在外看,博物館的構(gòu)造像一座巍峨且簡約的玻璃房,但走到跟前去,卻不由從心底發(fā)出贊嘆與敬畏來。
博物館說是分成三層,我們先是乘電梯往三樓參觀。三樓是長沙馬王堆漢墓陳列,主要為我們展示漢初轪候家人生前的一些事跡、飲食、穿戴、住行等,以及對死后被世界的思考。
轪候家人是指辛追、其丈夫利蒼、其兒子利稀一家人。丈夫利蒼的封地在轪縣,所以稱轪候。
長沙馬王堆漢墓陳列館,進館處,一面金碧輝煌的墻,進入我的.眼簾,墻上面雕刻著漢代時期的許多圖案,有像正在奔跑的駿馬,有像身姿蜿蜒的金龍,有像正在翱翔的白鶴,金墻的正中央嵌著巴掌大小的青黑色的像玉似得石牌,上面鐫刻著“長沙馬王堆漢墓陳列館”,兩根朱紅色的粗壯柱子,立在左右兩旁,氣派極了,威嚴極了。
走進陳列館,首先就可以在陳列館左面的壁紙上了解到三位墓主的下葬年表及墓主的關(guān)系。1號墓為辛追墓,下葬時間約漢文帝后元元年(前163),2號墓是利蒼墓,下葬時漢高后二年(前186),三號墓是利稀墓,下葬時漢文帝前元十二年(前168)。
辛追墓,1972年1月至4月,考古工作者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對其進行發(fā)掘,出土漆木器,紡織品,帛畫等珍貴文物1000多件,墓主遺體保存完好,當時受到了國務院周恩來總理等領(lǐng)導的高度重視,根據(jù)葬制等級及“轪候家”“轪候家丞”銘文的器物、“妾辛追”私印,確認此墓主為轪候夫人,辛追。
漢墓陳列館內(nèi),還以放映小視屏的形式為人們解析了辛追墓棺槨,辛追墓的木槨結(jié)構(gòu)十分復雜,由枕木、槨室、蓋板三部分組成。龐大的槨室放置于3根巨大的方形枕木上,槨室由內(nèi)、外壁構(gòu)成四個邊箱和正中的棺室,槨室中放置四重相套的木棺。辛追墓的木槨的構(gòu)造,沿襲了春秋戰(zhàn)國時代的形式,因其槨中空如井,古代文獻上稱之為“井槨”,它全由粗大的杉木制成,所用木板70塊均為整塊木料,其中最大的一塊槨板長4.88米,寬1.52米,厚0.26米,重達1.5噸。
館內(nèi)為我們展示了轪候家當時家中的食譜,辛追夫人常吃的食物及生活日用品。主食有稻米飯,麥米飯、黃栗飯、黍棗黏飯,還有糕點:蜜糖稻米,蜜米餅、雞蛋小米餅等等。辛追墓出土存有牛骨陶罐、存有魚骨陶罐、存有楊梅陶罐等等。
參觀完漢墓陳列館,再走進井槨展覽館,井槨約18米深,貫穿三層展廳,從上往下看可以隱約望見辛追夫人的遺體。最讓我連連發(fā)出驚嘆的是,井槨四面以3D動態(tài)聲光的震撼效果,為人們展示漢代棺槨陳放設(shè)置、漢代生活方式和喪葬觀念,展現(xiàn)出漢代時期的生活風貌,繁榮昌盛的社會景象。隨著漢代的音樂,一條條金黃的龍,騰空而出,一只只白色的鶴向我們展翅飛來,漢代的人物、馬車等也清晰的呈現(xiàn)在井槨四面,活靈活現(xiàn)地走著、跑著,使我對漢代時期的湖南有著濃厚的興趣,更對當今科學技術(shù)心懷崇拜與驕傲。
出了井槨展覽館,有電梯直下一樓,進入辛追夫人的遺體安放處。只見一位身高大約1米5左右的女性雙眼輕閉,面貌祥和地躺在井槨內(nèi),穿著白色的漢服,她的頭、五官、手腳、身軀都保存地完好,是全世界保存最完善的一具女尸的。
博物館二樓是三湘歷史文化陳列,有“家園”、“我從哪里來”、“生活的足跡”三大主題。參觀三湘歷史文化陳列,可以讓我們深刻地了解到湖南的人文、歷史、文化、風俗習慣等等。湖南始于唐代,因洞庭湖之南而得名,又以湘江貫穿南北,所以簡稱湘。湖南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fā)祥地,至遲50萬年前,湖南先民便在此繁衍生息,進入文明時期,原住民與不同時期遷入的外來移民相互融合,逐漸形成當今漢族的主體。
博物館內(nèi),一件件經(jīng)典文物,都在彰顯著中華人民從古至今的智慧與勤勞,能使游客們在那些青銅器、瓷器、詩詞、農(nóng)作物、綾羅綢緞各種中領(lǐng)略湖南輝煌的歷史,不朽的傳說。讓我感到,身為一個湖南長沙人而為之喜悅,為之自豪!
參觀湖南省博物館隨筆 篇2
眼前赫然呈現(xiàn)的,是一排陳列整齊的“動物瓷玩”,分別有獅、象、羊、蛙、鳥、龜?shù)仍煨推嫣氐膭游。它們一個個造型渾圓,神態(tài)栩栩如生,或正襟危坐,或懶散趴臥,都十分逗人可愛,讓人看后玩味無窮。
往前走,便是“青瓷館”。其中,最吸引人眼球的,莫過于大清的“釉下五彩鳳尾瓷瓶”。高大的器形上主要繪紋花卉,如芙蓉,牡丹,牽牛等,口沿下還繪有雙龍搶珠,右上墨書:“梗陽尚書鈞鑒,屬吏晏光書監(jiān)制!币簿褪窃谶@時,中國瓷器開始進入了“五顏六色”的時代。
步入另一個樣館,小巧玲瓏的綠松石宛如一顆豌豆,它色澤艷麗,質(zhì)地細膩,呈藍綠色,微微透明,散發(fā)出淡黃綠色的熒光。而它身邊的瑪瑙璜,形如半環(huán),璜體光潤,質(zhì)地晶瑩,色澤艷麗明快,自然純正,紋理自然流暢,使人身心得到慰藉。
古人最大的特點,便是他們獨一無二的想象力,這種特點在他們的帛畫上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致!耙惶朤型帛畫”很明顯被分為了天上、人間、地下。天上繪有金鳥九只(太陽)、蟾蜍(月亮)、燭龍等;人間繪有一名老太太正在三個侍女的簇擁下緩緩升天,她的家人正在祭祀;地下繪為巨人托舉天地。此畫用浪漫的手法,表現(xiàn)了古人對天國的想象和永生的追求。
“三號T型帛畫”的`布局和構(gòu)圖與“一號T型帛畫”略有差別。天上只有一日而非九日,滿天的星斗,天門移至中間部位,蛟龍亦無玉璧相扣,龍首相背,下部巨人未托舉天地,而是雙手擒龍。人間部分為墓主人肖像,是名身著紅袍,腰間配有長劍的男子。
歷史有時候是神秘的,神秘的讓人無法相信。千古遺容“辛追”夫人,舉世聞名的大清皇陵,震驚世界的商周青銅器······或許還有更多我們?nèi)祟惒恢獣缘氖肥拢诘戎覀兊耐诰,探索?/p>
參觀湖南省博物館隨筆 篇3
早上七點鐘了,媽媽催我:“快點起床!你看小鳥都在窗外嘰嘰喳喳地叫你起床了!蔽夷_一蹬,馬上起來了,用最快的速度穿戴好就出發(fā)了。
到了博物館的大門口,就看到了高大的建筑物矗立在高高的臺階上,這座宮殿是那樣神圣迷人,究竟那里面藏著怎樣的寶藏和故事呢?
原來半個世紀以前,這里還是紅磚房,而五年前變成了一座嶄新、恢宏的建筑。它是充滿古風古韻的大樓,它用了最先進的聲光設(shè)施,全聲息地攝入了包含歷史的片段,這里有十萬件價值連城的藏品,這里成為了長沙市的一個標志性的建筑,也是一座最昂貴的藝術(shù)宮殿。今年五月起,這里免費向青少年開放了,而今天來這里參觀的小朋友也特別多,好多都是外地的游客,他們滿懷好奇來到這里參觀兩千年前的歷史文物。
走進大廳,正對大門的墻上寫有“馬王堆漢墓陳列館”,墻上還刻畫了古代的仕女舞動著長袖,男人們趕著牛馬。這幕墻在燈光的反射下,象漢白玉一樣透明,墻上的畫面也朦朦朧朧,好似古代的`人生活在仙境一樣,能夠騰云駕霧,也讓我們感嘆歷史的長河不再復返。在幕墻前,有一塊書一樣的石碑上刻著前言,它介紹了館內(nèi)的情況。
給我們講解的阿姨特別漂亮,她穿著藍黑色的工作服,聲音又清楚又溫柔,像一位空中小姐。她到底給我們說了些什么呢?請看下一集《馬王堆的傳說》。
參觀湖南省博物館隨筆 篇4
今年暑假,我們一家有幸參觀了湖南省博物館。
那天,天氣非常炎熱,火辣辣的太陽照射得人的眼睛都難以睜開,但這絲毫也阻擋不了大家前去參觀的腳步。
來到博物館大門前坪一看,只見人頭攢動,密密麻麻的參觀者排著長長的蛇形狀隊伍,迂回繞過一排排S形紅色障礙物,慢慢地向大門移動。隊伍中還有不少金發(fā)碧眼、鼻梁高聳,來自異國他鄉(xiāng)的外國游客。排了大概半個多小時的隊,我們才隨著隊伍進到博物館。
我們首先搭乘扶梯來到博物館二樓,參觀的是三湘歷史文化陳列。它分“家園”“我從哪里來”“生活的足跡”三大主題,可以讓我們深刻地了解到湖南的人文、歷史、地理、文化、風俗習慣等等。這里擺放的各種歷史文物,包括青銅器、瓷器、書畫詩詞、農(nóng)耕具及農(nóng)作物、綾羅綢緞等,不計其數(shù),有的金光閃閃、價值連城,有的五彩斑斕、古色古香,看得我眼花繚亂。據(jù)說其中還有不少是國家級文物呢。更有趣并使我難忘的是,在展廳很寬的一面墻上,鑲嵌有56個身著不同民族風格服裝人物圖像的電子屏,你想聽哪個民族的歌,或了解哪個民族的風土人情,你只要輕輕點一下屏,離屏大約一米的地方,地上有一個籃球大小的圓形聽音區(qū),你站在聽音區(qū)上面,你就能聽到這個民族原汁原味的美妙歌曲和有關(guān)介紹,你說神奇不神奇!
離開二樓,我們繼續(xù)上到三樓參觀馬王堆漢墓陳列館。這里有根據(jù)馬王堆漢墓辛追夫人和她的丈夫、兒子一家三口人還原的三個墓穴,墻上有關(guān)于墓主人的詳細介紹以及漢墓發(fā)掘的原因和過程等。館內(nèi)陳列著數(shù)千個隨漢墓出土的'各式各樣的文物,朱紅菱紋羅絲綿袍、人面銅方鼎、素紗禪衣等等,還有辛追夫人常吃的食物及生活日用品,可謂衣食住行樣樣俱全,一時半會還參觀不過來。接著,在貫通上下三層空間的地方,我們看到了錯落有致陳放著的辛追夫人棺槨,大棺套小棺,里外居然有四層,而且每層都是嚴絲密縫,上面雕刻著各式圖案花紋,我不由得對古代勞動人民的先進科學技術(shù)心懷崇拜和贊嘆!
出了井槨陳列館,正當我為始終沒見到辛追女尸焦急時,電梯直降一樓。我高興萬分,終于來到了辛追夫人的遺體安放處。在一個用玻璃罩著的大棺槨里,我看到了期盼已久的辛追女尸。只見一位身高大約1米5左右的女姓,雙眼輕閉,穿著白色的漢服,面容安祥地躺著。整個身體看起來完好無損,好似一個酣睡未醒的睡美人。同行的參觀者說,這是目前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一具女尸呢。盡管隔著玻璃罩,相距有點遠,但大致還是能看得清楚。要不是工作人員提醒這里不能拍照,我還真想拍照回來再仔細看看呢。
參觀完展覽,走出博物館大門,已是夕陽西下,天邊泛起一片片晚霞。回想今天,不虛此行,景美人更爽!
參觀湖南省博物館隨筆 篇5
今天,媽媽帶我參觀了“湖南省博物館”。
剛到博物館的門前就可以看到氣勢磅礴的六個大字“湖南省博物館”。旁邊還有許多雕刻名人的塑像,左邊有:范仲淹、柳宗元、杜甫、張衡、屈原、炎帝;右邊有:黃帝、孔子、司馬遷、朱熹、王夫之、魏源。
博物館一共分成四層樓:負一樓、一樓、二樓、三樓。一樓是“馬王堆漢墓陳列”,負一樓是“館槨陳列、辛追遺體陳列”,二樓是“墓坑、半景畫、青銅館、繪畫館、陶瓷館、考古新發(fā)現(xiàn)館”,三樓是“臨時展館”。
我們先去參觀了“馬王堆漢墓陳列”,一共有三個區(qū),我們先去看了第一個區(qū)。里面有馬王堆的簡介。馬王堆漢墓一共三個棺材,第一個墓埋的是利蒼之妻——辛追,第二個墓埋的是長沙國丞相——利蒼,第三個墓埋的是利蒼之子。在一樓我們參觀了利蒼吃的東西是以前老百姓吃不到的東西,他們還有1000多個仆人,他們的仆人都分了等級的,有倆個仆人是在里面的地位比較高,他們都是大管家。我們還看了他的穿的衣服。無論他們想要什么,就可以擁有什么,過著榮華富貴的貴族生活。第二區(qū)和第三區(qū)也很好看,有考古專家發(fā)現(xiàn)墳墓中同葬的東西——銅幣、陶瓷、動物骨頭、金銀珠寶……。后來我們來到負一樓參觀,看到了辛追的遺體,她的眼睛已經(jīng)全部凸出來了,考古專家發(fā)現(xiàn)她的體內(nèi)有幾百多顆完好無損的甜瓜子,據(jù)說她是吃多了甜瓜子后不久就死了。棺材的樣子是長方體的,中間是埋人的',旁邊是放陪葬物品的。接著我們來到二樓,參觀了自商朝至西周的青銅器與陶瓷器,還有古時的繪畫館和考古新發(fā)現(xiàn)。參觀完這些,使我加深了對歷史故事的理解和人物的了解。
參觀湖南省博物館隨筆 篇6
期盼已久的“五一”長假終于來臨。趁著這個難得的機會,我決定拋棄喧鬧世俗的鬧市購物,去祥和靜心的湖南省博物館。靜靜地欣賞,那些沉淀著歲月的輝煌與敗落,古老又寂寞的,古物們。
尊者歸來臻于極致的青銅典范
來到五一時節(jié)的省博物館,當然要去看剛剛“榮歸故里”的“中國第一尊”——四羊方尊了。
尊,是一種祭祀用的盛酒器。通常多是圓形、鼓臉、大口,很少有方形的。而四羊方尊則是少有的一種方形尊。
步入展廳當中,一座古色古香、散發(fā)著自然氣息的鏤刻木屋,立刻吸引了我的眼球。它展覽的是什么呢?居然會用如此朱紅木屋塑裹。我十分好奇地走上前一看,呀——多么美麗精致的器皿啊!我簡直要失聲叫了起來。
是的,真的是,那座美麗又古老的尊,四羊方尊。
高58厘米,如兩個籃球那樣大小。方形的口象喇叭花般微微張開,換作一般的器皿,則會顯得有些頭重腳輕?墒撬唬g被飛龍圍繞住的四個羊頭,呈優(yōu)雅的弧度探出,恰到好處的托住了方形的口。而底座,又呈穩(wěn)固的梯形,牢牢的承接住了差不多整個器皿的重量。整個器皿造型簡潔,線條優(yōu)美,是一座不可多得的稀世珍寶。
不單單是造型的出色,上面的花紋也十分精致細膩,美麗生動。浮雕與線雕,勾畫出一副副傳神的.圖畫。最精致的是尊的頸部,裝飾著微微曳動的芭蕉葉、繁雜煩瑣的菱紋,兇惡猙獰的獸面紋,突現(xiàn)出了公元前1600~1046時期的文明。
羊寓意吉祥,與纏繞它左右的飛龍一樣,都是人門心目中的神獸。希望它。能夠帶給全天下的人們幸福,與安寧。
極盡衰榮金裝玉殮的不朽之夢
通過十分透明的玻璃柜,我凝視著柜中穿著金縷玉衣的古尸。
因為穿著金縷玉衣的關(guān)系,我很失望——我看不見那張沒有表情、歷經(jīng)滄桑的臉。
傳說金縷玉衣是皇室成員才能擁有的很奢侈的“死后陪葬衣”。是的,只有皇室成員才能擁有,其它的大官們哪怕是他最最欣賞的宰相也不可以。(身份較皇室成員偏低的,使用銀縷玉衣,或銅縷玉衣)因為這,我便十分細心的觀察這件非常人才能享受到的奢侈品。
四方形的玉片,四角都打著小小的洞,用金絲一片片地穿起來,便成為衣服的樣子。(不是我說,怎么有點像編涼席)。雖然這件金縷玉衣距今已有好幾百年,但時光依然沒有磨礪掉它的珠光寶氣,與高貴氣息。
古代的人大都很迷信,他們認為如果用名貴的和田玉制成玉衣,將會保持死者的尸體不朽。所以,不惜重金制成昂貴的金縷玉衣?墒窃谀菚r,有很多貧苦的窮人們吃不上飯,活活餓死了。
雖然,這事給后世留下了價值連城的國寶——金縷玉衣。但是畢竟人命關(guān)天。希望這樣的事,越來越少。希望后世的人,牢記這件事情,清正廉潔,為民服務。
載歌載舞,漢代民間藝術(shù)的真實寫照
走到展廳的一角,我不禁被一個有趣的“小人偶”吸引住了。
呵呵,開個玩笑,這可不是什么“小人偶”哦~其實,這是漢代的一件國寶——擊鼓說唱陶俑。為東漢末年,現(xiàn)四川成都的產(chǎn)物。
整個陶俑大約高55厘米,滿臉笑容可掬,身體手舞足蹈。叫人看了就可樂。他左手拿著一個斜背著的鼓,右手拎著一把擊鼓的錘,仿佛在邊說邊唱著什么有趣的事情。形象生動地那個朝代,街上有很多這樣以談唱說書為生的藝人的特色表現(xiàn)了出來。
結(jié)尾
一天的博物館之行就這樣結(jié)束了;氐郊,很多朋友都打來電話,興致勃勃的跟我說,今天到哪去SHOPPING了,今天到哪個公園去玩了,今天又買了什么好東西。但當她們聽說我今天去了博物館時,都無一例外地表現(xiàn)出了或多或少的驚訝:“咿?你還到那種老地方去啊?想想都無聊,是吧?”我聽著,沉默不語。只是一笑了之。心中卻是感慨萬千,如今,還有多少人懂得去珍惜這種古老的神秘的美了呢?還有多少人,接受過這種古老藝術(shù)的熏陶與洗禮?還有多少人,能明白這種古老文明的真諦?你聽見了嗎?聽見博物館里那將要落灰的國寶為寂寞而發(fā)出的幽幽嘆息了嗎?
參觀湖南省博物館隨筆 篇7
今天,我來到了湖南省博物館參觀展覽。湖南省博物館成立于20世紀50年代初,位于烈士公園西門旁,占地5.1萬平方米。該館館藏文物豐富,以馬王堆漢墓文物、商周青銅器、楚文物、陶瓷、書畫、近代文物等最具特色。
首先我們?nèi)チ笋R王堆漢墓展,走過回廊,映入眼簾的是一本本書籍和幾幅圖畫,上面生動形象地再現(xiàn)了三十年多前馬王堆漢墓發(fā)掘現(xiàn)場。從中我們看見了三個墓穴。分別葬著辛追夫人,利蒼和利蒼之子。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辛追,她的墓南北長20米,東西長17米,深20米。在展廳里我看見了墓坑的原址復原。這可真大呀!多深啊!我不禁驚呼。這個墓坑是漏斗狀的,由上到下逐漸縮小直到底部4米多長,15米高的槨室。讓考古隊員和我們沒想到的是里面竟然還有四層棺槨,上面精美的花紋讓人震撼。特別是那具彩繪漆棺,上面繪滿了各種神獸和云霧。畫得栩栩如生,好像要竄出來了一樣。棺槨上還蓋著兩幅巨型T型錦畫,上面畫著神秘的圖案。
不久,我們終于走到了辛追夫人的.遺體呈現(xiàn)處。他讓我吃了一驚,兩千多年了尸體卻未曾腐爛,她身長154厘米,外形完整,部分毛發(fā)尚存、關(guān)節(jié)也局部活動,是世界上已發(fā)現(xiàn)年代最久遠的一具濕尸。我又看了辛追的復原蠟像,這位女子十分逼真,仿佛就在我們面前與我們交談。雖然從我們家屋頂可以直接看到馬王堆漢墓,但從來沒有如此近地看仔細過,也沒有如此感嘆。
我們還參觀了別的展館,它們讓我回到了歷史的深淵,感受了歷史的偉大,也告訴我們要好好珍惜這些文物,讓它們可以長久地保存下去。
【參觀湖南省博物館隨筆】相關(guān)文章:
參觀博物館的作文05-17
參觀博物館作文06-15
參觀博物館的感想03-08
博物館參觀活動方案08-26
參觀博物館活動方案04-27
參觀恐龍博物館作文04-25
參觀博物館活動策劃05-13
參觀自然博物館作文04-21
參觀博物館作文范文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