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童年記事的隨筆散文
大約是伍零年吧,這一年秋天,天連降大雨,河水猛漲。媽媽在前一個月就帶上妹妹不遠萬里去廣西,看望當(dāng)兵的爸爸。姐姐住在縣里開鐵匠爐的爺爺那里。家里只有太奶奶、奶奶和我。當(dāng)時,太奶奶已經(jīng)八十多歲了,患重病在床。一天傍晚,大雨停了,我想出去找伙伴們玩一玩,剛走出去不遠,就看見大道上一片大水涌了過來。我趕緊往家里跑,進屋沒多久,大水就沖進來了。奶奶和東屋的老朱家人忙拿東西堵在門檻上,想擋住沖進來的洪水,可根本無濟于事,水還是一個勁地往上漲。于是,他們就用臉盆、水桶往門外舀水,可水勢太猛,已經(jīng)漲到膝蓋深了。這時,我看見東屋老朱家的女人,跪在水中向老天爺禱告。奶奶忙著把糧食往高處挪。而我看見這情景,嚇得大哭起來。聽到我哭聲,奶奶也顧不得糧食了,忙把我抱上炕。此時,水已漲到炕檐下了。外面一片哭喊聲,有一些人家已開始張羅往南山跑。太奶奶一個勁地催促奶奶帶上我去逃命,不要管她了?赡棠淘趺慈绦娜酉绿棠棠?于是,奶奶把我的一套藍色的新衣服找出來,給我穿上,說,要死就死在一起,聽天由命吧!我們這二老一小就靜靜地坐在炕上等死。當(dāng)時,我還真是個不懂事的孩子,記得當(dāng)時并不太害怕,還趴在炕檐邊,拿手劃水玩呢。也不知過了多久,大水一點一點地退去了。等到天亮?xí)r,大水已完全褪去了。屋子里滿是黑黑的淤泥和隨著水飄進來的雜物。后來才知道,當(dāng)晚,全村已被大水包圍,沒有一個人逃出去。洪水過后,我得了水痘,全身都是黃豆粒大的水泡,記得好像不疼,過了好長時間才好。
洪水過后不久的一天晚上,太奶奶把奶奶和我叫到跟前,有氣無力地說,我不行了,領(lǐng)著孩子們好好過吧,……話沒說完就去世了。奶奶趕緊給她換裝老的衣服(壽衣),費了好大的勁才算換上。鄰居們幫忙把太奶奶的尸體抬到外間搭的門板上,并擺上祭品。爺爺聞訊從縣里趕回來,跪在靈前痛哭。然后,從縣里雇來吹鼓手,在院子的大門外,搭了一個臺子,吹鼓手們整日在臺子上吹著喇叭,敲著鼓。一有吊唁的人來,吹鼓手就吹起一種類似老牛叫的樂器,以通知主人出來迎接。還雇來一批廚師,在院子里搭起了臨時的灶臺,用豆油炸了很多土豆片、土豆絲。在院子里又支起了靈棚,我記得靈棚很大,幾乎把整個大雜院都罩起來了。當(dāng)時死人的風(fēng)俗有大預(yù)備和小預(yù)備兩種,大預(yù)備要停尸七天,小預(yù)備要三天。我家當(dāng)時是大預(yù)備,共辦了七天喪事。其中一天下了雨,人們在靈棚下照樣進行祭祀活動。到吃飯的時候,全村的人幾乎都來了,靈棚里擺了幾十張桌子,光碗筷就租來一馬車。因為人多,吃飯的時候,要輪流吃。還要特意給大門外棚子里的吹鼓手送去一桌。飯是高粱米摻小豆燜的干飯;菜有木梳肉、丸子等,我也記不清了。每到吃飯之前,親人和直系親屬還要站成兩排,到村東頭的小廟去送江江飯。男人和女人都帶著孝,男人是系白布帶,女人是戴孝頭。去的時候不哭,到了小廟處,把帶去的飯和酒灑在地上,然后燒紙,紙燒完就往回走,吹鼓手就吹起了很悲愴的樂曲,全家人就互相攙扶著哭著回家來。這七天,每到晚飯前都是如此。到了出殯這天,先是把死者入殮,要由兒子給開光,然后把死者的尸體放入棺材。然后是釘釘,釘釘時,兒女們要看在左邊釘,就高喊,往右躲;往右釘,就高喊,往左躲。再往后,就是兒子摔喪盆(停尸時燒紙用的陶盆),最后,有十六個人抬起棺木出發(fā)。前面有四面銅鑼開道,然后是兒子用一個白孝帶挎在肩上,帶子的另一頭系在棺木上,這叫“拉頭杠”,在前面引路。旁邊有個人,邊走邊撒紙錢。我是被人抱著,在前面打靈幡。后邊有人抬著用紙扎的牛,旁邊還有一個牛童,牛童的名字叫“得用”。再后邊就是戴孝的男女親人。就這樣一直到墳地。
過了一些日子,媽媽帶著妹妹從廣西回來了。聽到太奶奶去世的消息,媽媽流了好多喪心的眼淚。媽媽從廣西帶回來一些熱帶水果,有菠蘿、柚子等。過了幾天,媽媽讓我去上學(xué),可我就是不愿意去,氣得媽媽一邊打我,一邊掉眼淚,F(xiàn)在回想起來,那時的我,真是太不懂事了。
【童年記事的隨筆散文】相關(guān)文章:
描述童年的散文隨筆11-07
描述童年的散文隨筆 5篇11-08
記事的隨筆09-08
散文精選經(jīng)典散文隨筆10-26
散文的隨筆11-08
秋韻散文隨筆散文10-26
記事周末隨筆03-03
暑假記事隨筆04-04
寒假記事隨筆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