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豆瓣醬隨筆散文
春天三四月間正是農(nóng)村缺菜的季節(jié),像年前貯存的白菜、蘿卜基本上也吃光了,即使還有剩余,那白菜也已經(jīng)從心里發(fā)芽;蘿卜也糠了心。菜地里也幾乎沒什么青菜可吃。
姥娘便煮些豆子,把豆子煮的爛熟,放在盆里悶幾天。等到發(fā)黏扯絲,把它放進石臼內(nèi)用石錘搗碎,然后放上鹽、辣椒面和五香粉,在一起攪.拌均勻即可。姥娘用手拍成小圓餅子,放在板子上曬幾天便可以當(dāng)菜吃了。
我們稱之為豆糝。我嘗過其他同伴的豆糝,豆子發(fā)干發(fā)硬;姥娘做的發(fā)軟,入口即爛,就是臭味大,在院子里曬的時候,離老遠就能聞到。
姥娘還會做“辣椒糊”,蒸饃的時候,竹箅上放一個碗,碗內(nèi)是用開水?dāng)嚨南∶婧镞叿庞星兴榈母衫苯。蒸熟以后再放些調(diào)料和香油,攪勻后,用熱饃辦開夾著吃,味道挺香。
做醬和豆瓣醬一般都在伏天,主要是天氣好、溫度高、日光強。
先拿醬來說,首先要蒸些實面饃,就是小麥面不加酵母和堿面,做出來的饃是硬疙瘩。用柿葉把饃包裹嚴實埋在麥糠中,再同時放入一些蒿草,蒿草的氣味很濃,有點嗆人,可用來防蟲。那饃在密不透風(fēng)的環(huán)境里開始發(fā)熱發(fā)酵,及至半月左右揭開一看全是綠毛。拿來簸箕把綠毛簸出來然后倒進帶釉子的瓦盆里,這時候,在鍋里燒半盆開水,里面放上切碎的紅辣椒、花椒、姜末,熬好后倒盆內(nèi),最后再撒好多鹽,鹽放少了做出來的醬會發(fā)酸,口味不正,甚至?xí)䦃牡簟?/p>
待料都配齊后,在盆子上面覆蓋一層薄薄的細紗布,再用繩子圍著盆沿纏結(jié)實,這季節(jié)已是蒼蠅亂飛亂舞的季節(jié),一不小心,蒼蠅會把蟲卵下在盆內(nèi),到時候蛆蟲會在醬內(nèi)大量繁殖。
醬盆一般都放在墻頭或用棍斜支個三角架上,豬羊不容易夠到。經(jīng)過半月左石的毒日頭的暴曬,里邊的碎饃塊經(jīng)過分化、融解漸漸地與其它佐料融為一體。
姥娘會在中午解開細繩,掀開紗布,手拿扇子不停地驅(qū)趕蒼蠅。姥娘用筷子把稀稠均勻的醬攪動一遍,讓太陽曝曬一會,上面的醬經(jīng)過熾烤呈紅色;然后再攪動一遍,把下面的也翻上來,也讓它見見太陽光。這樣不停地攪動、不停地曝曬,一盆醬被曬得暗紅色,而且味正醇香,等到春節(jié)把醬抹在煮熟的豬肉上,那色澤褐紅,很是誘人。
做豆辨醬跟面醬做法上差不多,只是選材用料上不一樣。顧名思義,豆辨醬必須用豆子,豆子也可用根據(jù)自已的喜好和條件自由選擇。當(dāng)?shù)厝硕嗍遣捎命S豆,因為我們這里產(chǎn)黃豆,只是面積不是太大。其它雜類豆子很少見。
首先把豆子在篩子里翻撿一遍,把霉變的、爛的和碎石子木屑撿出來扔掉,土屑在翻動中漏了下來。然后放在鍋里煮透煮透,撈出來濾出水,拌上干面,平攤在報紙上,上面再蓋上報紙,放在屋里讓它自然發(fā)酵,直至長出綠毛。也跟做豆糝一樣用簸箕把綠毛簸掉,倒進盆子里。
這個季節(jié)西瓜已經(jīng)上市,挑選兩個沙瓤西瓜從中間切開,用盛飯的鐵勺把瓜瓤挖進盆內(nèi)。按一斤豆、二斤瓜、三兩鹽的比例進行調(diào)配,像紅辣椒、花椒、胡椒、姜片等等。一般情況下鹽都要多放,咸了味不酸也不易壞。料都配齊后,用手把瓜瓤捏碎,攪拌均勻。也要用紗布蓋上,用細繩纏牢,防止蒼蠅鉆進去。
這樣一直到曬成功,中間不用加水。如果缺水那可就麻煩了,還必須燒些開水,里邊再加些辣椒花椒和鹽,這樣做出來的豆辨醬就變了口味。
在農(nóng)村家家戶戶都曬,有放墻頭上、有放木架上。夏天突然降雨,人們趕快用盆子、鍋蓋扣在上面?煲獣癯傻亩贡驷u一進雨水就壞掉了,不能吃,只有倒掉。倒掉既浪費工夫也浪費許多材料,更重要的是來年春上沒菜吃了。
記得有一年春上,姥娘做好了飯,在吃飯的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碗里的豆辨醬有蛆蟲在蠕動,我趕忙用筷子翻找,結(jié)果找到七八條。
姥娘不相信,趕忙戴上老花鏡一看,自言自語地說:“盆上面蓋那么嚴實,咋會有蛆呢?”
我想起昨晚上也吃了這豆辨醬,恐怕天黑看不見連蛆蟲也吃進肚里了,不覺有些反胃。
姥娘說:“井里的蛤蟆,醬里的蛆,不臟!”
姥爺半開玩笑地說:“蛆蟲是肉芽,是那些當(dāng)官的和有錢的富人吃的,買塊肉掛梁上讓它生蛆,老百姓還吃不上哩!”
姥娘就到外面豆辨醬盆邊,解開繩子、掀掉紗布一看,好家伙,里面好多蛆蟲在蠕動。姥娘戴上眼睛手拿筷子,一個個地往外挑。挑了半天,累的腰酸腿疼也挑不凈,最后全部倒進鍋里用火加熱煮熟,所有蛆蟲全部煮死。
醬和豆辨醬里生蛆很正常,盡管村民們很小心,但大部分的盆里都有蛆。那年月,沒有一家因為盆內(nèi)有蛆而全部倒掉的!
我上高中時在離家很遠的鄉(xiāng)鎮(zhèn)上,每個星期天都要步行二十多里回家。返校的時候,手里拎個大口的玻璃瓶,里面裝的就是豆辨醬。姥娘總是把豆辨醬里再加些蔥花或蒜苗,放在鍋里炒一下,盡量做得可口些,香一些。
雖然學(xué)校食堂也賣菜,可都很貴,同學(xué)們大部分都是吃自已帶來的。吃飯的時候,幾個同學(xué)聚在一起,互相嘗嘗對方瓶里的菜,品味著誰家的更好吃更可口。雖然那時條件艱苦,可誰也沒有怨言,大家依然吃得很香,很快樂。這段往事已過去好多年,但我仍然時時記著它。
【豆瓣醬隨筆散文】相關(guān)文章:
散文精選經(jīng)典散文隨筆10-26
散文的隨筆11-08
秋韻散文隨筆散文10-26
經(jīng)典散文隨筆10-26
隨筆優(yōu)美散文10-26
寵物隨筆散文10-26
散文d隨筆06-25
清明隨筆散文11-05
雨的景物隨筆散文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