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何處聽砧聲隨筆
月下再無搗衣聲。
我們懷念的不是落后甚至原始的生活方式,我們念念不忘的是砧聲背后的東西。同砧杵一起丟失的,是一整套完整的生存系統(tǒng)。蛙聲、鳥聲、溪水聲;砧聲、更聲、吆喝聲。那些簡單自然的聲音已在我們的耳邊消失,那些質樸純真的風俗已撤出我們的世界。某種程度上,我們的生活日趨單一化、同質化。
日益發(fā)達的科技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便利,卻也在某些方面使得我們的生活越來越貧乏單調。人類在日漸融入地球村的同時也在喪失自己的民俗特色,丟掉自己的故鄉(xiāng)。曾經的故鄉(xiāng)不僅有砧聲,更有砧聲中搖曳的倩影,有砧聲中蘊含的愛。她們在流水旁執(zhí)砧杵搗衣,一下又一下,每一下里都是滿滿的對家人的愛。
然而現下,這一切似乎已變得沒有任何意義。財富、權勢、科技,這些能滿足你所有生活所需。你能想到的東西,一個電話、一次鼠標點擊就可以實現。人對人的關切不再需要親自動手,皆可由他人或他物代辦,搗衣如此,其他亦然。那有朝一日,我們是不是可以雇人或雇機器,替我們去愛一個人、談一場戀愛、撫養(yǎng)一個孩子?
現代技術將許多事的中間環(huán)節(jié)大大簡化,省去了我們不少的時間與精力,令一切變得高效快捷。可另一方面,人際交往間的絲絲情愫與關切在這過程中也被淡化省略了,這是我們的重大損失。連同砧聲被一起粗暴地掠奪的,無論是民俗也好,人際交往也罷,都可歸入故鄉(xiāng)的范疇,是我們精神家園的一部分。
遠戍的征人所守的邊關再苦寒,尚有南國故鄉(xiāng)月下的砧聲可懷念,可我們呢?
小巷深處的呼吸、村頭樹上的張望,對我們這一代而言,已化為文學作品中鄉(xiāng)愁的代稱,也只能存在于文學作品之中。
今日的游子已無滿含砧聲的故鄉(xiāng)可懷想。
在推土機、挖掘機的推進中,我們的故鄉(xiāng)慘遭強盜式的野蠻“洗劫”,甚至來不及與我們告別。故鄉(xiāng)只作為戶口簿上的“籍貫”單薄地立在了紙上,我們的精神失去了停泊的港灣。
純樸的故鄉(xiāng)真的不能與飛速發(fā)展的時代并存嗎?社會的快進一定要以古樸故鄉(xiāng)乃至精神家園的覆滅為代價嗎?
我不相信?萍及l(fā)展、社會發(fā)展的目的是為了提供給我們更好的生存狀態(tài),又豈會只有掘根而求木茂的荒唐辦法?
即使砧杵的確過于落后已不再適于實際,但在博物館為它騰出小小一隅,或在某處留下一些過往村莊的樣本,大約還是可行的。至于更近一些的小巷、胡同、古屋和老樹,我更不以為有全部清除的必要。
某種程度上,可能是因為相對于真正意義上的改造,全部推倒重來要快得多,也方便得多。
發(fā)現弊病一定意義上也是好事,它指導我們接下來該如何改進?膳碌氖遣恢U境。
【何處聽砧聲隨筆】相關文章:
《聽那成長的拔節(jié)聲》閱后隨筆10-07
本心何處隨筆散文10-07
聽記憶中的鼓勵聲作文06-20
聽記憶中的鼓勵聲作文12-11
擦聲而過隨筆10-07
虛度何處散文隨筆10-07
何處風景更迷人隨筆10-07
聽隨筆散文10-07
聽記憶中的鼓勵聲作文【優(yōu)】02-08
蛙聲里的鄉(xiāng)愁隨筆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