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國際工程項目風險管理的研究和分析
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于國際工程項目風險管理的研究和分析這一論文,對正在寫這一論文的同學有一定的借鑒價值!
摘要:從進行國際工程項目建設風險管理的必要性、過程及主要策略等方面進行闡述,對國際工程項目風險管理進行階段劃分并給出風險管理的常用方法。以非洲某工程項目為例,分析了該項目在施工階段存在的風險,并提出風險管理辦法,為風險管理提供幫助和借鑒。
關鍵詞:國際工程項目;風險管理;分析研究
一、引言
國際工程建設投資是一項充滿風險的事業(yè)。由于國外承包建設工程受工程所在國的政治和經濟等因素的影響,其進出口、資金和勞務方面的政策和法律規(guī)定以及外匯管制方法等與我國存在一定的差異,因此在海外工程項目建設中要提高項目風險管理意識,并建立風險預警及處理系統(tǒng),才能保證項目的順利成功實施。
二、工程項目風險管理簡介
(一)工程項目風險管理的必要性
工程項目具有一次性、周期長、固定性、投資大等特點,工程投資額巨大,風險高。如2011年利比亞戰(zhàn)亂對中國在當地承包項目的公司所造成的損失近200億美元;2010年中國鐵建承建沙特輕軌項目,由于缺少當地工程經驗及對中東地區(qū)規(guī)范的了解不足,造成了近42億人民幣的虧損。因此,在現代海外工程管理中,如何有效地對工程風險進行管理,已經成為海外工程建設企業(yè)重要的管理內容。
(二)工程項目風險管理過程
工程項目風險管理按項目執(zhí)行順序分為以下階段:
1.風險識別
在海外工程項目風險管理過程中,對各種風險因素和可能發(fā)生的風險事件進行分析是風險管理的首要步驟。在該階段工作中,需完成以下三項任務:
(1)風險因素的識別。識別項目中哪些因素會對項目造成風險,如自然環(huán)境惡劣、貨幣匯率不穩(wěn)定等。
(2)風險內容識別。即識別風險因素可能給項目帶來的風險,如匯率的不穩(wěn)定可能造成成本上升。
(3)風險后果識別。即對項目的風險所帶來的后果有定性的認識。
2.風險評估與分析
風險評估與分析即衡量風險對項目實現既定目標的影響及影響程度。在該階段工作中,需完成以下兩項工作:
(1)對各類風險發(fā)生的概率進行估計,以確定對不同風險并予以區(qū)別對待,采取不同的策略。
(2)對風險發(fā)生后對項目可能造成的影響程度進行分析。
3.風險對策制定
在風險的辨別、評估完成后,要根據具體的情況采取措施,進行風險管理,以減少損失,增加收益。一般來說,風險管理技術分為兩大類:控制性技術和財務性技術。
控制性技術主要作用是避免、消除和減少風險事故的發(fā)生,限制已發(fā)生的損失范圍,包括風險回避和損失控制。財務性技術包括風險轉嫁和風險自留。轉移風險指采取各種方式將風險轉移出去。保險轉嫁是指財務性技術中最核心的部分,風險管理技術起源于保險,將發(fā)生概率不大,但損失卻難以承受的風險轉移給保險人是一種最常見、最有效的方式。
4.風險對策實施與評估
在確定了相應的風險對策后,需針對具體的問題實施對策,并在執(zhí)行過程中對實施情況進行監(jiān)控。
同時,及時反饋具體策略在實施過程中的效果及出現的問題也非常必要,對實時調整風險管理對策并最后應對實施的效果及差異進行評估。
1 工程項目風險管理工程
(三)工程項目各階段風險管理方法
1.風險識別的主要方法
由于缺乏在當地的實際工作經驗,海外工程項目在初始階段的風險評估往往容易被主觀夸大或縮小。為正確評估項目風險,需采用不同方式對項目進行風險識別,主要方面包括頭腦風暴法、德爾菲法和情景分析法。
(1)頭腦風暴法。頭腦風暴法即利用不同人的智慧,短時間內產生多種多樣想法的方法。在項目風險識別過程中是一種最常用的方法。通過由項目專家組進行頭腦風暴和充分討論,能夠最大限度地識別和確定項目潛在的風險,并為將來風險的定量分析提供依據。
(2)德爾菲法。德爾菲法(Delphi)主要用于一些預測,廣泛用來進行預測、決策分析和編制規(guī)劃工作,其已廣泛應用于建筑項目中。德爾菲法又稱專家調查法,是一種非見面式的專家意見收集方法和一種高效的、通過群體交流與溝通來解決復雜問題的方法。
用德爾菲法進行項目風險識別的過程是由項目風險小組選定項目相關領域的專家,并與這些適當數量的專家建立直接的函詢聯(lián)系,通過函詢收集專家意見,然后加以綜合整理,再匿名反饋給各位專家,再次征詢意見。這樣反復經過四至五輪征詢,逐步使專家的意見趨向一致,作為最后識別的根據。
(3)情景分析法。情景分析法是根據發(fā)展趨勢的多樣性,通過對系統(tǒng)內外相關問題的系統(tǒng)分析,設計出多種可能的未來前景,然后用類似于撰寫電影劇本的手法,對系統(tǒng)發(fā)展態(tài)勢作出自始至終的情景和畫面的描述。當一個項目持續(xù)的時間較長時,往往要考慮各種技術、經濟和社會因素的影響,可用情景分析法來預測和識別其關鍵風險因素及其影響程度。該方法已廣泛應用于供應鏈風險識別等方面 。
2.風險評估的主要方法
(1)定性評價
不對風險進行量化處理(計算),只用發(fā)生的可能性等級和后果的嚴重度等級進行比較,如SCL安全檢查表、JHA工作危害分析法、PHA預危害分析法、HAZOP危險與可操作性分析法、FMEA故障類型及影響分析。
定性評價方法的優(yōu)點是簡單直觀、容易掌握,缺點是評價結果不能量化,而取決于評價人員的經驗。
(2)定量評價
定量評價是在風險量化基礎上進行評價,主要依靠歷史統(tǒng)計數據,運用數學方法構造數學模型進行評價,如FTA故障樹分析、ETA事故樹分析、敏感性分析、影像圖法及貝葉斯推斷法等。 定量分析風險使分析目標更加具體,可信度更高,可為風險決策分析提供科學的數據。
3.減少風險采用的主要對策方法
在確定了主要的風險及對風險有了定性、定量的認識后,需采用一定的風險對策。工程項目中常見的風險對策包括:
(1)風險規(guī)避
風險規(guī)避即通過規(guī)避項目風險因素來回避可能產生的潛在損失,本質上為拒絕承擔風險。例如,對于己方控制度差、經驗不足的合同不予簽署,或是縮小項目范圍以達到規(guī)避相關風險的目的。
(2)風險轉移
風險轉移是工程風險管理中最多采用的對策措施,工程保險和合同轉移是風險轉移的兩種常用方法。?
(3)風險緩解
風險緩解是將對己方不利的風險事件降低到一個可以接受的水平,主要采用其他方分擔風險的途徑。例如,國際性銀行通過向第三世界國家政府或股票市場投資者提供貸款來為其降低風險,總包商則通過在分包合同中另加入相關索賠條款來緩解其賠償風險。
(4)風險自留
風險自留指項目的業(yè)主承擔風險所造成的損失,是一種財務性的管理技術。對于某些無法轉移的風險或是轉移時費用高的風險由自己來承擔。
三、工程項目風險分析
(一)工程項目主要風險內容
工程風險復雜多樣,在工程建設中可能出現的風險主要有邊界風險、管理風險以及其他風險。
1.邊界風險
邊界風險主要是指環(huán)境風險,是指在工程建設中對工程項目有影響的內部和外部全部因素。工程建設必須占據一定的空間,在一定的時期內完成,工程建設不能脫離環(huán)境而單獨進行,因此環(huán)境是工程建設中邊界風險存在的根源。邊界風險內容包括:
(1)項目環(huán)境要素風險:如政治風險、法律風險、經濟風險、自然條件和社會風險等;
(2)項目系統(tǒng)結構風險:如項目實施以及運行的過程中可能遇到的技術問題,人工、材料、機械、費用消耗的增加等各種障礙和異常情況等。
(3)項目行為主體產生的風險:如業(yè)主和投資者支付能力差,改變投資方向,違約不能完成合同責任等產生的風險;承包商(分包商、供應商)技術及管理能力不足,不能保證安全質量,無法按時交工等產生的風險;項目管理者(監(jiān)理工程師)的能力、職業(yè)道德、公正性差等產生的風險。
2.管理風險
管理風險指在項目實施過程中,由于項目參與單位領導或機構因缺乏經驗、項目執(zhí)行能力差等所造成的風險。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高層戰(zhàn)略風險:高層指導方針戰(zhàn)略思想可能有錯誤而造成項目目標設計的錯誤。
(2)環(huán)境調查和預測的風險:對于缺乏實際國家和地區(qū)項目經驗的領導團體,容易對當地的環(huán)境和可能出現的問題的預測上出現偏差造成的風險。
(3)決策風險。
(4)項目策劃風險。
(5)技術設計風險。
(6)計劃風險。
(7)實施控制中的風險:如合同、供應、新技術新工藝、分包層、工程管理失誤等方面的風險。
(8)運營管理的風險:如準備不足,無法正常運營,銷售不暢等造成的風險。
3.其他風險
包括如政府部門、社會經濟狀況等產生的風險,我國企業(yè)由于對當地法律法規(guī)缺乏了解所產生的風險。影響此類風險因素主要包括:
(1)社會政治環(huán)境:如政治局面的穩(wěn)定性,有無社會動亂,政權的變更,種族矛盾和沖突,宗教、文化、社會集團之間的利益沖突,如每次海灣戰(zhàn)爭都造成國際承包商的巨大損失。
(2)社會經濟環(huán)境:項目所在國所處的發(fā)展階段和水平;國家的赤字和通貨膨脹情況,國民經濟的計劃安排,國家重點投資的項目,國家工業(yè)布局以及經濟結構等都會影響風險的產生。
(3)社會的法律環(huán)境:工程項目是在一定的法律環(huán)境中實施和運行的,所在地法律的完備性、執(zhí)法的嚴肅性、投資者能否得到有效的保護等,特別在國際工程承包市場上,所在國的法律特點和總體精神對項目進行起到巨大的影響。
(4)自然條件:項目所處的自然地理條件包括地震設防烈度及項目期地震的可能性;地形地貌狀況;地下水位流速;地質情況如土類,土層,容許承載力,地基的穩(wěn)定性,可能的流沙、古河道、溶洞、滑坡和泥石流等。氣候狀況:平均年氣溫,最高氣溫和最底氣溫,嚴寒持續(xù)時間;主導風向風力,風核載,雨雪量及持續(xù)時間,主要分布季節(jié)等。
(5)項目基礎設施:包括場地周圍是否有交通運輸設施,通訊設備及通往現場的運輸狀況,公路、鐵路、水路和航空條件等。
(6)項目各參加者的情況:參與項目的相關企業(yè)是否具備良好的能力,工程承包商、供應商是否具備足夠的施工及供貨能力等。
(二)非洲某工程項目風險分析
該項目地處南部非洲某國,該國雖經濟欠發(fā)達,但社會穩(wěn)定,與我國政治、經濟關系良好。中國公司作為項目的總包方負責項目的設計、采購與施工,項目內容包括公路與橋梁建設。
1.該工程項目邊界風險分析
(1)項目環(huán)境要素風險分析
政治因素,該國于2011年剛剛進行大選,原執(zhí)政黨意外落選,新黨派的執(zhí)政造成該國執(zhí)政路線的不確定性,原對我國友好的政治路線是否能夠得以繼續(xù)執(zhí)行還有待觀察。但該國大選后,除部分地區(qū)有小規(guī)模騷亂外,社會基本穩(wěn)定。
自然條件因素,該項目公路處于洪泛區(qū),一年內只有不到半年時間可以施工,因此該項目施工周期長,同時項目需可以抵抗大規(guī)模降雨造成的積水沖刷。
經濟上,該國經濟發(fā)展平穩(wěn),經濟條件在非洲各國中處于中等偏上水平,匯率基本穩(wěn)定。
(2)項目結構風險分析
該國技術熟練工人較少,需加派中國員工前往施工現場。由于項目地理位置良好,工程機械備件消耗正常。同時由于該國不具備生產水泥、瀝青等相關材料能力,需從非洲其他國家進口。 (3)項目主體風險分析
該項目參與方均為國內大型國有企業(yè),信譽良好,且具備豐富的海外施工經驗,在項目所在國有眾多類似的項目建設經歷。
2.該工程管理風險分析
(1)該項目國內參與方雖具備較強的施工能力,但國內企業(yè)組織結構狹長,不夠扁平化。造成項目執(zhí)行過程中反應時間長,國內對現場問題的處理存在滯后的風險。
(2)該項目中業(yè)主方監(jiān)理工作嚴謹,我方需適應其工作方式。
3.該工程其他風險分析
(1)該項目施工地段由當地酋長管轄,項目在施工過程中,征地及開采石料等問題需征求當地酋長的同意。
(2)該項目業(yè)主高層頻繁更替,對項目審批流程有影響。
(3)該國工會力量強大,罷工頻繁,且一旦出現罷工,情況嚴重。
四、 結語
在國際工程項目的開發(fā)中,風險管理十分重要,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在項目開發(fā)的初期,應充分對項目可能遇到的風險進行分析并評估,并將結果作為項目實施可行性的一個重要部分,并采取有效且具有針對性的措施,以最大限度地降低風險,提高項目成功率。
參考文獻:
[1]羅鳴海外工程項目管理[J]建設科技,2011,9(5):74-75.
[2]雷全立, 陳麗巖我國國際工程承包公司發(fā)展狀況研究[J]建筑經濟, 2004,21(5): 54-56.
[3]徐峰中建總公司海外工程項目風險管理研究[D]山東大學, 2009.
[4]許天戟,于蘭,王用琪風險控制理論在國際建筑承包中的應用[J]基建優(yōu)化, 2001,22(2): 18-22.
[5]許澤瑤, 陳蘭英, 袁志舜德爾菲法在超高層建筑項目風險評估中的應用[J]福建建筑, 2011, 28(6): 25-26.
[6]寧鐘,王雅青基于情景分析的供應鏈識別——某全球性公司案例分析[J]工業(yè)工程與管理, 2007, 11(2): 88-94.
[7]袁方工程項目風險評價方法的選擇[J]石油化工安全技術, 2006, 22(1): 12-13.
【國際工程項目風險管理的研究和分析】相關文章:
通信工程項目風險管理的分析論文10-08
通信工程項目風險管理控制研究09-30
移動通信工程項目風險管理研究09-30
建筑工程項目風險管理策略分析論文10-05
生態(tài)旅游項目風險管理研究10-02
施工企業(yè)項目風險分析10-06
通信工程項目風險管理09-30
國際經濟分析研究論文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