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歇后語的由來
“歇后語”的由來
歇后語起源于唐時的一種“歇后體”,為唐人鄭綮所創(chuàng)。
《舊唐書.鄭綮列傳》載有這樣一則趣聞:鄭綮善寫詩,詩里總帶“刺”,詩的樣式也有些怪,當(dāng)時被人們稱為“鄭五歇后體”。
這種本來登不得大雅之堂的怪詩體竟不脛而走,廣為流傳,以至連唐昭宗也經(jīng)常聽到下人的吟誦。
這些詩有很多是諷刺時弊的,但唐昭宗非但不怪,反而覺得詩中大有“蘊蓄”,親筆批“鄭綮可禮部侍郎平章事”。
后來,鄭綮真的當(dāng)了宰相。
不過,他當(dāng)了官以后就寡言少語,更不寫什么帶刺歇后詩了。
但歇后體卻從此流傳開來。
關(guān)于中秋的歇后語
八月十五過年 ———— 差遠(yuǎn)了
八月十五桂花香 ———— 花好月圓
八月十五吃粽子 ———— 不是時候
八月十五吃月餅 ———— 正是時候
八月十五辦年貨———— 趕早不趕晚
八月十五做糕 ———— 趁早兒;陳棗兒
八月十五坐月子 ———— 趕節(jié)上了
八月十五無月光———— 不該咱露臉
八月十五種麥 ———— 太早了
八月十五種豆子 ———— 晚了三秋
八月十五蒸年糕 ———— 趁棗;趁早
八月十五套年磨———— 早點
八月十五月亮———— 正大光明
八月十五月兒圓———— 年年有
八月十五面朝火 ———— 漸漸冷了
八月十五買紙馬———— 早半年;早辦年
八月十五看籠燈———— 遲了大半年
八月十五放木排———— 趕朝頭
八月十五的團(tuán)圓餅———— 不給外人
八月十五送月餅———— 趕在節(jié)上
八月十五生孩子 ———— 趕巧了
八月十五捉只兔子 ———— 有你過節(jié),沒你也過節(jié)
八月十五夜里吃圓餅———— 上有圓下有圓;上有緣下有緣
八月十五的月餅 ———— 人人歡喜;個個喜愛;上下有
八月十五漲大潮 —— 一浪高一浪;后浪推前浪;一浪高過一浪
關(guān)于茶的歇后語
茶壺里喊冤——胡(壺)鬧
茶壺里煮掛面——難怪(拐)
茶壺里開染坊——無法擺布
茶壺里貼餅子——無法下手
茶壺里洗澡——撲騰不開
茶壺沒肚兒——光剩嘴
抱著茶壺喝水——嘴對嘴
茶壺茶蓋——不分離
茶鋪里的水——滾開
茶館里擺龍門陣——想起什么說什么
茶館里伸手——胡(壺)來
服務(wù)員上茶——和(壺)盤托出
阿慶嫂倒茶——滴水不漏
口渴遇見賣茶人——正合適
爆米花沏茶——泡湯了
玻璃杯沏茶——看到底
不倒翁沏茶——沒水平
茶碗打酒——不在乎(壺)
春茶尖兒——又鮮又嫩
滾水泡茶——又濃又香
冷水泡茶——無味
茶里放鹽——惹人嫌(咸)
茶食店失火——果然(燃)
茶杯里放塊糖——壽命不長
茶杯蓋兒上放雞蛋——靠不住
關(guān)于猴的歇后語
1. 猴子的屁股——坐不住
2. 猴子戴手套——毛手毛腳
3. 猴子倒立——尾巴翹起來了
4. 猴子的臉——說變就變
5. 猴子撿生姜——吃也不是,丟也不是
6. 猴子見水果——歡天喜地
7. 猴子看果園——監(jiān)守自盜
8. 猴子看果園——求之不得
9. 猴子戴禮帽——假充文明人
10. 猴子扛大梁——受不了
11. 猴子拉弓——不是樣子
12. 猴子撈月亮——白歡喜一場
13. 猴子撈月亮——空歡喜
14. 猴子撈月亮——空忙一場
15. 猴子爬板凳——各想一頭
16. 猴子爬竿——直線上升
17. 猴子爬山崖——有能耐
18. 猴子爬上櫻桃樹——粗人吃細(xì)糧
19. 猴子爬樹——拿手好戲
20. 猴子爬樹——拿手戲(比喻擅長、有把握)
21. 猴子爬樹梢——到頂了(比喻達(dá)到了頂點,或事情達(dá)到了頂峰)
22. 猴子爬竹竿——上躥下跳
23. 猴子騎老虎——下來完
24. 猴子騎馬——一躍而上
25. 猴子騎羊——不成人馬
26. 猴子掃地——只顧眼前
27. 猴子扇扇子——學(xué)人樣
28. 猴子上涼亭——丑鬼耍風(fēng)流
29. 猴子耍把戲——老一套
30. 猴子耍大刀——胡砍
【歇后語的由來】相關(guān)文章:
諧音歇后語的由來09-28
歇后語的由來和好處10-05
孔明借東風(fēng)的由來和有關(guān)孔子的歇后語10-08
月餅的由來09-23
歇后語08-25
國慶的由來簡介09-28
有關(guān)謎語的由來10-08
圣誕的由來教案12-09
國慶放假由來10-28
秋天的由來教案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