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張飛穿針歇后語解釋
提起張飛,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粗魯、莽撞”幾個字。假若讓這樣一個絕世粗魯之人去穿針又會產(chǎn)生什么樣的效果呢?下面是張飛穿針歇后語是什么,歡迎參考閱讀!
【釋】
1、張飛穿針--大眼瞪小眼
張飛的形象就是那種動不動就吹胡子瞪眼的人物,而你可以想象下要是張飛此刻穿針孔,肯定是瞪著大眼睛瞪著小針眼孔;這樣就能形象的理解去記憶?梢杂脕砻枋瞿康煽诖簟Ⅲ@訝的情形。
2、張飛穿針--粗中有細
張飛的性格很粗曠,也就是那種大大咧咧的性格,平常人一看就知道是個粗枝大葉的人物;這里張飛穿針,就是說張飛雖然平時粗心大意,但是也有心思細膩的時候。用來比喻性格大大咧咧但某些時候又能心思細膩、認真的處理事情的情形。
3、張飛穿針--有勁無處使
張飛雖有很大力氣,但穿針卻用不上。轉(zhuǎn)指人很有力量或很有能力,卻沒有用場。
【張飛背景】
張飛,字益德(《華陽國志》作翼德),涿郡(今河北保定涿州市)人,三國時期蜀漢名將。張飛勇武過人,與結拜兄弟關羽并稱為"萬人敵"。 關羽年長數(shù)歲,張飛兄事之。公元184年黃巾起義爆發(fā),劉備在涿縣組織起了一支義勇軍參與撲滅黃巾軍的戰(zhàn)爭,張飛與關羽一起加入,隨劉備輾轉(zhuǎn)各地。三人情同兄弟,寢則同床,劉備出席各種宴會時,和關羽終日侍立在劉備身旁。 公元196年因交惡曹豹而被呂布所破。呂布敗亡之后,張飛被任命為中郎將。公元200年劉備衣帶詔事情泄漏,率領關羽、張飛逃走,殺徐州刺史車胄。后劉備戰(zhàn)敗,關羽被擒,劉備與張飛投奔袁紹。公元208年劉備于長坂坡敗退時,張飛僅率二十騎斷后,據(jù)當陽橋厲聲大喝,曹軍無人敢逼近,劉備因此得以免難。
劉備入蜀后,張飛與諸葛亮、趙云進軍西川,分定郡縣。在抵達江州時義釋了劉璋手下的巴郡太守嚴顏。在巴西之戰(zhàn)中,擊敗魏國名將張郃。在武都之戰(zhàn)中,兵敗而還。劉備稱帝后,張飛晉升為車騎將軍、領司隸校尉,封西鄉(xiāng)侯。同年,張飛因為暴而無恩,被部將范強、張達殺害,年僅五十五歲。謚曰桓侯。
【關于張飛】
特別是當年,他在當陽長坂橋上的那聲怒吼,竟嚇退了曹操的百萬大軍,還使大將夏侯杰當場被驚得肝膽碎裂,倒撞于馬下,“連橋下的河水也為之倒流”,可說是駭人聽聞、刻骨銘記,千百年來不知震撼了多少代人的心,張飛自然就成為“粗魯、莽撞”的代名詞了。
由于陳壽在《三國志》中對劉備、關羽的形象都有具體的描述,惟獨張飛的形象只字未提,因此這就給作者羅貫中在創(chuàng)作《三國演義》時,有了充分自由發(fā)揮的空間。根據(jù)《三國演義》的描述,張飛是一個“身長八尺,豹頭環(huán)眼,燕頷虎須,聲若巨雷,勢如奔馬”的人。因此戲劇舞臺上的張飛,總是黑臉,胡子滿面,一身黑衣服、黑頭巾,連乘坐的戰(zhàn)馬也是烏黑烏黑的。唐代詩人李商隱曾在《驕兒詩》中說:“或謔張飛胡,或笑鄧艾吃!鼻耙痪渲傅木褪菑堬w不但長得胡里胡氣,而且性格也十分胡莽而粗率。
在《三國志平話》一書中,有這樣一段記載:說劉備得補縣尉后,遭定州太守的有意刁難。張飛暴跳如雷,竟將太守與夫人、衙內(nèi)兵卒全部殺個精光。待督郵趕到時,張飛不但給他當胸一百大棒,活活打死他,還將他分尸六段,將頭掛在北門,手腳吊在四隅角上,爾后就與劉備、關羽一起領眾到太行山落草去了……
《華陽國志》卷六對張飛的評論是“勇冠三軍,俱稱萬人之敵”。還稱張飛“百萬軍中,取上將之首如探囊取物”。張飛的勇猛、粗魯可想而知。
但是,嫉惡如仇、直率干脆、胸無宿物,這僅是張飛典型個性的一面;另一方面,根據(jù)史書記載,他還是一個善用智謀、細致入微,富有文士騷客的素養(yǎng)與氣質(zhì)的儒將。
張飛(?—221)字翼德。涿郡(今河北涿州)人。他少時拜王養(yǎng)年為師,王文武雙全,教張飛學文習武,對他一生的成長,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王養(yǎng)年見張飛性格從小剛烈勇猛又粗莽不羈,就對他進行因人施教,天天要他拿著繡花針,把花線往針眼里穿。開始時,張飛拿著針,“大眼珠”對著針孔的“小眼”,不知如何著手,急得哇哇直叫。王養(yǎng)年就在旁諄諄對他說:“你有‘大眼’,針有‘小眼’,心里就是沒有‘心眼’。作為武將,既要習武,也要學文;要勇冠三軍,更要謀略過人,方能克敵制勝!闭f后,他就手把手地教張飛,如何將線頭捻細,如何屏住呼吸,如何“大眼”對著“小眼”,再加上一個“心眼”,“三眼相通”慢慢將花線穿過針眼。最后,王養(yǎng)年對他說:“心別急,今天穿不進,明天穿;明天穿不進,后天再穿。今后你無論辦什么事,都要多長個心眼!
從此以后,張飛就天天一人坐在房里苦練穿針本領,性格也逐漸潛移默化地變得安靜起來了。使他一生養(yǎng)成了“小事粗魯、粗中有細;大事有謀,謀略過人”的可貴品質(zhì)。因此在他今后的軍戎生涯中,不管是擒劉岱、釋嚴顏,還是威震長坂橋、八蒙賺張合等等戰(zhàn)斗,屢建奇功,揚名三軍,使常人刮目相看。因此,民間就有了“張飛穿針——粗中有細”的歇后語。
張飛粗中有細的特點,我們還從史冊記載的許多事例中可見一斑。張飛在任古城閬中縣令時,碰到有兩個婦人為搶一個孩子來擊鼓告狀。張飛升堂后細察,一位婦人長得纖弱文靜,淚流滿面,從內(nèi)心中表現(xiàn)出十分痛苦的樣子;一位婦人彪悍驕橫,面目兇狠。二人在堂上吵鬧不休。張飛沉思良久后,佯作煩躁,對二婦人說:“本官作主,你二人就在堂上各執(zhí)小孩一臂,誰能將小孩拉過去至對方,我就斷誰為親母!倍䦆D人見說,立即奮力爭搶起來,一時間小孩痛得哇哇大哭。纖弱婦人見狀,恐傷小孩筋骨,就邊搶邊放邊讓;悍婦則拼其全力,毫無憐憫之情。師爺見狀,示意張飛快快叫停,認為此舉不妥;忤作也急忙斥責悍婦
【張飛穿針歇后語解釋】相關文章:
三國演義張飛的歇后語10-29
穿針的作文04-08
穿針比賽作文05-31
穿針引線作文05-07
七夕節(jié)穿針乞巧08-06
歇后語01-22
中秋歇后語02-10
歇后語大全03-17
勞動的歇后語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