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影视在线播放_国产一区+欧美+综合_久久精品少妇视频_制服丝袜国产网站

寫景作文

記憶中的風景作文600字

時間:2024-06-09 07:55:43 寫景作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記憶中的風景作文600字(優(yōu)選15篇)

  在現(xiàn)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寫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記憶中的風景作文600字,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記憶中的風景作文600字(優(yōu)選15篇)

記憶中的風景作文600字1

  【教學內容】:教材第77頁例4。

  【教學目標】:

  學會“五入”的試商方法,正確地計算三位數(shù)除以兩位數(shù)的除法,培養(yǎng)學生認真、細心的習慣和計算能力。

  【重點難點】:

  重點:掌握“五入”的試商方法。

  難點:運用“五入”的試商方法正確地筆算。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引入新課

  1.教材“練習十四”第5題。

  學生獨立練習,再集體訂正。

  2.教材“練習十四”第7題。

  學生獨立練習,再集體訂正。

  3.教材“練習十四”第8題。

  學生獨立練習,在教材上完成后,選擇兩道,如:

  提問:你是怎樣試商的'?

  4.設問:如果除數(shù)的個位上是8,又該怎樣試商呢?

  二、自主探究,學習新知

  出示例4。

  1.讀題后列式:

  197÷28=

  2.除數(shù)“28”的個位上是8,應該把28看作多少來試商呢?試著算一算。

  小組內先試算。試商過程中出現(xiàn)了什么問題,該怎樣解決?討論交流后再算,再交流檢查。

  學生匯報解題過程,教師板書:

  3.算得對嗎?可以怎樣驗算?

  指名說說除法的驗算方法,學生再獨立驗算。

  4.鞏固練習。

  教材第77頁“做一做”。

  小組分工完成練習,每題各選兩道組織學生板演,再集體訂正。

  5.小結。

  剛才完成的幾道題,除數(shù)的個位數(shù)分別是幾?你把它們看作多少來試商?如果商小了怎么辦?

  學生回答后教師歸納小結“五入”試商法。

  三、實踐應用

  1.教材“練習十四”第11題。

  學生獨立練習,集體訂正。

  2.教材“練習十四”第12題。

  小組內完成,交流檢查。

  3.教材“練習十四”第13題。

  指名板演,其余學生小組內分工完成,再集體訂正。

  4.教材“練習十四”第14題。

  學生讀題后,提醒學生注意:求的是“可以放滿幾塊展板”,先算出來,看該怎樣回答。

  四、課堂小結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記憶中的風景作文600字2

  【教學內容】:

  教材第110頁第2題,“練習二十一”第4~8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以及除數(shù)是兩位數(shù)的口算、筆算方法,提高計算能力。

  2.運用計算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重點難點】:

  重點:熟練地計算。

  難點: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復習整理

  1.口算下面各題。

  23×4=

  230×4=

  18×3=

  7×50=

  54÷3=

  540÷3=

  60÷30=

  250÷50=

  教師出示卡片,學生口算練習。

  乘法和除法算式各選一題,讓學生說一說口算的方法。

  2.出示教材第110頁第2題。

 。1)討論:筆算乘、除法應注意些什么?

  組織學生在小組中討論交流,再指名說一說。

 、儆嬎愠朔〞r注意對位和進位。

 、谟嬎愠〞r注意試商,余數(shù)必須比除數(shù)小。

  (2)分析這幾道題的錯誤原因。

  在小組內議一議,說一說。

  (3)把這幾道題在自己練習本上改正過來。

  3.不計算,直接寫出下面兩題的積或商。

  15×39=585

  792÷24=33

  150×39=

  396÷12=

  15×390=

  1584÷48=

  4.說一說計算的依據(jù):積的變化規(guī)律和商的變化規(guī)律是怎樣的?

  5.解決實際問題。

  投影出示教材“練習二十一”第6題。

 。1)指名讀題,理解題意。

  (2)小組討論:單價、數(shù)量和總價的數(shù)量關系是怎樣的?已知總價和單價,怎樣求數(shù)量?針對題中所求的'問題分別說一說,再計算。

 。3)生活中還有哪些常見的數(shù)量關系?

  讓學生議一議,說一說。

  二、實踐應用

  教材“練習二十一”第4、5、7、8題。

  1.第4題。

  (1)組織學生練習。

 。2)在小組中交流檢查。

  2.第5題。

 。1)學生獨立練習。

 。2)說一說驗算的方法。

  3.第7題。

 。1)不計算,直接寫出得數(shù)。

 。2)說說你是怎樣想的呢。

  4.第8題。

  (1)學生獨立完成。

  (2)指名匯報解答過程。

  300÷4=75(元)

  75×12=900(元)

  三、課堂小結

  在計算過程中,要根據(jù)題目要求,認真仔細地計算,算完后還可以運用估算進行驗算。

記憶中的風景作文600字3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26頁及練習四相關內容。

  教學目標

  1.能夠利用電子計算器進行簡單的計算。

  2.知道用電子計算器計算的順序和筆算順序是一樣的。

  3.讓學生善于觀察發(fā)現(xiàn)數(shù)學的秘密,能夠對一些有規(guī)律的數(shù)進行口算。

  教學重點

  能夠利用計算器進行簡單的計算。

  教學難點

  懂得觀察發(fā)現(xiàn)一些有規(guī)律的數(shù)的計算。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上節(jié)課我們已經認識了有關計算工具,請同學們把自己的電子計算器拿出來,今天我們用計算器來進行計算。(板書課題:用計算器計算)

  二、合作探究

  1.教學例1。

  (1)出示3 86+179=________

  說說你是怎樣使用計算器計算的。

  (2)引導學生按步驟按鍵計算出結果,試試CE和AC鍵各有什么功能。

  CE:清除功能,AC為0,也相當于清除功能。

  (3)自己用計算器試試。

  825-138=26×39=312÷8=

  (4)你覺得使用計算器需要注意什么?

  看清數(shù),別按錯了,每次計算前要清0。

  2.教學例2。

  (1)出示:9999×1=9999

  9999×2=________

  9999×3=________

  9999×4=________

  用計算器算出上面幾個算式的結果。

  (2)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規(guī)律嗎?說一說。

  從9999×2起,結果是一個五位數(shù),中間是3個9,兩頭分別是1,8(9×2);2,7(9×3)…

  (3)你能不用計算器,直接寫出下面幾題的結果嗎?試一試,很有趣。

  9999×5=49995

  9999×7=69993

  9999×9=89991

  (4)9999×6和9999×8的結果又是多少呢?誰能說一說?

  9999×6=59994

  9999×8=79992

  師總結:碰到9999和9以內的自然數(shù)(0除外),答案都是五位數(shù),最高位和個位就是自然數(shù)與9的乘積,中間三位數(shù)都是9。

  (5)第26頁“做一做“。

  用計算器算出前面幾道算式的`結果,找出規(guī)律,再直接寫出下面幾個算式的結果,然后用計算器進行驗證。

  三、應用反饋

  1.用計算器計算,練習四第1、4、9題。

  組織學生獨立用計算器算一算,并在小組中相互交流計算的結果。

  2.練習四第3題。

  教師先介紹收據(jù)上的內容,并指導學生如何計算相應的金額。

  再讓學生兩人一組,一人筆算,一人用計算器進行驗算。

  四、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學到了哪些新的知識,掌握了什么新的本領?

  五、變式練習

  先用簡便方法計算,再用計算器驗算。

  1.297+298+299+300+301+302+303

  2.401+402+403+404+405

記憶中的風景作文600字4

  教材分析:

  教材創(chuàng)設溫度的情境,通過冷熱之間差異的比較,來幫助理解正負數(shù)的意義。溫度計直觀顯現(xiàn),就相當于一個豎直擺放的數(shù)軸,學生可比較容易的觀察到零上與零下溫度或正負數(shù)之間的差異。

  學情分析:

  學生經常從實際生活、電視中接觸溫度,對溫度不陌生,容易掌握,主要是引導學生理解零上與零下的區(qū)別,在實際中怎樣表示溫度以及零下溫度的比較有一些難度。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利用溫度的情境了解正負數(shù)的表達方法,感受引入負數(shù)的必要性,了解生活中零下溫度的表示方法,并會正確讀寫。

  2、結合具體情境讓學生經歷看一看、比一比、說一說、連一連、排一排等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概括能力以及邏輯思維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使學生掌握比較兩個零下溫度高低的方法。

  3、通過小播報員等活動,使學生了解冬季我國南北方氣溫存在著較大差異。讓學生在數(shù)學活動中體會成功的快樂,感受數(shù)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利用溫度的情境了解正負數(shù)的表達法,感受引入負數(shù)的必要性,會正確讀寫。

  教學難點:

  會比較兩個零下溫度的高低。

  資源利用:

  電子白板課件 溫度計 溫度計示意圖 一杯冰水 一杯溫水

  教學過程:

  一、 創(chuàng)設情景,引入新知。

  1.首先,大家聽老師描述兩幅情景,閉上眼睛在腦海中浮現(xiàn)這兩種情景,聽完后說說自己感受到了什么?

  情景一:火辣辣的太陽炙烤著大地,知了不停地在樹上吵著,盡管街上的行人撐著太陽傘,盡管人們已經穿的短袖、短褲,盡管人們嘴里還吃著冰淇淋,可是額頭上的汗依然不停地在冒著。

  情景二:寒風呼嘯、雪花漫天飛舞,人們穿上了棉襖大衣,戴上了棉帽手套,還圍上了厚實的圍巾,但是街上的行人依然緊縮著脖子,瑟瑟發(fā)抖。

  2.指名說感受。

  3.引入課題:冷和熱就是溫度在發(fā)生變化,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溫度

  (板書課題)。

  二、探究新知

  (一) 溫度的表示方法

  1.聽一段視頻播報,明確要求:用彩筆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記錄西安、新疆這兩地的氣溫。

  2.播報:西安8℃至13 ℃;新疆-4℃至5℃。

  3.教師巡視梳理學生的表示方法。

  4.展示、交流、比較幾種表示方法,優(yōu)化得出“+、-”。

 、龠@個“-”在這里表示什么?(表示零下的溫度)

  師引導生觀察比較得出,用一個正負號就把零上和零下這兩種相反

  意思表達來,這就是數(shù)學所特有的簡潔美!

 、谶@里的“-”不是減號,叫負號,讀作:零下1攝氏度或者負1攝氏度。那零上9攝氏度該怎么表示?(在5℃前寫+號)這個+號在這里叫做正號,它表示什么意思?

  板書:+5℃ -4℃ 正號 負號

  ③通常的5℃前面寫不寫“+”?

  歸納出:正數(shù)前面的“+”可以省略,但負數(shù)前面的“-”不能省略。

  談談生活中你都見過哪些溫度?

  (1)冰箱門溫度顯示 ,認識溫度單位:攝氏度 ℃

  攝氏度是目前世界使用比較廣泛的一種溫標,用符號“℃”表示。它是18世紀瑞典天文學家安德斯·攝爾修斯提出來的。后人為了紀念他,用他的名字第一個字母“C”來表示。

  (2)人體正常體溫平均在36~37℃之間(腋窩),超出這個范圍就是發(fā)熱,38℃以下是低熱,39℃以上是高熱。39℃以上就有危險了。

  認識溫度計

  人們是利用什么工具來測量溫度的呢?(溫度計)

  小小的'溫度計竟能知冷知熱,簡直太神奇了,那么大家想不想了解它?(想)

  (1)各種溫度計,讓生了解不同樣式的溫度計。(課件出示)

  (2)投影出示常用的測量室溫的溫度計,讓學生仔細觀察,在溫度計上都發(fā)現(xiàn)了什么?

  (3)指名匯報

  ①溫度的單位℃ ②紅色液柱,會升高下降

  ③中間有個0刻度,上面是零上溫度,下面是零下溫度

  ④1小格就是1℃

 、堇蠋熀喗楱H: 華氏度是1714年由德國人華倫海特制定的。華氏度和攝氏度都是用來計量溫度的單位。

  (二) 練習讀寫溫度

  1.讀出溫度計上顯示的溫度。(出示課件)15℃、0℃、-15℃

  2.同學們會看溫度計了嗎?(利用屏幕幕布功能依次出現(xiàn)三個溫度計。)

  指名依次先說出并寫出三個溫度計上所示的溫度。

  隨機比較這三個溫度,說說誰、誰最低。

  (三)感知溫度

  1.出示溫度計示意圖

  (1)指名讓生分別讀出零上和零下的一些讀數(shù)。

  (2)通過閉著眼睛試著說溫度計上的讀數(shù)這一活動,讓生初步在頭腦中建立溫度計模型。

  (3)教師給出以下溫度,以0℃為基準,讓生用手比劃是零上溫度↑或零下溫度↓。

  8℃   -5℃   15℃   -15℃   -20℃

  2.測溫度

  (1)出示兩個杯子:一杯溫水,一杯冰水混合物。

  (2)先估計它們的溫度,再用兩個溫度計同時測量兩杯水的溫度。

  3.認識0℃

  (1)問一名學生:你今天帶了幾支鋼筆?(0支)

  0什么意思?(表示沒有)

  那么0℃表示沒有溫度嗎?

  (2)指名談談對0℃的認識。

  (3)小結:溫度是表示物體的冷熱程度的,任何物體都有溫度。0攝氏度只是溫度中的一個值,也是天氣中零上和零下的分界點,在物理中表示冰的熔點。大于0度,冰開始融化為水,小于0度,水開始結冰。

  科學家把標準大氣壓下,冰水混合物的溫度定位0℃,讀作:0攝氏度。沸水的溫度定為100℃。

  4.用線把對應的溫度連起來。(利用白板的書寫功能)

  零上12攝氏度 零下10攝氏度 零攝氏度 零下16攝氏度

  -10℃ +12℃ -16℃ 0℃

  (1)先讓生讀出第一行的溫度。

  (2)指名匯報連線。

  5. 讀溫度,使學生知道同一時間段我國南北方溫度存在著較大差異。

  大家剛才表現(xiàn)的都很棒,為了獎勵大家,老師決定帶大家到哈爾濱市的冰雪節(jié)看看。(課件出示)

  哇!大家都為冰雕世界帶給我們的視覺沖擊感到震撼!

  (1)那一天哈爾濱市的氣溫是多少呢?其他城市氣溫又如何呢?請看屏幕。

  這是老師收集到的那一天幾個主要城市的溫度,誰能當一下播報員,把這天的天氣情況向全班同學播報出來?(國家地圖)

  (2)讓學生當小播報員播報。(利用白板的探照燈功能)

  (3)通過比較部分南方和北方城市的氣溫,知道同一時間段我國南北方溫度存在著較大差異。

  三、鞏固練習

  1.估一估

  (1)出示我們當?shù)貛追煌竟?jié)的圖片,與合適的溫度連線。使學生知道我們當?shù)夭煌竟?jié)的氣溫情況。(利用白板的書寫功能連線)

  夏天短袖 毛衣外套 棉襖棉鞋(冰雪)

  -8℃   36℃   19℃

  2.比較-5℃與-20℃兩個溫度的高低。(出示教材88頁練一練一的情境圖)

  指名交流匯報。

  3.下表是天氣預報給出的我國部分城市某日的氣溫。(課件出示)

  (1)北京與沈陽哪個城市溫度高?

  (2)把這5個城市的氣溫按照從低到高的順序排列起來。(利用白板的拖拽功能指名讓學生排列)

  < < < <

  四、拓展延伸

  指著板書:新疆氣溫5℃,最低氣溫-4℃,它的溫差是多少?

  (1)借助溫度計示意圖,讓同桌討論。(2)交流匯報。(3)歸納方法。

  五、課堂小結

  你本節(jié)課有哪些收獲?還有哪些困惑?

  小結: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我們可以用學到的數(shù)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很多問題。

  六、作業(yè)布置

  1.課后查資料搜集了解一些其他物體的溫度。

  (如:月球表面的溫度、太陽表面的溫度、一些金屬的熔化溫度等)

  2.生活中除了有的溫度帶有“-”號,你還見過帶“-”的數(shù)嗎?

  搜集一些下節(jié)課交流。

記憶中的風景作文600字5

  教學目標:

  1.結合我國少數(shù)民族人口數(shù)的具體事例,經歷把精確數(shù)用四舍五入法改寫成以“萬”為單位的近似數(shù)的過程。

  2.知道什么是精確數(shù),理解四舍五入法的意義,會用四舍五入法把一個精確數(shù)改寫成近似數(shù)。

  3.了解近似數(shù)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廣泛應用,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教學重點:

  用四舍五入法近似數(shù)。

  教學難點:

  準確地求出近似數(shù)。

  教學過程:

  一、問題情景。

  同學們,你知道我國有多少個民族嗎。

  除漢族外,其他的都是少數(shù)民族,你們知道為什么這些民族叫少數(shù)民族嗎。

  中國人多數(shù)是漢族,所以把人數(shù)比較少的民族叫少數(shù)民族。

  我們應該關心少數(shù)民族的同學及每一個人。你們想了解一些少數(shù)民族到底有多少人嗎。(課件出示課本60頁的四幅圖)

  二、自主學習。

  1.觀察思考:

  請同學們認真觀察這四幅圖,思考以下問題:

  圖中有幾個少數(shù)民族。人口數(shù)各是多少這個數(shù)是怎么得來的。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回族:8602978人

  納西族:278009人

  壯族:15489630人

  蒙古族:4806849人

  這幾個少數(shù)民族的人口數(shù)都是1990年我國第四次人口普查時得到的真實數(shù)據(jù)。像這樣的數(shù),我們把它叫做精確數(shù)。

  2.求近似數(shù)。

  在實際生活中,還經常用近似數(shù)描述一些事物。你能把少數(shù)民族的人數(shù)改寫成以萬為單位的近似數(shù)嗎。

  讓學生試著改寫,教師巡視,了解情況。

  把你們改寫的結果匯報一下,說一說你是怎么想的。

  8602978≈860萬

  278009≈28萬

  學生說想法時,可能不完整,只要意思對即可。

 。▏L試改寫近似數(shù)的過程,使同學們對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數(shù)有了初步的'了解)

  3.四舍五入法的意義。

  師:把一個精確數(shù)改寫成一個近似數(shù),可以用四舍五入法。

  也就是把一個數(shù)按要求改寫成以萬為單位的近似數(shù)時,要看千位上的數(shù)是否滿5,如果不滿5,就把萬位后面的尾數(shù)舍去,并加上“萬”字;如果是5或比5大,把萬后面的尾數(shù)舍去,向萬位進1,最后加上“萬”字,并用“≈”表示。

  把壯族和蒙古族人數(shù)用近似數(shù)表示。

  15489630≈1549萬

  4806849≈481萬

  學生改寫后,讓學生具體說一說改寫的方法。使學生理解、掌握四舍五入法。

  三、嘗試練習。

  (1)請同學們讀一讀課本61頁四副圖下面的數(shù)據(jù),試著判斷哪個是近似數(shù),哪個是精確數(shù)。

  學生匯報時,說一說是怎樣判斷的。

 。ㄔ诮涣鞯倪^程中,加深理解精確數(shù)和近似數(shù)的含義。)

  (2)把上面的數(shù)改寫成以“萬”為單位的數(shù)。

  四、練一練

 。1)認真看圖,了解有關信息。

 。2)寫出橫線上的數(shù)。

 。3)同學之間互相交流。

  五、拓展練習

  1.判斷。

 。1)2105643=211萬

  (2)850000≈85萬

 。3)784999≈79萬

 。4)2198000≈220萬

 。ㄗ寣W生通過判斷,分清什么情況用“=”,什么情況用“≈”,熟練掌握求近似數(shù)的方法。)

  2.把下面各數(shù)改寫成用“萬”為單位的數(shù)。

  4512000、

  7898521、

  4510236、

  95000、

  154980、9825009

  3.在下面的()里填上合適的數(shù)。

  47( )690≈48萬

  665( )987≈665萬

  4()6213≈45萬

  69()0123≈698萬

 。ㄟ@幾道題稍有難度,供學有余力的同學練習)

記憶中的風景作文600字6

  [教學目標]

  1、在豐富的具體問題情境中,感受求平均數(shù)是解決一些實際問題的需要,并通過進一步的操作和思考體會平均數(shù)的意義,學會計算簡單數(shù)據(jù)的平均數(shù)(結果是整數(shù))。

  2、在運用平均數(shù)的知識解釋簡單生活現(xiàn)象、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積累分析和處理數(shù)據(jù)的方法,發(fā)展統(tǒng)計觀念。

  3、進一步增強與他人交流的意識與能力,體驗運用已學的統(tǒng)計知識解決問題的樂趣,樹立學習數(shù)學的信心。

  [教學重、難點]

  理解平均數(shù)的意義,學會求簡單數(shù)據(jù)的平均數(shù)。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等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同學們喜歡玩籃球嗎?(屏幕出示)看,四(1)班的一、二組同學正在進行投球比賽呢,規(guī)則是每人投10次球,看哪組投的準?今天,我們班同學來給他們當裁判,好不好?第一次,每組出一人,老師用兩幅統(tǒng)計圖分別表示出了第一組和第二組投中的個數(shù)(多媒體出示第一組投中7個,第二組投中6個),哪組投的準一些?生判斷:第一組投的準一些;

  問:你是怎么判斷的?指名回答。

  第二次,每組出兩人,(多媒體出示第一組兩人分別投中6個、7個,第二組兩人分別投中5個、9個),哪組投的準?生判斷:第二組投的準;

  問,這次你們是怎么判斷的?指名回答。

  第三次,兩個組所有同學都參加比賽,(多媒體出示第一組四人,第二組五人及成績),這次又是哪組贏呢?預設:

  生1:第二組贏,第二組投的總數(shù)多;

  生2:我覺得比總數(shù)不公平,因為第二組多一個人師:到底事實情況怎樣?我們必須想個方法來說服對方,請你們開動腦筋,先自己思考,有了想法后小組內相互交流。

  小組討論,教師巡視。

  問:有結果了嗎?誰來說一說你的想法?你認為應該比什么?師:你覺得哪一種比法更加合理?說明你的理由。

  指名回答。

  師:

  在剛才的討論中,我們明白了參加比賽的人數(shù)不一樣多,算總數(shù)不公平,就不能用這種方法。只有求出第一組平均每人投中的個數(shù),第二組平均每人投中的個數(shù),才能一比勝負。

 。ǔ鍪荆旱谝唤M平均每人投中的個數(shù)、第二組平均每人投中的個數(shù))

  這就是我們這節(jié)課要學習的平均數(shù)。(板書:平均數(shù))

  二、自主探究,理解新知師:你能試著求出第一組平均每人投中幾個球嗎?

  1、先合再分(多數(shù)學生都會先想到計算的方法)

 。ㄉ,師演示)

  會列式嗎?板書:6+9+7+6=28(個),28÷4=7(個)師:這種方法是先怎樣,再怎樣的?給它取個名字“先合再分”。這里的28指的是什么?為什么要除以4?這樣我們求出了第一組平均每人投中7個,反映了第一組投中的平均水平。

  那你會計算第二組平均每人投中多少個球嗎?自己算一算。

 。ㄖ该,師板書)9+8+5+3+5=30(個),30÷5=6(個)。

  問:剛才第一組用總數(shù)除以4,到了第二組,怎么就除以5了呢?(因為第二組是5個人)

  通過算平均成績,現(xiàn)在你能比較出是第一組投得準一些還是第二組投得準一些了嗎?(出示:答:第一組投得準一些。)

  2、移多補少法。

 、牛ǔ鍪荆旱谝唤M投球成績統(tǒng)計圖)我們再來看第一組同學的投球成績統(tǒng)計圖問:誰還有不一樣的、更獨特的方法求出第一組平均每人投中多少個球嗎?(預設:二號和四號本來就是7個,把一號的8個移1個給3號,最后大家都是7個。(生答,師演示)師:通過把多的'移一些補給少的,使每個人都一樣多。我們給這種方法起個名字,叫“移多補少”。

 、颇隳苡靡贫嘌a少法看出第二組平均每人投中的個數(shù)嗎?(生答,師演示)(出示第一組、第二組投球成績統(tǒng)計圖)同學們,不管用哪種方法,剛才我們都得出第一組平均每人投中7個,這個7就是8、7、6、7這一組數(shù)據(jù)的平均數(shù)。這個6是哪幾個數(shù)的平均數(shù)呢?師:請問這個6(第二組平均成績)能代表劉杰的投球水平嗎,能代表劉杰的投球水平嗎,那它代表的是什么?生交流;

  師:是的,孩子們,平均數(shù)是一個很重要的統(tǒng)計量,它不僅能代表一組數(shù)據(jù)的一般水平,還能進行不同組數(shù)據(jù)之間的比較。

  同學們,你們用自己智慧的頭腦想到了“求平均數(shù)”的方法解決了本不公平的事情,老師真替你們驕傲!

  3、理解平均數(shù)的范圍。

  同學們是不是都會求平均數(shù)了呢?挑一個你喜歡的數(shù)據(jù)讀讀,并說明它的意義吧。(出示課件)

  三、聯(lián)系生活,加深理解(出示亮亮家一星期丟棄塑料袋的統(tǒng)計表),算一算平均每天丟幾個塑料袋;

  議一議:求出的“3個”是每天實際丟棄塑料袋的個數(shù)嗎?(使學生體會平均數(shù)不是實際的數(shù),而是虛擬的數(shù))

  平均數(shù)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四、練習鞏固,靈活應用

  1、解決問題。

  小熊冷飲店的進貨問題。

  2、問題討論。

  怎么理解“平均水深120厘米”?看來,認識了平均數(shù),對于我們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還真有不少幫助呢。

  五、全課總結

  今天學習了平均數(shù),靜靜地想一想,你有哪些收獲?

  總結:今天,我們認識了平均數(shù),知道平均數(shù)在生活中有很大的作用,希望大家在生活中學會利用平均數(shù)解決問題板書設計平均數(shù)移多補少先合再分平均數(shù)=總數(shù)÷個數(shù)反思:能夠讓學生學會了平均數(shù)的求法,體會了平均數(shù)的意義,做到了學生的主體地位的體現(xiàn)。不足:放手還不夠徹底,學生參與率不高,板書過于隨意,以后在教學中要加以注意,在教學中要參考教師用書,吃透課本,講到位,提出的問題要有針對性,要有準確性,學生回答要用數(shù)學術語。

記憶中的風景作文600字7

  教學準備

  1. 教學目標

  1.復習兩位數(shù)乘除法。

  2.在具體的情景中培養(yǎng)學生運用已有的方法解決問題。

  3.培養(yǎng)學生節(jié)約用水的意識和習慣。

  2. 教學重點/難點

  在解決具體問題的過程中鞏固兩位數(shù)乘除法的計算。

  能從不同的角度來解決兩步(或三步 )的應用題。

  3. 教學用具

  教學課件

  4. 標 簽

  教學過程

  課前準備:學生收集關于節(jié)水的資料。

  一、新課導入

  豎式計算:(課本P6)

  25×45=

  師:說一說,在做乘法豎式計算時,要注意些什么?

  生:數(shù)位要對齊。

  生:橫式上不要漏寫答案。

  生:計算后可以驗算一 下。

  填空:(課本P6)

  師:□中填幾?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生:□3×2=126,126÷2=63;62×□=189,189÷63=3。

  遞等式計算:(課本P7)

  450+24×(37-28)

  師:先說說運算順序,再計算。

  小結:在計算的時候,先算乘除法,再算加減法;有圓括號的,先算圓括號里的,再算圓括號外的。

  二、新課探究

  (一)探究一

  師:小胖的想法和我們是一樣的,他決定從身邊的小事的做起,節(jié)約用水。

  出示:我家如果每天節(jié)約水30千克。

  師: 你能根據(jù)這個條件提出一些什么數(shù)學問題呢?

  學生反饋:一周可以節(jié)約多少千克水呢?

  一個月可以節(jié)約多少千克水呢?(按30天計算)

  一年可以節(jié)約多少千克水呢?(按365天計算)

  師:你們能幫他算一算嗎?

  學生練習、匯報

  師:這道題你是怎么想的,數(shù)量關系是什么?怎樣列算式?

  師:在計算的時候要注意 什么呢?

  出示:當因數(shù)末尾有零的時候,可以先把零前面的數(shù)相乘,再看因數(shù)末尾一共有幾個零,就 在得到的積的末尾添上幾個零。

  [設計說明:主要復習兩位數(shù)乘多位數(shù)的乘法]

  (二)探究二

  師:實際上節(jié)約水資源也可以節(jié)約水費的開支,關于水費的問題小兔幫小胖算了這樣一筆帳:

  出示:小胖家去年共繳了1224元的水費,它想請大家?guī)退闼阈∨旨移骄總月繳多少元的水費?

  學生練習、匯報,由學生自己講解

 。▎枺哼@道題你是怎么想的,數(shù)量關系是什么?怎樣列算式?)

  一年的水費÷12個月=平均每月要繳的元數(shù)

  1224÷12=102(元)

  問:在計算除數(shù)是兩位數(shù)的除法的時候,你又有什么話想對大家說呢?

  出示:從高位除起,除到被除數(shù)的哪一位,商就寫在那一位上, 哪一位上不夠除就用“0”來占位。

 。墼O計說明:主要復習除數(shù)是兩位數(shù)的除法]

  (三)探究三

  出示:小胖家今年準備平均每個月比去年節(jié)省4元水費,照這樣計算,今年預計一共要繳多少元水費?

  問:這里哪些詞的意思不理解,你可以提出來?

  “照這樣計算”是什么意思呢?是照“怎樣”的計算呢?

  師:請大家自己試著做一做,有困難可以先和小朋友商量一下。

  學生嘗試、匯報交流

  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

 。102-4)×12 1224-4×12 102×12-4×12

  =98×12 =1224-48 =1224-48

  =1176(元) =1176(元) =1176(元)

  師:

  ①說說你們是怎么想的?

  ②這三種解法有什么區(qū)別和聯(lián)系呢?

 、圻@樣的'兩、三步計算題的運算順序是什么?

 。墼O計說明:主要復習兩、三步計算的計算順序]

  三、課內練習

  1. 練習 一:計算下列各題

  45×12= 45×102= 450×1200=

  504÷14= 4284÷14= 32640÷32=

  師:在計算的時候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嗎?

  2. 練習二:括號中應填幾?

 。 )×3 2=256 1430÷( )=13

  ( )÷109=109 128+( )=2987

  師:括號里的數(shù)該如何求?

  3. 練習三:實際運用

  小胖和小巧在游泳館練習游泳。(從泳道的一端游到另一端算一次)

 、傩∏稍谟镜乐杏疽淮我37秒。她用同樣的速度游了13次 ,需要多少秒?

 、谛∨衷谟镜乐杏昧7分12秒游了12次,每次需要多少秒?

  ③他們倆誰游得快呢?如果他們同時出發(fā),都游了14次。相差多少秒呢?

  課堂小結

  四、本課 小結

  1.理解和掌握兩位數(shù)乘除法的計算方法。

  2.在計算四則混合運算的時候,要先算乘、除,再算加 、減;有圓括號的要先算圓括號里的。

  課后習題

  五、課后作業(yè)

  1.買6袋奶粉付款300元,1200 元能買這種奶粉多少袋?

  2.食堂運來面粉和大米各3袋。面粉每袋重25千克,大米每袋重50千克。運來面粉和大米一共多少千克?

  3.學校買彩色粉筆45盒,買的白粉筆比彩色粉筆多15盒。一共買了多少盒粉筆?

記憶中的風景作文600字8

  【教學內容】:教材第87頁例8。

  【教學目標】:

  1.學生通過觀察,能夠發(fā)現(xiàn)并總結商的變化規(guī)律,并會靈活運用商的變化規(guī)律。

  2.培養(yǎng)學生用數(shù)學語言表達數(shù)學結論的能力。

  【重點難點】:

  重點:發(fā)現(xiàn)并總結商的變化規(guī)律。

  難點:運用商的變化規(guī)律進行計算。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1.口答。

 。1)50本練習本,分給10位同學,平均每人幾本?

  (2)200本練習本,分給40位同學,平均每人幾本?

 。3)500本練習本,分給100位同學,平均每人幾本?

  從上面三道應用題中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從算式看,被除數(shù)、除數(shù)雖然改變了,商卻沒有變,這是為什么呢?

  這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商的變化規(guī)律”。

 。ò鍟n題:商的變化規(guī)律)

  二、自主探究

  1.出示例8第(1)、(2)兩題。

 。1)計算出來,并仔細觀察它們的變化情況。

 。2)提問:左邊一組題中,從上往下觀察,被除數(shù)變沒變?除數(shù)呢?商有什么變化?

  你能用自己的語言總結你的發(fā)現(xiàn)嗎?

 。3)你能用上面的方法發(fā)現(xiàn)右邊一組題中算式的規(guī)律嗎?

  指名說一說。教師歸納:

  被除數(shù)不變,除數(shù)乘幾,商反而除以幾。

 。4)從下往上觀察這兩組算式,你又能發(fā)現(xiàn)什么?

  小組內議一議,互相說一說,學生匯報,教師歸納。

  2.出示例8第(3)題。

  計算并觀察下面的題。

  6÷3=2

  60÷30=2

  600÷300=2

  6000÷3000=2

 。1)從上往下觀察,被除數(shù)有什么變化?除數(shù)有什么變化?商呢?

 。2)從下往上觀察,被除數(shù)有什么變化?除數(shù)有什么變化?商呢?

 。3)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規(guī)律?

  小組討論交流,說一說自己的看法。

 。4)學生匯報小組發(fā)現(xiàn)的規(guī)律,教師板書:在除法里,被除數(shù)和除數(shù)都乘(或除以)一個相同的數(shù)(0除外),商不變。

 。5)強調:

  A.要同時乘或除以一個數(shù)。

  B.乘或除以的數(shù)要相同。

  C.同時乘或除以的這個數(shù)不能是0。

 。6)你能舉例驗證這些規(guī)律嗎?

  三、實踐應用

  1.教材第87頁“做一做”。

  根據(jù)每組第1個算式的.商,寫出下面的商,你是怎么?想的??

  2.教材“練習十七”第1題。

  很快說出下面各題的得數(shù),說一說你是怎樣算的。

  學生說算法和得數(shù),集體訂正并歸納簡便算法。

  3.教材“練習十七”第4題。

  小組討論、交流,再匯報結果,集體訂正。

  四、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哪些知識?說一說。

記憶中的風景作文600字9

  1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通過學習,使學生掌握把整億的數(shù)改寫成以億作單位的數(shù),并能較熟練的進行改寫。

  2使學生能正確用四舍五入方法省略億位后面的尾數(shù)。

  過程與方法:

  使學生經歷掌握省略和改寫方法的過程,理解改寫與省略的相同與不同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其應用數(shù)學的意識。

  讓學生感到數(shù)學與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激發(fā)他們的學習樂趣。

  2重點難點

  教學難點:

  掌握改寫的方法,掌握求近似數(shù)的方法。(四舍五入法)

  教學重點:

  四舍五入法與改寫的區(qū)別

  3教學過程

  3.1第一學時

  3.1.1教學活動

  活動1【講授】億以上數(shù)的改寫和省略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270000=( )萬 12756≈( )萬

  3200000=( )萬 598080≈( )萬

  怎樣改寫?(口答結果:去掉萬位后面的4個0,再加上單位“萬”字)

  四舍五入到萬位?(看萬位后面尾數(shù)的最高位上的數(shù),是四舍還是)

  這節(jié)課我們來學:億以上數(shù)的改寫和省略(板書課題)

  二、探究新知

 。ㄒ唬⿺(shù)的改寫

  1、自主學習:

  出示:據(jù)統(tǒng)計,退耕還林工程實施10年來,共安排退耕地造林9260000公頃,荒山荒地造林及封山育林17600000萬公頃,中央累計投資191100000000元,其中,直接補助退耕農戶161400000000元。退耕還林工程的實施,加快了國土綠化進程,減輕了水土流失和風沙危害強度,增加了退耕農戶收入。

 。ǎ。┱l愿意先讀讀這些數(shù)?

  (2)你有好辦法一下就讀出這個數(shù)嗎? 這個數(shù)怎樣改寫成以億作單位的數(shù)?

  小組討論交流改寫的方法

  小結并板書:58000000000= ( ) 億 120600000000=( )億

  注意:只去掉億位后面的8個“0”,再寫上“億”字(不要有幾個“0”去幾個“0”)。改寫后,不要丟掉原題的單位名稱。

  匯報方法和注意的'地方

  2、練習:

  700000000= 億 80000000000= 億

  6100000000 = 億 300200000000= 億

  小結:怎樣把一個數(shù)改寫成以億作單位的數(shù)?(去掉萬級、個級的8個0,寫一個億字)什么樣的數(shù)可以改寫成以億作單位的數(shù)?(整億的數(shù))

  (二)求近似數(shù)

  1、 出示:省略億后面的尾數(shù),求下面各數(shù)的近似數(shù)。

  據(jù)20xx年統(tǒng)計,有1034500000人次參加義務植樹,植樹46750000000株。

  小組討論:用什么方法求?怎樣求?學生匯報并板書:出示線段圖(討論后,交流自己的想法觀察線段圖,確定方法。)

  想:分級以后,找億位,看億位后面尾數(shù)的最高位上的數(shù),與5比較,再進行四舍五入,在后面寫上“億”字。

  所以:1034500000≈( )億 46750000000≈( )億

  2、練習:把下面的數(shù)四舍五入到億位(改錯)。

  2165140000≈21億

  82030000000≈820億

  26957000000≈269億

  3、小結:怎樣省略億位后面的尾數(shù),求近似數(shù)?根據(jù)省略尾數(shù)的最高位千萬位上的數(shù)來決定四舍還是五入,并且五入時不要忘記進1,而且有時還會遇到連續(xù)進位的情況。如:26957000000≈_____億

  省略尾數(shù)是按一定的要求去掉尾數(shù),求出的是原數(shù)的近似數(shù),改變了原數(shù)的大小,所以要用≈表示。

  4、說一說,改寫與省略之間的區(qū)別在哪?

  三、鞏固練習:

  1、省略下面各數(shù)億位后面的尾數(shù),寫出近似數(shù)。

  512000000≈ 3958000000噸≈

  860000000≈ 10639000000米≈

  2、判斷下面各題。

 。1)499000 ≈ 49萬 ( )

 。2)1804500 ≈ 180萬 ( )

 。3)2400000=24萬 ( )

  (4)548600000 ≈ 6億 ( )

 。5)2000000000=20億 ( )

 。6)969000000 ≈ 10億 ( )

  四、小結:今天我們一起研究了改寫和省略,對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想法?

  五、拓展延伸

  19□0874321≈19億 19□0874321≈20億

  活動2【練習】練習導學案

  億以上數(shù)的改寫和省略導學案

  一、猜猜我是誰?

  1.將下列各數(shù)改寫成用萬作單位的數(shù)

  270000= 萬 3200000= 萬

  2、省略下面各數(shù)“萬”后面的尾數(shù),求出它們的近似數(shù)。

  12756≈ 萬 598080≈ 萬

  二、新知探究:

  (一)數(shù)的改寫

  把下面各數(shù)改寫成用億作單位的數(shù)。

  700000000= 億 80000000000= 億

  6100000000 = 億 300200000000= 億

  想一想:怎樣把一個整億數(shù)改寫成用“億”作單位的數(shù)?

  (二)求近似數(shù)

  1.我來幫幫他!

  把下面的數(shù)四舍五入到億位。

  2165140000≈22億

  82030000000=820億

  26957000000≈270億

  2、鞏固練習

  省略下面各數(shù)億位后面的尾數(shù),寫出近似數(shù)。

  512000000≈ 3958000000噸≈

  860000000≈ 10639000000米≈

  想一想:怎樣省略億位后面的尾數(shù)求近似數(shù)?

  三、自我檢測

  1、我是小判官!

  判斷

  (1)499000 ≈ 49萬 ( )

 。2)1804500 ≈ 180萬 ( )

  (3)2400000=24萬 ( )

 。4)548600000 ≈ 6億 ( )

  (5)2000000000=20億 ( )

 。6)969000000 ≈ 10億 ( )

  2、想一想,方框里可以填哪些數(shù)?拓展延伸:

  19□0874321≈19億 19□0874321≈20億

記憶中的風景作文600字10

  教學目標:

  1、能從實際出發(fā),初步認識圓,知道圓的各個部分的名稱及代表字母。

  2、理解半徑、圓心、直徑的意義,學會用圓規(guī)畫圓。

  3、能夠探索體驗到圓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并感受到圓的美。

  教學重點:通過操作和觀察來認識圓

  教學難點:用圓規(guī)畫圓

  教學過程:

  新課導入

  1、(媒體展示圖片)師:誰能說說這是什么?它是由什么組成的?

 。ㄉ簥W運會會徽,它是由五個圓組成的)

  2、師:我們在生活中常常能看到圓嗎?你在哪里發(fā)現(xiàn)過圓呢?(出示圖片)

  3、辨別圖形:找一找

  上述圖形中哪些是圓呢?交流討論。

  是否正確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有關圓的知識,學會了今天的本領后我們再來看看究竟同學們的回答正不正確。

 。ń沂菊n題:板書:圓的初步認識)

  探究嘗試

  (一)嘗試畫圓

 。ú牧希核芰媳、圓規(guī))師:同學們,有沒有畫過圓?每人用老師給你們準備的東西任取一樣,畫一個圓。

  交流你是怎么畫的?要注意什么?

  小結:我們畫圓的方法可以有很多,可以徒手畫圓,還可以按照一些材料的輪廓來畫圓,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用圓規(guī)來畫圓。那么那種畫圓的方法能畫出最標準的圓呢?(圓規(guī))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怎樣用圓規(guī)來畫出標準的圓。

 。ǘ﹪L試用圓規(guī)畫圓,并認識圓心、半徑。

  1、介紹圓規(guī)的結構

  圓規(guī)它有兩個腳,一個是帶針尖的腳,另一個是帶有鉛筆的腳,還有一個把手,用來旋轉的。

  2、先請同學自己在紙上畫畫看圓,交流說說你是怎么畫的。交流畫法:先用鉛筆在畫紙上點一點,再把圓規(guī)兩腳分開一定距離,把有針尖的一腳固定在點上,捏住圓規(guī)的把手,把另一只裝有鉛筆的腳繞固定的點旋轉一周。

  板書:定點、定長、繞一圈

  3、師:請同學在白紙的`中央畫一個小圓。交流畫法:先在白紙的中央畫一個點,然后將圓規(guī)上有針的一頭放在點上,圓規(guī)兩個腳之間的距離控制得小一點,捏住圓規(guī)的把手,把另一只裝有鉛筆的腳繞固定的點旋轉一周。

  在畫圓前在紙上畫出的點,我們給它一個名稱為圓心,還可以用字母“O”來表示。

  再請同學分別在紙的左上角和右下角畫兩個相同大小的圓,說說你是怎么畫的。(揭示:圓心的位置不同,導致了圓的位置不同。)

  板書:圓心決定圓的位置

  4、師:請同學在紙中央剛才畫小圓的相同位置上畫一個比小圓大一點的圓。首先我們要注意的是,畫圓的圓心應該和剛才畫的小圓的圓心?相同。

  交流畫法,說說有什么不同了?(圓規(guī)兩腳間的距離不同了,圓心是相同位置的,半徑是不同長度的。)

  小結:圓規(guī)兩腳間的距離,正好是圓心到圓上任意一點的距離,我們將這段距離稱為半徑,用r來表示。

  板書:半徑決定圓的大小

  觀察一下,圓的半徑一共有幾條?你能在你畫的圓中用筆畫出來嗎?(半徑有無數(shù)條,而且半徑的長度都是相等的)

  5、師:請同學在剛才畫的圓上畫一條最長的線,看看這樣畫才能使得畫的線是最長的呢?

 。ó斁經過圓心時,所得到的線是最長的。)

  仔細觀察一下,這條線除了經過圓心,它的長度上有什么特點?(是半徑的兩倍)

  小結:我們將這樣的經過圓心,且長度是半徑的兩倍的線段稱為直徑,用“l(fā)”表示。

  6、師:我們學習了圓的圓心、半徑、直徑。知道了圓心決定圓的位置,半徑決定圓的大小,F(xiàn)在請同學運用我們學習的新知識在紙的中間畫一個半徑為3厘米的圓。

 。ㄈ┩卣梗和ㄟ^今天的學習活動,同學們知道了很多有關圓的知識。用圓可以設計出各種美麗的圖案。(媒體出示圖片)我們也來試一試,用圓來畫出美麗的圖案。

記憶中的風景作文600字11

  教學內容:

  條形統(tǒng)計圖

  教學目標:

  1、進一步認識條形統(tǒng)計圖(1格表示多個單位),能用條形統(tǒng)計圖直觀、形象地表示數(shù)據(jù)。

  2、經歷簡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數(shù)據(jù)的過程,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統(tǒng)計能力。

  實驗目標:

  1、 利用多媒體課件,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讓學生感受統(tǒng)計在生活中的應用,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運用知識的遷移,引導學生從已有知識經驗出發(fā),主動參與新知的探索與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

  課件出示:本班學生在學校春季運動會中踢毽子比賽的一段錄像,并把踢毽子的成績統(tǒng)計表做例1。

  教師揭示課題: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統(tǒng)計。

  二、合作學習,探案求知

  1、教學例1

  課件出示例1的統(tǒng)計表。

  教師:從收集的統(tǒng)計表中,你們獲得了哪些信息?學生可能回答:小紅踢120個,小方踢100個,小紅比小方多踢20個……

  教師:從統(tǒng)計表中我們可以獲得很多信息,你能根據(jù)統(tǒng)計表中的信息制成統(tǒng)計圖嗎?怎么制呢?學生可能回答:可用我們學過的條形統(tǒng)計圖來表示,畫3根就可以表示3個同學。

  教師:1格表示多少呢?(課件出示1格表示1個)如果1格表示1個,小紅踢的毽子個數(shù)要畫多少格?(課件動態(tài)展示畫出120格)學生產生沖突:畫120格好麻煩喲。教師質疑:那怎么辦?有什么好的辦法來表示呢?學生可能會想到用1格表示2個,5個,10個,20個……

  教師:小組合作學習,思考討論。①用1格表示多少合適呢?說說想法。②小組內繪制出條形統(tǒng)計圖。用投影儀展示小組繪制的條形統(tǒng)計圖。

  課件展示用1格表示2個,5個,10個,20個時繪制的條形統(tǒng)計圖

  教師:觀察比較這些統(tǒng)計圖,在這里用1格究竟代表多少合適呢?通過學生的觀察比較,他們可能會有這樣的答案。

  學生1:用1格表示10個比較合適;120個就畫12格;100個就畫10格,90個就畫9格。

  學生2:用1格表示2個,5個也可以,只是畫的格子要多些。……教師結合學生畫的統(tǒng)計圖的美觀方面進行適當評價。

  教師:現(xiàn)在用1格表示10個來完成書上116頁的統(tǒng)計圖。

  2、教學例2

  課件出示例2的統(tǒng)計表。

  教師:根據(jù)這個統(tǒng)計表你獲得哪些數(shù)據(jù)信息?學生匯報所獲得的信息。

  教師:小明要幫爸爸制作條形統(tǒng)計圖。思考或同桌交流。①橫軸和縱軸各表示什么?②用1格表示多少千克合適呢?全班交流,匯報。學生自己動手繪制條形統(tǒng)計圖。

  課件展示條形統(tǒng)計圖

  教師:觀察統(tǒng)計圖,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課件出示:小明家蘋果產量逐年增加;20xx年的`蘋果產量是20xx年的2倍……

  教師:根據(jù)你的發(fā)現(xiàn),你對小明家承包蘋果園有什么想說的?還有什么好的建議?

  3、小結今天學的條形統(tǒng)計圖與以前學過的條形統(tǒng)計圖有什么不同?

  教師:以前在學習和生活中,我們接觸的數(shù)據(jù)都比較小,因此我們都用1格表示1個單位。在生活中,我們還經常接觸到更大的數(shù)據(jù)。

  課件出示:為了方便,我們用1格可以表示多個單位,不僅可表示10個,也可以表示2個,5個,100個,1000個等,要根據(jù)具體的情況而定。

  三、鞏固練習

  (課件出示練習題)

  四、課堂總結

  教師:這節(jié)課學了些什么?有什么收獲或問題?

  《條形統(tǒng)計圖》課后問卷

  1、老師用課件出示:本班學生在學校春季運動會中踢毽子比賽的一段錄像,并把踢毽子的成績統(tǒng)計表做例1的授課形式,你喜歡嗎?為什么?

  2、老師用投影儀展示小組繪制的條形統(tǒng)計圖,對你的學習有幫助嗎?有哪些幫助?

  3、你喜歡老師使用多媒體課件講授本節(jié)課嗎?為什么?

  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分析

  學生對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優(yōu)化學習效果統(tǒng)計

  圖表二

  認同多媒體優(yōu)化課堂教學的人數(shù) 認同率%

  實驗班(40人) 39 97.5%

  對照班(40人) 33 82.5%

  效果分析:

  1、從實驗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實驗班學生對于多媒體進入數(shù)學課堂有較高的興趣,喜歡多媒體教學的數(shù)學課,非常認同這種教學模式,認同率達到97.5%。從問卷中可以看出對照班學生也希望數(shù)學課中能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認同率也有82.5%,希望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

  2、在實驗課中,我利用多媒體課件,放映本班學生在學校春季運動會中踢毽子比賽的一段錄像,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又把踢毽子的成績統(tǒng)計表做例1,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讓學生感受統(tǒng)計在生活中的應用,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3、用 1格表示多個單位的條形統(tǒng)計圖是在學生學習了用1格表示1個單位的條形統(tǒng)計圖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通過課件展示用1格表示2個,5個,10個,20個時繪制的條形統(tǒng)計圖,使學生更形象、更直觀地看到了這是解決問題的需要,這較好的運用了知識的遷移,引導學生從已有知識經驗出發(fā),主動參與新知的探索與學習。通過課件,讓學生經歷統(tǒng)計的全過程,放手讓學生分組討論、探索,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記憶中的風景作文600字12

  一、教學內容:

  這一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整數(shù)和整數(shù)四則運算,量的計量,小數(shù)的意義和性質,小數(shù)的四則運算,整數(shù)、小數(shù)四則混合運

  算和應用題,多邊形面積的計算。

  二、教學要求:

  1.使學生認識自然數(shù)和整數(shù),掌握十進制計數(shù)法,會根據(jù)數(shù)級正確地讀、寫含有三級的多位數(shù)。

  2.使學生理解整數(shù)四則運算的意義,掌握加法與減法、乘法與除法之間的關系。

  3.使學生掌握加法和乘法的運算定律,會應用它們進行一些簡便運算;進一步提高整數(shù)口算、筆算的熟練程度。

  4.使學生理解小數(shù)的意義和性質,比較熟練地進行小數(shù)四則的筆算和簡單口算。

  5.使學生認識中括號,能夠正確地進行整、小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不超過三步)。

  6.使學生掌握常用的計量單位和單位間的進率,會進行簡單的單名數(shù)和復名數(shù)的互化。

  7.使學生掌握解應用題的`一般步驟,會分析、會列綜合算式解答三步計算的應用題,以及相遇的行程問題,能夠初步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8.會計算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積。

  9.結合有關內容,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檢驗的習慣,進行愛祖國、愛社會主義的教育和唯物辯證觀點的啟蒙教育。

  10.通過實踐活動,使學生體驗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學應用意識和動手操作能力。

  第一單元整數(shù)和整數(shù)四則運算

  一、十進制計數(shù)法

  課題:數(shù)的產生十進制計數(shù)法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1-3頁的數(shù)的產生、十進制計數(shù)法和數(shù)的讀法,練習一的第1-4題。

  教學目的:

  1、使學生知道數(shù)的產生,認識自然數(shù)和整數(shù)。

  2、使學生認識億級的數(shù)和計數(shù)單位“億”、“十億”、“百億”、“千億”掌握千億以內的數(shù)位順序表和十進制計數(shù)法,會根據(jù)數(shù)級正確地讀千億以內的數(shù)。

  教具準備:教科書第1頁的教學掛圖。

  教學重點:認識億級的數(shù)及計數(shù)單位。

  教學難點:讀數(shù)。

  教學過程:

  一、學習數(shù)的產生

  1.探究數(shù)的產生(質疑激趣)

  教師:我們已經學習了三年數(shù)學,每天都要和數(shù)打交道,這些數(shù)究竟是怎樣產生的呢?大家猜想一下。(可以小組討論,可以看書)

 。ㄗ寣W生充分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同學之間可以互相補充。)

  教師總結:很久以前,人們在生產勞動中就有了計數(shù)的需要。例如,人們出去打獵的時候,要數(shù)一數(shù)共出去了多少人,拿了多少件武器;回來的時候,要數(shù)一數(shù)捕獲了多少只野獸等等,這樣就產生了數(shù)。

  2.自學記數(shù)符號、計數(shù)方法的產生。

  教師出示第1頁的教學掛圖:

 。ǎ保┳寣W生看圖,圖上說明了什么?(同桌可以互相討論,互相補充。)

 。ǎ玻┠阕x過這方面的書嗎?你是怎么理解的?

  (3)請幾名同學以講故事的方式敘述。

  教師:由于十進制計數(shù)比較方便,以后逐漸統(tǒng)一采用十進制。經過很長時間,才產生了像現(xiàn)在這樣完整的計數(shù)方法。這就是我們下面要講的“十進制計數(shù)法”。(板書課題:十進制計數(shù)法)

  二、學習十進制計數(shù)法

  1.復習舊知。

  (1)說出億以內的數(shù)的計數(shù)單位。(按數(shù)位順序板書出來。)

  (2)回答下面的問題:

 、10個一是多少?10個十是多少?......10個千萬是多少?

 、趦|以內每相鄰兩個單位之間的關系是怎樣的?

  2.學習十進制計數(shù)法。

  (1)教師:我們已經學習過億以內的數(shù),在日常生活和生產中,還經常用到比億大的數(shù)。例如,我國人口十二億,世界人口50億等。這些數(shù)都比億大,從一億開始還可以繼續(xù)數(shù)下去。今天我們就來學比億大的數(shù)。

  (2)用算盤幫助數(shù)數(shù),認識十億、百億、千億。

記憶中的風景作文600字13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通過復習,使學生明確每個圖形的概念,弄清圖形間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掌握各種圖形的特征。

  2、掌握量角和畫角的方法,畫垂線和平行線的方法。

  3、培養(yǎng)學生畫圖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使學生參與復習的全過程,通過合作交流等活動,使學生形成知識網絡。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的反思意識和合作精神。

  重點:會畫垂線和平行線

  難點: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特征,垂直與平行的概念

  教具:題卡

  教學過程:

  一、復習整理:

  1、本節(jié)課對空間與圖形這部分知識進行整理和復習。板書課題:復習空間與圖形。

  2、打開數(shù)學書看第二單元和第四單元的內容,看看都學習了哪些內容?

  哪個小組愿意匯報你們組的'交流情況?

  老師指導并歸納,總結在黑板上。

  問:你認為這兩個單元哪些內容比較難?你最容易出錯?

  二、復習知識點

  1、復習角的度量

  1)什么叫射線、直線、線段,三者之間有什么關系?

  任意畫直線、射線和線段,出題進行判斷。

 。保 什么叫角,角的大小與什么有關系?與什么沒關系?

 。玻 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是什么?

  舉例匯報量角方法。

  用三角板拼角:75度、105度、120度、135度、150度、180度。

 。常 什么叫平角周角,平角、周角?鈍角、直角和銳角之間有什么關系。

 。矗 畫指定度數(shù)的角。65度、100度、155度。畫角的方法是什么?

  2、復習平行四邊形和梯形。

  1)什么叫垂直和平行?生活中有哪些垂直和平行的例子,說一說。

  2)畫垂線和平行線的方法是什么?學生畫垂線。

  過直線上一點畫已知直線的垂線,過直線外一點畫已知直線的垂線。

  3)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特征是什么?什么叫等腰梯形?

  4、畫出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高。

  三、練習內容:

  1、出示角:學生量出角的度數(shù)。

  2、出示圖,計算角的度數(shù)。

  3、出示圖,數(shù)平行四邊形和梯形。

  4、出示圖,看看哪兩條直線互相平行?哪兩條直線互相垂直?

  5、完成總復習12題和13題。

  3)總復習9、10

  四.總結:

  這節(jié)課復習了什么?還有什么問題?

  五、作業(yè):

  練習二十一910題

記憶中的風景作文600字14

  〖教學目標〗

  1會筆算三位數(shù)除以兩位數(shù)(調商)、商一位數(shù)的除法。

  2、通過學生自主探索、小組交流筆算三位數(shù)除以兩位數(shù)調商的方法。

  3、積極參與數(shù)學學習活動,在試商、調商的過程中感受數(shù)學學習的挑戰(zhàn)性和樂趣。

  〖教學重點〗

  掌握“改商”的方法。

  〖教學難點〗

  掌握“改商”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

  同學們你們喜歡去郊游嗎?告訴老師你們到哪里秋游.實驗小學舉行了一次秋游三四五年級都參加了。出示圖。

  二、新課:

  1、你從圖上發(fā)現(xiàn)了那些數(shù)學信息?公交車站有兩種車可供大家住租用大客車限乘客46人,小客車限乘客34人。實驗小學三年級師生共192人,四年級師生共184人,五年級共有師生230人.。

  2、根據(jù)數(shù)學信息你能提出哪些與除法有關的數(shù)學問題。

  (1)出示:三年級都坐小客車,需要幾輛車?

  怎么列式呢?學生:192÷24=因為····所以····師:估一估,商是幾位數(shù)。學生回答

  師:在練習本上用豎式算一算。與同桌說一說你是怎么算的。

  3、全班交流。

  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除數(shù)與商的積大了,說明什么?該怎么辦?明確把除數(shù)“24”看作“20”來試商,初商“9”大了,改商“8”的原因。

  (2)四年級師生共184人都坐大客車,需要租幾輛?

 、僖龑W生列出算式184÷46=

  ②請你算一算等于幾?

 、蹖W生試著獨立計算,(一名學生板演)

 、芤龑W生發(fā)現(xiàn)問題:余數(shù)等于除數(shù),說明什么?該怎么辦?

  全班交流,找到解決問題的關鍵。明確把除數(shù)“46”看作“50”來試商,初商“4”小了,改商“5”的原因。

  (設計意圖:從情景圖入手,讓學生猜數(shù),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問題由學生提,方法讓學生找,還學生學習主人的地位.)

  4、想一想試商時遇到了哪些困惑?是如何解決的?在小組里交流一下。

  (3)小結,師引導學生說出:我們在試商的過程中遇到商大了就調小,商小了就調大,這就叫做“調商”(板書“調商”)也是我們今天學習的內容。四舍法,商偏大,要改小;五入法,商偏小,須調大.翻倍法,積要接近被除數(shù).(設計意圖:規(guī)律由學生總結,體現(xiàn)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

  三、應用拓展。

  2、完成“練一練”

  第1題:不用計算,在○里填入“>”、“<”或“=”.263÷27○10

  602÷31○20 487÷18○30第2題:森林醫(yī)生。

  第三題:豎式:361÷54

  216÷27

  第四題:練一練:73頁第2題

  (設計意圖:讓學生感知到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四、學生質疑

  對于本節(jié)課的知識你還有什么問題嗎?

  五、課堂小結:今天你有什么收獲?

記憶中的風景作文600字15

  第一單元 升和毫升

  第3課時 練習一

  教學內容:

  教材第5-7頁練習一。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容量單位升和毫升,能正確地使用合適的容量單位。

  2、能對一些常見容器的進行估計,提高學生這方面的認識能力。

  教學重點:

  進一步認識容量單位升和毫升,能正確使用合適容量單位。

  教學難點:

  對常見的容器進行估計。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關于容量單位你有哪些認識?

  2、出示練習一第1題情景圖。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3.練習一第2題。

  今天我們繼續(xù)研究日常生活中的`容量單位“升”和“毫升”。

  二、練習指導。

  1、第3題。

  出示各生活用品,先學生估計下容量。再在課本上完成選擇。

  2、第4題。

  學生同桌交流后指名回答。

  3、第6題。

  出示生活中物品,先讓學生估計下容量,再在課本上完成選擇。

  4、第7題。

  學生獨立完成,再讓學生說一說你是如何選擇容器的容量單位的?有什么技巧?

  5.第8題。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6、第9題。

  出示情景圖,讓學生觀察后回答每個量杯中液體各有多少毫升?你是如何讀出數(shù)值的?合起來一共有多少毫升?比1升多嗎?

  7、第10題。

  學生獨立完成后說說是如何比較的?

  8、第11題。

 。1)學生獨立審題后讓學生先說說你獲得哪些信息?5歲兒童應該按照哪個劑量來服用?

 。2)你還能提出哪些問題?

 。3)注意用藥安全。

  三、布置課后練習:

  到商店去看一看,有哪些物品是用毫升作單位的,各是多少毫升;有哪些物品是用升坐單位的,各是多少升。

  四、課堂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現(xiàn)在對于升和毫升有了哪些認識?

【記憶中的風景作文600字】相關文章:

記憶中的風景03-20

記憶中的風景作文10-08

記憶中的風景作文01-22

記憶中的風景高中作文10-06

記憶中的風景作文15篇10-08

記憶中的風景作文11篇10-08

記憶中的風景初二作文10-08

記憶中的風景作文700字10-05

記憶中的風景作文8篇10-17

記憶中的風景線作文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