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甫作文 推薦度:
- 杜甫的作文 推薦度:
- 絕句杜甫的擴寫作文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關(guān)于杜甫的作文
在平平淡淡的學(xué)習(xí)、工作、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diào)節(jié)自己的心情。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么寫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guān)于杜甫的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關(guān)于杜甫的作文1
我翻開書本品讀杜甫的詩作,再次重溫杜氏年華。一陣古風(fēng)就這樣把我吹進了一千多年的時間溯流。
在泰山的某個角落,那時的杜甫、這時的我古今疊影,同望山之巍峨。唐玄宗二十三年,赴洛陽考進士的他,最終遺憾落榜。而24歲時,他偶遇交界齊魯兩地的泰山,它連綿不絕,聚集天地之靈秀。那時意氣風(fēng)發(fā)的少年郎,駕馬馳騁,何懼落榜的悲傷。站在山腳處的他,心卻早已飛揚。登上高岳府看眾山,看到了眾山皆小,看見了那時肆意輕狂。
而時光飛速流逝,留下積累的禍水最終席卷了盛唐。唐玄宗天寶年間,突然的安史之亂擾亂了一片祥和。八年戰(zhàn)爭,只剩下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時代慘劇。在這破敗的長安城中,一座老宅內(nèi)的布衣老人聲聲嘆息。只見他的頭發(fā)雜亂,整個人毫無精氣神,很難想象當(dāng)年意氣風(fēng)發(fā)少年郎,如今橋頭哀嘆老翁頭,其間愁苦改變了時人多少。烽火又連著幾月不絕,早早送出的家書卻未能收到回信。院中花兒也似在流淚,樹上鳥兒似在哀鳴。隔著一條歷史巨溝,我便只能眼望杜甫青絲變白發(fā),離院青蔥漸荒蕪。
唐肅宗乾元三年,成都近郊的一所茅草堂住著杜甫和他的妻兒。此時大風(fēng)刮過,卷走了屋上茅草。杜甫出門,想著把茅草找回來,這時的他早已憔悴不已,歲月戰(zhàn)亂的雙重打擊似使他疲憊無力。南邊村莊的`幾個孩童搶先沖了出來,抱著這堆茅草,任憑風(fēng)吹雨打,即使杜甫說的口干舌燥,他們也沒有放下。杜甫無奈回到家中,看著床上妻兒,心中無限感慨。亂世之中,有朋友相助的他尚且如此,其他人豈不受盡戰(zhàn)亂之苦?稍谶@四海窮盡的社會中,他又能做些什么呢?大概只能嘆下一句“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古風(fēng)吹盡,我合上了書本,回味杜氏年華,心中為他的不甘和遺憾久久不能淡去。
關(guān)于杜甫的作文2
唐朝因為繁華多了些喧鬧,喧鬧的余音是凝重的嘆息。世界被李白嘹亮的歌聲無限放大,又被杜甫壓抑的沉吟召喚得悄悄還原,最后聚斂成悲愴的質(zhì)點。
李白失意于現(xiàn)實,寄情于浪漫,因此他活得灑脫而豪放,即使爽朗的笑聲夾雜著些許悲涼。
而杜甫正好相反,他具有遠大的抱負和崇高的理想,但這之間的狂飆巨瀾讓杜甫氣喘吁吁。杜甫浪漫的絕望,只能鎖定傷心的現(xiàn)實。他緊握手中與他同樣正直的筆,注視著所有悲哀,透過繁唐的表象,他看到腐敗的實質(zhì),拔開歷史的風(fēng)塵他預(yù)感到大唐正朦朧地走入朝代興亡的循環(huán)。他不能不疾呼不能不吶喊,他的每一聲疾呼都被人聞而驚心,他的每一聲吶喊都使人振耳發(fā)聵。然而此時的'君王,早已被輕歌曼舞聲色犬馬所腐蝕,無意中排斥著一切逆耳之聲。文人大多善于并癡于幻想,而杜甫則較早地擺脫亢奮轉(zhuǎn)入冷靜,這正是他思想的高明和成熟之處。
然而在杜甫的詩中并不一味地只有悲傷,杜甫真摯,這是大幽默的特質(zhì)。如杜甫年屆五十,坐客農(nóng)人,說不出的苦,當(dāng)索米不成空手而歸時,“入門依舊四壁空,老妻睹我顏色同”,愁顏面對愁顏面,是不應(yīng)有的一模一樣。再如寫逃離安史叛軍回朝時,“麻鞋見天子,衣袖露兩肘”,狀窘境也是自嘲。讀者此時有些想笑,但被悲傷籠罩了!鞍V兒不知父子禮,叫怒索飯?zhí)鋿|門”,是大幽默景象。后人如果在此發(fā)笑,笑聲里已含滿了淚水。
杜甫把握了華夏的杠桿,立在詩歌的支點,縮緊眉頭使勁一按,便把深藏于富麗堂皇的大唐撬上尤如明鏡的萬里晴空。局外人驚異于這種暴露的突然性和徹底性。以至于心中余悸在后代不斷傳承。杜甫將司馬遷和屈原合二為一,這更讓人深深折服。一種穿透萬物的洞察力,一種廣泛深入的沉思,一種至死不渝的赤誠,一種兼濟天下的壯志,一種了出口成章的才氣,被集中,被組合,被凝煉,轟然一聲,杜甫的形象升華為永恒,仁人志士都向他看齊,他屹立在歷史的中心。
哭唐的淚水,一半源于杜甫。
關(guān)于杜甫的作文3
或許,他并沒有詩仙李白的灑脫豪放,也沒有陶淵明的悠然自得,他的眼神中似乎只有愁苦,心系祖國,他甚至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談起杜甫,我甚至不愿提起他詩圣的稱號,在我眼中,他更是一位心同百姓,思寄祖國的愛國者。
憂國,是杜甫詩中的靈魂主干,他的所有詩作中,多數(shù)都透露出對祖國山河破碎的感嘆和愁苦。面對日益衰敗的唐朝,面對支離破碎的大唐國土,他含淚提筆寫下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昨日祖國繁榮,而今日卻破亡了,面對依舊的山河,試想,是否人人都像杜甫一般流下感時淚、懷著恨別心?杜甫就是這樣一位愛國的詩人,他因國破而憂,因國盛而樂。在《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中,他初聞涕淚滿衣裳、漫卷詩書喜欲狂。他快樂,因收復(fù)河南、河北而快樂。他的快樂,不僅僅是自己的,更是屬于祖國的。這種純粹的快樂,只是真心愛國的人才配擁有。生活亦是如此,不需要游遍山水,更不需要榮華利祿,杜甫快樂的根源,只是祖國的繁盛。
在杜甫生活的時代,是最黑暗的時期。尤其是在安史之亂時,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各地官吏,殘暴無情地壓迫、剝削百姓。在這水生火熱的時候,杜甫毅然選擇站出來,用慧筆揭露出一樁樁事件,將同情、理解的思想灌輸?shù)矫恳痪湓娋渲小!度簟贰ⅰ度齽e》正是他思想的'表述!妒纠簟分欣艉粢缓闻,婦啼一何苦!官吏的冷酷讓杜甫憤怒卻無奈,自己無能為力,只能愁苦地獨與老翁別。他也曾通過仕途改變現(xiàn)狀,無奈,官場污濁,導(dǎo)致他屢遭貶謫。最終,他選擇回到百姓中去,以筆作槍,抒發(fā)他對人民真摯的同情。他親民,他愿意與百姓同甘苦,共患難,似乎他并不是一位詩人,更不是一位本可以升官發(fā)財?shù)脑娛ァ?/p>
今日,又一次翻看杜甫句句沉郁頓挫的詩句,對他的敬仰油然而生。敬仰他致君堯舜上,再使風(fēng)俗淳的宏偉抱負,更敬仰他敢于揭露和批判黑暗、腐朽的無畏和正義。
若說千百年后詩作不一定會流傳于世,但杜甫的精神永垂不朽。今,人人居安思危于祖國,還恐祖國不盛乎?
【杜甫的作文】相關(guān)文章:
杜甫作文通用05-11
關(guān)于杜甫的作文10篇05-11
杜甫話題征文02-17
杜甫《絕句》教案05-26
絕句杜甫的擴寫作文12-07
杜甫草堂導(dǎo)游詞08-15
最新杜甫名人語錄04-12
杜甫草堂導(dǎo)游詞精彩02-14
杜甫詩春望教案總匯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