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作文教學的心得體會優(yōu)秀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寫作文可以鍛煉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作文教學的心得體會優(yōu)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作文教學的心得體會優(yōu)秀1
其實,關(guān)于作文教學,前輩們已做出了許多研究,承襲教育教學理論,筆者在教學實踐中,對初中作文教學積累了一些感悟,認為作文教學應(yīng)運用靈活多樣的方式,激發(fā)學生興趣,重視平時積累,巧練多思多評。
一、方式靈活,激發(fā)興趣
教學家布魯納說:“最好的學習動機是學生對所學材料本身發(fā)生了興趣,興趣是人們對客觀事物積極主動去認識的一種心理傾向,是學習過程的內(nèi)動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實踐證明,有了學習的興趣,學生們會積極主動地去學,去求知,“艱苦”的學習活動在他們看來也是有滋有味的。因此,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是每一個語文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
1、將寫作訓練融入聽說訓練中
作文與說話并非互不相干,在日常語文教學中應(yīng)注重說話能力的訓練。如學完課后,讓學生談?wù)劯惺,或針對其中一人物談(wù)効捶。可以讓學生稍加思考后發(fā)言,在學生發(fā)言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對中心內(nèi)容、條理安排,以及遣詞造句等一些問題及時予以指導(dǎo)。同時讓學生參與評議,教師適時地給予肯定與鼓勵,并告訴學生,他們的發(fā)言很精彩,將他們說的寫到紙上便是文章,讓學生明白寫文章不是弄虛作假,矯揉造作,而是表情達意的需要。學生在聽、說訓練中放松了心情,也能感受到口頭作文的樂趣。
2、將寫作訓練融入鑒賞訓練中
作文訓練的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生正確運用祖國語言的能力。初中生閱歷淺、知識面窄、視野不闊,因此教師可以采用拋磚引玉的方式,開啟思維,誘發(fā)創(chuàng)作。
呂叔湘老先生在談作文教學問題時,說過:“學生作文有一種相當普遍的毛病,內(nèi)容空洞。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在命題之后讀寫“題中應(yīng)有義”,給學生一點啟發(fā),或者讓學生談?wù)劇S行╊}目還可以告訴學生怎樣去自己搜集材料。”在作文訓練課上,可用“佳作引路,學生點評,老師點撥,學生再創(chuàng)”的形式進行作文訓練。在例文的引導(dǎo)下.學生視野拓寬了,思維活躍了;在品評鑒賞中,學到了寫作的語言技巧、寫作方法等。在老師的啟發(fā)、鼓勵下,學生進行思維遷移,創(chuàng)作自己的作品。這樣,學生較易產(chǎn)生寫作靈感,增強寫作興趣。
3、將寫作訓練融入生活,表現(xiàn)個性自我
首先以課文為依托,架構(gòu)作文與生活的橋梁,讓學生在學以致用中,品嘗到寫作的樂趣。生活是寫作的源泉,寫作源于生活,高于生活。隨著教改的不斷深入、教材版本的不斷更新,課文內(nèi)容去掉了許多說教的外衣,越來越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這些文章不僅能給人以美的熏陶,而且能起到以生活入文的典范作用。
其次,解除強加給學生的作文“指導(dǎo)”章法,讓他們放開手腳去寫愿意寫的事,以“我”為先,使他們的筆端流瀉出活潑的個性,即“向生活靠攏”。引導(dǎo)學生崇尚真實,大膽地表現(xiàn)自我。初中學生正處于主體意識覺醒之中,允許他們寫出個性,表達自己,自然能激起他們的寫作興趣。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招生院長哈格頓先生所說
1、作文是整個申請的主心骨,但同學們要知道,我們的作文不是寫給專業(yè)人士看的,也不是寫給招生人員看的,閱讀你的作文的對象應(yīng)該是你的親人與朋友。
2、不要為寫作文而寫作文,作文應(yīng)該是在講述一個你很想告訴別人的故事,反映自己的一種心情。
3、作文中的你應(yīng)該是一個真實的你,而不是一個想象中、理想中的你。有人說應(yīng)該表現(xiàn)自己美的一面,但我認為應(yīng)該表現(xiàn)你的兩面,但無論你想表現(xiàn)哪一面,都應(yīng)該是符合你的實際情況的那一面”。“開放生活,抒發(fā)性靈”的自由式作文正是將這種探索投之于筆端的展露形式。
二、厚積薄發(fā),重視積累
眾所周知,寫作教學與寫作訓練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在作文教學中,務(wù)必使學生明白,寫作積累需要長期的努力,需要持之以恒,堅持不懈。
1、博覽群書,讓書香陶冶寫作及性情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熟讀唐詩三百篇,不會寫詩也會吟”.......筆者認為,課外閱讀對語文水平作文水平的提高起著重大作用。三毛、韓寒等便是活生生的例子。當下的語文教學大綱規(guī)定了課外閱讀量,并指定推薦書目,在試題中也有相應(yīng)的課外閱讀考試。但很多學生限于種種原因,根本不能真正達到規(guī)定的課外閱讀量,由此也大大限制了學生作文水平提高的幅度。
在課外書的選擇上,只要是思想內(nèi)容健康的,大可放手讓學生自由閱讀,可偏重于經(jīng)典文學作品,所謂“法乎其上,僅得其中;法乎其中,僅得其下!惫P者以為,《紅樓夢》中黛玉堪稱師者典范,其中對香菱最初的要求充分表現(xiàn)了其重視積累的教學思想。她讓香菱把《王摩詰全集》的“五言律讀一百首,細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讀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蓮的七言絕句讀一二百首。肚子里有了這三個人作底子,然后再把陶淵明、應(yīng)、謝、阮、庾、鮑等人的一看。讀在“博覽”的同時也注重了主次優(yōu)劣,對精華部分是要“細心揣摩透熟”讀熟背誦的,對次一點的即是“一看”即可。這種積累方法自可用于引導(dǎo)學生課外閱讀之中。
2、摘錄精華,讓筆記凝聚華章妙悟
我們所面對的學生,極少有過目不忘的天才。在閱讀中,常有些句子、段落極為精彩,或是觸動了讀者的靈魂,或是給人以美的享受,將它們留下來,對寫作的提高有很大的幫助。這種摘記,可有多種方式,如讀書筆記、剪報、圈點勾畫等等。對這些形式,教師形成一定的組織,定期開展一些比賽活動,以增強學生的興趣,提高積極性,幫助學生做到持之以恒。
3、隨寫隨記,讓隨筆噴發(fā)寫作靈光
初中的孩子正處于青春年少,思想情感豐富活躍,他們開始觀察生活,關(guān)注自我,開始對人生朦朧的思考,他們的內(nèi)心一片迷茫,卻又充滿沖勁。他們其實渴望表達,表達自己對親人對朋友對師長對生活對人生的種種看法。此時,引導(dǎo)他們養(yǎng)成寫隨筆的習慣,既鍛煉了他們的觀察能力、感悟能力、思考能力。也鍛煉了學生遣詞造句,表達觀點的能力,從而對語文水平、寫作水平的提高極有幫助。
三、巧練多思,多評多議
初中階段多寫比多讀重要。事實上,寫作訓練在初中作文教學中占了相當大的比重。
1、巧練多思
寫作不是自發(fā)自為的活動,需要系統(tǒng)的訓練:隨筆只能是作為平時積累的一種手段,它與考場作文是不同的。在教學實踐中,寫作訓練往往隨意性大,沒有系統(tǒng)的教學設(shè)想、教學要求、檢驗手段,雖然整體目標大都清楚,但各階段應(yīng)該達到什么樣的訓練目的.,并不十分明了。寫作訓練應(yīng)有一定的系統(tǒng)性,什么階段要達到什么目的,有什么效果,教師應(yīng)做到心中有數(shù)。練筆要遵循著循序漸進的規(guī)律。教育學研究表明,只有由易到難,螺旋上升,逐步積累,才能達到預(yù)期的學習目標。寫作訓練也要構(gòu)建一個完整的訓練系統(tǒng),如在初一階段訓練學生的記敘文寫作,初二階段訓練散文、說明文寫作。初三訓練議論文和中考專題文章。在各個階段中再劃分小階段,設(shè)定短期目標。這樣,學生對練筆有了明確的目標,在此基礎(chǔ)上再開展多練。對生活的思考和感悟,影響了作文的氣質(zhì)和深度。寫作是很個性的行為,作
家葉文玲在談寫作時就說過:“作文要有真情實感,作文練習開始離不開借鑒和模仿,但是真正能打動人心的東西,應(yīng)該是自己嘔心瀝血的創(chuàng)造!弊魑男枰獙W生自己的觀察、思考和感悟。同是生活在山村的孩子,有的善于觀察生活,感悟生活,寫出來的文章便有了自己的特色:“太陽隱去了羞紅的臉,偏南風吹來了五彩繽紛的晚霞,牛在這時候吃草,吃得最歡了!瞧,它們聚精會神的樣子,好像世上再沒有任何事情能使它們分心了。它們把嘴貼到地上,嘴巴不停地動著,一歪一歪的,那樣永不倦怠地咀嚼著。晚上,將牛牽到牛棚里,牛就睡下來,把胃里未消化的草翻出來,進行第二次、第三次??的咀嚼!边@是筆者一位初一學生的習作,對牛如此細膩的感情,只有山村孩子才能體會。
2、多評多議
培養(yǎng)學生的讀者意識,可通過多評多議來實現(xiàn)。在評議中,學生的作文水平也會得到很的提高。評價是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及時有效的評價不但能鞏固所學知識,而且能為學生指明進步努力的方向,從而激發(fā)他們繼續(xù)學習的欲望。評價學生的作文,首先要先肯定優(yōu)點,其次要明確指出不足之處,并寄予希望修正。此外,還可以組織學生自評、他評,由自己或同齡人充當讀者,然后交流,進入“議”的環(huán)節(jié)!白h”即交流。在組織學生自評、他評中,教師應(yīng)擔任傾聽者的角色,只在學生們“心求通而未達,口欲言而不能聽”的時候予以點撥。在評議的過程中,學生對自己和同學作文中的優(yōu)缺點能夠有較全面的認識,同時因為是經(jīng)過自己和同學共同努力探索發(fā)現(xiàn)的,會倍加珍惜,修正也會更徹底。
總之,語文是一門綜性很強的學科,而作文教學在語文教學中又舉足輕重,這需要我們每一位語文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總結(jié),探索找到卓有成效的方法,實踐教書育人的總體目標。
作文教學的心得體會優(yōu)秀2
作文教學是學生學習的一個難點,也是我們教師教學的一個難點。在課堂上如何讓孩子愿寫、愛寫,激發(fā)學生想拿起筆一睹為快的激情,確實是作文指導(dǎo)課上要解決的重點,也是我在平時的教學中感覺比較頭疼和困惑的事情。這一次聽了名師們上的幾節(jié)作文課,讓我茅塞頓開:
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在低年級注重激發(fā)學生的寫作情趣最為重要,這里的情趣指的是挖掘孩子的內(nèi)心真情及激發(fā)寫作興趣?鬃诱f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钡拇_,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作文教學也應(yīng)“趣”字當前。心理學研究表明:兒童的學習興趣在鞏固和鼓舞兒童的學習動機、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上起著重要作用。戴建榮老師執(zhí)教的詩話作文《春天的歌》,讓我感受到了習作對于學生來說是一件輕松快樂的事情,戴老師的課堂充滿著“樂”趣。
本次觀摩會給我最大的驚喜是欣賞到了戴建榮老師的“詩話作文”教學藝術(shù)。這節(jié)以唱唐詩《春曉》開場的二年級習作指導(dǎo)課《春天的歌》,就像一首清新明麗的詩,更像一首歡快動聽的歌。最令人嘆服的是戴建榮老師豐富多變的體態(tài)語,吟之唱之,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每一個表情,每一個動作,都讓人感覺妙不可言。課前導(dǎo)入聊天時,戴老師和和小朋友們“兩兩相望”,你一句我一言的輕松聊天加上俏皮的瞪眼睛,一下子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
在指導(dǎo)習作時,戴老師注意激活學生思維,喚醒他們頭腦中已有的沉淀,為學生順暢、豐富的表達鋪路搭橋。以吟誦古詩《春曉》為切入口,感受生活即是習作的源泉,花、鳥、自己熟悉的生活,就是自己口中筆下的主角。在教師的循循善誘下,學生的視角延伸到了更為廣闊的大自然。在輕松的交談中,學生們感受《春天的歌》的習作內(nèi)容就是自己的生活,鮮活、美麗而動人。學生頓時解決了“無米之炊”的困擾,他們也愛說樂寫了。良好的開端就是成功的一半,戴老師在課的開始就激發(fā)起學生說、寫的欲望,學生在寬松民主的氛圍中,積極交流、敢于表達。課堂上,戴老師善于組織語言,用不同的語氣、語調(diào)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把學生帶入積極思維的學習境地,從而促使他們積極自主的投入到學習中去。他扮演著小蝌蚪快樂地穿梭在課堂上,“春天隨著我小蝌蚪游起來咯!”戴老師在詩話作文的課堂上說道。她的語言表達生動活潑,不拘泥一格,與孩子們平時說話的方式很貼近。然而除了貼近之外,他巧妙的運用字詞讓語言更具有語文味也是讓我欽佩的。有了語言的表率,學生們也隨之模仿,一個可愛的女生說:“春天隨著我楊柳飄起來咯!”另一個說道:“春天隨著我迎春花開起來咯!”原來學生們生動的語言也可以這樣自然而然的“信手拈來”孩子們的興趣得到了激發(fā),使他們高高興興地說,快快樂樂地寫。他的幽默也感染了全場,大家自始至終臉上都掛著快樂的微笑。
二、給予學生一個開放的課堂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為學生的自主寫作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chuàng)意的表達。于永正老師上的《把作文寫得有聲有色》一課,就很好的體現(xiàn)了這一理念。
一)一看錄象。
。úシ诺氖且欢螞]有聲音的錄象,讓學生進行地觀看、體驗。并交流,重點讓學生發(fā)現(xiàn)其中出現(xiàn)的事物,并感受這個無聲的世界。)
二)再次觀看錄象。
。ㄟ@一次的錄象,教師加入了音樂,使之與前面的錄象作比較,觀察的重點放在了聽力上,并引導(dǎo)學生在不自覺中進行前后片段感受的比較中。)(以此為例進行討論,引導(dǎo)學生感受聲色兼?zhèn)涞闹匾。學生的交流中自然地將自己聽到的小鳥啾啾、知了“知了”、泉水“丁冬”、小鳥“撲啦”、青蛙“呱呱”等景中聲友情有趣地描摹出來。)
三)引導(dǎo)學生回憶生活中存在的有聲有色的生活片段。
四)出示閱讀卡片三:
。、轟隆隆呼呼嘩啦嘩啦
。病⒖┛┖俸傥
。、啪嗚嗚啪撲哧
五)、提出本次習作的要求:
(選取上面呈現(xiàn)的三種材料中的一種,進行象聲詞的片段練習。)作文教學指導(dǎo)中最關(guān)鍵的便是內(nèi)容上的指路。而在其中最重要的便是既要給學生指明方向,又不能將思維框死。在上面的教學過程中,我們能鮮明地看到了于教師針對不同學生的習作層次、習作性格,進行了有意義的內(nèi)容開掘和分層教學:
第一層次:描繪教師呈現(xiàn)給大家的風景材料。這是一種觀察寫作的方法,學生只需將現(xiàn)場看到的、聽到的描繪即可,由于有著新鮮的.體驗,寫來不費力氣,適合于習作能力一般的學生。
第二層次:引導(dǎo)學生回憶生活中聲色兼?zhèn)涞膱雒孢M行再造想象。這是一種回憶,將學生對內(nèi)容的開掘以“聲色具備”為要求,在自己的記憶倉庫中搜腸刮肚既使學生內(nèi)容的面上有拓寬,又啟動了學生根據(jù)其中一限制組織素材的能力訓練于教師在一個片段訓練里就給予學生這么大的內(nèi)容空間,這在我們平時的作文教學中還是非常少見的?梢娪诶蠋熢谠O(shè)計此三維時考慮的周詳,對學生特點把握的準。
三、作文是一種高尚的智力游戲
賈志敏老師曾提出過這么一個觀點:作文,是一種游戲。我們都知道,玩是孩子的天性,游戲是孩子的最愛,如果能把作文融入到游戲中,讓孩子們邊玩邊寫,在游戲中學寫作文,讓游戲的趣意在作文中再現(xiàn),學生就有事可寫,有情可抒,有感可發(fā)了。
通過游戲作文教學設(shè)計活動,我們有了更多的作文教學素材,但怎樣讓游戲和作文自然地溶合在一起,使學生真正樂于傾訴,張化萬老師給我們帶來了有效的教學理念。《第三只眼》是張老師為我們展現(xiàn)的一堂游戲作文指導(dǎo)課。
上課伊始,張老師始終把玩和寫有機的融合在一起。記得課初張老師說“我們每個人有三只眼睛”的時候,有好幾個學生都情不自禁地發(fā)出了“啊!”的驚嘆,張老師馬上問:“啊”是什么意思?剛才老師在說“我們每個人有第三只眼睛的時候你心里是怎么想的?寫下來。學生對于人有第三只眼睛感到非常的疑惑,張老師就抓住這個契機,讓學生把心中所想的及時地記錄下來,抓住瞬間感受,及時書寫,這真實地反映學生此刻的心理。寫自己心里所想,學生能自然的流露,情感真實,既給了這篇作文一個很好的開頭,同時也讓學生明白“寫”就是自己情感的真實流露。
課中,我們也不難發(fā)現(xiàn),張老師把重點部分有意的讓學生進行定格觀察,強化印象。如,“嘗白醋片斷”,張老師不僅多次讓學生嘗白醋,而且多次刻意地讓學生注意臺上同學嘗醋的表情、動作、語言。然后讓學生來說一說“你看到了怎樣的情形?”幾個學生興致勃勃地說了以后,張老師就指導(dǎo)寫游戲的重點部分。由于好多學生剛才沒有盡興地講,所以迫不及待地就想把自己所看到的寫給其他同學看。曾記得我以前教高年級時,也上過類似的游戲作文指導(dǎo)課。但授課過程大都是先玩,再回憶玩的經(jīng)過以及自己的心理體驗,最后指導(dǎo)寫作。每次學生的在玩的時候都是很盡興的,可一聽到要寫作文卻都是唉聲嘆氣,可在張老師的課堂中我看到的是學生饒有興趣地寫,沒有絲毫的無奈。我想,這可能都歸功于張老師把游戲與寫作很自然地融合到了一起,使學生感覺到寫片斷似乎也是一種游戲似的。而且剛才玩得痛快的游戲經(jīng)過還是歷歷在目的,所以下筆也就順暢了。
張老師的授課中令我印象深刻還有他對學生作文中肯的講評。課堂中,張老師總是把寫得較好的片斷讀上幾遍,并讓學生說說哪些句子寫得好?為什么寫得好?在重點部分的寫作評改中,張老師則采用了同座互換作文進行評改。并要求同學冷靜地看,冷靜地改。我記得在這時的評改中,張老師說了一句這樣話:“如果你在同桌的作文中,連一個好詞也找不到,那說明你不僅沒有第三只眼,連你臉上的兩只眼都沒有多少作用!边@說明張老師讓學生善于去發(fā)現(xiàn)別人閃亮點,這是學生對被改習作的學生的一種鼓勵。在這樣的鼓勵下,學生的寫作興趣自然地被激發(fā)起來了。在《第三只眼》的授課過程中,學生始終處于積極、高興的氛圍中,不管是在玩游戲還是在寫作中,他們的情緒始終是高漲的。張老師把游戲與作文教學有機地結(jié)合起來,寓思維于游戲之中,順其自然地進行寫作訓練,順應(yīng)了學生的心理,潛移默化地提高了學生的寫作水平。他的這種教學理念和風格也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兩天的聽課,對我的觸動很大。通過聽課,我學到了很多很多,在以后的教學中,我要不斷地更新教學理念,改進教學方法,不斷地摸索、實踐,讓每個學生都能把寫作當作一件樂事。
【作文教學的心得體會優(yōu)秀】相關(guān)文章:
閱讀教學心得體會優(yōu)秀11-09
小學體育教學心得體會優(yōu)秀02-23
優(yōu)秀課堂教學心得體會11-02
教學實踐心得體會字優(yōu)秀06-12
課堂有效教學心得體會優(yōu)秀03-30
化學教學心得體會優(yōu)秀范文10-18
高效課堂教學心得體會優(yōu)秀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