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朱自清《荷塘月色》仿寫作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那么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yōu)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朱自清《荷塘月色》仿寫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故鄉(xiāng)冬韻
城市的冬天,忙忙碌碌,太聒噪。不像故鄉(xiāng)的冬天,清靜淡然,而且還有種特別的韻味。
故鄉(xiāng)的人們,家里都種一株臘梅;蛟S是偏愛,亦或許是流傳下來的習俗。每至冬日,院里的草木一派荒涼。梅花經歷四季輪回,終于在這冬日里忍不住開放了。在無風的冬晨,人們躺在床上,朦朦朧朧地不愿醒來,梅香悄無聲息地透過窗戶,只把那一縷帶著寒氣幽微的清香送到枕邊,裝點著一個個瑰麗的夢,讓人分不清現實和夢境。
醒來推開窗戶,梅花的清香便撲面而來,這就是故鄉(xiāng)冬晨的氣息,聞著這香氣,人們便會精神一振,忘記了心中的煩惱,便對生活有了盼頭。
趕上極冷的天,人們并不惆悵,反而興高采烈。因為如果再下雪,可就又是一番良辰美景。
雪花像一個個頑皮的精靈造訪大地。它們在風中盤旋起舞,好似不舍得天上,但又向往大地,只好緩緩落下。他們有的落在路邊的枯草里,有的降在屋頂,更有的飄到村邊的溪水里,倏忽間便消失了蹤影。白雪落在花上,便會為單調的花枝增添幾分色彩。“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不錯的,那紛紛揚揚的白雪,白的晶瑩,白的發(fā)亮。而梅花那股讓人著迷的香,總會讓人念念不忘。
遠處的小山好似戴著一頂白花帽,白的剔透,白的純粹。山下潺潺的流水從山腳流向遠方。秀麗的小山,動人的流水,把故鄉(xiāng)裝點成了一幅淡遠的水墨畫。
雖然有這寒冷的天氣,但絲毫不影響人們對生活的熱情。清晨,凜冽寒風拍擊著門窗,好像在呼喚人們起床。人們早早地起來做飯,屋里充滿暖氣,升騰起來,屋頂上便籠罩著一股乳白的霧。掀開鍋蓋,另一股暖氣又沖了上去。人們盛好飯,端著碗蹲在門口,與左鄰右舍閑聊。每天早上,街上人聲喧囂,大家都已忘記身處嚴冬。人們那顆熾熱的心,在冬天的早晨發(fā)光。
故鄉(xiāng)的冬天,你雖沒有雄偉的高山,更沒有壯觀的瀑布,可是那冬日里的淡然氣息,不也是別具韻味的另一番風景嗎?
清蟬落槐花
其實我并不知道我對槐花為什么有難以磨滅的記憶,但每次聽到蟬鳴,就知道故鄉(xiāng)的槐花開放了,我的眼里就會出現那一簇簇的雪白,這似乎占據了我對童年的相當一部分記憶。
我小的時候總能聽到村里人說槐花開放了,村民臉上個個掛著笑容,住的比較偏僻的我,總會隔著好幾里就聞到槐花飄散的香味,空氣里帶來些許甜味,甜里夾雜著清新,讓人難以忘懷。在外忙碌了一天的大人們回來了,沉浸在槐花清甜的氣息里,滿身的疲憊和煩惱便也少了幾分。
槐花的香味縈繞在鼻息間,時間久了,便走了好幾里路去看那心心念念的槐花,遠遠地便看見錯落的槐樹林里掛滿了片片雪白,微風陣陣襲來,林子里的蟬鳴聲便戛然而止,接連蔓延的花團仿佛流動起來,淹沒了那為數不多的點點綠意。走到近前,白嫩的花朵都在爭相開放,雪白的花白簇擁著泛黃的花蕊,像是跟飛來飛去的蜜蜂訴說著這世上最純潔無瑕的夢。成熟的花瓣在習習微風的低語中飄零下來,給濕漉漉的泥土染上了香氣,那落下的潔白,如同仙女下凡,我看得癡迷,似乎忘了我是誰,甚至認為自己就是那飄零的花瓣了。
我又禁不住槐花的誘惑,忍不住摸了摸,滑滑的,如同嬰兒的肌膚一樣。我盯緊著這一樹雪白,生怕它從我眼前消失。盯著盯著,感覺到身子變輕,可以飛在空中了,一眨眼,我已經在槐花樹上,成了一朵槐花,望著來來往往的路人,在夏天的微風里招搖……
雨過前山日未斜,清蟬GG落槐花。故鄉(xiāng)的蟬鳴,故鄉(xiāng)的槐花,還有故鄉(xiāng)里親人們的音容笑貌,都已在我的記憶里漸行漸遠。我不知道遠在他鄉(xiāng)的我有多久沒有賞過故鄉(xiāng)的槐花了,我只能在夢中找到一些零碎的片段寫出來,等我下次回到故鄉(xiāng)看到那秀麗的槐花,再把那零碎的片段拼湊在一起,然后慢慢講給你聽!
紫藤月色
平平靜靜的湖水一旁,茂密的是繁繁的紫藤;ㄖιL很長,像叮叮的風鈴的繩,片片的綠葉之下,成群地布滿了紫花朵,有張揚地開著的,有溫柔的地卷縮著蕊兒的,正如一顆顆大葡萄,又如透亮的翡翠,又如善良的知心姐姐,微風過去,繪成幅幅畫卷,仿佛身處絕美夢境的似的,這時候枝條帶動花瓣隨風飄蕩,像紙飛機般,忽的一下都往河上去了;ǘ浔臼且粓F一團的挨著,這便宛如有了一座花做的長橋;▓F中是細細的枝藤,遮住了,不見它的蹤跡,而花株卻更見靚亮了。
秋園遐思
近日天冷了,窗外灰藍的天空卷起一片云來與那棟廢棄的寫字樓構圖,陽光透過窗子傾灑在課桌上,卻沒灑出半絲溫暖。解不出那題,正煩躁,楊同學站在我的座位旁喚我:“走了,文學社上課!蔽抑缓梅畔鹿P,起身隨他去了。
沿著連廊,也有幾束可貴的陽光透過窗子照在地上。抬眼順光向窗外望去,瞧見一片園子,三面被樓圍住,剩一面向馬路,卻也很少有陽光的光臨。雖已臨近冬日,樹木除幾棵有幾片葉微微泛黃外,仍草盛樹榮,蓊蓊郁郁的,透出一股誘人的青綠色。也有幾棵紫葉的小葉李夾雜在其中,乍看如草原上幾朵染上紫色花紋的蒙古包,不多不少,不疾不徐,點綴的恰到好處。若從與樹冠平等的高度看,仿佛一座座等比例縮小的群山,遠遠近近,高高低低,連綿起伏,蜿蜒不斷,枝與葉,根與干,譜著詩情萬般的畫卷,似茂林遠岫。
這些樹,有些已然打在窗上,要向更高處伸展似的,或許是在渴望知識?沒有人知道。誰又能懂得聽或是聽得懂世間萬物的話語呢?這是它們的天地,它們的世界,我干擾不得,這是在“知識”沐浴中生長的樹。深秋的風掠過,送來縷縷清香,仿佛樓內傳來的誦讀聲,是書香吧。
我合眼嗅著清香,眨眼的空隙,瞥到了深灰的石板路。這路橫豎各兩條,平時少人走,除清晨來值日的學生外,幾乎沒人來。仔細一瞧,道兩邊散落些稀稀拉拉的落葉,像是有意遮住不和諧的石板邊界,鋪成的石板嚴絲合縫,沒有一絲馬虎,給這個充滿活力的校園又添了些許莊嚴的氣氛,求學之路亦如此,一絲不茍,不應有一絲懈怠。橫斜的樹枝在上面掩映著,陽光極難透過,卻也不顯得冰冷,這盎然的綠色贈予了它無限生機。
綠意掩映的園子中央,有一座小水池,用石板圍一圈,圈中有座假山,“主峰”則凌厲無比,“側峰”則互相軒邈,“山”中生著雜草。水很清澈,有時有魚兒在水中寧靜地思考,近來卻沒見。這水一年四季都很平靜,或許是有了樹的遮擋吧。嚴冬時,這水會結上薄薄一層冰,一戳便碎掉了,記得那時有頑皮的同學在附近玩耍,看結冰了也沒有注意,一腳踩空掉了進去,被老師同學撈上來,凍得打哆嗦的樣子令人不禁生出一絲同情。整個園子層層掩映,片片交錯,顯得自然而和諧。
“你喜歡這園子?”他看我入了迷,問道。
“啊,沒有,胡思亂想罷了!蔽覕[擺手,慌亂地答道。
看著那依舊灰藍的天空,忽念一段文: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夾岸高山,皆生寒樹。泉水激石,泠泠作響。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遐思過后,文學社就在眼前了。
【朱自清《荷塘月色》仿寫作文】相關文章:
朱自清背影仿寫作文06-29
朱自清《背影》片段仿寫作文06-24
朱自清背影仿寫作文(優(yōu)秀)07-17
(熱門)朱自清背影仿寫作文06-29
(薦)朱自清背影仿寫作文06-29
【優(yōu)】朱自清背影仿寫作文06-29
[實用]朱自清背影仿寫作文07-17
朱自清背影仿寫作文(精選25篇)11-07
朱自清《背影》片段仿寫作文范文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