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規(guī)學習心得體會(通用24篇)
當在某些事情上我們有很深的體會時,馬上將其記錄下來,這樣有利于培養(yǎng)我們思考的習慣。那么好的心得體會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弟子規(guī)學習心得體會通用,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弟子規(guī)學習心得體會 1
一、對《弟子規(guī)》的認識。
《弟子規(guī)》原名《訓蒙文》,是清代李毓秀根據(jù)宋朝朱熹的《童蒙須知》改編,后經(jīng)清代儒生賈存仁修訂,改名為《弟子規(guī)》,是一本教導兒童怎樣待人接物的書籍!兜茏右(guī)》一書內(nèi)容簡明通俗,不談空洞理論和教條,而是教導基本的品德修養(yǎng)、孝親友愛以及生活起居中應(yīng)有的禮節(jié)。在現(xiàn)實生活中有一些人還存在著素質(zhì)低下、道德滑坡、不忠不孝、不仁不義、不知書不達禮、沒有責任感和事業(yè)心,生活如同行尸走肉等現(xiàn)象。
這些人缺的是什么?我覺得缺的就是民族優(yōu)秀文化的熏陶!兜茏右(guī)》一書深刻地訓導我們?nèi)绾涡㈨樃改、友愛兄弟;形成良好的品德和生活習慣;如何具備博愛的精神及正確的讀書方法等。諸如書中所寫的:“父母呼,應(yīng)勿緩;父母命,應(yīng)勿懶;出必告,返必面;居有常,業(yè)毋變;”這是孝道的基本要求。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稱尊長,勿呼名;對尊長,勿顯能”。乃為如何友愛兄弟,尊長愛幼最基本的語言及行為規(guī)范。另外,書中通過列舉生活中最易被視作瑣碎的習慣及現(xiàn)象,進而訓導我們?nèi)绾勿B(yǎng)成良好生活習慣、具備博愛的精神和正確的讀書學習方法等。書中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不要因小而不為,良好的習慣都是從一點一滴做起的。
二、自己的.幾點感受。
通過學習《弟子規(guī)》一書,使我受益匪淺。
①認識提高了。每天應(yīng)該做哪些事,不應(yīng)該做哪些事,什么時候應(yīng)該做哪些事,不應(yīng)該做哪些事,怎么做好,人人都清楚。也許有人認為這是一本兒童讀物,是教育小孩子的和成年人沒有多大關(guān)系,其實作為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我們每個人都沒有理由去拋棄的。
雖然時代在變化、人們的思想觀念也在更新,但中國國學博大精深,雖然歷時久遠,可仍具有極強的閱讀價值和深刻的教育意義。我們通過中國古典文化的熏陶,對我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以增強自己的審美底蘊和人文意識都是非常有益的。
②心靈凈化了。通過此次學習,我感到對自己是一場深刻的思想革命、一次心靈的洗滌,克服平時自己的一些惰性,要求學生做到的,必須自己身體力行,率先垂范,處處走在學生的前面,為學生做好表率。
、塾X悟增強了。學校發(fā)起《弟子規(guī)》教學活動就是讓我們接受民族優(yōu)秀文化的熏陶,通過學習來提高每同學的思想修養(yǎng)和道德素質(zhì)以及如何做到學以致用,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從而在學習中增強自身的責任心,嚴格遵守學校的規(guī)章制度,充分保證執(zhí)行能力,為創(chuàng)建和諧家庭、和諧班級、和諧校園乃至和諧社會做出我們應(yīng)有的貢獻。
弟子規(guī)學習心得體會 2
這個學期,學校開展了誦讀經(jīng)典《弟子規(guī)》的活動。“真是不讀不知道,一讀嚇一跳!”古人寫的《弟子規(guī)》壓韻、好背,讀上去瑯瑯上口,津津有味,且是至理名言。
“聞譽恐,聞過欣,直諒士,漸相親!甭牭絼e人贊美自己就感到惶恐不安,聽到別人指出自己的錯誤就歡喜接受。經(jīng)常這樣做,那些正直誠實的人就逐漸與你親近起來。在現(xiàn)實生活中能夠這樣做的人太少了,而我呢?我的行為不正與這相反嗎?記得不久前的期中考試,數(shù)學我拿了個99分,我就高興得不知天高地厚地驕傲起來。
媽媽告誡我說:“碗外有盆,盆外有缸,缸外有湖!痹緷M心期待媽媽能夸獎我?guī)拙,真掃興。我憤憤不平地說:“好不容易考得這么好,只差一分就是滿分,也不曉得說幾句好聽的,哼!”唉,現(xiàn)在,我懂了,我們的'古人多么謙虛呀,他們竟然是“聞譽恐,聞過欣”,我是不是該為自己曾經(jīng)的驕傲感到羞愧呀!
“出必吿,反必面!边@句話的意思是出門要告訴父母一聲,回來也要通報一聲,以免父母掛念。我們班有很多同學做得真好,反之有個別同學在同學家玩到七八點才回家,他父母可著急了,打電話問這個同學,問那個同學的。過了一天,老師在課堂上嚴厲的批評了他。那時我想到了“見人惡,即內(nèi)省,有則改,無加警”,其實我也有這樣的毛病,有時下午上一節(jié)課玩到五點才回家,我得趕緊改!
《弟子規(guī)》里像以上這樣的生活學習方面的“小”道理還有很多很多,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應(yīng)該用心去體會,去理解,才能慢慢運用它,實踐它。當我們把一些良好的習慣融入我們的生活中,我想這個世界就多一份和諧和文明。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加油吧!
對比古人,反思自己。
弟子規(guī)學習心得體會 3
今天我坐在這里靜靜地想《弟子規(guī)》這本書,大年初五我爺爺去世了,昨天他老人家已經(jīng)與天地融為了一體,我的心情是十分復雜的,爺爺?shù)碾x開讓我想起了我的外婆,外婆是在我高三那年走的,就這一年多的時間我失去了兩個親人,他們都是我人生中不可磨滅的親人,我與他們都有過那么那么多的回憶。小時侯與他們在一起的情形歷歷在目,我從來都沒有對他們說過一句話爺爺我愛你,外婆我愛你。我,對著自己特別親的人,從來都說不出來,我愛他們,但是我愿意將我的愛放在心理。但是現(xiàn)在的我有那么一絲后悔,后悔我從來都沒有向他們表達過我對他們的愛意,小時侯經(jīng)常粘著他們,叫他們說這說那,聽他們年輕時那些過去的人,過去的事,我以為我會一直這樣下去。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我不再粘著他們,不再跟他們說這說那,好像我的世界已經(jīng)遠離了他們,他們不再懂我,他們不會再理解我的想法,這樣我們越來越不知道該說些什么才好,有時候,在一起只有時間的流逝,并沒有歡聲笑語的存在。
“弟子規(guī),圣人訓。首孝悌,次謹信,泛愛重,而親仁,有余力,則學文!痹诠湃搜劾,孝道是我們?nèi)松谝患仨氉龅?事情,也是最重要的事情,F(xiàn)在也依然如此,只不過,在當今這個物質(zhì)集聚膨脹的社會,人們越來越重視利益的存在,而情的意識也慢慢的薄弱下去,刺裸裸的金錢關(guān)系也逐漸的進入人們的情中,在我爺爺去世的這幾天,家里已經(jīng)吵了好幾回了,我們家里有四兄弟,這么多年了,我們家的關(guān)系并不是像表面上看的那么和睦,或許表面上都不是,我們家里應(yīng)該算是在這幾兄弟之間最不好過的一家,我大學才剛剛開始,還需要很多很多的錢。我爸媽又沒有什么工作,全靠賣苦力掙錢,而其他的幾家人,他們的兒女已經(jīng)出來了,有著穩(wěn)定的工作收入,有的已經(jīng)結(jié)了婚,有了孩子,家里的經(jīng)濟情況沒有了那么困難,日子也一天比一天好,我爸媽為人老實,正直,有時候也不會說話,也會被他們欺負,而且吃了虧,還說不出來。大爸他們家跟本就看不起我們家,也許其他親戚也是這樣的,因為我們家沒錢。有時候,我真的不理解,為什么會是這樣,從我記事以來,有時候我覺的親戚這個詞并不是什么好詞,她也許還不如陌生人來得好,至少陌生人會給以起碼的尊重。他們那些大人話說的是相當?shù)钠,但是真正為你想的人又有幾人呢?我不知道為什么現(xiàn)在的社會會有這樣的一面。有時候我無法說,也無法解釋。
《弟子規(guī)》這本書是古人從小就讀的書,而我們現(xiàn)在卻很少有人知道(包括我自己,如果不是蔡老師叫我們背這些東西,我也不知道它是何物)怎么說呢,《弟子規(guī)》這本書講的都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誠信禮儀孝都在里面,思想宗旨都是非常有教育意義的,它是教我們?nèi)绾巫鋈耍瑢W會怎樣做人。我們都是上帝的杰作,人生來就是一樣的,那為什么在歷史的長河中,有人名垂千古,有人遺臭萬年,出生的時候我們是一樣的,但是在后來卻有著天差地別的不同情況。為什么呢?那就是后天的教育了。人字非常好寫,非常簡單一撇,一捺就是一個人,但是做一個人真的不容易,做一個有作為的人就又是難上加難。記得我們的高中語文老師說過,生活是什么?痛苦與折磨。人生下來就是為了吃苦的,人這一輩子不知道要經(jīng)歷多少的坎坷與磨難,人就是在不斷的掙扎中成長。而弟子規(guī)就是告訴我們做人的道理,告訴我們該堅持什么,為什么要這樣做。
我們活著總要做些什么,為父母,為自己,為兒女做些什么,進而為我們的祖國做些什么。我們這一輩子都在拼搏奮斗,都在為著美好的未來生活,我們渴望著人世間這美好的一切,我們都應(yīng)該堅持著自己的信念,而《弟子規(guī)》就是這樣的一本書,它是我們的精神食糧,我們應(yīng)該將它所說的東西認真品味,或許我們會得到讓你終生受益的東西。
弟子規(guī)學習心得體會 4
最近,我讀了一本書叫《弟子規(guī)》,《弟子規(guī)》被稱為我國的國學,是我國清代非常流行的一種啟蒙課本,用三字一句的方式進行倫理道德的.教育,其中有幾句是這樣寫的:
“父母教、需敬聽、父母責、須順承。”這句話的意思是:父母的教誨要恭敬認真地聽個明白;父母的責備、批評,應(yīng)該虛心、順從地接受,F(xiàn)在生活條件好了,很多同齡孩子學習不肯用功,非常貪玩,老師布置的作業(yè)不及時完成,甚至不聽老師和父母的話,學習成績就不能提高。
“奸巧語、穢污詞、市井氣、切戒之。”這句話的意思是:尖酸刻薄的話,下流不干凈的話,千萬不要說。粗俗無賴的不良習氣,要堅決戒除掉。經(jīng)常有許多小朋友喜歡說臟話,既不文明也不禮貌,俗話說:習慣成自然。要是老說臟話,長大了就改不了這個壞習慣。
“凡是人、皆須愛、天同覆、地同載!边@句話的意思是:無論什么人都必須互相關(guān)心愛護,因為我們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我們小學生不管成績好壞、家庭條件如何,從小就要養(yǎng)成謙虛謹慎、互相關(guān)心、互相愛護的優(yōu)秀品格,團結(jié)一致,長大了才能為國家做貢獻。
《弟子規(guī)》這本書上的好句很多,意義也非常深刻,值得我學習一輩子。
弟子規(guī)學習心得體會 5
自從參加了《弟子規(guī)》的學習,在那里學到了很多知識,周老師和林老師教會了我們很多《弟子規(guī)》的內(nèi)容,教會了我們要學會“凡出言 信為先”“父母呼 應(yīng)勿緩”“出必告 反必面”等很多內(nèi)容,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父母的事情幫著做,不會的事情學著做,會做的事情馬上做。我學會了自己吃飯前先幫長輩夾菜,有時候幫父母煮飯,曬衣服,倒垃圾,自己做點心飯,自己洗頭洗襪子,自己喜歡的東西學會了讓別人先挑,前幾天,我們在天一閣里買了《寧波諺語》和《寧波童謠》,我其實很喜歡《寧波童謠》,讓表妹先挑,她很開心,我也很開心,因為“贈人玫瑰,手有余香”。
最開始因為好奇走進《弟子規(guī)》的課堂,并且每次都可以得到一個不一樣的`小玩具,現(xiàn)在發(fā)現(xiàn)每次都能學到很多道理,現(xiàn)在也沒以前那么愛發(fā)脾氣了,有時也能學著控制自己的情緒,學著說話稍微幽默一點,F(xiàn)在最喜歡《弟子規(guī)》的分享環(huán)節(jié),可以看到別人力行弟子規(guī)的情況,這時候就會反省自己,還有哪些不足,需要向別人學習,因為“見人善即思齊縱去遠 以漸躋 見人惡 即內(nèi)省 有則改無加警”,自己心里暗暗下決心,下次要做得更好。所以現(xiàn)在每次都期待著周五的《弟子規(guī)》課,期待上臺分享,希望自己一直堅持學習,努力做得更好!
弟子規(guī)學習心得體會 6
今天在班會課我們學習了弟子規(guī)的知識,領(lǐng)悟了弟子規(guī)的含義,書寫了弟子規(guī)的精髓。有些同學對這些知識受益匪淺,但有些同學還對這些知識領(lǐng)悟的不太深。對于我來說,這些知識是寶貴的',是我現(xiàn)在做不到的,是我現(xiàn)在缺少的。
在飲食方面,學校中餐有三種菜,可我很少三種菜都吃,昨天不要這個,今天不要那個,這就是我挑食的壞習慣。在這個方面我就沒有做好。
在孝順方面,我做的也不是很好,我只不過是偶爾做做家務(wù),有時不做,有時甚至為了一點小事和媽媽吵起來,F(xiàn)在回想起來,心里有著一種愧疚感,媽媽生了我,養(yǎng)了我,對我有著群山般,海洋般的恩,我們卻沒有一點報答,我們不報答,難道還有理由和媽媽吵架嗎?
在珍惜時間方面,我更沒有做到位。每節(jié)課下課,有時間不去做做題目,而是去和同學們嘻嘻哈哈;每天放學回來,有時間可以看會兒書,可我不能浪費一點看電視的時間;每個周末,做完作業(yè)可以預(yù)習或復習,可我卻是在看電視。這些不都是在浪費美好時光嗎?小學六年時間已如流水般逝去,我們不能再浪費初中三年的時間了。
這些都是我做不到位的,需要改正的。從《弟子規(guī)》中就可以反映出這些問題,從而改正。
弟子規(guī)學習心得體會 7
學習《弟子規(guī)》不僅是一個提高個人修養(yǎng)的過程,更是一個思想升華的過程。對一個人的成長來說,是十分必要的。愛周圍的人,愛這個世界。只有這樣,這個社會才變成和諧的社會,這個世界才變成和諧的世界。
它告訴我們做人首先要尊敬、孝敬父母,是父母生育了我們,養(yǎng)大了我們,沒有父母就沒有我們。《弟子規(guī)》里有這樣的一句話“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彼囊馑际牵翰还芨改、親人愛不愛你,都要盡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親人,不能忘記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如果連自己的父母都不愛、不孝敬,又怎么能去愛別人呢?
俗話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一個人如果對自己的父母不孝順、和兄弟姐妹朋友不和睦,那么他的孩子都會看在眼里,有一天他的孩子還會去學習,自己的行為不光會影響自己也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記得有一則小笑話是說,有個老人年紀大了,雙手經(jīng)常哆嗦,他的兒子兒媳嫌棄他,有一次吃飯的時候,老人打破了一個碗,老人的兒子兒媳非常生氣,對著老人發(fā)了一頓火,從此之后,讓老人用木碗吃飯。有一天,這對夫婦發(fā)現(xiàn)自己的兒子在玩木頭,就問兒子在干什么,兒子說在給他們做碗呢,等到他們老的時候給他們用。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對孩子最好最有效的教育方法就是身教。
如果每一個人能夠做到,我們的和諧社會才是可以期待。
弟子規(guī)學習心得體會 8
為人子女:
一直以來,我都認為自己是一個比較孝順的人,自從學習了弟子規(guī)以后,發(fā)現(xiàn)自己其實是一個很不孝順的女兒!兜茏右(guī)》開篇入則孝頭兩句話“父母呼應(yīng)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汗顏啊,哪一條也沒做到。以前在家時,早上媽媽叫我起床,經(jīng)常裝作聽不見,直至第三遍聽出媽媽要生氣罵人了,才極不情愿的答應(yīng)著起床;媽媽讓我刷碗,做家務(wù)也及其不愿意,經(jīng)常推三阻四的;認為父母沒自己的見解高等,直至學了《弟子規(guī)》才發(fā)現(xiàn)原來自己有多么的不孝順。
弟子規(guī)里告誡我們對于親人傷感情的話要忍住,可是反思一下自己,有時覺得自己很有理,就硬是要去力爭,現(xiàn)在想想就算是你再有理為此傷了親情值得嗎,贏了理又怎么樣呢?傷了我們最愛的人和最愛我們?nèi)说男,我們真的贏了嗎?家庭的和睦融洽會離我們越來越遠,我們會幸福嗎?我們的最愛的家人會幸福嗎?
《孝經(jīng)》里把孝順父母分了三個等級,養(yǎng)父母之身、養(yǎng)父母之心、養(yǎng)父母之志,而養(yǎng)父母之身只是最初級基本的層次,所以每個月不管給多少給父母,并不代表你真正孝順父母,每月給父母錢,確經(jīng)常指責頂撞父母也是大不孝。
為人父母:
已經(jīng)是為人父母的朋友們,建議先不要拿《弟子規(guī)》當做標準,看孩子哪哪都不對而指責孩子,學習《弟子規(guī)》不是讓我們拿著《弟子規(guī)》的標準去批評指責別人,而是要學習力行《弟子規(guī)》讓我們身邊的人認同我們,使我們的家庭和睦,人際關(guān)系變得更加友善。
“教者,上所施,下所效”所以教育最重要的`本質(zhì)是以身作則!坝呓套邮棺錾埔病,教孩子做善良的人。所以不要抱怨孩子不聽話,想想我們時如何對待我們自己的父母的,還記得中央臺早年的那則公益廣告嗎?媽媽給自己的母親洗腳,孩子看見了,也學者打盆水給媽媽洗腳。這就是以身作則的力量。
還有不要太溺愛孩子,從小就寵著慣著什么家務(wù)也不讓做,有一天你覺得孩子長大了,或身體不舒服的時候,應(yīng)該幫你做家務(wù)時你覺得孩子會做嗎?那是誰養(yǎng)成孩子的習慣的呢?所以家長朋友們一定要在教育孩子問題上有所警覺,怎樣培養(yǎng)孩子的好習慣,利于孩子一生。
弟子規(guī)學習心得體會 9
弟子規(guī)是圣人的教導,這本書教育我們要尊敬長輩,團結(jié)同學,認真學習等等。
學習《弟子規(guī)》之前,我還是個不懂事的小孩,但學習《弟子規(guī)》之后,我認真反省了自己。
在各方面我都存在缺點,例如“孝”“余力學文”“出則弟”等我都有很深的感觸。
“父母呼,應(yīng)勿緩,父母命,行勿懶!币馑际钦f父母叫你時,應(yīng)快速回答,父母交代的事情也不要偷懶。一讀到這兒,我就深感愧疚,平日里,父母喊我,我也要拖個老半天。父母交代我做事,有時也會偷點小懶,甚至不做,讀弟子規(guī)后,我一定尊敬長輩,認真完成長輩交代的事情。
“團結(jié)就是力量”既然我們有緣分分到同一個班,就更應(yīng)該團結(jié)一心!兜茏右(guī)》中有一句是這樣說的,“事諸父,如事父,事諸兄,如事兄”這句話就是告訴我們要和同學團結(jié),把同學當作自己的.兄弟姐妹一樣對待,可是我們有誰做到了這一點呢?我想很少吧!不過現(xiàn)在改正并不遲,如果我們想在一個優(yōu)秀,團結(jié)的班集體中,就請你做到了這樣一點吧!
時間流逝飛快,一眨眼就過去了,我們很容易從年輕到老了,珍惜此時吧,“朝起早,夜眠遲,老易至,惜此時!卑!也許你覺得時間過得并不快,但他往往是在不知不覺中從你手中溜走了,讓我們一起珍惜時間,用寶貴的時間來學習知識。
《弟子規(guī)》值得我們學習的還有許許多多,其中的人生道理更值得我們?nèi)ヮI(lǐng)悟,去學習,感悟它所蘊含的深刻哲理。
弟子規(guī)學習心得體會 10
這個學期,我們?nèi)ザ新犎×死蠋熃o我們講解的講座,獲益匪淺。
通過誦讀和學習,方知道《弟子規(guī)》是一本做人之道的寶典,淺顯易懂的文字卻蘊含著做人的真理,不僅對于教育少年兒童,對于我們成年人如何經(jīng)營我們的幸福人生、創(chuàng)造和諧的家庭有著重要的意義。
所謂“弟子”就是學生,活到老,學到老,做圣人的學生!耙(guī)”是什么意思?就是大丈夫的.見解、圣人的見解,是做人的標準!叭雱t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行有余力,則以學文”是《弟子規(guī)》的總綱領(lǐng)。只要我們認真地去學習、去感悟,就會明白許多的道理,為人處世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有了做人的準繩,在生活工作中就會有正確的判斷,及時糾正自己錯誤的言行。
“父母呼、應(yīng)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在過去孩童都懂得的道理,我們現(xiàn)代人又有幾人能知曉呢?我記得我的父親對我們的教育是嚴而寬,用餐時長輩不上桌,晚輩絕不可以動筷子,“長者先,幼者后”有好吃的長輩先嘗。在我們做子女的心中就扎下了“孝”的根!靶值烙选⒌艿拦,兄弟睦、孝在中”,我們姐弟之間也非常友愛,所以,家庭非常和睦。
我對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很感性趣,也先后讀過有關(guān)傳統(tǒng)文化的一些書籍,覺得里面的東西很好,但現(xiàn)在看來當時了解得只不過是其中的皮毛而已。直至我們學校推行《弟子規(guī)》的學習以來,我才有幸聽到老師講《弟子規(guī)》,明白《弟子規(guī)》是十分的細化,是孔孟之學和大乘佛法的契合點。儒家講的“仁”與佛家講的“慈”是息息相通的。
聽過老師講《弟子規(guī)》,我才明白自己的過失是如此之多。但是,我能有機會開始學習中國圣賢的學問對我來說畢竟是一件非常幸運的事了!拔鹱员、勿自棄,圣與賢、可馴致”,萬事開頭難,有了開始,能夠步步精進,就可以接近或達到圣與賢的德行和智慧了。
我很感恩師父和老師,感恩古代先賢的慈悲和智慧。要報佛恩、報師恩,唯有認真學習《弟子規(guī)》并學以致用,用《弟子規(guī)》來規(guī)范言行,指導生活和學習,培養(yǎng)自己孝親尊師、溫和謙遜的品德,以恭敬的心、謙卑的態(tài)度、彬彬有禮的行為,來對待一切人、事、物,不斷提升自己的品行修養(yǎng),服務(wù)于一切,貢獻自己有限的力量。如果有機會一定將圣賢書介紹給每一個人,并將這些圣賢先人的智慧傳給小孩。
弟子規(guī)學習心得體會 11
開學第一周學校組織教師學習《弟子規(guī)》,從《弟子規(guī)》總則里,所教導我們的五項要領(lǐng),都是很值得我們重新來反思。過去我們沒有讀到《弟子規(guī)》,我們不明白;現(xiàn)在我們有機會讀到,我們應(yīng)該重新認識審視自己,學會如何做人,做一個什么樣的人是作為一個人的首要。越讀越感到它的確是人生智慧處世寶典。蔡老師的“道”是超越時空的`大自然運行法則。“德”是教導人類如何順從大自然的法則,不違背做人的原則。其精髓是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這五倫關(guān)系。它教我們?nèi)绾涡奚,按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次第,不修身就不可能齊家、治國、平天下。
首先要學做人,你要孝順你的父母,如果你連自己的父母都不孝順,對別人更不會好。常言說:“萬善孝為先!”你對父母都不孝順,那么你就不會是一個善良的人。其次,你要做事謹慎小心,考慮周全;與人相處、交往要有誠信。你要對你周圍的人多關(guān)心,友好相處。學習關(guān)鍵要落實行動上,所以教師更要以身作則,學生背誦的弟子規(guī)都很熟悉,在平時有個別學生有不好的行為,就按弟子規(guī)的內(nèi)容教育他們,向那些表現(xiàn)好的學生學習,以他們?yōu)榘駱,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學生真正有好的品質(zhì),也就是說學會了做人,你才有資格去讀書、學習。否則你有了學問也不會對社會做出什么有益的事。
弟子規(guī)學習心得體會 12
通過這幾天來對《弟子規(guī)與幸福人生》的學習,我覺得自己做的實在太多過錯了,深刻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也痛恨教育的缺失?戳说茏右(guī),才知道什么才是我們要追求的,讓我心靜下許多。我知道這些東西我小學,初中,高中都沒有人教育我,所以有幸學習這門課,是沒有理由拒絕的。
記得第一節(jié)課播放了《跪羊圖》視頻,聽后很感動,許久不能平復,心中覺得虧欠父母太多太多了。就像老師書上所寫的:孝中有言:事雖小,勿擅為,茍擅為,子道虧?偹忝靼卓蓱z天下父母心的那么心酸,做人飲水要思源,才不愧對父母恩。
《弟子規(guī)》能帶給我們的也很有限,但是更多的東西得靠我們自己去悟,去體會。做人,不但需要被愛,還要去愛人,更要愛自己,懂得愛自己的人才能真正領(lǐng)悟到世間的有情。多一些信心,多一些愛,才會找到一條比旁人更美麗,更寬廣,離成功更近的路!有人說,快樂,對大多數(shù)人來說,已成為遙不可及的夢,其實不然,一個人要快樂是誰也阻止不了的,快樂的因子是每一個人都有的,關(guān)鍵在于你自己想不想快樂,當遇到心煩的事時候,樂觀一點,勇敢一點,博學一點,那快樂就在你身邊。
來到部隊讓我感受最深的是每天打開電腦忙碌,其實我也不知自己是為了什么而忙碌,打開QQ,和異地的舊時好友聊天,心卻靠的'不那么近了。
那時,寫信是最常見的交流方式。想念了,疲累了,需要傾訴了,就洋洋灑灑地寫下來,再塞進郵筒寄出去。在八十年代人心里,白紙黑字意味著一種承諾,拿起筆時哪怕片言只語也要字斟句酌。心境與現(xiàn)今看電郵時大不相同,筆尖落紙留下的每一線條都是心靈的跳動,書者的氣息與體溫也隨之附于墨香。
如今的年輕人已很難體會,那些書信寄出后甜蜜的思念和焦急的等待,還有收到久盼的書信時那種難以言喻的激動與喜悅。那時,我們常手持素箋,一遍一遍地細讀其詞句、咀嚼其內(nèi)容、回味其含意,悠長的歡樂在心底兒化開去。有人說如今是一個即使愛得焦頭爛額也不會靜下心來寫信的時代。
當懷念已成習慣,我們固執(zhí)地懷念往昔,是因為風景如昨,而青春已逝!就像羅大佑在歌中所唱到的:“不再是舊日熟悉的你,也不是舊日熟悉的我!薄翱坍嬃硕嗌倜利惖脑娍墒墙K究是一陣煙。”我們傾聽的不再是單薄的音符,而是一種沉淀在歲月里的心情。
每一段光陰都有一個故事,每一個故事又是一首樂章。而青春,更是樂章中最富于變化的音符,跳動在每一根琴弦上,彈奏著少不更事,彈奏著年少輕狂,彈奏著離別過往——軍營民謠記錄了年輕人的夢想與激情,留下了無悔青春的印記。
《弟子規(guī)》,若人們能依教奉行,道德可興,和諧之境近矣!
弟子規(guī)學習心得體會 13
《弟子規(guī)》是一本教育我們立身、做人、處世、學習的道德規(guī)范的書!兜茏右(guī)》里教我們許多良好的習慣、對我們與人交往,培養(yǎng)良好的品質(zhì)有著很大的幫助。
在學習《弟子規(guī)》的過程中,令我印象最深的一句是:“讀書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方讀此,勿慕彼,此未終,彼勿起。”當我讀到這一句時,對這句中的“心眼口,信皆要,方讀此,勿慕彼,此未終,彼勿起!辈辉趺疵靼,于是便好奇地翻開這句的解釋:“讀書的'方法要注意三到,就是心到、眼到、口到。這”三到“都要實實在在地做到。
讀書時正在讀這一段就不要想到另外的一段,這段還未讀完,不要因為沒有興趣,失去了好奇心,就跳到別的內(nèi)容,而東翻西閱,必須定下心來,按部就班地讀完。讀書時要有規(guī)范,讀一本書,要有比較寬裕的期限,但是不能因為時間多余,等期限快到了才開始用功,一急之下反而耽誤事情,所以一定要有計劃,計劃好就要開始趕緊用功!痹瓉硎沁@意思。
以前我在學校圖書室辦了借書證,借了一本書,結(jié)果雙休日吵著要媽媽帶我去放風箏,媽媽只好答應(yīng)了我。放完風箏回到家,剛好表姐來我家,又和表姐美美地玩了一天。等表姐走了,才想起了借的書周一要還,囫圇吞棗地胡亂翻看完了。
周一早晨該我匯報課外閱讀時,我東拉西扯,牛頭不對馬嘴,好不容易熬過了3分鐘。那3分鐘,我沒看到同學以前羨慕的表情,沒聽到以前熱烈的掌聲,我難受極了。
不知怎么走下講臺的,只記得老師摸了下我的頭,什么也沒說,但我懂其中傳遞的語言。自從學習《弟子規(guī)》后,我明白了“讀書時要有規(guī)范,讀一本書,要有比較寬裕的期限,但是不能因為時間多余,等期限快到了才開始用功,一急之下反而耽誤事情,所以一定要有計劃,計劃好就要開始趕緊用功!
《弟子規(guī)》中的文字雖少,但表達的意思卻很深奧,值得我們?nèi)W習,研究里面豐富多彩的人生哲理。《弟子規(guī)》里還有著許多“規(guī)矩”,等著我們?nèi)ジ玫貙W習,更好地理解,更好地體會。
弟子規(guī)學習心得體會 14
中華傳統(tǒng)文化,博大精深,沒有深入學習,不知其深淺,我是越來越覺得自己的無知,越學越覺得自己的淺薄,慢慢地發(fā)現(xiàn)貪大不精。此時,我明白了“一門深入。長期熏修”的真正道理,也堅定了我用《弟子規(guī)》去規(guī)范孩子與我的行為,做一個有德、有才的人,F(xiàn)在的孩子,迷茫、無聊、空虛,沒有目標。孩子的心靈沒有寄托,沒有寄托的心靈是不可能安穩(wěn)和充實。為孩子找一個心靈的家園,讓孩子的心有一份寄托,是我們現(xiàn)在的當務(wù)之急。而構(gòu)建什么樣的心靈家園,給孩子和自己的心靈澆什么樣的養(yǎng)分,就一一擺在我們的面前。中華傳統(tǒng)文化是最好的機床和養(yǎng)分,而傳統(tǒng)文化的“核心”就是“孝”,夫孝德之本!靶ⅰ笔堑掠摹案尽,構(gòu)建孩子心靈的家園,應(yīng)以“孝”的培育為本?讓孩子的心靈歸附在“孝”上,在“孝”的家園里健康成長。
一、在孩子中推展《弟子規(guī)》和《孝經(jīng)》。中華傳統(tǒng)文化育德本中,《弟子規(guī)》和孝經(jīng)》是孩子養(yǎng)正的最好讀本。孩子學《弟子規(guī)》時,要一門專入地去修習。從背誦、抄寫、講解、力行、分享這幾步去專心學習,誠心念,常說善惡只是一念之差,養(yǎng)成善念,在做悖之事時,這些善念就會提醒你,使你時時警惕自己不去做壞事,長此以往,善行多了,惡行少了,心靈就干凈了。《資治通鑒》里有一句話“行有不止,乃成君子!遍L期去學習《弟子規(guī)》,按《弟子規(guī)》的要求去力行,力行后分享自己的感受,傾聽別人的分享,找出自己的差距,努里向別人看齊。讓我們的心靈家園擁有更多健康、積極的'精神。
二、學習《弟子規(guī)》要放寬心量,這是學習傳統(tǒng)文化的一個重要的心態(tài)。心懷誠敬心和感恩心,心量放寬了,才能容下《弟子規(guī)》的一切。不要還沒有打開《弟子規(guī)》,沒有了解和深入體會《弟子規(guī)》就帶著分別心去對待《弟子規(guī)》懷疑它,帶著有色的眼光去評判它,你怎么能深入體會和感悟到它其中的精華,又怎能分辨出其中的?可見,心態(tài)很重要,把心態(tài)方正,不偏不倚,認真學習,心有懷疑,隨時記錄,找名人名師求解,以求得到正確的意義,真正學好學透,用心去感悟,才能找到其中的精華,分析出其中的糟粕。才能真正地學好《弟子規(guī)》,并用之以孩子的德育中去。
三、推展《弟子規(guī)》時,要能克服障礙,堅持正確的事情。有時,我在推行《弟子規(guī)》時會聽到家長懷疑的聲音,說“《弟子規(guī)》是不是太呆板了,把我的孩子都教儒腐了,孩子沒有個性了,哪來的創(chuàng)造力,整個人的競爭意識都沒了,將來在社會上怎么生存?”等等疑問,其實,所有的這些疑問只是家長沒有深入了解《弟子規(guī)》,真正了解《弟子規(guī)》,深入學習《弟子規(guī)》,你就不會有這些疑問了。其實,《弟子規(guī)》就是一部行經(jīng),就是培養(yǎng)孩子良好習慣,別無他意,比如說: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边@就是在培養(yǎng)孩子待人接物的習慣,比如說:喪三年,常悲咽。“這是在培養(yǎng)孩子的恭敬心和感恩心,實際就是我們常說的愛心培養(yǎng),先人雖然不在,但我們應(yīng)緬懷先人的恩德。你連祖先都不感念,你說你有愛心,那不是騙人的嗎?所以說,沒有領(lǐng)悟其真諦和精髓,那就先學,再有取舍不遲!兜茏右(guī)》不是把孩子的個性沒有了,而是把孩子的個性加以整飾,然后孩子不那么貪心,不那么情緒化,不那么傲慢了。而是懂得格物,致知,有誠意,正心,修身,家齊,進而天下平,這種內(nèi)涵的個性比張揚個性好的多,孩子以后的成就就要大得多。
四、抓住《弟子規(guī)》中的核心”孝心“,對孩子進行教育,打開孩子的孝心,一切的善心都打開了。一個人不“孝順”自己的親人而“孝順”別人,那是不可能的,試想一下,你連自己的父母都不愛,你還能說自己有愛心,那不是自欺欺人嗎?孝心一開,感恩心,恭敬心就開,感恩心一開愛心就開了,愛心一開,仁義道德都能得到踐行。并念念想著去利益別人,把愛不斷地傳遞下去。
五、讓《弟子規(guī)》成為孩子的心靈家園,讓我們在這個美好的家園里熏陶我們的德行,成就我們幸福美滿人生。
弟子規(guī)學習心得體會 15
為加強學校的德育工作建設(shè),豐富校園文化,我校響應(yīng)教育局的號召,全校師生進行誦讀《弟子規(guī)》,學習圣人經(jīng)典,傳承民族圣人經(jīng)典文化的讀書學習活動。全校上下、師生之間、班級之間,處處呈現(xiàn)出學習、誦讀、力行《弟子規(guī)》的情景,F(xiàn)在,學生誦讀學習《弟子規(guī)》的情景給我們的校園增添了一道靚麗的風景。
在學習《弟子規(guī)》的過程中,使我受益匪淺,它增長了我的智慧,震撼了我的心靈。通過對《弟子規(guī)》的`學習我有三點體會:
第一做人要懂得感恩。對一個人而言,應(yīng)該報答的最大恩情是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所以《弟子規(guī)》第一章就是《入則孝》感恩之心體現(xiàn)在一個“孝”字上,“父母呼應(yīng)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這就充分體現(xiàn)了“孝”字的重要性,古人有云:“百事孝為先”,可見,孝是做人的根本。
第二待人接物要懷著恭敬之心,為人要謙虛!皾M招損,謙受益”、“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這些都是古人總結(jié)出的經(jīng)驗。而《弟子規(guī)》則給出了系統(tǒng)的準則“稱尊長,勿呼名。對尊長,勿見能!比绻軌虬堰@些都落實到行為上,那么人與人之間的關(guān)系會更加融洽,整個社會都會更加和諧。
先學,從我做起,還是只叫學生學,自己不沾邊等等卻是是我校學習傳統(tǒng)文化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
《弟子規(guī)》能治社會百病,能給千家萬戶來幸福,這是真的嗎?是真的,千真萬確。這關(guān)鍵是看你想不想治,想不想幸福;真想還是假想,想的厲害不厲害。如果真想而且又想得厲害,那就必須真學真干。所謂真學,就是放下自己原有的陋知陋習,恭恭敬敬地學習圣賢人地教誨;所謂真干,就是真力行,真實踐。只有這樣學,這樣干,才能真受益。
在學習期間,來自北京的一位年輕小伙,由于父母不和,導致家庭關(guān)系十分緊張,使他和父親之間產(chǎn)生了許多激烈的矛盾,以致使他做了一些嚴重傷害父母的事。通過學習傳統(tǒng)文化,他明白了做人子女應(yīng)有孝順父母之心,要養(yǎng)父母之心,養(yǎng)父母之身,養(yǎng)父母之智,對他觸動很大,在大會分享上,他痛哭流涕,三跪三扣頭表達他對父母的懺悔,場面十分感人。這就是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他拯救了一個家庭,這也是學傳統(tǒng)文化的好處。
人們認為現(xiàn)在的孩子難管難教,真讓人發(fā)愁。尤其是學校老師面對開學的壓力,往往只注重對學生智育的培養(yǎng),而忽視對學生品行道德的教育。《禮記、學記》指出:“建國君民,教學為先!边@是治國的根本。中國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他教育思想的核心正是育人為本,德育為先,這完全體現(xiàn)在《弟子規(guī)》一書之中。我校自從推行學習《弟子規(guī)》老師和學生都發(fā)生了明顯的變化,但在真學真干上還力行不夠。比方學校安排每周六全校教職工必須參加《弟子規(guī)》學習,我們摸著良心說說我們抱怨過沒有!我們是被“必須”限制而被動在學習,我想抱著這種心態(tài)學習,肯定收獲不大,甚至沒有收獲。學習《弟子規(guī)》重在踐行,要求學生做到的,我們老師必須先做到,用我們的實際行動為學生做榜樣,因為身教勝于言教。所以,我們在今后的學習中一定要以身作則,真抓實干,從我做起,從點滴做起,真學真干。愿我們共同努力把海天學校學習《弟子規(guī)》的活動推向高潮。
弟子規(guī)學習心得體會 16
弟子規(guī)是一部流傳已久的經(jīng)典名著。它備受古今中外學者的推崇,內(nèi)涵廣傅精深,很值得一學。
弟子規(guī)是以《三字經(jīng)》的形式,從接人待事方面給我們以指導。兒童對人的一生而言,就像一張白紙,以后怎么定,起筆很重要。在這里,弟子規(guī)也給我們提出了很好的方向。它有利于我們將來走向社會,樹立正確的人生觀,社會觀。當然《弟子規(guī)》對于我們小學生來說對它的內(nèi)容和文字的理解具有一定的難度。不過“書讀千遍,其意自見”通過老師、家長的'指導,再加上自身不斷的背誦,不斷的理解,自然而然地朗讀水平、記憶力、行為品德等多有較大的提高。
我讀完弟子規(guī)后,覺得自己受益不淺。弟子規(guī)讓我懂得了什么叫愛,什么叫孝,什么叫信任,什么叫寬容,什么叫友誼;叵胍郧皨寢岅P(guān)心我,教導我的情景;同學們幫助我,鼓勵我的情景;老師輔導我,教我的情景,我的心中一陣激動。是!他們對我多好!我以后,不,我現(xiàn)在就要做一個知恩圖報的人。比如每天幫媽媽多做一些家務(wù),考出好成績來回報老師,同學有困難熱心幫助……總之,我要善待他人,與他們和睦相處,自己的心情也就好多了。同時,我也要時刻地提醒自己,善待每一位同學,尊敬每一位老師,孝順自己的父母,遇事要多為他人著想,讓我們用自己的一片真心,換來一個和諧,融洽的學習環(huán)境,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相信我們的成績會蒸蒸日上的。
弟子規(guī)學習心得體會 17
“弟子規(guī),圣人訓。首孝悌,次謹信……”在學習《弟子規(guī)》的過程中,使我受益匪淺。其中有些道理很簡單,但就是沒有真正去體會其中的道理。因為在學習《弟子規(guī)》之后才真正的懂得!兜茏右(guī)》增長了我的智慧,震撼了我的心靈。通過對《弟子規(guī)》的學習我有三點體會:
第一做人要懂得感恩。對一個人而言,應(yīng)該報答的最大恩情是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所以《弟子規(guī)》第一章就是《入則孝》感恩之心體現(xiàn)在一個“孝”字上,“父母呼應(yīng)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想一想這些都是我們做兒女的孝順父母的基本要求,但我卻有很多沒有做到。
通過這次學習,希望自己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加倍努力,希望能給操勞的父母幸福的生活。以前和自己的老公總是愛鬧別扭,委屈了還常常去找自己地父母訴說,想想自己多不該啊,不擔沒有關(guān)心父母,相反卻總是帶給他們煩惱。通過學習《弟子規(guī)》我發(fā)愿:無論爸媽還是公婆我都要全心地盡一份孝心,讓他們的晚年更加快樂!
第二待人接物要懷著恭敬之心,為人要謙虛。恭敬與謙虛是分不開的',沒有內(nèi)在的謙虛很難做到對人恭敬!皾M招損謙受益”、“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雖然從小就念過許多這樣的名言警句,但我卻沒有意識到謙虛是一種品質(zhì),反而常常爭強好勝,驕傲自滿。
想一想驕傲自滿的確給自己帶來了很多損傷,也讓自己落后于別人一大截。在單位里與領(lǐng)導和同事共事總是很難相處,關(guān)系不和睦,入黨申請書總是在抱怨不公平,通過學習《弟子規(guī)》讓我認識到恭敬和謙虛的重要性,人不可有傲慢之心,工作成績再突出,對領(lǐng)導不夠尊重,我行我素還是得不到領(lǐng)導的認可,如果我早點接受這樣的教育,相信在自己能夠很好的協(xié)調(diào)好上下級的關(guān)系,以及做人的道理。
第三要找準自己的人生目標!兜茏右(guī)》教人向善,長養(yǎng)人的德行,目的是讓人活得有意義。而我也是通過學習《弟子規(guī)》明白和學到了做人的道理,人生是一個過程,過程如何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你選擇了一個什么樣的人生目標。我的人生目標是好好教育孩子,在自己學習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自己比前的學習只是明白道理而沒有真正去力行“不力行,但學文,長浮華,成何人。
不學文,但力行,任已見,昧理真!痹(jīng)的我便是那樣的人生,F(xiàn)在我要好好學習和落實《弟子規(guī)》,同時也要教育我的孩子,讓他從小接受傳統(tǒng)文化,“為國教子,以德育人”,孩子是祖國的未來,如果教育他們是我們做父母最大的責任。“至要莫如教子”,相信一份耕耘一份利益,十份耕耘十份利益。懂得反省自己,時刻反省自己地言行,做一個真正無愧于心的人!這樣,我們的人生才會了無遺憾!
弟子規(guī)學習心得體會 18
我們每一次閱讀弟子規(guī)都會一次次受到感動,使我們感悟最深的,也許就是人間的真諦。使我感悟最深的就是“父母呼,應(yīng)無緩;父母命,行無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边@不正是古今流芳百年的孝敬父母的文明行為嗎?是呀!在這個信息時代,我們往往在吃穿方面挑來揀去,這不正是俗話說的:“身在福中不知福嗎?”學了《弟子規(guī)》之后我明白了不少道理。
首先是《入則孝》,這里主要是教育我們要孝順父母、親人。他們所說的,所做的都是為了我們好,所以無論如何,我們都應(yīng)當聽從他們的教誨。還有就是,不管他們愛不愛我們,我們都要用自己的真心去愛他們。因為,畢竟是他們生下了我們,養(yǎng)大了我們,我們總不能忘記養(yǎng)育之恩吧?更何況弟子規(guī)里面也有寫到:“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彼.意思是:不管父母、親人都愛不愛你,你都要盡你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親人。
我們一起仰望這一片屬于我們的天空。我們需要更多的互動,來交流彼此的心扉。我們需要那一抹溫柔的微笑,來包容對方。我們需要伸出每一雙手編織美麗了未來!讓愛佇立在心中,要我們擁有偕同前進的夢想,做人就是得這樣,聽父母的話,正所謂“不聽父母言,吃虧在眼前。”由此,我們也得孝敬父母,因為父母是我們的老師,教了我們許多道理,關(guān)心、照顧了我們一輩子。讓我們也關(guān)心他們一點,尊敬他們一點。
弟子規(guī)學習心得體會 19
弟子規(guī)總序開篇是這樣教育我們的:弟子規(guī),圣人訓,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余力,則學文。我學了“首孝悌”這一段,感悟很深。
首孝悌,是告訴我們要孝敬與尊重自己的父母。如果連這都不懂,就不可能尊重朋友、同學等在生活中幫助過你的人。
“父母呼,應(yīng)勿緩;父母命,行勿懶”是告訴我們:父母叫你時,不能慢吞吞;父母讓你做事時,你就要立刻動身去做,不可偷懶。到這里,我很內(nèi)疚,因為我在三年級時(現(xiàn)在也有),媽媽要求每學課后要聽寫英語。那時的我總是慢吞吞地,很不情愿,或想辦法脫身,甚至哭過。可是媽媽緊抓不放,堅持每學課后要我聽寫英語。正因為這樣,在三年級英語期末考試考了100分,才知道媽媽的用心良苦?墒窃谒哪昙墪r依然不怎么情愿聽寫,分數(shù)下降了,可是我還是外甥打燈籠——照舊(舅)。媽媽只好隨便我,什么時候自愿就什么時候聽寫。學了《弟子規(guī)》后,覺得自己對不起媽媽……
“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的意思是:自己的身上有傷時,自己的'親人會非常擔憂;而你的道德有“傷”時,親人的臉面就都被丟了。我在深圳時,不小心摔破了頭,媽媽被嚇得臉色蒼白。媽媽送我到醫(yī)院,邊哭邊送我進手術(shù)室……。讀了《弟子規(guī)》“入則孝”后,聯(lián)想那時的情景,真正理解“身有傷,貽親憂”這句話的意思。
《弟子規(guī)》是中華文化的經(jīng)典,它正以特殊的魅力感染著每一位炎黃子孫。當古老的鐘聲再次響起,讓我們一起徜徉在這美妙的文化經(jīng)典里—“弟子規(guī),圣人訓,首孝悌,次謹信……”
弟子規(guī)學習心得體會 20
這個月我們主要學習了《弟子規(guī)》中的—泛愛眾—部分。通過這個月的學習讓我懂的了以下幾點:
1、人和人都是一樣的,沒有高低貴賤之分,所以我們不能鄙視任何人,也不能因為某一個人有財有權(quán)有勢就去巴結(jié)他,我們大家應(yīng)該互敬互愛,相親相愛,F(xiàn)在的有些孩子們就特別有這種歪風邪氣,天天比自己家里多有錢,比自己穿的名牌衣服等等,其實孩子就是要以此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他們的內(nèi)心是空虛的,是需要家人的理解和陪伴。
2、一個人受人尊敬不是因為他得容貌好看,而是這個人的品德修養(yǎng)和才能,德行高尚的人,名望自然高。有才有能力的人,人們在和他相處以后會更加欣賞佩服他的處事能力。我在外面工作時遇到同事特別有能力的我們就會主動稱呼他為老師,這就能看出一個人受人尊敬不是他所在的位置和他如何能說大話而是他的內(nèi)在才能。
3、當你有能力而別人沒有這種能力時,你要無私的奉獻去為眾人服務(wù),不要自私自利,只考慮到自己,舍不得付出。對于他人的才能,應(yīng)當學習欣賞贊嘆,而不是批評、嫉妒、毀謗。不要去討好巴結(jié)富有的人,也不要在窮人面前驕傲自大,或者輕視他們。不要喜新厭舊,不管是人還是物。別人正在忙碌的時候,不要去打擾他使其分心,當別人心情不好的時候,不要說話干擾他,增加他的煩惱與不安。父親經(jīng)常告訴我:不要吝嗇你的贊美,也許你的一個小小的舉動或語言就能成就一個人的成功和幸福。
4、別人的短處,不要去揭穿,對于他人的'隱私,更不能去和別人說。贊美他人的善行就是等于自己在行善。當對方聽到你的稱贊之后,必定會更加勉勵行善。相反宣揚他人的過失或缺點,就是作了一件壞事。如果指責批評太過分了,還會給自己招來災(zāi)禍。朋友之間應(yīng)該互相規(guī)過勸善,共同建立良好的品德修養(yǎng)。如果有錯不能互相規(guī)勸,兩個人的品德都會有缺陷。
5、財物的取得與給予,一定要分辨清楚明白,寧可多給別人,自己少拿一些,才能廣結(jié)善緣,與人和睦相處。要讓他人做事時,先要反省問問自己:“如果換作是我,我愿意嗎?”,如果連自己都不喜歡,就要立刻停止。受人恩惠要時時想著報答,別人有對不起自己的事,應(yīng)該寬大為懷把它忘掉,不開心的事過去就算了,不要老放在心上,處罰自己,苦惱自己!至于別人對我們的恩德,要感恩在心常記不忘,常思報答。俗話說:滴水之恩乃當涌泉相報。我家昨天把地里種的姜刨了,今天給親戚朋友都送一些,婆婆說讓我把好的留著自己吃不好的送人就可以了。我說要送就送好的,不然就不送。婆婆不高興了我就不吱聲了,然后偷偷把好的一份一份包裝好,今天都給送出去了。其實換位思考一下別人給你送東西都是不好的你會怎么想,雖然我沒能說服婆婆但是她知道以后也會理解我。
弟子規(guī)學習心得體會 21
秦老師把這包《精講弟子規(guī)》送給我的時候,我特別激動。對秦老師,我始終仰視崇敬,因為他神奇,也因為他的言行,堪稱楷模,讓我感動。
我和東魁老師認識得很早,深入交往也有七月之余,他無私奉獻、敢于擔當,對社會那種深沉的熱愛和強烈的責任感,在我認識的周圍人群當中,無人能及。“菩薩心腸、雷鋒精神”是秦老師在我心底的寫照,我為擁有這樣的良師益友感到驕傲,也為能夠與秦老師深交而榮幸。
現(xiàn)今社會,各種丑陋現(xiàn)象通過網(wǎng)絡(luò)媒體等各種途徑撲面而來,層出不窮,有些可稱之謂奇聞。現(xiàn)今的人們到底怎么了?困惑迷茫、善惡界限模糊,我們不僅在聽,有時也在隨波逐流地跟著做。其實,人的良心都有,缺的是智者、一個有大智慧的`賢達仁者去醍醐灌頂,去幫助這些迷糊顛倒的人們拂去思想當中的那層塵垢。
當我翻閱這本博大精深、集大思想、大智慧、大慈悲于一體的《精講弟子規(guī)》時,我徹底被征服了。暢游之余,我特別欣喜,因為愚下曾有的一些粗淺想法,這本書中都有深刻的闡釋,我深刻地感受到與秦老師在思想底蘊和水平上的差距,但也為能與秦老師思想趨同而異常振奮。秦老師總是勉勵我說我是一個很優(yōu)秀的人,后學非常慚愧,我是想得多做得少,而秦老師是行勝于言。我幸運能夠得到秦老師的言傳親教,我會努力做一個優(yōu)秀的人。
《精講弟子規(guī)》不單單是一本書,也是秦老師多年言行閱歷的實錄,是對人性最深處探尋的發(fā)現(xiàn)和總結(jié),也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新葉綠芽,更是一種偉大的社會責任感使然,讀后受益匪淺。
我是一個不太喜歡讀書的人,以前曾迷戀過武俠小說,對其它類書籍耐不住性子。特別是說教性類的,你要怎么怎么做,我一向反感,不愿意看,認為一是枯燥乏味,二是理說不清、意釋不透,三是對個人行為指導和規(guī)勸約束作用也不大。上述問題對《精講弟子規(guī)》來說并不存在。
秦老師的書,引人入勝,發(fā)人深省,沁人心脾,催人淚下,其理其義為廣大讀者接受,我曾反復聽到不少陌生人、長者、年輕人、普通人對這本書的贊嘆,他們說,這本書是他們過上幸福生活最需要的。我是基層一名黨政干部,認為這本書也是中國當今社會最需要的。
工作當中,我遇到的很多家庭矛盾、社會糾紛,法律解決不了,村委會也調(diào)解不了,但在這本書卻可以找到解決方法和答案。在社會矛盾凸顯、大力加強社會道德建設(shè)的今天,這本《精講弟子規(guī)》對社會和諧、家庭幸福將起到重大作用,理應(yīng)成為中國道德講堂的必備教材。
弟子規(guī)學習心得體會 22
《弟子規(guī)》教人向善,長養(yǎng)人的德行,目的是讓人活得有意義。只有懂得時刻反省自己,規(guī)正自己的人,才有長足的進步。這才應(yīng)該是人一生所追求的終極目標。希望能給孔子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中,對我們中華民族的思想和文化的形成及發(fā)展影響是最大最久遠的,孔子不僅用他的言行教育著他的弟子們,同時也給我們后人們留下了深深的教誨。
為了繼續(xù)“弘揚中華傳統(tǒng)文化”,幼兒園組織全園職工學習《弟子規(guī)》,在初讀《弟子規(guī)》時,覺得應(yīng)該是孩子要好好學習的書。但通過初讀《弟子規(guī)》書中的入則孝中,父母呼,應(yīng)勿緩,父母命,行勿懶。對照自己,想想自己的父母,雖然自己已經(jīng)很孝敬爹娘,細讀《弟子規(guī)》后,總覺的我們以后還應(yīng)該做到即時父母沒有呼喚自己時,也要常常回家,多做家務(wù)事,去聆聽父母的教誨,與父母說話時和言悅色,聲調(diào)柔和不要嫌父母嘮叨,因為自己也有老的一天,還要做到為父母著想,關(guān)心父母的健康,定期帶父母體檢,對父母的喜好要做到了如指掌,及時過問父母的生活和開心的事情,在平時的生活中不能讓父母為自己擔心,多做讓父母高興和順心的事,及時為父母做事。想想父母對自己的呵護,從初生到成人,付出的辛苦真是一言難盡……當我們自己為人父母之后,才開始去體諒父母,知道父母對子女的付出是不圖任何回報的,作為父母的子女我們?yōu)楦改缸鋈魏蔚?事,都是天經(jīng)地義的事,也是做子女的本分。
所以說:“對待父母我們不能有任何的借口,忙!忙!忙!”要學會及時的關(guān)心自己的父母,知道父母的疾苦和需要,讓父母感受到兒女的關(guān)心和溫暖。在與同事相處時,要做到相互關(guān)心,相互幫助,在與長輩相處時要有禮貌,講禮節(jié),做到關(guān)心幼小,尊重長輩,尤其是遇事不能急躁,耐心對待任何事情,做人做事要誠實守信,誠信待人,在工作,學習中要努力向他人學習,取長補短。同時,還要多利用業(yè)余時間多讀有益于工作、學習和生活的書籍,不斷地提高自身修養(yǎng)、自身素質(zhì)、充實知識,將中華傳統(tǒng)文化落實到行動中。
我們要用孝心感恩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讓“百事孝為先”成為每個人的行動,教育子女延續(xù)古人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把《弟子規(guī)》發(fā)揚光大,讓中華兒女在孝敬父母的同時,學會感恩,學會報答,學會孝敬社會,知道如何做人的道理。
弟子規(guī)學習心得體會 23
弟子規(guī)這本書在老師沒發(fā)下來之前,我認為只是一本普通的書,根本不把它當做是一回事?砂l(fā)下來沒幾天,我漸漸地覺得這本書對我們有很大的幫助。并且也喜歡上了這本書,經(jīng)過老師的介紹才知道這本書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經(jīng)典,讓人學習怎樣和他人和諧相處。
弟子規(guī)這本書有著弘揚和建設(shè)中華民族精神的作用,是我們民族的靈魂。弟子規(guī)講述了人們:在家,出外,待人,處事上該學習的良好品德。強調(diào):孝心,孝行,從而達到對父母孝敬的目的,對構(gòu)建和諧家庭起到促進作用。這本書讓我們養(yǎng)成一種尊敬他人的良好習慣。弟子規(guī)提高了人們的思想道德素質(zhì),讓師生樹立起正確的倫理道德和人生價值觀。
而我特別喜歡一段,就是:父母呼,應(yīng)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這短短的24個字,就讓我有非常大的感想,而我理解的意義就是:父母呼喚,應(yīng)及時回答,不要慢吞吞的很久才應(yīng)答,父母有事要交代,要立刻動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辭偷懶。父母教導我們做人處事的道理,是為了我們好,應(yīng)該恭敬地聆聽。做錯了事,父母責備教誡時,應(yīng)當虛心接受,不可強詞奪理,使父母親生氣,傷心。所謂君子聞過則喜,小人聞過則怒。這就是我得到的心得。
脾氣小一點,與其抱怨別人,不如先反省一下自己是否也做錯了 應(yīng)該在自己身上找一下過失,要多為別人處地著想,不要只想著自己的.利益,要微笑面對人生。憂愁,憤怒使人老,微笑可以讓人變得輕松而有活力。俗話說:"笑一笑,十年少"。最能笑者是健康的,人們通常用笑來隨順,尊重,供養(yǎng)一切大眾,令人皆大歡喜。肚量要大一些,做事不計較,心中沒煩惱,任勞任怨,盡心行孝。這就是我所得到的啟發(fā)和體會。
幸好我們有一本博海深文的書,讓我們學會這么多做人的道理,使大家進一步和諧!
弟子規(guī)學習心得體會 24
《弟子規(guī)》是一本集中國傳統(tǒng)文明的精髓,以學規(guī)、學則的方式,三言成語的體例,稀釋了八德(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知識的教育范本。其淺顯易懂“便于誦讀解說而皆切于實踐”,不管從任務(wù)到生活,還是從做事到做人,廖廖1080個字,就把人類社會所倡導的、支持的,遵道的、違德的講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外延豐厚。《弟子規(guī)》自身就是“道”是“德”。所以要牢記《弟子規(guī)》,并用它來要求本人、反省本人、反省本人,做到敦倫盡分。少量的現(xiàn)實證明,能按《弟子規(guī)》的要求來標準本人言行的人,相對在家庭中是一個好兒女、好夫婦、好父母、好兄弟姐妹,在單位是一個好員工、好同事、好冤家、好指導,在社會上是一個德高望重的圣賢之人。
《弟子規(guī)》自身就是一種標準,一種品德質(zhì)量的標準;同時也是一個讓大家去事必躬親、自在下管理的行為標準。它不是拿來要求別人的,而是經(jīng)過本人的踐行來引導、帶動身邊的人一同學習,一同力行,逐漸提升本人的素質(zhì),進步家庭生活質(zhì)量,改善任務(wù)、生活環(huán)境以及社會習尚,從而到達構(gòu)建調(diào)和家園、調(diào)和社會的目的。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通讀了《弟子規(guī)》,接受了傳統(tǒng)文化的教育和熏陶,有了深刻的人生感悟。
首先,對長輩有禮有敬、對兄弟恭敬友愛。對個人而言,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是我們應(yīng)該報答的最大恩情。其次,在待人接物方面要懷著恭敬之心,為人要謙虛。恭敬與謙虛是分不開的,沒有內(nèi)在的謙虛很難做到對人恭敬。“滿招損,謙受益!薄疤撔氖谷诉M步,驕傲使人落后!彪m然從小就念過許多這樣的名言警句,但有時在具體工作中還是免不了有爭強好勝、驕傲自滿的情緒在里面,想一想驕傲自滿的確給自己帶來了很多損傷,也讓自己落后于別人一大截。讀完《弟子規(guī)》后,我認識到恭敬和謙虛的重要性,因此,我在以后的工作中,要保持謙虛的態(tài)度,遇事要三思而后行,多向身邊的領(lǐng)導和同事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業(yè)務(wù)水平。再次,養(yǎng)成良好的工作習慣。《弟子規(guī)》規(guī)范人的行為,一句話一個道理,它給了我們很多工作中的'啟示。作為黨員,我們要正視自己,實事求是地發(fā)現(xiàn)問題和不足,認真改正和彌補,在工作中積極進取。最后,找準自己的人生目標!兜茏右(guī)》教人向善,長養(yǎng)人的德行,目的是讓人活得有意義。而我也是通過閱讀《弟子規(guī)》明白和學到了做人的道理,人生是一個過程,過程如何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你選擇了一個什么樣的人生目標。黨的宗旨是為人民服務(wù),作為一名黨員,要多傾聽群眾呼聲、接受群眾監(jiān)督、尊重群眾意見,真正做到“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權(quán)為民所用。”
細節(jié)決定成敗!兜茏右(guī)》就是教導我們要重視生活行為的各個細節(jié),用簡明通俗的語言,教導大家如何提高修養(yǎng)、孝親友愛以及生活起居中待人接物所應(yīng)有的禮節(jié)。我們都是普通人,大多時候,都是在做一些普通的小事,如果每個人都認真對待自己所在崗位的每一件小事,都注重細節(jié),把小事做細、做透、做好,那就會出現(xiàn)“細中見精”、“小中見大”的不平凡。
【弟子規(guī)學習心得體會】相關(guān)文章:
學習弟子規(guī)心得體會09-19
學習弟子規(guī)心得體會10-08
學生學習弟子規(guī)心得體會07-09
弟子規(guī)學習的心得體會范文03-31
學習弟子規(guī)心得體會15篇02-16
學習弟子規(guī)心得體會(15篇)04-06
教師學習弟子規(guī)心得體會01-07
教師學習弟子規(guī)心得體會10-08
《弟子規(guī)》學習心得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