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出參觀心得體會
心得體會是為了表達工作、學習和生活的感受,是我們常用的一種應用文體。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于外出參觀的心得體會范文,供大家閱讀參考。
外出參觀學習心得體會一
教師就是要不斷地更新觀念、了解最新教育教學理念,這樣才能夠不斷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
xx年x月x日,我校部分班主任老師在王校長的親自帶領下來到蘇州幾所知名小學參觀、學習,此次活動還邀請到兄弟學校淝河路小學的部分老師參加。
本次主要參觀學習了蘇州市的山塘中心小學、陽光城實驗小學以及金閶區(qū)實驗小學這三所學校。
山塘中心小學從外表看,根本不知道是學校,因為它是利用陜西會館的原址作為學校校園建設的,整個學校都滲透著蘇州的建筑等特色。
陽光城實驗小學新建時間不長,現在還只有一到三年級三個年級學生在校就讀,但是他們學校創(chuàng)編的關于文明禮儀的動漫劇已獲全國獎項。
在金閶實小,恰逢他們組織開展教學研討活動,參觀學習的教師們聽完課后還積極參加研討活動。
通過這次活動,大家看到了先進的教學軟硬件設施、蘇州市的教育教學改革、有效課堂教學、學校的辦學特色以及特色活動的開展所取得的明顯效果等。
大家最大的感受就是開闊了視野,了解了外地教育教學發(fā)展的現狀以及我們之間存在的差距,同時也引發(fā)了我們對如何開展高效課堂教學的諸多思考。
大家也深刻體會到及時更新思想觀念和積極思考如何進行教育改革的重要性。
這次參觀學習歸來之后,每位教師將對自己的學習心得整理成稿,并在學校作形式多樣的學習心得展示,以增強參觀學習活動開展的實效性。
外出參觀學習心得體會二
8月2日,在聯(lián)社張主任的帶領下,我們30余位基層負責人對平安高精鋁業(yè)和藏文化館進行了為期一天的參觀考察,通過聽取介紹、參觀廠區(qū)、座談交流等形式,使我個人的認識有了較大的提高,開闊了視野,并為市聯(lián)社能支持這樣的高科技企業(yè)和文化企業(yè)而感到自豪。
在參觀青海平安高精鋁企業(yè)時,得知這個企業(yè)是年產20萬噸高精鋁板的國內高科技企業(yè),是我省重點發(fā)展企業(yè),該企業(yè)建設周期長,規(guī)模大,員工隊伍全部是經過專業(yè)培訓的大學生,市聯(lián)社給該企業(yè)發(fā)放款4億元支持企業(yè)發(fā)展的同時,也會給聯(lián)社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在藏文化館參觀考察時,切實感受到他們先進的辦館理念、嚴謹的企業(yè)管理、執(zhí)著的研究精神以及所取得的成果。
市聯(lián)社支持青海這樣的特色民族企業(yè),是一種貸款投資方式的一種轉變,也是通過文化企業(yè)對自己的一種對外的宣傳,通過對藏文化企業(yè)的參觀了解,對他們努力打造世界品牌的超前工作思路值得我們借鑒和學習。
這次參觀考察的時間雖然較短,但收獲甚大,既加深了我對企業(yè)文化和藏文化的認識,也使我在今后的工作中有更加明確的思考和指引。
外出參觀學習心得體會三
20XX年11月22日至25日,市教育局在西四旗組織召開了鄂爾多斯市中小學幼兒園管理工作現場會,歷時四天,內容安排有現場觀摩、領導講話、專家點評、交流互動等活動,內容豐富,形式新穎,幾天下來,雖是累了一點,但滿載而歸、收獲頗豐,真是“一路鮮花一路歌”。
第一次在劉少先jú長的帶領下以校長的身份參加這樣的現場會,印象比較深刻,四天的拉練式培訓會,每走一處都能讓自己眼前一亮。
精神抖擻的小小交警訓練,氣勢宏大的威風鑼鼓表演,全員參與的馬頭琴展示,整齊化一的民族舞蹈,誦詩起舞的國學經典,精彩紛呈的文藝演出,栩栩如生的師生作品,以學為主的新型課堂,以人為本的精細管理,校本生成的理性思考……,這些都彰顯著各學校的辦學成果和辦學特色。
下面就自己參會的感受和由此而引發(fā)的思考談幾點粗淺認識。
一、以先進辦學理念為先導,引領內涵發(fā)展。
學校的健康持續(xù)發(fā)展,取決于是否具有先進的教育思想、正確的價值觀念和科學的思維方式,管理的著眼點和歸宿是師生健康快樂的成長和可持續(xù)發(fā)展。
西四旗的教育都已開始重視通過專家把脈及在專家引領下形成自己對本校教育的理性思考,并對其理念文化進行闡述。
如杭錦旗中學在“實施學習優(yōu)勢教育”的理念引領下,摸索出了“導學結合、藝教結合、體教結合”的三結合辦學模式,給學校的發(fā)展帶來了生機和活力,也逐步形成了真正屬于自己的辦學特色。
作為校長,我們也應該提煉自己所在學校的辦學思想和辦學理念,并以此為核心確立自己的管理理念、教學理念、德育理念和服務理念,并通過解讀與踐行,讓全體師生和家長理解學校的辦學理念和思想,為此而共同努力,即理念上的認同產生行動上的合力,從而形成學校教育共同體。
把辦學理念滲透在校園文化建設、制度建設和各項活動的組織過程中,體現在學校的各項規(guī)劃、計劃和工作行動中。
只有理性的高度和行動的深度結合起來,才會有效果,才能有成果,才能促進內涵發(fā)展。
二、以東廬教學模式為課題,深化課程改革。
在現場會期間,我贊成一位校長的說法:“校長最應該關注的文化是課堂文化”。
課堂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陣地,是學校進行教育教學活動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途徑。
因此,課程改革要取得突破性進展的關鍵是要切實轉變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從而實現課堂教學的高效化。
會議期間所考察參觀的中學大多都在研究并踐行東廬中學的“講學稿”教學法,四個旗區(qū)的學校都分批派出領導和教師親自去東廬中學學習考察,也多次請該校的領導和老師到校進行理論講座和示范教學活動,并結合本地、本校實際提出了“導學案教學法”、“導學案思維導圖習得法”、“三元載體學科異步導學法”等本土化的講學稿。
由此也引發(fā)了我們的一些思考:東廬中學的成功在于該校能在困境中大膽創(chuàng)新,根據本校實際改革摸索出了以“講學稿”為載體的先學后教、以學為主的課堂教學模式,其實這與先前“洋思中學模式”有異曲同工之效果。
仔細想來,其間所體現正是新課程理念的宗旨和要求,所有這些改革,都是在新課程理念引領下的操作層面的創(chuàng)新,這種成功的模式學來為我所用,已初見成效,若真能堅守和堅持下去并生根發(fā)芽,那的確是件好事,她能使我們邁開緩慢前行的課改步伐。
那么,除“講學稿”模式外,我們能不能開拓出更新的、更切合我們教師個人實際的、本土化的有效教學模式和科學的教學方法?劉永勝教授也指出:“教學模式可以靈活,教無定法”。
這就需要我們所有的教育工作者認真學習新課程理念,吃透新課程標準,領會新教材意圖,一切以全體學生能積極參與、能學會且會學為衡量標準,充分挖掘一線教師的積極性和潛能,從“教無定法”中得法,得到 更多的、更適合每位教師自己的“法”,在新課程標準的統(tǒng)領下,讓“條條大路通羅馬”。
我們準旗的初高中教學質量在全市處于領先水平,世紀中學、準一中、準民中和準九中的教學質量在全市高中、初中學校分別位居前茅,準民中連續(xù)五年中考全市第一,說明我們的課堂是高效率的,是符合新課程理念和新課標要求的,但我們所欠缺的是沒有對自己的成果和經驗進行及時的總結和推廣,我們缺乏必要的自信!這也正是我們今后需要努力的方向。
三、以提高教學質量為核心,亮化辦學特色。
劉少先jú長曾多次說過:“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質量是素質教育的核心所在”。
我們也聽過好多教育專家的講座,最終都要用所帶學生的中考或高考成績?yōu)橐罁䜩碚f明其理念的超前性,思想的先進性和方法的科學性。
會上對2010年全市中、高考質量進行了科學的分析,并高屋建瓴地對當前存在的問題和今后的教學提出了寶貴意見和建議。
市教研室梁耘主任強調:“素質教育不是不追求質量,而是在提升內涵的前提下追求高質量,是教育發(fā)展的硬道理”。
校長和教師在教學中只有真正做到靜下心來、全身心投入,以學生為本,而不是在做表面文章時,才能實現課堂教學的高效化,才能讓學生全面主動地發(fā)展。
程鎖明教授在點評時指出:“真正的高質量是讓優(yōu)生更優(yōu),讓差生變優(yōu),從單一到豐富,為孩子的未來、幸福和生存奠基”。
我們所參觀四個旗區(qū)的教育,都以課堂教學改革為抓手,把中考成績作為評價學校教學質量的重要標準之一,把科學文化素養(yǎng)作為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重要指標之一,各學校的主要領導也把精力主要放在了教學管理上。
雖然他們的中高考質量和我旗相比還有較大差距,但這種努力的方向和勁頭是應該引起我們重視的。
“不求人人升學,但求個個成才”,“沒有不好,只有不同”,這些樸素的教育理念詮釋著西部學校新的人才觀念和對素質教育的深刻理解。
“馬頭琴拉響烏審召,蒙古舞跳亮毛烏素”,全員參與的特長教育已不僅僅是一門校本課程,更肩負著傳承民族文化的歷史使命。
在討論時王廣源jú長曾說:“民族的東西是我們自己的,也是屬于世界的”。
杭錦旗中學的體育競技隊能在區(qū)運會上一舉奪得十幾枚金牌并非偶然,其藝術類考生高考成績喜人絕非一日之功,這些成績的取得恰恰是因為該校生源質量較差,靠文化課成績無法生存而逼出來的,這些事實更加說明,每一個孩子都有潛能可挖。
學校、老師應努力去發(fā)現并積極地為每一位孩子的健康成長搭建平臺”。
通過三位專家的點撥和校長間的討論交流,自己對什么是學校特色,怎樣才能形成自己學校的特色也有一些思考:(一)學校特色不完全等同于特長教學,但持之以恒的特長教學可以形成教學特色。
(二)當我們把學校的辦學理念和思想貫徹到學校各個環(huán)節(jié)的管理和教育教學的實際行動之中,并能持之以恒,與時俱進,不斷創(chuàng)新時,這就是一種學校的文化和特色。
(三)當我們把校本課程或某一項常規(guī)活動或改革、管理行為做精、做細、做實并能堅守、堅持和不斷改進時,這就是一種學校的文化和特色。
四、以促進師生發(fā)展為根本,細化學校管理。
學校是在做人的工作,需要人去做工作,學校的一切工作都必須是以師生為本的,學校所有規(guī)章制度的制定和實施都應以師生的健康向上、和諧幸福為宗旨。
四個旗區(qū)各學校都很重視抓師資隊伍建設,“三名工程”的實施,“青藍互助”活動的開展,都說明了這一點。
以校本教研為中心,強化集體備課工作,實現教學、教研、培訓一體化,注重反思、總結和積累。
鄂旗實驗小學建立的師生成長檔案袋,已成為該?蒲姓n題的一個亮點,他們曾和北京地區(qū)一些名校進行互動交流,讓師生學會記錄成長過程,校刊、校報、學生成果集、學生作文集、教師論文集、課改成果集、校史展覽、系統(tǒng)化的學校彩封簡介、宿舍餐廳的服務承諾、學生管理的各項措施等都體現了“在積累中走向成長成功,在反思中不斷進步”的理念,都說明了各學校都在注重實施“以人為本”前提下的精細化管理。
注重提升內涵,提高辦學品位,都在注重師生的持續(xù)發(fā)展和健康成長。
五、現場會之后的思考: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們應虛懷若谷海納百川,虛心學習是必須的也是絕對正確的。
我們需要學什么?怎么學?怎么用?怎么定位自己?實地參觀學習、聽專家講座和名師示范課都有三個層面的東西,即“道,法,術”,道即思想理念和道理,法即方法,術是技能和技巧。
道——大家都可以領會,只是程度不同;法——可借鑒不能照搬,術——是屬于自己的,是學不來的東西。
這也許正是全國再沒有出現第二個魏書生和陳鴻彬,也沒有出現第二所盤錦中學的原因所在吧。
學了道,借鑒了法,結合自己的實際取長補短,讓學來的東西在自己身上生根發(fā)芽,使其本土化、校本化,這也是我今后學習培訓的思路和目標。
我們不能在學習別人的同時丟掉了自己,一個人不能沒有自信,一所學校,一個地區(qū)的教育更不能沒有自信!作為準格爾旗的教育工作者我們沒有理由不自信!因為我們正處在準格爾經濟迅猛發(fā)展和準格爾教育穩(wěn)健跨越的大好時期。
拔尖教師、骨干教師、優(yōu)秀教師和優(yōu)秀校園長獎勵制度,極大地激發(fā)了教師和校長的工作積極性;全國名師實驗基地的誕生和名師工作室的成立,讓我們的教師能與專家零距離接觸;有計劃地外出學習和校本培訓,名師育名師活動,校際結對互助活動,學段銜接研究,強化集體備課,引進東廬講學稿,出臺各學科教學常規(guī)等措施,都在有效地促進教師專業(yè)成長;自上而下的質量意識在不斷強化,中高考成績在全市位次不斷前移,學校特色化建設穩(wěn)步推進,全旗素質教育質量明顯提高;校安工程和校園城域網工程的實施,正在快速改善全旗城鄉(xiāng)的辦學條件;準格爾教育事業(yè)發(fā)展“十二五”規(guī)劃的出臺,為我們明確了目標,指明了方向,為準格爾教育的未來繪制了美好的藍圖。
我們有理由相信,準格爾教育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燦爛輝煌!
【外出參觀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外出參觀心得體會06-07
外出參觀心得體會(必備)12-20
外出參觀培訓報告01-12
外出參觀學習的心得體會范文06-06
外出參觀學習心得體會03-16
教師外出參觀心得體會02-03
教師外出參觀心得體會07-31
幼師外出參觀學習心得體會03-28
外出參觀學習心得體會范文06-17
關于外出參觀學習心得體會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