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冬季吃什么保暖
冬季天氣寒冷,人人都會想吃點熱乎的東西來暖暖身子。
那吃什么能溫暖身體呢?來看下面:
肉類
冬天蛋白質的供給量以占總熱量的15至17%為好,所供給的蛋白質應以蛋白質為主。
肉類,以羊肉、牛肉為主,富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及脂肪,提供機體熱量較多。
醫(yī)學研究還發(fā)現(xiàn),人在冬天怕冷,除了外界寒冷的氣候條件外,還與機體內某些無機鹽的缺乏有關。
在蔬菜尤其是蔬菜的老葉、黃葉、根及皮內均含有豐富的無機鹽,因此在食用時不要去掉這些有益的部分。
奶制品、豆類
此外,奶制品、豆類及新鮮蔬菜、時令水果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及多種維生素,是很好的進補品。
而人參、燕窩等高檔滋補品并非適合所有的進補者,這類補品最好在醫(yī)生的指導下服用。
麥片粥
冬日宜食養(yǎng)心除煩的麥片粥,消食化痰的蘿卜粥、補肺益胃的山藥粥,養(yǎng)陰固精的核桃粥,健脾養(yǎng)胃的茯苓粥,益氣養(yǎng)陰的大棗粥,調中開胃的玉米粥,滋補肝腎的紅薯粥等。
生活防寒
進入冬季以后,“早臥晚起,以待日光”是養(yǎng)生的重要原則,意思是說在寒冷的冬天應該早睡晚起。
早睡以養(yǎng)陽氣,保持溫熱的身體。
最好在太陽出來以后再起床,這時人體陽氣迅速上升,血中腎上腺皮質激素的含量也逐漸升高,此時起床,則頭腦清醒,機智靈敏。
而且早晨空氣中負離子濃度高,對人體也非常有益。
冬季防寒非常重要,要從背、足做起。
中醫(yī)認為,背部是人體經脈中足太陽膀胱經循行的主要部位。
足太陽膀胱經主人一身之表,又具有防御外邪侵入的作用。
所以一旦受寒,就會損傷人體的陽氣,出現(xiàn)上感或陳疾復發(fā)、加重等現(xiàn)象。
對于老人、兒童、患有胃及十二指腸潰瘍以及心腦血管疾病的人來說,暖背尤為重要。
背部保暖方法很簡單,只要穿一件貼身的棉(鴨絨)背心就好。
民間有一說法,“寒從腳底生”。
因為足為人體最遠端,脂肪薄,保暖能力差,而中醫(yī)認為足底穴位與內臟關系密切,如果足部受涼可引起感冒、腹痛、腰腿痛、痛經等疾患,所以要注意足部保暖防寒。
補充水分
冬季進補一不小心容易補過頭,尤其是慢性病患者,因此還需要多食水果、蔬菜,補充足夠的水分,防止血液濃縮和黏稠。
冬季北方水果較少,主要可以吃蘋果。
中醫(yī)認為,蘋果性平。
在眾多水果之中,蘋果可說是最普遍又最平和的一種,但它的營養(yǎng)價值卻不容小視。
中醫(yī)認為它有生津潤肺、健脾開胃的功效。
入冬后,很多人常感到皮膚干燥、頭暈嗜睡,反應能力降低,這時如果能吃些生津止渴、潤喉去燥的蘋果,會使人頓覺清爽舒適。
再有,冬季許多人進補過多,往往會出現(xiàn)上火的癥狀,而蘋果性平,可滋陰潤肺,又可殺菌,對預防上火和感冒很有效果。
蔬菜里可以多吃蘿卜和白菜。
俗話說:“冬吃蘿卜夏吃姜,不勞醫(yī)生開藥方”。
蘿卜有順氣消食、止咳化痰、除燥生津、散淤解毒、清涼止渴、利大便等功效。
中醫(yī)認為,大白菜可以養(yǎng)胃生津、除煩解渴、利尿通便、化痰止咳、清熱解毒。
絕大部分人群都可食用,尤其適于偏胖、內熱偏盛、脾胃不和、咳嗽有痰的人士。
冬天氣候干燥,大白菜含水量極高,又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多吃白菜可以起到很好的滋陰潤燥、護膚養(yǎng)顏的作用。
大白菜中的纖維素有潤腸排毒作用,還可促進人體對動物蛋白質的吸收,對于便秘人士尤為適宜。
但話又說回來,任何事物都有好與壞,大白菜也一樣。
因大白菜偏寒,脾胃虛寒人士應少食。
另因大白菜中含有少量會引起甲狀腺腫大的物質,所以甲狀腺腫大患者應少吃,或與碘鹽、海魚、海產品等一起食用。
運動保暖
冬季鍛煉是必不可少的。
因為戶外活動可進熱量產生,調節(jié)新陳代謝機能,增強大腦皮層興奮和體溫調節(jié)功能。
但是,由于冬季天氣寒冷,四肢較為僵硬,所以鍛煉之前的熱身活動非常重要。
如先做一些伸展肢體、慢跑、輕器械的練習,等身體微微出汗后,再進行高強度的健身運動。
衣著要根據(jù)天氣情況而定,以保暖防感冒為原則,尤其注意運動后要及時穿上外衣,以免著涼。
鍛煉也要根據(jù)個人體質和年齡的不同而有所區(qū)別。
例如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應杜絕做打球、登山等劇烈運動;患有呼吸系統(tǒng)疾病的人,如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肺心病等患者,運動應選擇上午、下午日照充足的時候,避免受寒冷的刺激,防止誘發(fā)急病。
老年人更應注意保暖,要避免過早起床鍛煉,以防腦供血不足誘發(fā)中風。
燉補養(yǎng)生
冬季飲食切忌黏硬、生冷,因為此類食物屬陰,易使人體陽氣受損,飲食調養(yǎng)應以“補”為主。
補法中以燉補為佳,燉補制作時間長,有利于營養(yǎng)消化吸收,而且還可以適當加入藥材,以增強療效。
燉補時可根據(jù)個人體質選用一些高熱量、高蛋白質的食物:
羊肉:冬天吃羊肉非常合適,因為羊肉性溫,能給人體帶來熱量。
中醫(yī)說它是助元陽、補精血、療肺虛、益勞損之妙品,是一種良好的滋補強壯食物。
鵝肉:自古以來流傳著“喝鵝湯,吃鵝肉,一年四季不咳嗽”的諺語。
常食鵝湯、鵝肉,可以防治咳嗽,還能補益五臟。
鴨肉:冬天除吃一些能補陽的食物外,還要注意養(yǎng)陰,鴨肉營養(yǎng)豐富,是滋補妙品,尤適于體內有熱、上火的人食用,特別是低燒、虛弱、食少、便秘和水腫的人,食鴨肉最有益。
進補要因人而異,不可亂補,應注意五忌:
一忌無病進補。
無病進補,既增加開支,又傷害自身,導致血中膽固醇增多,誘發(fā)心血管疾病。
二忌慕名進補。
人參是補藥中的圣藥,所以服用的人多。
但濫服人參會導致過度興奮,煩躁激動,血壓升高及鼻出血。
三忌虛實不分。
中醫(yī)的治療原則是虛者補之,不是虛癥病人不宜用補藥。
虛病又有陰虛、陽虛、氣虛、氣血虛之分。
對癥服藥才能補益身體,否則適得其反。
四忌多多益善。
進補過度對身體也有害,因此進補要適量。
五忌以藥代食。
重藥物輕食物是不科學的,藥補不如食補。
【冬季吃什么保暖】相關文章:
冬季保暖倡議書12-08
冬季保暖廣播稿12-05
冬季保暖新聞稿11-10
冬季保暖新聞稿(15篇)12-16
冬季保暖新聞稿(9篇)12-16
冬季保暖新聞稿15篇12-15
冬季保暖倡議書(精選5篇)12-08
冬季保暖倡議書13篇12-08
冬季保暖新聞稿9篇11-10
冬季保暖倡議書范文(精選5篇)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