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文章的寫作技巧和手法
寫心理活動時,有一點要特別注意:用第一人稱寫人時,可以寫“我”的心理活動,但不能寫別人的心理活動。下面是范文站小編收集整理的文章的寫作技巧和手法,歡迎閱讀。
在記敘文寫作中,進行人物語言的描寫是不可缺少的。
進行人物語言的描寫,不是隨心所欲的,想怎樣寫就怎樣寫,而應該像魯迅先生指出的那樣:“人物語言的描寫,能使讀者由說話看出人來。
”這就是說從人物語言的描寫中看出人物的鮮明特點。
那么,怎樣才能達到這種境界呢?
1、 人物語言的描寫要符合人物的年齡、經歷、身份、文化教養(yǎng)等特點。
2、 人物語言的描寫,力求反映人物的特征。
成功的對話描寫,不僅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年齡、職業(yè)等特點,而且也要能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感情,表現(xiàn)人物的性格特征。
3、 人物語言要力求簡潔,避免有話必錄和拖泥帶水的現(xiàn)象。
4、 具有鮮明個性的人物語言描寫,并不是垂手可得,而要通過艱辛的努力才能獲得。
同學們?yōu)樽约汗P下的人物設計語言,更應該如此。
心理描寫,是對人物內心活動的描寫。
深入描寫人物的內心活動,是展示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
事出有因。任何心理活動的引起是有原因的,把心理活動的起因寫清楚,對于展示人物形象是必不可少的。
通過心理描寫來展示人物形象,一定要把心理活動的過程展現(xiàn)出來。
不然,人物的形象無論如何都會顯得蒼白無力。
心理活動的展現(xiàn)和其它事物的發(fā)展一樣,都是有層次的。
我們把人物心理活動的層次逐漸寫出來,人物形象的展示也會越來越具體。
寫心理活動時,有一點要特別注意:用第一人稱寫人時,可以寫“我”的心理活動,但不能寫別人的心理活動。
因為別人心里是怎樣想的,“我”是無法知道的呀!
在現(xiàn)實生活中,不同人物之間的性格特征,或同一人物在不同環(huán)境下內在性格的變化,常常處在不協(xié)調的矛盾狀態(tài)之中。
為了顯示人物性格的差異,寫作文就必須通過對比加以表現(xiàn),將他們面對相同的事物作出不同的反應抖落出來,從而突出人物的形象。
通過對比描寫來突出人物形象,要注意幾點:
1、 運用對比描寫,不應該勉強湊合,主要看作文的材料是否適合采用對比的寫法。
如果材料本身需要用對比的寫法,那么作者才可以通過對比來寫人,完成自己的寫作意圖。
如果材料的本身不適合采用對比的手段,那么也不要人為的牽強附會,為對比而對比。
2、 兩個人進行對比,不能割裂開來先寫一個,后寫一個,互不相干,而是圍繞中心事件敘述,刻畫兩個人不同的思想性格。
寫人,如果從一個側面去描寫,人物形象往往單薄。
如果從多個側面去描寫,人物形象就容易豐滿。
多側面地描寫人物形象,這個“側面”的選擇不是隨心所欲的,而是從眾多的材料中選擇整理出各具代表性的若干側面,分工而又合作地表現(xiàn)人物形象。
通過多側面描寫來豐滿人物形象,我們可以稱它是“眾星拱月”。
“月”就是人物,“星”就是側面,“拱”就是多側面展示人物形象的過程。
不過應該看到,“眾星拱月”的“眾星”也不是平分秋色的,它們之間也有主次、詳略的區(qū)別。
所以在寫“眾星”的時候,是沒有必要平均使用力量的。
寫一群人,比寫一個人、兩個人難一些,難就難在要通過一定的材料組織,巧妙地將一群人凝聚在一起,從而反映各自的思想、性格、面貌。
那么,怎樣組織材料才能把一群人凝聚在一起呢?應該抓住貫串各個人物之間的線索。
寫人物群像,是不是每個人在文章中所占據的位置都一樣呢?不是的。
在一群人中,有的在文章中擔任“主角”,有的在文章中擔任“配角”,誰主誰次,是根據表現(xiàn)文章中心思想的需要來決定的。
人體是靠骨架支撐的,文章也是一樣的道理。
如果把文章的中心思想比作“靈魂”,材料比作“血肉”,那么,結構就是靈魂和血肉的“骨架”。
因此,同學們在有了寫人的材料以后,就應該進一步考慮它的結構。
寫人的結構方式主要有以下兩種:
第一種,總分總式:
這是最常見最樸素的寫人結構。
它的特點是有一個點明題意的開頭:(A),簡潔醒目,作為文章的總起部分。
主干部(B、C、D)也可以說是文章的分述部分,它的幾段互相獨立,從不同的角度表達中心,在編排先后的次序上還需要有一定的斟酌。
結尾E是文章的總結部分,它不僅是D的自然過渡,而且常常是對B、C、D的歸納小結,又是對A的照應。
第二種,逐層進入式:
這種結構方式適用于用一件事寫人。
它的特點是:第一層次A,寫事情的起因;第二層次B,寫事情的發(fā)展;第三層次C,寫事情的高潮;第四層次D,寫事情的結局。
文章的二三層次是全文的靈魂和力量所在。
這兩個層次寫得好,常常可以使文章內容豐富起來。
根據表達的需要,描寫人物的外貌。
對人物的容貌、身材、衣著和表情的描寫,叫做外貌描寫。
我們有的同學一寫到以記人為主的作文時,往往是作這樣的描寫:高高的個子,大大的眼睛,目光炯炯有神……好像天下的人都是一個模樣。
其實,世界上的人有千千萬萬,沒有完全相同的外貌。
關鍵的問題是沒有根據表達的需要,去描寫人物的外貌。
怎樣根據表達的需要去描寫人物的外貌呢?
第一、根據表達的需要,描寫人物的外在特征。
每個人物都有他(她)自己的特有外貌,總是在一定的程序上表現(xiàn)出內在狀態(tài)。
由于人們的出身、經歷、素養(yǎng)、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同時自己鮮明的個性,這些在他(她)的表情、姿態(tài)、服飾等方面都能流露出來。
第二、根據表達的需要,有重點地描寫外貌:
有的同學他們不分主次,不根據中心思想的需要,面面俱到地進行描寫。
“眉毛胡子一把抓。
”可是效果呢?羅里羅嗦,讓人看半天也不會知道特征在哪里。
第三、 根據表達的需要,安排好外貌描寫的順序。
對于一個人的外貌,作者往往是從多方面進行的. 這些方方面面,哪些先寫,哪些后寫,應該遵循一定的順序。
但是,有時為了表達的需要,或者觀察角度的變化,外貌描寫的順序也會有變化。
總之,外貌描寫要有利于文章的中心思想的表達,有利于人物內心世界的展示,只有這樣,才可以說文章的外貌描寫是成功的。
【文章的寫作技巧和手法】相關文章:
寫作技巧和寫作手法的區(qū)別09-22
寫作技巧和寫作手法有哪些11-11
寫作手法11-15
工作總結報告的寫作技巧和原則10-30
象征手法作文03-07
象征手法的作文04-10
關于寫作手法07-26
寫作手法大全12-14
運用象征手法的作文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