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tǒng)文化作文9篇(經(jīng)典)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根據(jù)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那么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yōu)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傳統(tǒng)文化作文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傳統(tǒng)文化作文 篇1
我們中華民族有許多的傳統(tǒng)文化,這些文化都表現(xiàn)了我們國家人民的偉大智慧,今天我要跟大家說的就是我們的傳統(tǒng)文化之一剪紙,這個是在我國很有名的傳統(tǒng)文化,剪出來的很漂亮。
剪紙的種類有很多,比如:窗花、喜花、禮花、鞋花、門筏、灣州布影、斗香花、剪紙團花、剪紙旗幡、剪紙漢字、剪紙圖畫等等。我次就只介紹介紹剪紙圖畫、剪紙漢字和剪紙旗幡。剪紙漢字也是先拿出一張紙,然后在上面剪出一些漢字,還可以剪藝術字呢!我也曾經(jīng)剪過,非常的漂亮。
就憑一張紙,一把剪刀就可以剪出各種各樣的畫面,有小兔子、小老鼠、大老虎,還有一對鴛鴦都可以剪,是多么的.神奇呀,這就是我們祖國的傳統(tǒng)文化,代表著我們國家的文明。
傳統(tǒng)文化作文 篇2
跟朋友去看了一部電影《百鳥朝鳳》,這是一部悲傷的電影,看著竟能生出無限感傷。時間真是一把刀,能愣生生得割出另一個世界,摧毀百鳥棲息的森林。短短的幾年物是人非,曾經(jīng)為能學上吹嗩吶而感到無比榮耀,到后來的無所謂甚至輕蔑,又有多少嘔心瀝血化為了虛無,除了悲哀又剩下什么?
《百鳥朝鳳》一部傳統(tǒng)文化在碰撞中沒落的電影。以人們最容易忽視的文化——黑白樂奏——吹嗩吶入手,通過崔三、游天鳴的傳承與守護卻獨力難撐意在說明文化的脆弱、人們守護文化意識的淡薄,這也是為什么短短幾十年而56個民族中的那么多文化卻悄聲無跡的原因。學嗩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有天分,要能吃苦,要能堅持,幾十年如一日才能正式成為一員;若想吹得至高樂曲還要有非常崇高的品質。的確,不單要技藝高超還要人品淳厚,這樣才配更好地守護、才能更好地傳承!栋嬴B朝鳳》前面鏡頭展示學吹嗩吶有多艱難,后面就突顯出嗩吶沒落有多悲哀。崔三一生見證了嗩吶的繁榮也見證了嗩吶的沒落,一生為固守嗩吶而奮斗著,即便是肺癌晚期也在為嗩吶作著垂死掙扎,可是時代在改革、在西化,現(xiàn)實殘忍地擠兌,嗩吶的'命運只能茍延殘喘。面對突如其來的外來文化,人們絲毫沒有抵觸的情緒,絲毫沒有保護本民族文化的意識,當然并不是說異族文化就絲毫不可取,只是一味接受一味拋棄說得淺顯點就是拋家棄祖?粗奕龤埓械氖刈o,不禁想起嵇康臨死前的演奏,想起嵇康說的“《廣陵散》自我絕矣”。一人的力量怎么與社會、時代較量?在時代沖擊中沒落的又豈止嗩吶!好不容易有人發(fā)現(xiàn)了文化價值,可是陷入深淵后怎么挽救?看看我們親手毀滅掉的文化中有多少還能繼續(xù)傳承?迫于生活,當年的崔家班、如今的游家班早已支離破碎,當年的二師兄、三師兄,一個哮喘、一個的手被木鋸鋸斷了,再也吹不起嗩吶了。至高無上的榮耀到街頭小巷的乞討謀生,這就是阿炳《二泉映月》里奏的悲哀,是民族文化沒落的哀鳴。
反觀乎我們的生活,有多少文化在刪繁就簡中悄然消失了?沒錯時代的發(fā)展尤其是科技的進步讓人們的生活越來越美好了,可是它們也把民族文化給同化掉了,讓人生活得空虛了、冷漠了。想想我們童年時代的春節(jié),再看看我們現(xiàn)在的春節(jié),過年的歸屬感都到哪里去了?家鄉(xiāng)一直有個活動叫打櫵,在活動期間每天都得吃齋,而且要去觀音亭祭拜,不能說任何不敬的話?墒沁@樣的活動隨著我們的長大變得越來越冷落了,只剩下家里的老人在維系。我不知道這個活動能否一直下去,尤其是在那些老人不在的時候;我只知道遠離家鄉(xiāng)的年輕人早已沒了吃齋的概念。記得小時候太奶奶離開人世時,我那沒有文化的爺爺竟然一路光著腳、三步一磕頭,連續(xù)幾個晚上守候太奶奶。我當時很震撼,原來爺爺是那么地尊敬愛戴太奶奶。當然爺爺?shù)淖龇◣в幸欢ǖ挠馗问,但透過這種迂腐的形式我卻感受到了古人對生命的敬畏、對長輩的尊敬愛戴。形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形式背后的文化如何得以更好地繼承,我想這應該是每個人都得面對的問題。有些文化被發(fā)現(xiàn)并以“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形式被保護著,但這羽翼并未波及所有傳統(tǒng)文化。曾經(jīng)梁思成為了保留北京古建筑可謂拼盡了全力,可依然流失了不少古建筑文化,那么未發(fā)掘的文化又該如何存在?
《百鳥朝鳳》這是一部具有時代意義的電影,它敲響了我們內心的警鐘,留給我們無限的感慨、無限思考。
傳統(tǒng)文化作文 篇3
大年三十那天晚上,我和媽媽還有姥姥、姥爺在一起吃餃子,吃完了餃子,我們一起坐在電視機前,觀看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在聯(lián)歡晚會上,我看到相聲和小品,好笑極了?墒,當電視里演唱歌和跳舞時,我就大致看了一下,因為我不太喜歡看那些節(jié)目。
看完了聯(lián)歡晚會,我們就開始放鞭炮了。姥爺把“閃光雷”拿了出來,一點火,只聽“嗖”的一聲:天空中出現(xiàn)了一道五彩繽紛的彩虹。但一會兒它們像幾個降落傘從天空中落下來。鞭炮的響聲在告訴大家:新的`一年又到了,我們的生活也要有新開始!
傳統(tǒng)文化作文 篇4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一場圍繞家書興替的討論就此展開。學生甲認為家書這種交流方式是不可替代的,學生乙認為信息技術這么發(fā)達,打電話,發(fā)短信,寫郵件更便捷,當然不用寫信……說到底,這是一場有關科技與傳統(tǒng)爭論的問題。
其實,現(xiàn)代科技與傳統(tǒng)文化是可以完美融合的。
日本的京都就是一個極好的證明。京都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它最初的設計是模仿中國隋唐的長安和洛陽而建的。其中,洛中最顯京都街道棋盤式的布局,這里是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的交織,既有千年古剎,也有西式建筑。城中心大多店面和住宅,仍是低矮的兩層樓木層,充滿古香古色的古都風味。在京都市區(qū),6公尺以上的建筑甚至都被為破壞景觀,極易引起市民反對,所以沒有高層建筑,也沒有高架橋。走在京都的街道,你還會真正領略到“吃在大阪,穿在京都”的古訓。你會看到很多的手工紡織的`展示,正宗的日本茶道表演等充滿傳統(tǒng)味道表演。
同樣,你也能在這里領略到現(xiàn)代氣息。京都最新的車站,你能感受到21世紀的“高速”,它結合了五大特點:交通,停車場,文化,飯店,百貨公司等全球數(shù)一數(shù)二的各類設施,尤其是車站內高11層的手扶梯,可直通百貨公司商場及科技游樂中心,更有空中走廊和咖啡座,是一座多元化的建筑。站在這個多元化車站的頂樓眺望,看到高臺寺周邊的庭院,低矮的兩層樓木屋,你才會真正驚詫于京都的魅力,絕不是精彩絕倫的現(xiàn)代建筑,更多的是千年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科技的融合。
上海世博會的成功舉辦又是另外一個很好的例子。比如,中國館內用高科技投影技術制作的《清明河上圖》;上海館中由聲光電影演繹的多媒體影片《永遠的新天地》;日本館內會用小提琴拉《茉莉花》的智能機器人,等等,都是傳統(tǒng)文化與現(xiàn)代高科技完美結合的展點。
京都的燦爛和世博的成功證明:傳統(tǒng)文化與現(xiàn)代科技并不矛盾,我們既不能以傳統(tǒng)文化消亡的代價來推進現(xiàn)代科技的發(fā)展,也不能無視現(xiàn)代科技的發(fā)展來保護傳統(tǒng)文化。我們唯有堅持現(xiàn)代科技與傳統(tǒng)文化兩翼齊飛,整個人類的發(fā)展才能有更加燦爛的未來。
傳統(tǒng)文化作文 篇5
東漢黃香僅僅九歲,就懂得尊老愛幼,孝順父母。在冬天嚴寒之時,就用自己的身體將父母的被子溫暖后,再請父母安寢;在夏日炎熱之際,則用扇子給父母扇涼驅蚊,以侍奉父母安寢。黃香溫席是在中國傳統(tǒng)孝之禮儀,孝順父母,從小事做起。
唐朝貞觀年間,西城回綸國是大唐的'藩國,一次,回綸國為了表示對大唐的友好,派使者帶一批珍寶見唐王,其中最珍貴的是白天鵝。途中,白天鵝不謹飛走,使者只拔下幾根鵝毛,卻沒能抓住白天鵝,使者在擔心害怕之余吧鵝毛獻給了唐太宗,唐代宗并沒有怪罪他,反而覺得他忠誠老實,不辱使命,從此,“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的故事干為流傳開來。
傳統(tǒng)文化作文 篇6
剪紙
中國是個古老的國家,傳統(tǒng)文化更是源遠流長,豐富多彩。有民間工藝陶瓷,民族藝術戲劇,國畫,風俗習慣端午節(jié)賽龍舟,元宵節(jié)鬧花燈等等,但是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民間藝術剪紙了。
剪紙是中國的民間藝術瑰寶,是民間藝術的一朵奇葩,看了讓人羨慕不已,嘖嘖稱贊。剪紙的資料包含著濃濃的生活氣息。鳥,蟲,魚,獸,花草樹木亭橋風景。這些人們熟悉而又熱愛的自然景觀成了人們剪紙的花樣。每逢過年過節(jié)或喜事臨門,人們都要剪一些“!薄ⅰ跋病、“壽”等貼在窗戶上,門上來表示慶賀。
瞧,這幅剪紙作品多搞笑呀。一只穿著彩衣的小老鼠拖著一條長長的尾巴,他的眼睛滴溜溜地搜索著四面八方,生怕被人發(fā)現(xiàn)它在偷燈油。但是老天像和他作對似的,葫蘆里的`燈油全流到地上了,小老鼠以最快的速度,從燈臺上跳下來趴在地上,伸出那利劍似的舌頭貪婪的舔著地上的燈油,那滑稽的樣貌真是逗人喜愛!
剪紙藝人剪得十二生肖也是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就連外國人也嘖嘖稱奇,豎起大拇指一個勁的來夸贊。十二生肖被印成郵票飛到世界各地,讓全世界的人都來認識中國博大精深的剪紙文化。
太精美了!它體現(xiàn)了民間藝人的心靈手巧,他是勞動人民聰明才智的展示,是民間傳統(tǒng)文化的結晶。我也想像民間藝人一樣剪出一副精美絕倫的剪紙作品,送給外國的小朋友,讓他們了解中國的剪紙藝術,讓剪紙成為中外文化交流的橋梁。
傳統(tǒng)文化作文 篇7
五月初五,汩羅江邊陡聳的尖石立在那兒,天空墨云翻滾,江水猶如被擠壓得不成形,向岸邊洶涌前進,風吹動著江邊男子的衣袖,吹散了額前碎絲,吹起了地上那剛剛枯落的葉子。男子凜然不動,與江中之景形成了反差,如此平靜。繼而仰天長嘆,縱然,走向了洶涌之中,風卷起,吹起了最后一滴淚……
屈原!這世道如此渾濁,你是因為它而受不了?屈原。∵@楚國如此險惡,你是因為它而受不了?屈原。∵@張儀如此狹隘,你是因為他而受不了?我想都不是,不然你遭讒被疏至流放時,為何始終還放不下人間疾苦,你明知自己面臨重重危險,為何還愿身其之中。你明明可以在“楚材晉用”之際拋下楚國,卻為何始終“思而不能舍也”,你內心何嘗放得下,你何嘗放得下啊!
“嗚呼哀哉,逢時不祥”。在這“小人得志尊顯,圣賢不得其用”,在這處處受誣蔑,人非事是之前怎么有施展之地,縱使你才華于一身,一連二次地流放,最后盡落到了身在汩羅江,讓人何不嗟嘆。你怨過嗎?你恨過嗎?你一身忠守于楚懷王,可懷王到頭來卻聽信了外使讒言。只為了得到那根本是虛無漂渺的好處,投入秦國懷抱,反對你的反對,只為“黃棘之盟”,將你逐出郢都,可笑,可笑!
浩氣干霄漢,沉湘忠妄分。材堪佐明主,無計事昏君。懷王啊,懷王,你拋棄了屈原,到頭來得到了什么,是秦國的庇佑,還是期望中的強大。這樣的終果是你所期望的嗎?
帶著悲憤,自沉汨羅江,殉了自己的抱負,殉了自己的從政理想,殉了自己那“舉賢而受能兮,循繩墨而不頗”的理想,
悲憤!悲憤!
只能責數(shù)懷王,怨惡椒蘭,愁被苦思,強非真人,導致你最后的結果。
你沉江中,被蛟龍所困,百姓惦念,將帶菱角的粽子投入了江中,你感受到了那濃濃的情意嗎?
輾轉歷史,這也演變成了一種節(jié)日——端午節(jié)。如今的端午節(jié)也成了我國家喻戶曉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女兒回娘家,掛鐘旭像,迎鬼船,躲午,掛菖蒲、艾草,賽龍舟,吃咸蛋、粽子……各式數(shù)不盡的活動,道不完的樂趣。
去年端午節(jié),去了外婆住宅,剛到門前,便嗅到一股淡淡的草藥味,不用猜,必定是在煮鴨蛋。年年端午,外婆都會用一些草藥來煮鴨蛋。是放入艾草,干金銀花,茶葉,魚腥草等用小火燉煮。煮好的'鴨蛋外殼呈草綠色,內部夾雜著一種淡淡的草藥香。我迫不及待抓起一枚就打殼吃起來。外婆笑瞇瞇地折著莧菜,這是端午“十二紅”之一,我看了看其它幾紅,有咸蛋、香腸、豬肝,河蝦這些,每年端午外婆必燒。上網(wǎng)查了查資料,另有一種“十二紅”——雄黃酒、黃魚、咸鴨蛋、火腿、油爆蝦、紅燒鴨、莧菜,玫瑰砂糖、月季花、石榴花、櫻桃、枇杷。另還有四冷四熱之分,沒想到端午還有如此講究。外公已將摘來的艾葉擇好,插入門眉,懸于堂中。不僅用于驅濕,還可以用于泡澡。將摘下的艾葉曬干,裝入布紗袋中,沉泡在水中,人泡其中,可祛濕,止癢,去疹,是最天然的消毒品;亦可用其煮出的水拖地板,澆花,有很好的殺菌作用。不多時,午飯時間便到,外公特意地搬出白酒,可惜不是雄黃酒,與父同飲。我拿起一個咸鴨蛋食用,記得初中學過汪曾祺的一篇文章叫《端午的鴨蛋》,便學著樣子,小心地敲破一個鴨蛋頭,用筷子伸進去,雖聽不見“吱”聲,卻能看見油冒出來了,便迫不及待地挑起一筷子直往嘴里塞,咸咸的,卻只因為咸咸的而異常美味。食過午飯,在陽光下行走,想起了許多,端午節(jié)雖然人人過,卻并非我國名義上的節(jié)日,它被韓國提前一步申請為世界文化遺產。我想這也是一種莫大的遺憾吧。如今又有多種節(jié)日,似如圣誕節(jié),萬圣節(jié),情人節(jié),我國人民異常興奮。當節(jié)日來臨,大部分國人會很激動。于此同時,花店,小飾品店,水果店等熱鬧非常。中國人追求外國文化并非不可以,可有些國人大肆追求,忘記了自己國家的傳統(tǒng)文化、忘記了根、忘記了本,這才是最可怕,最令人難以想像的。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淵遠源長,經(jīng)歷了風吹雨打的五千年,留下了無數(shù)帶有傳統(tǒng)氣息的事或物。
前些日子看到一位阿姨在陽光下刺繡,覺得十分稀奇?粗且会樢痪穿入穿出,好像穿過了幾千年的文化長河流,身在其中遨游蕩漾,這一針一線全穿在布上的文化,讓人驚訝,嘆息。
可是,現(xiàn)在這些很少見的文化正因為沒有人去學,才會如此之少。有一次,看到一部電影,講得是皮影戲。爺孫三代,從爺爺那時的絕學到孫子那時的略熟,再到傳到孫子的下一代時,竟無人愿意接受,只覺靠這玩意費時,吃不上飯,便出去打工,最終在第四代這門技藝竟戛然而止?粗臓敔斣趶浟糁H,望著皮影箱,意味深長說了句“我們走吧”,頓時心好像空了些什么。對著結束時的黑色屏幕,思緒飄蕩,我想這是否也意味那文化要一去不復返了……
昨日看《舌尖上的中國》,當?shù)貪O民們會一種獨特的技藝:踩著高蹺捕魚。如此神奇之藝,如今只剩五人會。我不禁想說,我們的傳統(tǒng)文化繼承人呢?難道真的沒有了嗎?亦或是像瀕臨滅絕的動物一樣,只有少了才會去珍惜,才會去保護。可若是這批會活文化的人也不見了,那么這最終只能成為歷史嗎?我們難道只看到了金錢與利益嗎?這是我們的特色,我們的根,我們的本。∵@是你的,這是我的,這是我們整個華夏民族的,它需要我們共同去完成,去營造,去守護。
記得在一本書上看到過,說海灣戰(zhàn)爭前夕,《華爾街日報》記者到駐沙特的美國陸戰(zhàn)隊采訪時,驚奇地發(fā)現(xiàn),在沙漠的帳篷里,待命的軍艦上,美國的官兵正在爭相研讀中國的《孫子兵法》。陸戰(zhàn)隊司令格雷將軍指令:《孫子兵法》為陸戰(zhàn)隊官兵必讀書。這說明了什么,說明外國人尚且如此重視對我國文化遺產的學習,那么作為中國人的我們,是不是更應重視祖國文化遺產的傳承?
中國上下五千年,蘊含了數(shù)不盡的文化,使我徜徉在各種傳統(tǒng)文化中,收獲了前獲未有的滿足。佇立在歷史轉角的十字路口,這條輾轉迂回的小道蘊含了多少文化,我至今都未知曉,卻又不知從何領略。對于它,或許只有安靜的崇拜。
也許有一天我會坐在夕陽遍布的廊前,聽聽歷史的風,再慢慢感受屈原當時的無奈,感受感受那道也道不清的中國文化。
傳統(tǒng)文化作文 篇8
如今相對開放的國際環(huán)境,使得各種地域文化交匯融合,過各種洋節(jié)日中國人也越來越多,這使得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漸漸地不被重視,F(xiàn)今保護中國傳統(tǒng)文化是我們每個人肩負著的使命。
中國的傳統(tǒng)和文明需要傳承。這些傳統(tǒng)節(jié)日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生存和發(fā)展產物,F(xiàn)在的中國人,未來的中國人,若是無法了解自己的祖先和民族的發(fā)展,輕視這些傳統(tǒng)和文明,那么這樣的中國人也就失去了屬于自己的特色。
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和中華民族數(shù)千年來形成的品性的緊密聯(lián)系,也使得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不容被西化。中秋節(jié)寄托了游子對家的思念;端午節(jié)展現(xiàn)了耕作的勞動人民對豐收的喜悅;清明節(jié)表達了親人對逝去者哀思;新年則體現(xiàn)了人民向往和平快樂生活的樸素愿望。這些節(jié)日背后所存在的意義,是任何一個洋節(jié)日無法替代的。
因此,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提倡保護重視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清明,端午從原來沒有節(jié)假日變成了休假一天,電視媒體也日益加大了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宣傳,提高人們的了解和重視程度。
在這個受到外來文化強烈沖擊的21世紀,我們太多地關注于西方萬圣節(jié)的南瓜;情人節(jié)的玫瑰;圣誕節(jié)的白胡子老人。從而忽略了新年的“福”字,端午的艾草,中秋的月餅,對于我們每一個中國人來說這都是一種本土文化的丟失,沒有了這些文化和傳統(tǒng),我們也將丟失自己的信仰,失去自己的特色。
身處于現(xiàn)今社會的我們依然要懂得不崇洋媚外的道理。外國的`傳統(tǒng)和特色往往不適合擁有古老歷史的中國。就像君主立憲制不適用于中國;刀叉無法成為中國人吃飯的主要工具;直接的說話方式無法改變中國人的婉轉一樣,洋節(jié)日也不應該成為中國人的節(jié)日。
一個民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是歷史文化在千百年里長期積淀和凝聚之后又經(jīng)后人總結和實踐而成的,從種種節(jié)日風俗里,后世的人們可以清晰地體驗到先民生活的歷史文化圖景。當承載著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節(jié)日不再受重視,節(jié)日的文化內涵漸漸被遺忘,中國“文明古國”的盛譽也將不復存在。
我們需要加強對傳統(tǒng)節(jié)日的宣傳與弘揚,從自身做起,保護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
傳統(tǒng)文化作文 篇9
剪紙,是我國的民間文化藝術瑰寶之一。一把剪刀和幾張紙,能做什么呢?經(jīng)過靈巧的
雙手,它卻可以變成形象生動、風格迥異的精美圖案噢!剪紙的種類有很多,比如:窗花、喜花、禮花、鞋花、剪紙團花、剪紙漢字、剪紙圖畫等等。
爸爸有一套以剪紙十二生消印成的郵票,爸爸小心地珍藏著?粗艏埵廊思舻氖よ蜩蛉缟,惟妙惟肖,真像活了一樣,有膽小的老鼠,肥胖的牛,兇猛的老虎,可愛的小白兔,威武的龍,長長的小蛇,雄偉的白馬,潔白的羊??太精美了,它體現(xiàn)了民間藝人的心靈手巧,它是勞動人民聰明才智的智慧展示,是民間傳統(tǒng)文化藝術的`結晶。
現(xiàn)在,剪紙更多地是用于裝飾。剪紙可用于點綴墻壁、門窗、房柱、鏡子、燈和燈籠等,也可為禮品作點綴之用。記得每年過年時,媽媽總會買一些剪紙,如大紅的“!弊,它在一個圓中套著,象征著圓圓滿滿、福氣安康;還有那色彩艷麗、層次分明,又好似吐露著淡淡芳香的剪紙牡丹,它象征著吉祥富貴。媽媽總是把它們貼在家里最醒目的地方。看著這些剪紙,有的地方細可如春蠶吐絲,有些地方粗可如大筆揮抹,心想剪紙的人肯定是一個心靈手巧,有著聰明才智的藝術人,向人們展示了一副副精美絕倫的剪紙作品,讓其飛到世界各地,讓全世界的人都見識到中國的剪紙文化是多么精彩。
剪紙藝術真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
【傳統(tǒng)文化作文】相關文章:
傳統(tǒng)文化的作文11-02
【精選】傳統(tǒng)文化的作文07-13
傳統(tǒng)文化——書法作文08-11
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作文03-02
關于傳統(tǒng)文化的作文10-31
優(yōu)秀作文:傳統(tǒng)文化11-11
寫傳統(tǒng)文化的作文11-03
傳統(tǒng)文化小學作文11-18
傳統(tǒng)文化的學生作文11-16
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的作文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