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送你一匹馬》讀后感
《送你一匹馬》讀后感1
一生愛馬癡狂,對于我,馬代表著許多深遠的意義和境界,而它又不是擁有的。
三毛是個純真的人,在她的世界里,不能忍受虛假,或許就是這點求真的個性,使她踏踏實實的活著。也許她的生活、她的遭遇不夠完美,但是我們確知∶她沒有逃避她的命運,她勇敢的面對人生。
在我看來,三毛是個極端善良的人,她富愛心,又有正義感,對萬事萬物都感興趣,也都很熱忱的去做。另一方面,她又是個做事果斷、不易屈服的人,不管周遭環(huán)境多么復雜,她都盡力化為簡單,她不讓命運擊倒,凡是她下決心要做的.事,再艱難,她都要做到。
寫作,是人生極小極小的一部分而已。堅持看守個人文字上的簡單和樸素,欣賞以一支筆,只做生活的見證者。絕對不敢詮釋人生,讓故事多留余地,請讀者再去創(chuàng)造,而且,一向不用難字。不用難字這一點,必須另有說明,因為不大會用,真的。
馬的形體,織著雄壯、神秘又同時清朗的生命之極美。而且,他的出現(xiàn)是有背景做襯的。
我有許多匹好馬,是一個高原牧場的主人。至于自己,那匹只屬于我的愛馬,一生都在的。常常,騎著它,在無人的海邊奔馳,馬的毛色,即使在無星無月的夜里,也能發(fā)出一種沉潛又凝煉的閃光,是一匹神駒。我有一匹黑馬,它的名字,叫做——源。
那個擦亮了我的眼睛,打開了我的道路,在我已經(jīng)自愿淹沒的少年時代拉了我一把的恩師,今生今世原已不盼再見,只因在他的面前,一切有形的都無法回報,我也失去了語言。受教于顧福生老師之前,已在家中關了三年多,外界如何的春去秋來,在我,已是全然不想知覺了。
對于這樣一個少年,顧福生說話的口吻總也是尊重,總也是商量。即使是要給我改航道,用顏色來吸引我的興趣,他順口說匣來都是溫柔。那時候中國的古典小說、舊俄作家、一般性的世界名著我已看了一些,可是捧回去的那些雜志卻還是看癡了去。
《送你一匹馬》讀后感2
看這陳舊的封面,看這熟悉的人,眉眼里透著的卻是一顆孤獨的靈魂。16歲生日收到同學送的《撒哈拉沙漠》,17歲生日收到了《雨季不再來》,從此迷上了三毛。在那個有些躁動,對未來充滿憧憬,對外面的世界充滿了好奇的青春,遇見了三毛,就好像跟著她那獨特的靈魂游跡了一番這個世界,而20歲的今天,卻又意外邂逅了《送你一匹馬》,遇見一個不一樣的三毛,一個重情、重諾的三毛,一個也享受在三尺講臺構筑自己的天地的三毛,讓我深深地愛上了這顆獨一無二的靈魂。
三毛寫這本書的初衷,只愿“送給世界上每個人一匹馬,是養(yǎng)在心里、夢里、幻想里的那種馬”。從而追溯她的生命的源頭,一件件在她生命里起著重大轉(zhuǎn)折作用的人和事。就好像一個原本在夢里的三毛忽然降落到俗世中,去面對人世間斬不斷的情,一個更加有血有肉、真實的`她自己。
寫到了她的啟蒙老師顧福生,在她自閉的期間,是他的耐心和溫和讓她逐漸愿意面對這個世界,在學習繪畫的期間,老師的鼓勵和引導讓她拿起了手中的筆,從此不再放下,于是她找到了靈魂的凈土,成就了如今的三毛。
寫到了她和瓊瑤之間的友誼,因為瓊瑤的“逼迫”,讓她許諾,才讓她堅持在荷西死后在這個世間呆上三年。
這本書里有太多太多的話語融進我心底,有她遇見一個個人生導師,改變命運時刻的頓悟,有她為人師的四個月里對這個講臺的認真和執(zhí)著,她不急,用所言所行慢慢地把身邊的學生引領進文學的殿堂,從此癡迷。
《送你一匹馬》讀后感3
已是冬日,氣溫雖未明顯降低,但迪拜的日落還是更早的來了。因為各樣的原因,下班的班車內(nèi)只有兩個中國人——我和三毛。
與三毛熱衷玄怪不同,我自是不相信鬼神通靈的事情,但是我能感覺到三毛確確實實的就在那。在這本《送你一匹馬》里,就在字里行間,就在紙漿之中。我又如何得知?因為每每她問我“對不對?”的時候,都會一陣心驚。
當看到三毛走下車,遞上駕照時說:“你要罰我啰,對不對?”時,我就是那位被問笑的交通警察。當看到她在作業(yè)本中批改道:“一張退票的背后,又有多少人生的面對,對不對?”時,我就是那個不愛孔子,不愿墨守的學生。最驚心的最有實感,還是她直問讀者,直問自己的一句句“對不對”。
我本是不這么愛讀書的,至少近年來是越來越躁氣了?墒亲髡呔妥谶吷,用真實的氣息‘摁’住我,我又怎么好意思起身離開?況且這哪里是一本書,既不教人事理,也不縱人暢想。分明就是馳騁中的一匹馬?粗隍T,不過癮就借來自己騎。我又能感覺到韁繩在手的.暢快,又常常有些野馬不由人的驚險。就這么進入一片天地,彼此感受著,馴養(yǎng)著。天色更暗了,才只好抬起頭來。還要有些歉意地對作者說:“對不起,等回到住處,我再看完剩余。”
看著窗外的荒漠,對于剛才的投入當然是意猶未盡。實在是很羨慕她啊。居然會那么多種語言,可以和各個世界里的人交流。在北非,在南歐,在加那利群島。就連很是熟悉的臺北,在她的筆下也開始變得誘人。真希望自己也能在臺北走走,哪怕是在忠孝西路最不和善的時候也好。
古人說,讀萬卷書,行千里路?扇呛荻荆眯凶咦x了萬卷書,又在書的世界里行了無窮的路。得了匹好馬,還要招搖過市,真真羨煞我輩。旋而退一步想,哪怕做她的那只咖啡色的‘小豬’也不錯啊。起碼跟著也長了不少見聞吧。本還因為遠在迪拜,時刻想回家的心思,突然就不安分起來。希臘,給自己一個期限,一年內(nèi)一定要去希臘看看。也斗膽問問雅典娜“斯巴達很值得尊敬,對不對?”
再想想又實在可笑。這么出色的作家,腦袋肯定是沒有問題,卻做了那么多傻事。若要我用把車開進水里去的荒誕,來奪取天下剩余的兩斗才華,我多半不會愿意。五個燈的紅綠燈不好辨認么?既不是埃舍爾的樓梯,也不是梵高的星空。我猜她大概是故意放縱吧。明明覺得人們守規(guī)矩是可喜的,卻又因于交警的一再縱容而歡快。所以才不知道該不該愛臺北么?所以才會酸楚和幸福同時涌上心頭么?很矛盾,但是很真實,也挺欣慰。對不對?
也不總是那么敬畏這個家伙的。只要那根淡煙又被點燃,我就想把書合上。然后嚴肅的說吸煙不好?吹教於鳌⑻齑缺淮蛄,也想說這樣不好。但這次沒有合上書本。因為我想知道小姑第二天陪“恩”和“慈”做了什么。覺得逼迫爸爸在大雨里吊車到凌晨也不好;覺得總是讓媽媽哭也不好。這也不好,那也不好?墒怯植皇亲约旱鸟R,不好意思頻頻去說什么。就算是自己的馬,有時候,馬也是不由人的。再說了,很多時候你也不在乎,不是對與錯的問題,是沒有必要隱瞞,也沒有必要悔恨。對不對?
遺恨!這個被你用到紅樓夢上的字眼,我能借來用么?對于我這樣一位讀者,你的離去充滿遺恨。但有時也狠心的想,若不是換個劇情,也就沒有這樣的三毛了,這樣的馬,這樣的感觸。自知實在是不能要求什么,更無法改變什么。但遺恨,還是難免的。說不準本來還有什么驚世的。而今只能徒憾。
不過,最主要還是很感謝的。讀完此書,我雖還是不知道世界是什么樣子的,還是不知道未來何往,甚至對過去的認識都沒有什么提高。但是我知道人該有一匹馬,想到了自己該有一匹什么樣的馬,感悟了要努力不負于心。所以,讀完最后一篇《鄉(xiāng)愁》之后,真是想說聲感謝。感謝你的馬借給我騎。
《送你一匹馬》讀后感4
閑來無事,在圖書館翻到了三毛的《送你一匹馬》,其實對三毛很是陌生,只記得小時候在家里的書櫥上有本《萬水千山走遍》,還幼稚的以為這個三毛就是流浪記里的三毛。
看這樣的文字很柔和,心情也很平靜。看到最后才明白為什么叫送你一匹馬。也就是三毛可以寫出這樣的題目。從小是孤寂的對任何事情都沒有興趣的三毛因為一個導師的原因而進入了書的世界不能自拔。其實人就怕找到合適的道路,一旦找到了合適的道路就不能回頭。就像三毛在書中寫到的,街上有千萬條路,但沒有一條是我的。找到了自己的興趣后就一發(fā)而不可收拾。早上七點睡覺十點起床是怎樣的一種熱情與敬業(yè)。對于孩子們的愛和自己事業(yè)的愛表現(xiàn)的那么直接與干脆,如果他活在現(xiàn)在就回被誤解的更徹底,或者像國寶樣的被寵著。
作家都是有個性的,與父親的矛盾一直不能解決,而且也不可解決。但作家又是純粹的.,對什么都愛的那么徹底。娘家、西班牙、姓曾的大哥。
最后對于瓊瑤的關心也許是最重要的。這也是為什么說送你一匹馬的原因。有些人太累了,需要一匹馬去草原、去海邊、去天涯海角休息一下。而有些太閑的人是不能體會這樣的感覺的。累的人又分兩種,一是為自己累,二是為國家、為別人累。只有這樣自己才遲遲不肯讓自己休息,因為我要為國家和周圍的人奮斗到底。
【《送你一匹馬》讀后感】相關文章:
送你一輪明月12-13
送你愛的書活動策劃02-07
送你一朵微笑10-06
送你一輪明月作文10-08
送你一朵潔白的云朵10-01
送你一輪明月作文03-25
送你一個微笑作文04-05
送你一縷陽光作文01-18
送你一樹桃花雨09-30
送你一雙隱形的翅膀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