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靈魂有香氣的女子》讀后感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靈魂有香氣的女子》讀后感(精選20篇)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何不寫一篇讀后感記錄下呢?你想好怎么寫讀后感了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靈魂有香氣的女子》讀后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靈魂有香氣的女子》讀后感 1
看這本書的理由是書名太美妙了,我在想:是怎樣的女子才能配得上“靈魂有香氣”這么靚的詞語,書中講授的是民國26位著名女子人生經(jīng)歷的一本書。有張幼儀,陸小曼,林徽因,張愛玲、宋慶齡,宋美齡、蕭紅、阮玲玉等,
在那個動蕩不安、新舊交替、中西文化碰撞交融的時代造就了一大批才華橫溢的女子,她們或追求真理、或文采飛揚,或美貌絕倫,或出身名門。書中不僅寫她們的風光,更是描寫風光背后的心酸,這么多年已消逝,但她們的靈魂扔在歷史的長河里發(fā)出淡淡的香味。
我最欣賞張幼儀,她是徐志摩的原配,我對有才華的男生莫名有好感,覺得他們有內(nèi)涵,紳士,但通過這本書,我可能會改變觀點,因為他們是多情的男子。倘若是我,真的無法接受當你們愛的正火熱時,對方確無緣無故說已經(jīng)愛上別人,我雖然感謝他的坦白,但這種結果未免太殘忍。然而,這一切的事情都發(fā)生在張幼儀的身上,徐志摩愛上妖嬈婀娜的陸小曼和優(yōu)雅美麗的`林徽因,因此,他對張幼儀甚是無情,她在異國他鄉(xiāng)陪著他過日子,他的心卻不在他身上,她懷孕期間他去找陸小曼,孩子夭折。兩人分開后她重新整理心情,在商業(yè)成為赫赫有名之人,徐志摩死后,她還繼續(xù)照顧徐志摩的父母~甚是佩服。
我覺得一個女人想要幸福的生活,就永遠不能依靠任何一個人,雖然生活需要愛情,但愛情并不是生活的全部。
如果你遇到了值得你付出的愛情,就好好的去珍惜與經(jīng)營,如果沒有遇到,不必將就,把自己變成更優(yōu)秀,對方才會同樣優(yōu)秀。
努力去做一個能讓靈魂散發(fā)出淡淡香氣的女子吧!
《靈魂有香氣的女子》讀后感 2
《靈魂有香氣的女子》這本書是在兩年前看的,當時的心境是想把自己變成了一個獨立、有內(nèi)涵、堅強的女性,而這本書正是寫26位頭頂光環(huán)的名女子的風光,講述了26位女性,26鐘不同活法的.人生!
其中的以為女性代表張幼儀:徐志摩的前妻
1900年出生于江蘇寶山,1915年與徐志摩結婚,張幼儀嫁給了徐志摩。但這場婚姻并不幸福,婚后,徐志摩對她薄情,冷淡,百般嫌棄。
1918年生下長子徐積鍇,張幼儀生下兒子時,身邊無人照料。他卻追到醫(yī)院逼她在離婚協(xié)議上簽字,對這個女子的身體不聞不問,對養(yǎng)育孩子之事不管不顧!這對于女人來說是多么悲傷的事情!
1921年徐志摩要求與幼儀離婚,離婚后的張幼儀并沒有自暴自棄,她學習德語,入校學習文化知識,不斷豐富學識,豐盈內(nèi)心。經(jīng)過自己堅持不懈的學習和奮斗,她由一個不諳世事,顧影自憐的弱女子,成長為一個堅韌果敢,賢淑聰慧的強女子。
回國后,她依靠自己的才能和智慧,出任上海女子商業(yè)銀行的副總裁,擔任云裳服裝的經(jīng)理。她依舊照料徐志摩的父母,獨自撫養(yǎng)他們的孩子。
曾經(jīng)的她,以自己的丈夫和家庭為重,是男人背后默默付出的女人。
離婚后的她,化繭成蝶,迎來了事業(yè)的春天,收獲了愛情,實現(xiàn)了人生的華麗轉身。
通過這樣一個堅強、充滿智慧的張幼儀身上,我看到了:
生活中不法全職太太,不乏對丈夫貼心、百般忠誠的妻子,但這樣一個賢惠的起如果遇到一個不懂得珍惜自己的丈夫時,結果就像張幼儀與徐志摩的結局一樣,但生活中能做到張幼儀那樣的人很少,雖然婚姻就此結束,但沒好的生活卻沒有結束,能不能像張幼儀那樣改變形象,提升氣質,從頭到腳,從發(fā)型到著裝,統(tǒng)統(tǒng)大變樣,由曾經(jīng)的土妞搖身一變成為摩登女郎!
《靈魂有香氣的女子》讀后感 3
民國,那個動蕩不安、新舊交替、中西文化碰撞交融的時代,造就了一大批才華橫溢的女子,從這本書中不僅看到她們風光的一面,更有風光背后的辛酸與滄桑,以及她們所付出的努力與艱辛。她們的身影在近百年的歷史風雨中依然挺立,或個性獨立,或堅強隱忍,或溫婉迷人,她們淡淡的香氣從靈魂散發(fā)出來,歷久彌香。
書中最讓人心疼的,要屬于鳳至。她的一生令人唏噓不已,她有美貌,有才華,知書達理,智慧獨立,如此完美,換來的是卻是張學良的一次次辜負!八敲磳捜荽蠖,再被傷害一次又何妨呢?”看到這里眼淚瞬間落下,為她感到不值。心疼于鳳至,如此這般完美的她,更應該被珍惜被寵愛,而不是孤獨終老。
書中最令我感慨的,是張幼儀。她是詩人徐志摩的發(fā)妻,她出生名門,家世顯赫,但婚姻不幸,命運多舛,你無法想象在別人面前溫文儒雅的詩人對待妻子的冷酷無情,她被丈夫拋棄,心愛的兒子又意外夭折,但她沒有就此沉淪,傷痛讓她清醒,不能把命運拴在男人身上,任何事情,只能靠自己。她在異鄉(xiāng)開始了艱難的.求學之路,一步步走出困境,事業(yè)有成,人生為她關上了婚姻的大門,卻打開了另一扇事業(yè)的窗口。她的一生簡直就是一部勵志大劇,讓人敬佩不已。
26個靈魂有香氣的女子,每個人的生活都有很多不如意的地方。不管是獨立的大女人、粘人的小女人、還是聰明的笨女人、癡情的傻女人,都該有堅強獨立的底氣、守住寂寞的勇氣、努力奮斗的骨氣,如此,才能從容面對人生中所有的幸與不幸,才能勇敢前行,努力成長,不負此行。
《靈魂有香氣的女子》讀后感 4
這本書,我是很久之前看的,寒假也算是又看了一些。覺得不錯,特來寫篇書評推薦。
我記得第一次接觸是在一本叫《戀戀中國風》的雜志,其中大力渲染了民國時代的女子,尤其是介紹了李筱懿的這本書。
本來就對民國女子十分感興趣,當時看過其中的一兩篇,覺得十分不錯。于是,去年暑假接觸了微信讀書,看完了這本書。
怎么說呢?這本書對于民國女子的介紹也算是很全面的了。一共描寫了26位民國女子,都是民國女子的經(jīng)典形象。
南唐北陸,唐瑛和陸小曼不同的命運下場,同樣是舊婚姻下的女子,江冬秀抓住了婚姻,卻沒能抓住與胡適的愛情。張幼儀雖然婚姻愛情都沒有能同志摩走到最后,但卻贏得了尊重。
行走在人間的女神——林徽因,即便是心有所屬,不止于一人,依舊可以得到大家的尊重與所愛之人的寵愛,倒真的做了人間的四月天。
此外還有民國作家,張愛玲與蘇青,蘇青從婚姻中的掙扎,愛玲對愛情的天真與涉世未深,讓寫了那么多書的她卻依舊看不透一本叫“胡蘭成”的書。
宋氏姐妹的愛情之路,情陷于一人梅蘭芳的妻子,福芝芳與孟小冬。還有情陷于徐悲鴻的'蔣碧薇、孫多慈和廖靜文。同樣之于一人,卻得到了不同的結局。
……余下不一一列講……
總之,民國就是一個時代的交替與更換,民國女子在動蕩中生存,也在婚姻中成長。雖不能做到人善且美,但也都是靈魂有香氣的女子了。
讀這本書時,我覺得應該要靜得下心、沉得住氣。李筱懿的文字雖不夠特別細膩、生動,但敘述與故事的完整性還是有值得看的必要。
最后,愿每個女子都能成為一個靈魂有香氣的女子,并且能擁有幸福的婚姻愛情。
《靈魂有香氣的女子》讀后感 5
自我理解為一本民國女性愛情故事集合,不到五百頁的書看了快七個小時,無可置疑看得很慢,細細品味著這26位女性的生活和情感。
有柔軟細膩、有悲慟憤慨、有年少輕狂、有暮年慈悲、有緘默無言、有鐵齒銅牙等等,每一位女性的故事里都少不了男人的參與,也就是少不了愛情的光照。說男人需要女人的塑造,女人又未嘗不會因男人而改變。
故事中有幸福的結局,有悲壯而糾結的遺憾,不管男人還是女人的感情,想要尋求幸福滿足的'生活,首先要有獨立的人格,不因其他與愛無關的情感而勉強自己去愛,才能獲得單純的幸福感。
想起《蒂凡尼的早餐》拜金女霍莉人生目標很明確,就是要嫁個有錢人,追求金錢、身份、地位,貌似在追求幸福與自由,其實是把自己困在尋找財富的牢籠里,命運賜給她的或許不是物質的豐腴而是精神的滿足,輾轉反側最終還是和作家保羅在一起簡單幸福。
不把自己困在一定要找到那個Mr.Right才是幸福的歸宿牢籠里,也不做“低欲望”一族無所求,在有或無的時候都應該純真、樂觀、積極的生活,不依賴也不孤寂,靜靜做一個自己最喜歡的人。
《靈魂有香氣的女子》讀后感 6
本書中一共講了26位靈魂有香氣的女子,在世人眼里,她們無不優(yōu)秀絕倫、芳香襲人,然而誰又知道,風光背后卻是異樣的艱辛和苦澀。世間本無傳奇,所有的幸福都拖著黑色的尾巴,愿我們讀懂別人的故事,過好自己的人生。
靈魂有香氣,是對別人心存善意,也不委屈自己。當感受不到同等友好,有能力轉身離去。靈魂有香氣,是珍愛自己,懂得讓自己高興即便選錯了職業(yè)、愛人,也能即時糾錯。靈魂有香氣,是進退自如得體有度。不擰巴不緊繃,與生活握手言和。靈魂有香氣,是投資自己。眼界寬廣,才能包容別人與自己成長的不同。
其實,靈魂有香氣的女子一定要有的五樣東西:揚在臉上的自信、長在心底的善良、融進血里的骨氣、兩側外泄的'霸氣、刻進命里的堅強!
善良的女人是本書:序言是隨緣,主體是真誠,內(nèi)容是浪漫,過程是溫馨,旋律是以善為本,結局是寬容。
靈魂有香氣,不僅僅是善良,更是讓善良多一個選擇的余地:對別人心存善意,也不委屈自己,當你感受不到同等的友好,有能力選擇轉身離去。
最后,愿不完美的我們,都是靈魂有香氣的女子!
《靈魂有香氣的女子》讀后感 7
編者按:《靈魂有香氣的女子》講述了26位女性的一生經(jīng)歷。書中有天真的女孩,浪漫的情懷,女神脾氣暴躁,潑婦善解人意,后媽溫柔慈祥等等,值得你一看。
一本書能讓自己有多次閱讀的興趣就證明這本書還是不錯的,近些日子又再次閱讀了江蘇文藝出版社出版的李筱懿著作的《靈魂有香氣的女子》一書。初次閱讀的時候只是覺得文中對于其中一些女子的描述與之前有所不同,頗為好奇而翻閱下去。其間又多次翻閱過,此次閑來再細細品讀,感覺又與前幾次不同。不同的時間段,不同的環(huán)境、不同的心境品讀這本書的感覺也是不同的。不同的體悟來自于不同的視覺與角度。
文中同一篇文章,初讀時有種閱讀故事般的情節(jié)曲折,再次閱讀時有種閱讀寓言般的`體悟,再再次閱讀時則會升華到歷史長河的感觸,再再再次閱讀時感覺此書猶如銅香爐燃放著裊裊沉香,讓人有種“即將無限意,寓此一炷煙”的感慨。再再再再次讀時則有種“悠然凌空去,飄渺隨風還;世事有過現(xiàn),熏性無變遷;應是水中月,波定還自圓!钡母形。
很佩服作者將26位女性的一生之經(jīng)歷凝練成一句話的標題,而且還能讓人頗為認同,筆者在娓娓道來的故事中通過對26位女性多角度的描述,讓讀者看到天真的女孩,浪漫的情懷,女神脾氣暴躁,潑婦善解人意,后媽溫柔慈祥,一個個女性的形象越發(fā)鮮明。沒有絕對的對也沒有絕對的錯,百轉千回只在一念之間。真可謂是一念天堂,一念地獄。書中描寫了張幼儀、陸小曼、林微因、張愛玲、宋慶齡、宋美齡、胡蝶、阮玲玉等26位民國女子的情感與際遇。這些最讓人羨慕的女人,她們有最精彩與傳奇的人生,因為與那個時代各個領域中最出色的男人之間各種佳話趣聞的情節(jié)更添傳奇。作者以旁觀者的視角,冷靜客觀的筆觸,徐徐道來主人公的故事,或坎坷曲折,或特立獨行,方知風光背后的心酸與滄桑經(jīng)歷。
這些女性的起點不同、身份各異,人生的結局更是各種曲折離奇或出人意料,讓人唏噓不已。女神也有被人忽略拋棄視如草芥的時候,但因為她們依舊如珠寶般對待自己,在艱難的人生境遇里,心懷堅韌,懂得更好的經(jīng)營自己而讓自己的人生煥發(fā)不一樣的光彩。張幼儀給自己的印象最為深刻,將其放在文中第一篇確實有足夠的分量和意義。由衷感嘆幸福這種事情,真的是冷暖自知。生活中能夠求仁得仁,便是自己的幸福。外界的風言風語無法解決生活中的困境,無法改變一顆積極進取的心,無法抹殺特立獨行的來自靈魂中的那一縷堅強和堅韌,來自靈魂深處的那一份珍貴與馨香。生活不是演繹給他人欣賞的傳說,生活是要自己真真切切地去接受去體會。所有的凄風冷雨、所有的冰霜雨雪、所有的酸甜苦辣、所有的歡顏笑語,除了自己一點一滴地全盤咽下,就不要指望別人來代替自己。只有自己內(nèi)心足夠強大的女子,只有真正懂得自尊自愛的女子,只有真正靈魂高貴的女子才能明白女子需要自立自強,與世融洽,成就了自己的美好生活。否則就會淪為別人同情可憐的對象或者是茶余飯后的笑料。
一個女人如果拿自己的生活去成就別人眼中的傳奇,結局往往是與傳奇一起灰飛煙滅。唯有過好自己的生活才是王道。只有愛自己的女人才會綻放最燦爛的光芒,才會持久的美麗耀眼,愛自己才會清晰地知道自己要什么,才不會走錯路,在愛自己中學習如何去愛,在生活中明白如何去生活。女人珍惜并關愛自己才會讓自己的靈魂里有一抹怡人的芳香。要想靈魂有香氣,必須思想獨立,經(jīng)濟獨立,進一步生命傲立。時代不同,卻有相通。努力做一枚美好的女子,在自我經(jīng)營這條路上,不要期待不勞而獲,而應該真真切切地付出力所能及的努力。
細細品讀下來,只覺得妖嬈 、溫婉、透徹、質樸、不思量、自難忘。文中以往事為鋪墊,以情愛為索引,以現(xiàn)代觀念為視角,穿越時空,靜心描述,無偏無頗,只由讀者個人之慧根各自領悟與感慨。不摻雜作者個人的觀點或意見,如沉香內(nèi)蓄,各自體驗。所以方能不同品讀不同感悟。這是一本好書,一本讀者各憑心境,達到心香相融的書。通過閱讀此書猶如看浮沉過往的歷史,仿佛增益了幾世的心智。
每每當自己心緒煩亂時,翻翻此書,不同的女主人公的故事都會給自己警示,讓自己不要軟弱,學會堅強,懂得成熟與圓融的退讓與維護,懂得及時的放棄與牽絆的剝離和解除,承認不完美的自己,努力做更好的自己。愛自己來自靈魂深處那一縷堅強那一縷堅韌,來自生活中的自強不息和豁達智慧,伴隨著靈魂的馨香方能成就生活中最美的自己,只有靈魂的力量才能讓女人散發(fā)來自身心的美麗與魅力。
《靈魂有香氣的女子》讀后感 8
接觸《靈魂有香氣的女子》這本書,是通過微信。一個名稱為"好書閱讀"的公眾號,有一段時間連續(xù)推送這本書中的部分章節(jié)內(nèi)容,每天一篇小文,每文一個人物。我大概是看了描述張幼儀、林徽因、陸小曼等人的文章之后,順蔓摸瓜地了解書名、作者,然后購得紙質書籍。
這本書首先取材比較好, 26位女子,都是響當當?shù)娜宋,覆蓋政治、戲曲、文學、建筑等多個領域,不一而足。能夠將同時代在不同領域各有所長的女子匯聚到一起,讓人們領略其各有所長,并進行聯(lián)想對比分析,的確比逐一看人物傳記來得更快,印象更深。
其次,這本書中,每一篇文章,分別以一個作者身邊的小故事開篇,快速承接啟合,引出話題。在正文陳述中,作者以旁觀者的視角,冷靜客觀的筆觸,徐徐道來主人公的故事,或坎坷曲折,或特立獨行,透過文字令人唏噓,或令人贊不絕口,完全交由讀者。然后,在每一篇文章的結尾,作者再高度概括主人公的生平或事跡,寥寥數(shù)筆將主人公對今人的借鑒意義過濾于文字之上。要做到這一點,沒有深刻的思考,沒有豐富的閱歷,是難以體會、捕捉,更別提體現(xiàn)在文字上。
最后, 我在看這本書時,一直有個疑問, 這26位華麗高貴的女子,在書中卻沒有一寸見方的圖像,無論是遠景也好,近景也罷,無論是少年, 亦或垂暮, 一張照片都沒有。我想,這應該是作者或者編輯故意如此布局,將無限的想象空間交給讀者,如果實在耐不住好奇心,其他途徑去查詢, 總之,在本書中,是任你想象。
總而言之, 這本書, 像是26位女子的人生素描, 或者不見一寸圖片的黑白像,冷靜客觀,透著神秘,留白無限。
前文是對本書寫作方法的分析,從內(nèi)容上看,對于每一位佳麗的描述,各有主題,側重不同,重點突出,例如蕭紅的婚姻不幸,張幼儀的商場運籌帷幄,趙四小姐對婚姻的守護一生,福芝芳的周密和果敢,以及江冬秀的潑辣練達,栩栩如生,靈魂有香氣,源自獨立——經(jīng)濟獨立,思想獨立,更為關鍵的是這些女子對周遭世界和所處時代的清醒認識和務實的人生目標。這,就像海浪中顛簸的'冰山,你看到的是他們或幸;蚱鄳K的生活,沒看到的是他們的思想境界和意識。
要想靈魂有香氣,必須思想獨立,經(jīng)濟獨立,進一步生命傲立。
《靈魂有香氣的女子》,作為人生指南推薦給年輕的女孩子們閱讀,是攀附一生,還是獨立一世,書中自有答案。
《靈魂有香氣的女子》讀后感 9
《靈魂有香氣的女子》就像是一本民國女子圖鑒,看完全書,有人看到的是風月故事,有人看到的是歷史傳奇,有人則稱之為心靈雞湯。這本就正常,“一千個讀者眼中就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碑斠粋個女性被鮮明地展現(xiàn)在我們眼前,她們不再只是冰冷的傳奇,她們也曾是天真的女孩,也有浪漫的情懷,脫下女神、潑婦、惡毒后媽的形象,會發(fā)現(xiàn)原來女神脾氣暴躁、潑婦善解人意、后媽溫柔慈祥。這些人有幸福的,有不幸的;有女強人,也有柔情似水的;有智慧大度的,也有執(zhí)著倔強的。
讀此書讓我們深思:什么樣的女人才是靈魂有香氣的`女子?
書里有句話直擊我的心靈:“有些女子生來不關注你我這些凡俗女人畢生的渴盼:愛情圓滿、美貌永存、夫唱婦隨、兒孫繞膝、事業(yè)小成等等,比如宋慶齡、居里夫人、秋瑾、呂碧城這些心懷理想的“大”女人。對于她們,夢想的驅動力才是一切行為的原動力。所以,她們能夠忍耐常人不能想象的寂寞和孤獨,承受外界不理解和非議的利刃,窮盡一生的能量上下求索,心闊天地寬,永不言棄。一個人能夠為理想付出多大代價,就能走得多寬多遠。小女人改變生活,大女人改變世界。”
但同時,勇于付出善良和溫暖,追求幸福的愛情和婚姻就注定得不到好的結局嗎?很顯然,并不是!“世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那就是認清生活的真相后,依舊熱愛生活的人!鄙畹恼嫦嗍鞘裁?不只是我們看到的美好的樣子,那不是它的全貌,甚至美好只是鳳毛麟角,不如意,才是生活的常態(tài),今之蜜糖,明之砒霜的不確定性和復雜性才是生活的原貌,而如何去面對生活,在平凡的日子中怎樣去做一個靈魂有香氣的女子,才是我們要學習的。
20多位民國才女的情史與生活,每個人都是她們自己故事的主角。選擇不同,人生態(tài)度不同,因此結局也不同。有一個共同點是:決定做自己并成就自己,而不把整個人生交于他人的女子,結局都不會太差。
我們付出相應的努力,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把握事業(yè)、學業(yè),但唯有感情是流動的,它不能靠努力獲得,甚至無法掌控,沒有邏輯,沒有規(guī)律,全憑一念之間。所以不要把所有的幸福寄托在一人身上,降低對別人的期待值,讓自己變得更好。長久的感情依靠的是相互吸引。
《靈魂有香氣的女子》讀后感 10
第一眼看這本書的時候,我最開始想的也是出現(xiàn)歷史上比較有才氣漂亮的女子,打開目錄,看到了有林徽因,就知道是那個時代的(民國),于是開始看了起來。
第一篇是張幼儀,第二篇陸小曼,第三篇是林徽因。這三個女子都與徐志摩有關,看了第一篇張幼儀的介紹,覺得她和許多女性一樣,深深愛著一個不愛自己的人,卻因這個人變得更加優(yōu)秀。她獨立,她真誠,她堅強。而陸小曼卻與她完全不同,優(yōu)渥的出身,清麗的相貌,最好的教育,讓人側目的才華,甚至,男人們趨之若鶩的寵溺。她一直像個被慣壞的孩子,理直氣壯、肆無忌憚地享用生命的`饋贈,在前半生里,沒有半分珍惜。
或許她們倆就像是現(xiàn)實版的《紅樓夢》,癡情公子更愛林妹妹,作為一個女生來說,我很喜歡陸小曼,她有趣,她浪漫,她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生活,她一直活在愛情里,過在大多數(shù)女生想象中的世界里。卻因為太沉溺與自己的世界里,而最終被世界拋棄,不過夠幸運有徐志摩的寵溺。
林徽因則與二者都不同,不會像張幼儀一味付出更沒有陸小曼的嬌縱蠻橫,她知道如何愛人也知道如何被愛。而這一點卻建立在她的聰明之上,她知道怎么過才能過得好,算是心機也算是智慧。被才子,被女子羨慕,她與梁思成之間的愛情也很令人羨慕。
還有其他人,有我很羨慕的江秀冬,然而第一感就是朱秀英,沒有大家閨秀的氣質,卻待人真誠,體貼,潑辣,最終能夠得到完美的愛情。
夫妻之間,有時需要洞若觀火的了解,有時需要肝膽相照的義氣,有時需要平地一聲雷的咆哮和發(fā)泄,有時需要揣著明白裝糊涂的將就,還有時,需要打落牙齒和血吞的隱忍。那種舉案齊眉式的客套,往往不是恩愛,而是彼此的關系沒有親密到那一步。
其他還有很多人,印象并不深刻。看完這本書以后,給我的感覺就是: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另外感覺民國時期有點亂,在一妻可以多制體系下又盛行著女權主義,而女性的地位依舊低下,男子可以隨意與女子離婚,再娶,在這些令人羨慕的女子背后,卻少有看到令人滿意的婚姻。不禁為那個時代的女性們感到遺憾。
書里沒有提到楊絳,我有點失望。在沒有認識這么多民國時期的女性的時候,我敬佩的是楊絳,她溫婉卻不無趣,質樸卻帶有文人的清高,尤其是她對于錢鐘書和家人的愛,讓人感動。
《靈魂有香氣的女子》讀后感 11
北京行的火車上,讀完這本書。若是以前,我是不會為這樣一本書花費如此長的時間,逐字逐句去讀的。畢竟這也是一本經(jīng)過作者篩選過濾后的作品,文字里難免帶著作者的情思和觀念。從行文中也會發(fā)現(xiàn),越后的篇章寫得越空乏,讓人看得有些虎頭蛇尾,睡意漸起。不過,看看這些民國名媛們的感情世界在一個新時代女子筆下如何演繹,也是有些收獲的。寓言的好處就是可以警醒世人,不過到底各人悟得些什么,就看各人的造化了。
正如這本書中的`名門閨秀、才女佳人,各人有各人的因,各人也得各人的果,我們這些看書的普通女子,也就各得各的體悟吧!對于愛情、對于婚姻、對于人生,從來沒有一個統(tǒng)一的模式,無所謂對錯,也就沒有成敗,失之東隅的,總會收之桑榆,各人走各人的路,流各人的眼淚,如此便也甚好!多少平凡普通的女子,沒享受過一天的愛情和婚姻,也無人為她們記錄生平,她們就像那些叢生的野草,起了,萎了,一季又一季,杳無影蹤……
讀這本書的同時,讀一讀初中文化程度的進京打工女子范雨素的《我是范雨素》,會有不一樣的體會!
《靈魂有香氣的女子》讀后感 12
《靈魂有香氣的女子》,作者李筱懿,用一本書的篇幅將26位民國奇女子的愛情故事娓娓道來。作者同時選取了情敵關系的女子,如張幼儀和陸小曼;母女關系的女子,如黃逸梵和張愛玲;姐妹關系的女子,如宋慶齡和宋美齡等,多維度向讀者展示了民國奇女子的幸與不幸,發(fā)人深省,引人深思。
張幼儀是徐志摩的原配夫人,可多情的詩人唯獨對她絕情!澳阏媸莻鄉(xiāng)下土包子”、“無愛之婚姻忍無可忍”……處處體現(xiàn)出一個男人的冷酷與殘忍。離婚后,她進入德國裴斯塔洛齊教育學院讀書,出任上海女子商業(yè)銀行副總裁,創(chuàng)立云裳時裝公司,連那個詩人都忍不住贊嘆“一個有志氣、有膽量的女子,這兩年來進步不小”。陸小曼則是一個真正的名媛,精通英、法文,能彈鋼琴,會油畫,卻因豪奢的生活逼自己最愛的詩人乘坐免費飛機失事而亡。此后,她拒絕了過去所有的生活方式,畫畫與編徐志摩文集成為她后半生最重要的兩件事,用實際行動表達著她的悔恨與懷念。
張幼儀與陸小曼都深愛著徐志摩,可徐志摩對張幼儀卻唯恐避之不及,直到張幼儀破繭成蝶后才獲取他的尊重;而陸小曼,從一開始就擁有徐志摩深深的愛,卻總是肆無忌憚的揮霍,終有一天失之殆盡,悔恨不已。她們的故事告訴我們要珍惜,在夫妻相伴的漫漫長路上,只有不斷自我提高、只有自我珍惜才會贏得命運的珍惜。
黃逸梵是一個拒絕陳腐、渴慕新潮的新時代女性,她的丈夫張廷重卻是一個真正的滿清遺少。價值觀的偏差讓她拋夫別子遠赴歐洲,在子女教育問題上,東西方教育理念的碰撞更讓她與丈夫最終走向離婚。此后,再沒有什么可以束縛她的腳步,她游遍了亞歐非。病重之際,她寫信給女兒張愛玲想見最后一面,卻被其拒絕,只得孤單客死異鄉(xiāng)。40年后,當女兒也年老,常常喃喃自語“我在與我的媽咪說話呢!來日,我一定會去找她賠罪的”。可有些事情,晚了就是晚了。
黃逸凡對張愛玲不是沒有愛,無奈她的母愛太嚴厲,優(yōu)先自我居多,張愛玲也攔不住她周游世界的腳步;張愛玲得到的母愛太稀薄,才在后來的.人生中因對感情的眷戀而無法控制的愛上了鳳凰男胡蘭成,導致了她一生愛情的悲劇?墒郎夏挠心概换勰?不過是一個不會表達,一個又讀不懂罷了。
1915年,宋慶齡22歲,嫁給了49歲的孫中山。她對孫中山首先是仰慕,是對偶像瘋狂的追逐,其次才是深深的愛意。她是孫中山一生的革命友人和精神伴侶,三民主義的忠實繼承者,中國革命的積極推動者。10年后,孫中山逝世,32歲的宋慶齡年輕守寡,膝下無一兒半女,卻依然為孫中山的政治理想奔走呼號,一刻不停。宋美齡是宋慶齡的三妹,30歲嫁給蔣介石為妻,愛情的背后是愿與丈夫一起改變社會的崇高理想。46年的婚姻中,她用她的八面玲瓏和善于交際,為民國政府爭取了較為寬松的國際空間,與丈夫結成牢固的事業(yè)夫妻檔;她用她的聰慧將丈夫逐步改造為基督教徒,信奉一夫一妻,贏得了丈夫的愛與尊敬。
客觀來說,無論事業(yè)或婚姻,宋慶齡與宋美齡都屬其中的佼佼者。擁有實現(xiàn)人生理想的機會,也具備實現(xiàn)理想的能力,有一個愛自己并與自己志同道合的靈魂伴侶。不同的是,宋美齡與蔣介石幾十年朝夕相伴,而宋慶齡與孫中山只有十年的婚姻生活?赡怯衷趺礃幽?宋慶齡依然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女性之一,依然是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yè)作出突出貢獻的大女人。
靈魂有香氣的民國女子共26位,作者已把她們一一擺出來,你聞到香味了嗎?
《靈魂有香氣的女子》讀后感 13
在歷史的罅隙中,有段舊夢,謂之民國,才子風流,人才輩出,生逢亂世,身不由己。在這本書中,作者李筱懿贊頌了民國女性的思想與處世智慧,她們也一樣值得被尊重、被學習。作者希望大眾更關注女性的貢獻與閃光之處,而不是把目光放在她們的情感線上。
在民國,表示對女子的尊重,可以稱女子為先生,林徽因被稱為林先生。女神行走人間路,世人們談及林徽因,只道她是中國著名建筑教授梁思成先生的妻子,還知她與詩人徐志摩的感情糾葛,卻不知她也為中國的文學、建筑、教育等事業(yè)做出了巨大貢獻。在戰(zhàn)亂時期,梁思成林徽因夫婦為避免國家建筑資源被破壞,他們逆流而上、不顧危險,留下家人孩子,搶時間去各地測量建筑數(shù)據(jù),這是為國。
有人說她在感情中游刃有余,不可否認她在情感中富有理智和智慧,可她也是明智的,她知道適合與理性,沒有后悔、沒有辜負。都說感情之事最難評價與談論的,確實如此,可是這本書中的傳奇女子們,她們都有自己為人處世的智慧,值得我們深思,卻不應為人們曲解。
宋美齡的愛是欣賞與改造;孫用蕃的幸福是拼搏來的,她明白世上沒有穩(wěn)穩(wěn)的事,只有親身去維護才能長久;趙四小姐說,世間本無傳奇,這段佳話也是帶有政治性的棋局,她只相信現(xiàn)實;蕭紅的青春并非一場死纏爛打的依賴,而是互相成全的安好;胡友松說,愿賭服輸也是婚姻的智慧。是的,當我們在任何時候都選擇最穩(wěn)妥、最沒有殺傷力的解決辦法,才是真的有溫度的人。
書中最令我感慨的是張幼儀,她是詩人徐志摩的發(fā)妻,出生名門、家世顯赫,但婚姻不幸,命運多牟。你無法想象在別人面前溫文無儒雅的詩人對待妻子的'冷酷無情,她被丈夫拋棄,心愛的兒子又意外夭折,但她并沒有就此沉淪,傷痛讓她清醒,不能把命運拴在男人身上,任何事情只能靠自己。她在異鄉(xiāng)開始了艱難的求學之路,一步步走出困境,事業(yè)有成,人生為她關上了婚姻的大門,卻打開了另一扇事業(yè)的窗口。她的一生究簡直像一部勵志大劇,她能在男權的世界里開辟出一片新天地,也能讓我們這些后人從他的人生軌跡中汲取養(yǎng)分、豐富閱歷,更好的去經(jīng)營自己的人生。
在世人眼里,這些奇女子,她們無不優(yōu)秀絕倫、芳香襲人,然而誰又知道,風光背后卻是異樣的艱辛和苦澀。世間本無傳奇,所有的幸福都拖著黑色的尾巴。愿我們讀懂別人的故事,過好自己的人生。靈魂有香氣,是對別人心存善意,也不委屈自己。
《靈魂有香氣的女子》讀后感 14
斷斷續(xù)續(xù),終于將這些民國故事一一讀完。每每讀起別人的傳奇,都恨不得扯上一點關乎自己的氣息,就好像讀小說,把女主想象成自己那般。對于李筱懿的《靈魂有香氣的女子》,我想后序的那段話描寫的很精彩。
“她試圖用自己的執(zhí)著與掛礙燃就一段頂級海南黑奇楠沉香的味道:妖嬈、溫婉、透徹、質樸,不思量,自難忘。
把民國史上魅力四射的男人和女人,陽有張學良、徐志摩、魯迅、張道藩、梅蘭芳等,陰有林徽因、于鳳至、陸小曼、阮玲玉、張愛玲、張幼儀、孟小冬、福芝芳、胡蝶、孫多慈、孫用藩等,以往事為“沉香”,以情愛為“引子”,以現(xiàn)代觀念為“香具”,不自以為是,不煽風點火,努力釋放香料自身的.味道:以陽補陰,以陰滋陽;虛虛實實,實實虛虛……
最終陰陽轉合,心香相融,應了宋代陳去非的那首詩《焚香》:
明窗延靜書, 默坐消塵緣。
即將無限意, 寓此一炷煙。
當時戒定慧, 妙供均人天;
我豈不清友, 于今心醒然。
爐煙裊孤碧, 云縷霏數(shù)千;
悠然凌空去, 縹緲隨風還。
世事有過現(xiàn), 熏性無變遷;
應是水中月, 波定還自圓!
《靈魂有香氣的女子》讀后感 15
女子,清醒自己所為,一味地指望遇見誰,依靠誰,后來你會發(fā)現(xiàn),能幫你的就是也只有你自己了,太較真,太執(zhí)拗,不好,最后還傷了你自己,何必呢,又不傻,對吧,當然有的事情說的總是這般容易,當然對有的人來說,說他都有難度,何況去做,所以不要為難自己去依靠,指望任何人,有空,還是多扶植自己,多善待自己。
冥冥之中你一直想成為誰誰誰,或者遇見誰,慢慢的你會發(fā)現(xiàn),自己早已成為他或者說已在路上。更要允許自己慢慢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更何況,你有一生的時間來成就自己,何必害怕,是的,這和我的以后來比,我都算最年輕。不是嗎!
有的東西你還不得不信命,是你的,就算繞一圈還是會回到你身邊,不是你的,即使在你懷中,還是會離你而去,是啊,就是這么神奇又充滿道理。所以,何必糾結,放松你的心態(tài),享受生活,享受自己,享受你遇到的`一切。凡你遇到的。不要哀嘆,不要竊喜,那都是該你遇到的,你只管接受,享受。
我知道有點自卑,還慫,但是有時候還巨勇敢,又自信。好矛盾吶,好吧。被自己打敗了。就是這么任性。
《靈魂有香氣的女子》讀后感 16
結婚之后,我的生活軌跡基本都和家庭緊緊掛鉤,相夫教子的賢內(nèi)助似乎成了我的標簽,但因為容易沉浸在家庭的瑣碎中,人也變得多愁善感起來,甚至有時候容易怨婦氣。和一心忙事業(yè)、注重自我感受的閨蜜相比,感覺自己確實眼界小了、思維也固話、狹隘。我知道“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想要成為擁有有趣靈魂的女子,多讀書是很有必要的,只不過礙于時間精力有限,不知道該讀什么書,最能起到四兩撥千斤的實用性。這不最近閨蜜推薦我讀了李筱懿老師寫的《靈魂有香氣的女子》,看到民國女子的起起落落,不由的傷感、敬佩,感觸太深,就寫出了這么一篇讀后感。
翻開目錄,一看這些名字——張幼儀、林徽因、陸小曼、江冬秀、趙四小姐、蝴蝶、阮玲玉,你就知道這些都是民國時期的不凡女子,或有性格有自我,或有事業(yè)有追求,都在民國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記。
說實話,在民國這個可以一夫多妻的'年代,作為女子,活好不容易,活出自己更不容易。不同一個人,有不同的一種人生。
雖然讀完之后,我不能每一個人名都記住,但能記住她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新時代的女性,足夠優(yōu)秀,足夠聰明?杉热绱,也依舊很多在情感路上不是那么一帆風順,多情總被無情傷,人性真的是非常復雜的事情。
說她們靈魂里有香氣,或是心存善意也不委屈自己,當遇人不淑,也有能力轉身離去;或是珍愛自己,懂得讓自己高興,能及時改正人生中的錯誤;或是進退自如,得體有度,不執(zhí)拗不倔強,與生活和解;或是敢于投資自己,拓寬眼界,包容世界上所有的與眾不同。而她們之所以能被寫在書里,能留在我們的記憶里,恰是因為那縷淡淡的香氣,穿越了時光的長河,一直飄到我們的生命里。
說實話,讀到最后,治愈我的不是羨慕我們民國才女多有才情,或者看完30位女子她們的事跡,如何去過好一生,而是感恩于我們現(xiàn)在的生活,法制的國度,平等的男女,我們依舊可以很好的努力讓自己很有才華,和她們一樣。
尤其是作為女性再也不必自我委屈,當你夠強大,夠獨立,即便是有了家庭,成了妻子、媽媽,也依然可以先做自己。很多人都是被俗世生活和價值觀束縛了,尤其是覺得結婚生子后就得以家庭為中心耽誤了自己的事業(yè)上升期,其實無論任何時候,只要你想活出自己,就一定能最終實現(xiàn)。而那些活得瀟灑不枉此生的民國女神,不也都是有高峰和低谷,經(jīng)歷過曲折,才最終成長更強壯嗎?謝謝李筱懿這本《靈魂有香氣的女子》,我計劃接下來也陸續(xù)追讀她的其他作品如《美女都是狠角色》、《情商是什么》、《氣場哪里來》等書,希望30歲后的人生,能再次起航逆風翻盤更精彩!
《靈魂有香氣的女子》讀后感 17
曾經(jīng)看到這樣一段話: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因此世界上只有兩種人:一種是活出自己特質的人,一種是壓抑了自己特質的。那些活出自己特質的人們都有一個特征,就是備受爭議,這是注定的。因為既然發(fā)揮了獨特,必定是別人所沒有的,別人所不能,別人所不敢,必定遭遇各種磨礪、非議、挑戰(zhàn)。
本書講了26個國民女子的傳奇人生,她們或出身名門,或戀上名人,或嫁于名人,進入了大眾視野,載入史冊,有些是我所知道的,也有一些是我從不知道的故事。有幸福的,有不幸的;有女強人,也有柔情似水;有智慧大度,也有執(zhí)著倔強的。真正的名媛可能真像書里寫的一樣,見識過人生的'瑰麗,卻難得一顆平常心,進退自如,榮辱自知,背后還帶著一段不可復制的傳奇。
每一個女性,不管你想要過什么樣的生活,首先要愛自己,其次就是讓自己變得更優(yōu)秀更有內(nèi)涵,不要總是圍著男人轉,該放棄的時候要果斷決絕,這個世界很美好,不要老把自己的大好年華浪費在無用的人和事身上,能永遠依靠的也只能是自己。面對人生中所有的幸與不幸,不放棄,不拋棄,用堅定的信念勇往直前,讓靈魂充滿香氣!
《靈魂有香氣的女子》讀后感 18
選擇看這本書源于我喜歡民國文藝,一位書友推薦。剛添加這本書籍時,已然被書名所吸引,試想一下,有靈魂的女子就不簡單了,再加上香氣,那不言而喻了。
看完徐志摩的三個所接觸過的女人后,我就猜想應該后面會寫到楊絳、張家四姐妹,其實不然。
每每看到才女們毫無保留的付出,卻得不到善終,就甚是心痛。26位民國才女,除了唐姻,宋美齡,江冬秀活出了自我,而且有善果,當然,張幼儀也活出了屬于她的人生之路,值得點贊!時刻記得靠誰都不如靠自己,而且還要學會善待自己,珍愛自己。
尤其看到胡蘭成這個渣男,就有滿腹的罵聲,千方百計去招惹張愛玲,卻又不珍惜,還真是出軌的男人猶如掉在牛糞上的鈔票,不撿鬧心,撿了惡心。
看完后,最大的'感悟就是女的大多都是有背景有文化有外貌的,男的大多都是結過婚的,然后再婚的,當然也是有才氣的,而且都很少有楊絳和錢鐘書“一生一世一雙人”的愛情。也就說明大多男女都容易見異思遷,尤其是那個時期的,你們說呢?
《靈魂有香氣的女子》讀后感 19
挺好的書,有很多感悟,對感情應該也會有一個更加成熟的理解。
愛一個人,真的要考慮很多東西,價值觀,人生軌跡在不在一個頻道。如果愛情那么單純,只是愛,那是小孩子們的玩樂。真正的愛情如果三觀不合,怎么可以熬得過那將來一起相處的時光。
書中的女子都是靈魂有香氣的女子,他們的情路坎坷曲折。從中明白的道理例如,聰明的笨女人。選擇一個男人就是選擇一種生活方式。
有人說感情寧缺毋濫,其實各有各的好處。如果缺那么你可以單純的活著遇見一個喜歡的人就獻出你的心。如果濫你可以當一個情場老手遇見喜歡的人可以讓他喜歡上你但是還是得為自己過去做解釋。對方接受不接受就要看造化了。
書中很多我喜歡的女子,但是唯一一個讓我感到不喜歡的是蔣,徐悲鴻的`原配,做事的風格太過激烈,離婚后對徐悲鴻各種不滿意甚至自傳里都寫他的壞話,但是他靠徐悲鴻的婚后賠償過了一生。她靠他討厭的人的接濟過了一生,我個人是看不起他的,沒有風骨。不像另外一個女子,徐悲鴻第一個喜歡上的女學生,靠自己在繪畫界闖出一片天地。當然也有他丈夫的原因,所以真的選擇一個男人就是選擇他的人生。這本書我個人喜歡但是思考性不是很強。不過小故事很吸引人,封面設計也不錯,所以我先把這本書給看完了
《靈魂有香氣的女子》讀后感 20
有一類女子,在淡然寂靜中,成了自己期待的那個人。在同你我相同的人生境遇中,她們更懂得經(jīng)營自己,永遠如珍寶般對待自己。原來那些得到了一切的傳奇,只不過是活得很努力的普通人。
——題記
曾經(jīng)有種說法“才女似乎都在民國出盡了”,可見在那個動蕩不安的年代,在那個中西文化碰撞交融的時代,造就了多少才華橫溢的女子。她們在如花的年紀時才華出眾,眾星捧月,可卻都遭遇了悲哀和遺憾。慶幸的是,她們用自己高尚的品質、迷人的特質、堅韌的性格,帶著對人生的別樣理解,在動亂的民國,活出了不一樣的精彩,譜寫出歷久彌香的傳奇。
孔雀女張愛玲,于千萬人中清雅脫俗,在從俗浮沉的時代之中孤獨寂寞著,如一朵塵埃里的小花,沒落里透著驚艷。她有一顆玲瓏剔透心,寫得盡愛情的諸多內(nèi)在,卻無法看清那個叫胡蘭成的男子,使得自己一生為情所嘆。她的一生從興到衰,走過了人身的最繁華,經(jīng)歷了人生的最蒼涼,她以洞穿人世滄桑,在時空的輪回中升華。
張學良的發(fā)妻于鳳至,端莊大方,美艷不可方物,她的心軟成全了趙四小姐在將軍身邊的.追隨?墒撬蚧及┎坏貌蝗ッ绹委,身在千里之外的她,依舊惦記著那個名叫漢卿的男子?上В磉叺目遮,始終沒有躺下她深愛的丈夫。
名媛陸小曼一輩子活得旁若無人,逍遙自在,卻從來沒有得到過穩(wěn)定婚姻和現(xiàn)實安慰,在她燦爛、繁盛和恣意的背后卻是凄涼、寂寞與飄零的結局,反差之大令人唏噓。時過境遷,往事如煙,別人早已各有際遇,只有她一直關心著徐志摩文集的出版,一遍遍跑出版社,希望又失望,努力過,沮喪過,卻從沒放棄,她希望用實際行動表達愛和思念。
江南女子張幼儀,一心一意地仰慕詩人夫君徐志摩?墒沁@個寫盡世間風花雪月的男子,卻吝嗇地不肯給她一絲溫情,使得這個女子離太陽最近,卻離溫暖最遠。而正是這名女子,單身后發(fā)奮努力,學外語和經(jīng)濟學知識,成為了商界女強人。在徐志摩發(fā)生意外后,也正是這名被他漠視的女子,出資出版了他所有的詩和書籍。
女神林徽因,在古典與現(xiàn)代氣息交融的民國時代,以其曠世才情,詩意地棲居著。徐志摩因她放棄婚姻,金岳霖為她終生未娶,梁思成與她相約白頭,而她,只是沉默,只是微笑,理智地離開、選擇、沉靜。無論經(jīng)過怎樣的滄桑巨變,她的內(nèi)心始終云淡風輕,波瀾不驚。雖然伊人已逝,但有關她的一切不僅沒有在時光荏苒中凋零,反而被歲月打磨得光亮如銀。她,是真正的人間四月天。
美人如花,花開花敗自有時。美人早已遠去,在歷史上獨留一抹倩影。但是,這些美人對人生、對感情、對生活的特立獨行,卻歷久彌香,值得當代女子借鑒,更值得當代女子引以為戒。
愿她們的命運,成為你的良藥。
【《靈魂有香氣的女子》讀后感】相關文章:
《靈魂有香氣的女子》讀后感03-22
橙子香氣-隨筆02-15
蔓延在青春里的香氣作文03-24
靈魂的作文01-10
追逐汽車的女子04-01
女子籃球訓練總結-女子籃球隊訓練總結04-30
靈魂的孤獨隨筆03-17
靈魂經(jīng)典語錄11-17
有趣的靈魂隨筆03-23
高貴的靈魂作文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