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一個不再困惑的老師》讀后感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做一個不再困惑的老師》讀后感通用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后感了。那么如何寫讀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做一個不再困惑的老師》讀后感通用,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打開王維審老師的第二本書《做一個不再困惑的老師》扉頁,我寫著的日期是20xx年3月17日,記得當時是學校里發(fā)的,收到書時我很是欣喜,可惜的是我拿回家囫圇吞棗地瀏覽了一遍之后,就再也找不著了,這件事可以借用書名里的一個詞,就是我很“困惑”。一直困惑到今年春天,搬家的時候才發(fā)現(xiàn)了這本書。
時隔三年多之后,借著教體局“師訓科”掀起的“讀書活動”,我們學校里暑假讀書活動,我再次領(lǐng)到了同樣的一本書,感覺是再遇老友,也感覺很幸運。新書送人,讀的是老的一本。
今天,輪到我交本書的讀后感,我覺得自己的感受是從來沒有的獨特。
本書共有七章,第一章是“成為好老師的第一步”,就是老師要讀書和寫作。
我想起了我當初剛參加工作的時候,在喜歡的學校圖書室里初次見到蘇霍姆林斯基的厚厚的書,抽出來翻看了一下,隨即放回去,為什么呢?感覺如看天書,啥也不懂,更沒有興趣,主要是對這本書很陌生。而現(xiàn)在呢?我家里光教育專著就有70本多,僅僅一個多月前的“6.18”當當搞活動,我就一次性的買到20本書,李鎮(zhèn)西的一套就10本,還有家風系列,尹建莉的,雖然擁有的不是全部讀透,但是,大部分讀完,而對比讀書前后的感受,就是讀教育專著越多,越感覺到自己對教育理解的淺;讀得越多,不是懂得多了,而是覺得自己懂得太少,越需要多讀。
書的第二章到第六章都是講的今天,我們作為教師,如何去看待教育的現(xiàn)狀和學生,是運用“你有抬高一厘米的權(quán)力”,是“用什么樣的眼睛看學生”,那么“我們應(yīng)該怎樣愛學生”?“教育不僅僅是拯救”,“教育還有另一種力量”。
最后第七章是“從教書匠到教育家”。用動畫片《杰克與仙豆》收尾,給了教育工作一個詩意的詮釋。
關(guān)于寫作,我想起新教育創(chuàng)始人朱永新老師在20xx年發(fā)過的“朱永新成功保險公司”的帖子,如果哪位老師加持寫作,所見,所聞,所讀,所思無不可入文,,每天1000字,堅持十年,不能成為名師,可以向他索賠巨額保險金。
的確,作為老師,誰的工作不遇到很多奇葩的學生和更奇葩的家長呢?下了課的辦公室里哪位老師沒有吐槽和抱怨呢?更有老師遇到棘手的工作上的事情是一籌莫展,非常難堪,那么,去努力,從讀書和寫作開始,從記錄和反思開始,如果選擇這么做,你不但成為一個不再困惑的老師,還可能走上了從教書匠教育家的幸福之路。
【《做一個不再困惑的老師》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做一個不再困惑的老師》讀后感范文03-25
困惑的作文05-18
我想做一個老師作文12-15
《做一個學生喜歡的老師》讀后感07-21
《做一個學生喜歡的老師》讀后感范文04-20
我不再膽小12-10
不再懶惰作文03-23
不再哭泣作文08-09
不再錯過作文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