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與六便士讀后感[優(yōu)選]
當看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是時候?qū)懸黄x后感好好記錄一下了?墒亲x后感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月亮與六便士讀后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剛開始讀這本書的時候,我是感到有點迷茫的。因為這本書不像某些傳統(tǒng)的小說按照小說主人公的人生經(jīng)歷一步步建構故事情節(jié),取而代之的是以小說主人公的朋友“我”聽到有關主人公思特里克蘭德的經(jīng)歷的順序來串聯(lián)整篇小說,但隨著故事層層深入,讀到后面對各種人物關系及其性格起源的感知也逐漸清晰起來,于我而言,這篇小說是值得閱讀與思考的。
在讀完這本書后,我與一些朋友進行了交流和討論。我們普遍認為,毛姆以《月亮與六便士》作為書名意在借助小說主人公斯特里克蘭德的生活經(jīng)歷反映理想與現(xiàn)實的碰撞,六便士是英國貨幣的最小單位,代表殘酷的現(xiàn)實,而月亮則代表指引方向的理想,懸掛于夜幕之中。在毛姆的筆下,理想戰(zhàn)勝了現(xiàn)實,以“我”為首的當時代的世人最后都被斯特里克蘭德的不朽名畫所折服,在為他“描摹”神化經(jīng)歷的同時也忘記了其人性的本源現(xiàn)象。
故事的主要情節(jié)是這樣的:一位生活體面的證券經(jīng)理人忍受不了日復一日,平庸無味的生活,為了追求心中的“繪畫夢”,在一個平常的午后,沒有任何預兆,“毅然決然”地拋棄了自己慈祥善良的妻子和一雙兒女,只留下一張告別的紙條,上面寫道“我不回來了,我的決定不能再改了”,冷漠得讓人不敢相信,之后便獨身一人踏上了藝術創(chuàng)作之路?吹竭@里,也許讀者會認為,為了追求心中的理想,下定決心逃離生活的舒適圈需要巨大的勇氣,這是令人欽佩的,那就請接著看吧。
從倫敦到巴黎后,他過的都是窮困潦倒的生活,白天在破舊昏暗的小閣樓里畫畫,晚上就在燈紅酒綠的街頭放蕩人生,沒錢了就去找人借點,也從沒有想過還,一直過著食不果腹的生活。而當生活逼得他奄奄一息的時候,戴爾克·施特略夫不顧妻子的反對將他接回自己的家中細心照料,在施特略夫的卑躬屈膝的懇求下(的確他就是這么一個心地善良,對藝術家有著絕對的崇拜但性格軟弱的人),妻子終于同意與他一起照顧斯特里克蘭德,他們夫妻倆日夜交替,像照顧自己的親生父母一般照顧斯特里克蘭德,經(jīng)過幾個月終于將他從死神手里拽了回來。可駭人聽聞的是,在他生病期間,他對施特略夫毫無感激,而只有精神上的踐踏,他還搶走了施特略夫的妻子,最后逼得這個女人自殺身亡,施特略夫也丟了魂。到后來,他在街頭流浪過,做過零工,在碼頭干過活,后來為了逃命登上遠航的輪船,漂洋過海來到太平洋的一座小島。隱居在孤島的叢林深處,娶一名土著妻子,住一間簡陋土屋,簡衣素食,最終因麻風病毀容、失明、死亡。這就是大概的故事梗概。
有人會說:雖然斯特里克蘭德脾氣古怪,性格偏執(zhí),冷漠無情,但這一切都是為了追求他心中的理想,都是為了圓他自己的畫畫夢。最終他做到了,他的畫作名垂千古,這就是理想的力量。我認為,這種看法是片面的。
我不否認,我們應該堅定心中理想,自動過濾他人的不正當?shù)摹霸u價”和“論斷”,不去過多在意他人的眼光和看法,腳踏實地地去走好夢想旅途的每一步。可是,斯特里克蘭德的經(jīng)歷與這有著本質(zhì)的差別:為了追求畫畫夢,拋棄深愛自己的妻兒,冷言相對,毫無預兆的離開并且沒留下一丁點錢,我認為這是冷血無情、不負責任的表現(xiàn);在斯特里克蘭太太托“我”去巴黎尋找他的時候,對于“我”的勸告,他無動于衷并回復“是不害臊”、“毫不在乎”,這是人性的泯滅;在畫家施特略夫夫婦盡心竭力地照顧他的生活起居時,他不但搶走了其妻子,還逼得人家自殺身亡,丈夫也因此神志不清,這是不知感恩,虎狼之心的表現(xiàn)等等。所有跟斯特里克蘭德相處過的人沒有一個不覺得他性情古怪且不通人性,因此只有當他最終流落到太平洋的一個孤島與土著人結婚時他才能感到真正的適合與安寧。
理想與現(xiàn)實,往往是一對矛盾體,但是我認為,有時候我們是應該為了追求精神的豐盈而適當舍棄物質(zhì)的誘惑,可這一切應該有個前提,那就是自愛、他愛、甚至博愛,以“善”待人,方得始終。
【月亮與六便士讀后感】相關文章:
《月亮與六便士》心得感悟07-25
月亮和六便士經(jīng)典語錄11-05
月亮與六便士心得體會03-26
月亮與六便士的心得體會01-10
關于月亮與六便士心得體會12-29
六便士與月亮讀后感11-11
月亮與六便士讀后感11-21
《月亮與六便士》讀后感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