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24孝圖讀后感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體會呢?這時候,最關(guān)鍵的讀后感怎么能落下!到底應如何寫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24孝圖讀后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24孝圖讀后感1
孝敬父母,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百善孝為先”,這句話對于我們這些生活地無憂無慮的學生來說,早已陌生了。這個寒假,我讀了一本叫《二十四孝》的書,讓我知道了古人是如何盡孝的,也讓我明白了為什么要孝敬長輩。
在書里的`那二十四個故事中,讓我感受最為深刻的是:臥冰求鯉。東漢末期,晉人王祥,他父親娶了個后母朱氏。后母不喜歡王祥,偏愛親生兒子,經(jīng)常讓他干重活,吃粗飯。有一次,王祥為了給母親用鯉魚治病來到湖邊,自己脫下衣服用體溫來融化冰塊之后,抓住了兩條鯉魚,回家給母親燉魚湯喝。當父母知道這魚怎么得來時,感動落淚。
看完時,我的心好像被什么抓住了一樣,感到心痛,被王祥那孝敬之心所感動。雖然后母對王祥非常冷酷,但他始終忘不了自己是家中的頂梁柱,要孝敬父母,照顧弟弟,這種責任感令所有人為之感動,F(xiàn)在我想到王祥自己的身體被凍得通紅,還裝做若無其事時的樣子時,心中為這個大孝子感到由衷的贊賞。母親受了十月懷胎之苦,有些為了生下孩子,自己離開了世界,那么偉大的他們,我們息能對他們不敬?這令我想到了我和媽媽,在平常,我和她有不少小誤會,有時,我說話的語氣有點過了,媽媽的臉色一下子變了,理也不理我下,她的樣子讓我又恨又怕,以為自己只不過就說了幾句話而已,有必要生氣嗎?真小氣!但我不知道的是,這在我看來是個小小的一句話,已經(jīng)傷了她的心。我讀完《二十四孝》時,我才發(fā)現(xiàn),自己犯了多大的錯誤。
我不會對父母不敬,做一個孝順的孩子,認真學習古人怎樣孝順長輩的。那正是因為:“百善孝為先”。
24孝圖讀后感2
《二十四孝圖》講述了古代24個孝子的故事,如“子路負米”、“黃香扇枕”、“哭竹筍”等。他們讓我瞬間明白了很多。我們應該孝順父母。“孝”不是口頭上的,而是反映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上。
父母不僅給了我們生命,還努力培養(yǎng)我們成長,教我們做人。我們不應該永遠記住這種善良嗎?父母為家庭做出了貢獻,為我們付出了很多。我們應該孝順父母。
我以前從不聽父母的話,更不知道孝順父母,總是對父母提出不合理的要求。當我上學的時候,我的父母總是告訴我在路上要小心,但我總是打擾他們嘮叨,不顧他們的建議去上學。我和哥哥總是吵架,媽媽讓我讓他,說他小不懂事。但我說:“都十幾歲了還小,別人家的孩子比他小,別人見面都知道叫姐姐,他呢?直呼我的名字,我要治好他。另外,雖然他是我弟弟,但我不能隨便讓他走,你今天也不能維持他。
讀完《二十四孝圖》文章中的“黃香扇枕”故事后,我想起每年冬天媽媽總是把我的床鋪好,在被子里放一個熱水袋。每次我睡覺,躺在床上,我都會感到溫暖。晚上,媽媽會來給我蓋被子,但我從來不知道怎么關(guān)心媽媽。讀完《子路負米》這個故事后,我想起媽媽為了讓我開心,犧牲了她寶貴的.休息時間帶我去玩。但我從不陪媽媽,每次媽媽上街,幾乎都是哥哥陪著她……我為自己的行為感到羞愧。
媽媽很抱歉,我不應該這樣對待你。媽媽謝謝你,謝謝你十多年來對我的奉獻和關(guān)懷。
父母為我們付出了青春,養(yǎng)育了我們,教育了我們做人的道理,給了我們十幾年的細致關(guān)懷和愛護...我們不應該回報父母嗎?
我要孝敬父母,努力學習,以優(yōu)異的成績孝敬父母!
24孝圖讀后感3
有一篇文章叫《二十四孝圖》,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頗有感觸。
文章講的是作者憶述兒時閱讀《二十四孝圖》的感受,揭示封建孝道的虛偽和殘酷。重點分析作品“臥冰求鯉”、“老萊娛親”、“郭巨埋兒”等孝道故事,指責這種封建孝道不顧孩子的生命,會“有趣的是肉麻”,“以不情為倫紀,誣蔑古人,教壞后人”。作品尖銳地攻擊了當時反對白話文、倡導復古的傾向。《二十四孝圖》是一本關(guān)于中國古代二十四個孝子故事的書,主要目的是宣傳封建孝道。但其中的'“老萊娛親”和“郭巨埋兒”“嘗糞憂心”令人發(fā)指。先說說郭巨埋兒。
據(jù)說晉代有個叫郭巨的人,原本家道殷實,父親去世后,他把家產(chǎn)分成兩份,給了兩個弟弟,自己養(yǎng)母,對母親很孝順。后來家境逐漸貧困,妻子生了男孩,郭巨擔心養(yǎng)這個孩子,必然會影響母親的供養(yǎng),于是和妻子商量:“兒子可以再生,母親死后不能復活,不如埋兒子,省糧養(yǎng)母!狈蚱匏彀褍鹤颖С,挖坑要埋。為了避免兒子死亡,興好挖了一罐金子。雖然郭巨孝順,但殺兒之舉違背了人性,不符合儒家思想“天地之性,人為貴”人本觀念?此菩㈨,其實是殘忍的。在古代,有為求神為父母治病的,也有割股肉為了解父母想吃肉的想法,現(xiàn)在有為父母治病獻五臟的,很少有為父母殺人的。為了節(jié)省食物,我想殺了自己的兒子,一個違背了母親對孫子的愛,另一個陷害了母親的不仁。所以后來有人稱這種孝道為“愚孝!半S便翻一翻《二十四孝圖》,這樣的字眼映入眼簾:“賣身葬父”、“埋兒奉母”、“哭竹生筍”!翱棠臼掠H”、“埋兒奉母”讓人覺得冷酷無情;“孝感動天”、“臥冰求鯉”、“哭竹生筍”嚴重的迷信思想;“嘗糞憂心”惡心。
孝是對的,迂腐是愚蠢的,盲從是可悲的,衛(wèi)道是可恨的。
24孝圖讀后感4
剛放暑假,在讀魯迅的《朝花夕拾》前,我和好朋友去北京的孔廟參觀,在眾多的展品中,我不知為何一眼看見了墻角極小,連字都看不清的二十四孝圖,而且一眼看見了其中的“郭巨埋兒”。正如魯迅所說,圖的確很清楚,可我還是不愿意承認我理解的意思。圖上還有批注,字非常小,我又一眼看清了,而且后來發(fā)現(xiàn)也只能看清其中的`一列字,“子可再有,母不復得”,不過我并不知道他為什么埋兒。直到八月,看了《朝花夕拾》,我才恍然大悟,原來是他們家窮,實在養(yǎng)不起那么多人,只好先養(yǎng)活老人,把兒子活埋。
這二十四孝圖太恐怖了,為了一個“孝”字,竟要那么多講究,甚至把自己、子女等全部拋棄。更何況,有時還是為了孝順并未養(yǎng)育過自己的后母!難怪過去人見父母都是跪下說“不孝兒來見爹娘,求爹娘”就這二十四孝圖,我與小時侯的魯迅先生真是有同感,自己不要做孝子,并且希望父母也不要做孝子!畫中的那個孩子還在她母親的懷抱中笑著玩呢,旁邊的他父親卻要。那小孩的母親似乎有些不舍呢,我記不清了,若是,這婆媳關(guān)系將來好不了,若不是,那這個小孩也是孝子了!一點也不反抗他父母!
舊社會真是萬惡,人們說的沒錯。而且我想,郭巨的母親會不會是故意的?她不會想不到郭巨會埋兒吧。因為郭巨一定一直很孝順。
后來,我與我的朋友一同去首都博物館玩兒,,又看到了二十四孝圖,這次的圖很大,我把這個故事講給他聽,她也深感恐怖。看來魯迅先生認為的不錯,小孩子們都是可愛的,且心意相通的。
【24孝圖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二十四孝圖》讀后感10-07
《二十四孝圖》讀后感11-25
二十四孝圖讀后感06-28
《二十四孝圖》讀后感12-11
二十四孝圖的讀后感02-10
二十四孝圖讀后感10-09
300字二十四孝圖讀書筆記10-09
二十四孝故事讀后感 24孝的故事讀后感11-17
有關(guān)二十四孝圖的讀后感03-02
二十四孝圖讀后感通用06-06